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内卷就该这么卷
在现代,“鸡娃”心理非常普遍,毕竟家长们都怕孩子落后在起跑线上,所以就让孩子五岁主持,六岁乐器,七岁外语,八岁武术,九岁研究癌细胞,争取十岁能变成光打怪兽。要么输在起跑线,要么累死在起跑线。

其实“鸡娃”心理没有对错,这是人之常情。
试想一下,别人家的孩子七八岁文武双全,你家孩子才刚刚学会10以内加减法,你焦不焦虑?
看着家长群里各种凡尔赛,你孩子还在那赛尔号,你焦不焦虑?
现在的你身体还好,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代,再老了就鸡不动了,你会不会选择在自己卷得动的时候鸡一下孩子?
现在,我们来思考一下“鸡娃”心理背后的一些问题。
一、孩子是否应该承担一些不属于他这个年纪的压力?
社会不断进步发展,人们越来越有钱,生活水平高了,对教育就越来越重视。
每当我看见一些比我小的孩子又是学编程又是学机器人,一个比一个卷,我就十分感谢我父母把我早生了几年,这才是真正的赢在起跑线上。
孩子们表面光鲜亮丽,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但他们到底应不应该学习这些东西?或者说,该不该在这个年纪学习?
明明是贪玩、美好的年纪,硬生生被各种特长班塞满了自己的生活,还纯真吗?
孩子在心智发育不成熟的时候真的能学会这些大学生都头秃的东西么?
为什么戴眼镜的年龄比以前比大大提前?为什么青少年心理问题比以前更多?这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是不是我们该反思的?
教育孩子要遵从规律,不是你吃饭努努力多吃点就能吃饱。

二、如果你鸡娃成功了,孩子能走上你的安排人生道路么?你真的能安排孩子一辈子么?
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我和我父亲就经常因为这个问题争吵。
你告诉孩子,只要这么做那么做,就完事儿了。孩子进入社会一看,不对啊,咋和爸妈教的不一样啊,我要回家。

只要孩子没有独立,没有独自思考,那他就永远只是个孩子。“鸡娃”这种方式,本质上就是把孩子当一个物品去塑造,塑造成你想他成为的样子。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个性被忽略掉,大家千篇一律,像极了工厂中流水线作业的产品。
三、“鸡娃”的本质是什么?
鸡娃就是典型的内卷,而背后隐藏着的,是家长的焦虑。
自己天天被老板压榨,修福报996,就觉得不努力以后只能当打工人,于是天天上班卷同事,下班卷孩子。
但平心而论,鸡娃真的有用吗?小时候学没学钢琴舞蹈真的能影响孩子高考吗?真的能让孩子成为人上人吗?
没人知道。
所以鸡娃,更多的只是一种自我安慰。
写在最后。
我倒觉得与其鸡娃,不如鸡自己。
想象一下,孩子拖着劳累的身躯从编程班下课,回到家里写完作业又要练习钢琴,转头一看爸妈。
在抽烟打游戏?你在逗我?如果我是孩子我绝对当场自闭。
所以与其选择鸡娃这种难以预料结果的方式,不如鸡一鸡自己。
多攒一套房,孩子就多一份保障。
你给孩子作一个好榜样,孩子自然知道该如何做。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 凡希亚FOCUS巡回演唱会广州站圆满落幕:古典与现代交融,点燃羊城
- 少年指挥廖偲楷新加坡指挥首演——青春与经典的完美碰撞
- 和颜一美举办《彼此照亮》新歌发布会,共绘温暖篇章
- Ice Paper与王笠人再度携手发布全新单曲「集」
- 香港新人歌手陈剑威再度携手陈宝雄 《黑色的爱情》勇敢挑战全新曲风
- 全部售罄!海浪是心跳的节拍,而「爱」是动词,2月22日,来汽水音乐海边派对一起狂欢!
- 早安领衔主演大型说唱音乐剧《东楼》2025全国巡演南京站开票
- 章若楠成新晋清纯小花,从模特到演员,她逆袭了自己的人生剧本!
- 周渝民不愿多谈大S去世:我们这些边边角角的人不适合说太多
- 《难哄》网友大骂“难看”!章若楠白敬亭演技惨遭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