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高祖刘邦的众多子女中,刘肥作为庶长子,其成长经历与吕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他是否为吕后养大这一问题,在历史记载中有着诸多值得探究之处。
刘肥身世:刘邦的庶长子
刘肥的母亲曹氏是刘邦在娶吕雉之前的情人。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早年在外黄县跟随张耳,秦朝建立后出任沛县泗水亭长。后来因释放刑徒,藏匿于芒砀山中。在这期间,刘邦与曹氏相识并产生了感情,曹氏为刘邦生下了刘肥。
由于曹氏并非刘邦的正妻,刘肥作为庶长子,在身份上与嫡子有着本质的区别。尽管刘邦对刘肥也有一定的感情,但刘肥的出身决定了他在家族中的地位相对较为尴尬。不过,刘邦对刘肥还是颇为重视,在建立汉朝后,将刘肥封为齐王,统辖七十三城,成为西汉最大的诸侯国。
吕后与刘肥的养育关系
从现有资料来看,刘肥确实在吕后的抚养下长大。在刘邦娶吕雉为妻之后,刘肥便归吕后抚养。当时的吕雉是一位贤惠的女子,她替刘邦孝顺父母,同时抚养包括刘肥在内的子女。在吕后的悉心照料下,刘肥得以健康成长。
吕后对刘肥的养育并非简单的形式,而是有着实际的付出。她不仅在生活上照顾刘肥,还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他教育和关爱。刘肥与吕后的儿子刘盈关系不错,兄弟二人属于小时候的玩伴,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吕后在养育刘肥时,并没有刻意将他与自己的亲生子女区分对待。
吕后对刘肥的态度变化
尽管刘肥在吕后的抚养下长大,但吕后对他并非一直信任和喜爱。随着刘肥的成长,他被封为齐王,拥有广阔的封地和强大的势力。这让吕后对他产生了猜忌和担忧,尤其是在刘邦去世后,吕后掌权,她对刘肥的势力更加警惕。
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刘肥进京朝见汉惠帝。在吕后宫中设宴饮酒时,汉惠帝因刘肥是自己的长兄,就按照家人礼节,让他坐在上首。这一举动引起了吕后的愤怒,她准备诛杀刘肥,命人倒了两杯毒酒,摆在刘肥的面前,让刘肥起身用此酒来为她祝酒。刘肥不知其中的阴谋,便起身敬酒,而汉惠帝也起身拿起其中的一杯酒,准备与刘肥一同向吕后祝酒。吕后害怕毒死自己的儿子,便急忙起身打翻汉惠帝手中的酒杯。刘肥对吕后此举产生怀疑,因此不敢喝这杯酒,假装醉酒离去。
刘肥的应对之策
面对吕后的猜忌和杀意,刘肥深知自己的处境十分危险。为了保住性命,他采纳了内史的建议,将城阳郡献给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并尊鲁元公主为王太后。这意味着,同为刘邦子女的刘肥和鲁元公主,从兄妹变成了“母子”。
刘肥的这一举动让吕后十分高兴,她转怒为喜,不再追究刘肥的过失,还设宴款待他,让他安全返回齐国。此后,刘肥在齐国安乐终老,直到汉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去世。
刘肥确实是在吕后的抚养下长大的,但在吕后掌权后,由于刘肥的势力强大,他成为了吕后猜忌和打压的对象。不过,刘肥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应对之策,成功保住了性命,得以在齐国安享晚年。他的经历也反映了汉初政治局势的复杂和动荡,以及在权力斗争中个人的无奈和挣扎。
标签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