刘奭之后:西汉王朝的转折与汉成帝刘骜的继位

首页 > 历史 > 正文
2025-08-08

发表自话题:

公元前33年夏,长安未央宫中,42岁的汉元帝刘奭在病榻上咽下最后一口气。这位以多才多艺著称的皇帝,在位16年间因宠信宦官、放任外戚,将西汉王朝从“昭宣之治”的巅峰推向衰落。而接替他登上皇位的,正是其长子刘骜——一位沉湎酒色、纵容母族专权的君主,其统治时期埋下了王莽篡汉的祸根。

一、刘奭的遗产:一个由盛转衰的王朝

刘奭(前74年—前33年)是汉宣帝刘询与许平君的独子,其父以“昭宣之治”缔造了西汉最后的强盛期。然而,刘奭自幼性格柔弱,对父亲“王霸杂用”的治国理念深感抵触。他曾在宴席上直言:“陛下刑罚过重,宜重用儒生。”刘询却忧心忡忡地警告:“乱我家者,太子也!”尽管如此,刘询因对许平君的深情,最终未废太子。

刘奭继位后,果然将西汉拖入衰败:

宦官专权:他重用中书令石显,导致石显结党营私,甚至逼死直言进谏的京房、萧望之等大臣。

外戚崛起:其母族王氏开始渗透朝堂,为日后王莽篡汉埋下伏笔。

经济崩溃:土地兼并严重,流民四起,仅公元前33年就有“关东流民二百万口”的记载。

边疆危机:匈奴虽已分裂,但西域都护府因国力衰退屡遭攻击,昭君出塞虽暂缓冲突,却难掩战略颓势。

二、刘骜的继位:一场早有预兆的权力交接

刘骜(前51年—前7年)是刘奭与皇后王政君的长子,其名取自《诗经》“哀此鳏寡,骜然不恤”,寓意“谨慎宽厚”。然而,这位被寄予厚望的太子,早年却因两件事险些被废:

荒唐行径:刘骜年少时酷爱饮酒作乐,常与富平侯张放微服出游,甚至在长安街市纵马伤人。

无子危机:其皇后许氏(许平君侄孙女)因被赵飞燕姐妹诬陷“挟咒媚道”,于公元前18年被废,此后刘骜再无子嗣。

尽管如此,刘奭临终前仍指定刘骜为继承人。公元前33年6月,刘骜在未央宫前殿登基,改元“建始”,史称汉成帝。

三、刘骜的统治:从“宽博谨慎”到“荒淫无度”

刘骜继位初期,曾试图扭转父亲留下的乱局:

抑制宦官:他罢免石显,将其贬归故里,但未彻底清除其党羽。

改革经济:颁布“限田令”,试图遏制土地兼并,却因贵族抵制而流产。

然而,这些举措很快被他的个人欲望吞噬:

沉湎酒色:刘骜在后宫修建“昭阳舍”,以蓝田玉、珍珠镶嵌墙壁,日夜与赵飞燕、赵合德姐妹纵欲。据《汉书·外戚传》记载,赵合德为保持美貌,长期服用含汞丹药,导致刘骜“暴毙”时“舌出数寸”。

外戚专政:其母王政君的兄弟王凤、王商、王根相继掌权,形成“王氏五侯”的垄断局面。王凤甚至公然宣称:“天下事,岂大将军私事邪!”

农民起义:公元前18年,山东、河南爆发“铁官徒起义”;公元前14年,南阳郡爆发“楚王刘英余党起义”,西汉统治濒临崩溃。

四、历史回响:一场被注定的王朝衰亡

刘骜在位26年,终年44岁,死后谥号“孝成皇帝”,葬于延陵。他的统治虽未直接导致西汉灭亡,却为王莽篡汉铺平了道路:

王氏崛起:刘骜的表弟王莽,凭借姑母王政君的庇护,从黄门郎一路升至大司马,最终在公元9年建立新朝。

制度崩坏:刘骜时期,西汉中央集权彻底瓦解,地方豪强与外戚形成利益共同体,中央政府沦为傀儡。

民心尽失:班固在《汉书》中痛斥:“成帝善修容仪,升车正立,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临朝渊默,尊严若神,可谓穆穆天子之容者矣!然沉湎于酒,昏于赵昭仪,卒以损身,复害生母,岂不哀哉!”

标签组:

上一篇北魏枭雄尔朱荣,如何评价他的一生?

下一篇历史上的马援有何功绩?马腾马超能割据一方也与之有关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