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能克服“内卷化”,中国经济能有希望吗?

首页 > 财经 > 正文
2021-05-13

发表自话题:内卷就该这么卷

本文来自公众号:互联网与娱乐怪盗团(ID:TMTphantom),作者:怪盗团团长裴培,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这个星期,我的朋友圈里有三条信息反复出现,也就是被不少朋友反复转载、反复刷。它们让我陷入了沉思。


第一条是华为任正非赞赏河北“衡水模式”的报道。这不是什么新闻,华为在组织文化层面赞赏、学习衡水中学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第二条是据传淘宝/天猫要逐渐实现P8层级年轻化,全员35岁以下。说实话,我不太相信这是事实,因为没有办法一刀切。但是,我的朋友圈里很多人都相信并且叫好,认为“干部年轻化”是互联网公司长盛不衰的秘诀。


第三条是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引入网络游戏时间管理。细节尚不清楚,执行方式也不清楚。不过,我的朋友圈里大部分人还是支持的,觉得小孩子玩游戏就是该管,这个立法还算轻的。


以上三条新闻/旧闻有什么共同特点吗?我想到了那个不祥的名词:“内卷化”。



“内卷化”(Involution)一词在经济学领域的使用,最早见于1963年美国学者对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灌溉农业的研究,此后被广泛用于形容明清时期中国江南地区的稻作农业。简而言之,江南地区的“农业内卷化”流程是:


1.由于人多地少、技术革新跟不上人口增长,江南农民不得不采用“增加单位面积的劳动力投入、提高单产”的策略。


2.为了增加劳动力投入,江南地区的老人、儿童全部被投入稻作农业,农业生产的劳动密集程度达到全球第一。


3.由于老人、儿童的劳动力货币成本为零(家庭内部结算),家庭农业的效率远远高于专业化的雇工农场,导致江南地区的自然经济无法瓦解,农业生产始终未实现规模化。


4.既然自然经济无法瓦解,就没有剩余劳动力供给新兴的手工业,大型手工业工场不能普及,工业生产与农业一样被束缚在“男耕女织”的家庭环境中。


5.在上述“劳动密集型+自然经济”的循环中,单位劳动力的价值没有提升,劳动者收入长期没有增长,消费能力低下,无法刺激新兴消费形式的出现。


6.因此,在这种环境下,既不可能爆发工业革命,也不可能有真正的“资本主义萌芽”。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近代的全球化体系,江南地区将在这种死循环当中世世代代地沉沦下去。


(内卷化这个词,一听就让人烦死了。)


简而言之,内卷化就是在土地资源不变、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简单粗暴的扩大劳动力投入,来提高农业单产和总产量的过程。这是一个边际效应递减的过程——同一块土地,投入2倍的劳动力,很可能只会产出1.5倍的粮食。这又是一个遏制创新的过程——人们专注于压榨家庭内部的劳动力和劳动时间,不再积极寻求技术革新和生产关系革新,永远在低层次自我重复。


让我摊开来说吧:“衡水模式”就是典型的内卷化。无论衡中招多少人、升学率多高,211/985大学分配给河北省的招生名额也是不变的;全国各类高校在河北的招生名额也是基本不变的。衡中再强大,只是在侵占河北别处的升学资源,促使各地尖子生涌向衡水。就算是那些留在本地的学生,也在“衡水精神”的感召下,过着日夜苦读、暗无天日的高中生活。准确的说,对全体河北学生来说,“衡水模式”不但无益而且有害——它阻止了学生积累课外知识、培养业余爱好,而且让名牌大学产生了“河北考生都是考试机器”的刻板印象。


由“衡水模式”产生的“教育内卷化”甚至蔓延到了大洋彼岸,硅谷的华人家长们无不在拼命指导孩子走理科奥赛之路,各种面向华人的数学补习班几乎一开就爆满。原因很简单:第一代华人移民的子女,往往很难具备白人子女的人脉关系、社会活动、业余爱好加分,又很难跟黑人小孩比体育运动;想来想去,还是搞奥数更立竿见影。结果,华人学生的数学、科学分数越来越高,在大学招生官眼里越来越变成不可救药的书呆子,青少年生活也越来越不幸福……差不多就是这样吧,我知道肯定会有杠精来拼命喷我。


(真正的科研都是由天才少年/少女做的,哪有努力搞科研一说?)


“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时间管理”也是典型的内卷化。在实行该项法规之前,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由自己和家长控制,在本质上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自律行为:教育得法、亲子关系融洽、子女成熟度高的家庭,子女沉迷于游戏的概率较低,反之则较高,形成自我正循环。假设该项法规得到严格执行,那么全体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都会缩短(或至少不增长),通过游戏获得的娱乐效用下降。问题在于,读书是为了考大学,大学的招生人数会提升吗?


很显然,全国任何大学的招生人数都不会因为“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时间管理”的出台而增加。作为一个整体,未成年人的娱乐效用下降,而升学效用没有提升。有人会争辩说,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升学,也可以学到很多科学文化知识从而终身受益云云。我不得不指出:如果一个孩子不想学,他有无数种方法开小差。你禁止游戏,他就看剧;禁止看剧,他就读小说;禁止小说,他就跟朋友闲聊;禁止闲聊,他就发呆……你总不可能禁止发呆。如果不解决根本问题,只做表面文章,你得到的就是“内卷化”。


至于“互联网公司干部年轻化”,与引起广泛争议的“996工作制”一样,是内卷化的巨大推动力。别说互联网行业了,在金融这种“老派”行业,也存在严重的无限制加班、未老先衰现象。在投资机构,40岁以上的研究员很少见,50岁以上的管理层也不多见。过劳死绝不是天边的传说,我认识的80后过劳死就不止一例,因为长期加班患上绝症的就更多了。搞笑的是,居然有人认为这是中国经济的一项比较优势!某知名投资机构(名字就不点了)宣称,中国创业者普遍比硅谷的同行更拼命、更奋不顾身,所以中国的科技创新一定能打败美国。


呃……


(我一直觉得“奋斗逼文化”是一种特别变态的文化。)


让我继续摊开来说吧:笼罩在中国互联网、金融、新兴产业圈子的“奋斗逼”文化,其实都是19世纪末美国人玩剩下的,而美国人已经深刻意识到了“奋斗逼”文化的不可取——不仅在道德上不可取,在现实中也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东海对岸的日本、黄海对岸的韩国,20世纪后期也流行过一阵子“奋斗逼”文化,因为没有及时抽身而退,最后都演化为不可逆转的“内卷化”。


一个星期以前,有投资人问我:“中国会不会发展为主机游戏、3A游戏的重要市场?”我斩钉截铁地回答:“不会!”对方困惑地问:“如果政策鼓励,而且技术水平跟上呢?”我说:“那也不可能。美国劳动人口的每周平均工时是34小时,中国呢?我想不会低于45-50小时吧,中产阶级的工时只会更高。每周都996的人,回家了洗个澡就该累的睡觉了,玩3A游戏?还是你觉得,那些还没有自主消费能力的学生能买3A游戏?”


附带说一句,几年前还有投资人严肃地批评我:“你不该每周都看电影。投资分析师没有资格看电影,应该把每个小时都拿来看公司财报和研究报告!”我的回答是:“你丫有病吧,我看电影关你鸡毛掸子事?”如果这位“奋斗逼投资人”的理想成为现实,每一个勤奋工作的专业人士都不应该看电影;连看电影都不行,更不要提玩游戏、看动漫、出去郊游泡吧了。在这样一个内卷化的美丽新世界里,还会有消费吗?或许唯一的消费是外卖+网购?而且网购还只能买食品服装这种生活必需品,不能“玩物丧志”。


准确的说,当内卷化进展到一定程度,连教育、住房需求也不会有。天天在加班、出差,哪里有心思造人?家也就是个睡觉的地方,还升级什么住房?当然,在这种内卷化世界里,茅台会有什么表现不得而知。或许仍然可以一瓶卖1万?问题在于谁来喝呢?


(除非发明时间机器,否则“内卷化”几乎不可逆。)


别误会,“内卷化”涉及的可不仅是加班问题,还有工作安全度问题。坦白说:如果在一个社会,35岁或40岁以上的专业人士朝不保夕、随时可能被淘汰,那么它不可能有真正稳定的高端消费需求。


现代人类的寿命越来越长,40岁被淘汰意味着将无依无靠地度过今后40年——这种恐怖的氛围足以遏制任何人的消费需求。只有“贩卖焦虑”的自媒体和知识付费平台会赚一笔钱。至于新一代的年轻人呢?看似能更快地上升,可是真的爬到高位时,大部分也过了30岁;屈指一算,离自己被淘汰已经没几年了。接下来是准备下岗再就业呢,还是回家卖红薯呢?什么,你说去欧洲旅游、去买分时度假别墅?不存在的!


在美国,不但主机游戏、3A游戏是一个很大的行业,户外运动(包括装备和服务)也是一个很大的行业,就连花园景观(在后院建草坪、种树之类)也是一个很大的行业。在内卷化的中国“中产阶级”社会,真正善于玩户外的少之又少;就算买得起大房子,有时间侍弄花花草草的更是少之又少。当然啦,按照我的朋友圈的主流观点,我们不用发展那些华而不实的产业,我们只需要发展云计算、大数据、AI、物联网、区块链这些“决定国运”的高科技就行了。


然而,我还是想问——这一切最终由谁来消费呢?一切经济体最根本的需求不是消费吗?边际消费倾向不足,难道不是经济停滞乃至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吗?你们打算把云计算、大数据、AI做成什么应用,让哪些家庭在哪些场合去消费?


说到底,很多人不是异口同声地说:游戏是害小孩子的,电影最好别浪费时间看,成年人没有时间娱乐,996是修来的福报,艰苦奋斗才是立足之本,现代消费文化无非是玩物丧志吗?那么我们花这么多时间、学习这么多知识、研究那么多先进技术,最后是图个啥呢?


莫非是为了当三体人对我们进行降维打击的时候,可以完蛋的更有尊严一点?


本文来自公众号:互联网与娱乐怪盗团(ID:TMTphantom),作者:怪盗团团长裴培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huxiu.com

标签组:[投资] [内卷化

上一篇普通学,内卷年轻人的喘息

下一篇黄宗智:中国该如何“去内卷化”发展?

相关阅读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