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内卷就该这么卷
引言
近日以来,“内卷”横空出世,成为2020年最火爆的词汇之一,“万物皆可卷”,无论是高三学生,“社畜”,还是考研党,都常用“卷”来调侃自己生活的状态,网络上甚至有句戏言:“我们是新时代蓬勃翻涌的后浪,是惨烈竞争后散落的一地鸡毛,是广袤大地上新鲜待割的韭菜。”
话说回来,我们常常谈起的“内卷”究竟是什么呢?追根溯源,内卷化,原意即involution,又译为“过密化”。,指在特定人口压力之下,农民不断增加水稻种植的劳动投入以获得更多的产量,然而,劳动的超密集投入并未带来产出的成比例增长,反而导致了单位劳动边际报酬的递减的现象。(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Clifford Geertz)《农业内卷化——印度尼西亚的生态变化过程》)
社会学语境下的“内卷”也许难以理解,在这里,我们用经典的“分蛋糕”的例子来更直观地解读“内卷”。假设蛋糕的总量没有改变,有人想要分得更多的蛋糕,就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在这时,假如你保持原来的状态,就会分到更少的蛋糕。为了避免如此,你和许多与你一样的人也必须增加自己的努力。而在不断竞争的过程中,收获蛋糕的标准变得越来越严苛,甚至早已超过了蛋糕本身的价值。这便是“内卷”的核心所在——向内竞争,不断升级。
不久前,《三联周刊》发表了这样一篇文章:《顶尖高校:绩点考核下的突围人生》。在“全民内卷”的潮流之下,大学生同样没能幸免于此。而早在“内卷”一词流行之前,大学生的压力与焦虑早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现象。怀揣着对美好未来憧憬的大学生,却面临着学业、就业、人际关系方面多重压力。焦虑的氛围是多方面的,内卷不是扼杀幸福感的元凶,却为这捧熊熊燃烧的烈火,又添了一把干柴。
Part1我们身边的内卷
一次读书分享会上,有一位女生讲述了她的故事。原本的她生活在一座小城,生活虽然庸碌,但每天基本都能够享受到聊天、看电影、品尝美食这样简单的快乐。而来到大城市和更好的学校之后,因为竞争加剧,却开始为了身材不断减肥,为了成绩拼杀绩点,一遍遍和别人比较……她说,“我确实比以前变得更好了,但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却感觉不到生活的快乐。”
她推荐的小说名为《漫长的告别》,她喜欢书中侦探马洛,虽然孤独、穷困潦倒,却拥有着黄金般纯真的灵魂,似乎生活并不为什么其他,只是为了生活本身。
这位同学的处境不是个例。在我们的身边,又有多少人一方面羡慕马洛自由的生活,另一方面却又陷入了内卷所带来的巨大的焦虑呢?为了了解身边同学的“内卷”状况,我们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武汉大学学生(共计125人,主要为在读本科生)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数据显示,84%的同学都认为生活中或多或少存在“内卷”现象。
而在内卷对生活的影响中,有近60%的同学选择了“负面影响”,且在“您觉得自己是主动参与内卷还是被动参与内卷”这道题中,有近八成的同学选择了“被动”。2020级文科D同学说,“内卷让我有一种每天被拉着跑的感觉”。被动的,负面的“内卷”,成为大学生生存的常态。
而针对影响内卷形成的原因中,我们发现得分最高的三项分别是对更高成绩的追求,同学间的竞争氛围,和发展前景(保研、出国、就业等)。而在其他这一栏的选项中,许多同学也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例如“好胜心”“自尊心”“焦虑感”个人不甘落后的心理”等等。
此外,我们还对同学们所听说和经历的“内卷”现象进行了采访。其中,最多被提及的还是“绩点”,2018级社会学科A同学表示“xx学院绩点达到3.8也不能确定保研”,2019级工科B同学也对此深有感触,“绩点差零点零几分就能甩开一堆人”。此外,还有不少同学注意到了身边的恶性竞争现象,2018级社会学科A同学提到了这样的例子“论文明明可以凝练地表达观点,但很多人为了追求字数比别人多而无限扩展”,这早已超出了合理的范围。
以上我们调查到的身边的“内卷”现象,在社会新闻里早已屡见不鲜。早先清华学生边骑车边用电脑的新闻引起广泛讨论,虽然该同学已经澄清了是因为害怕电脑关机丢失作业,但“清华”遇上“内卷”,仍旧变成了一个杀伤力巨大的标签。网络上有这样一句热评,“很久以前我认为,内卷就是对努力的一种否定—凭什么努力了不能拿到更多东西?但是后来我才明白,实际上内卷意味着,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恶性竞争才会和以往一样,而像以往一样的努力只会让现状变得更糟。”
就像《爱丽丝漫游仙境》中红皇后说的那句话,“在这个国度,你只有不停的奔跑,才能留在原地”。童话里的疯言疯语,恰好影射了我们现实的处境。
Part2从内卷到焦虑
试想这样一种场景 :
每天早上不用闹钟就能在7点自然醒,以最快的速度洗漱吃早餐,为了在早八的课堂比别人更快地占一个第二排的最佳位置。
结束了一个上午的课程,吃过午饭后赶忙前往图书馆,抓紧时间码论文,你写的字数可比其他同学差的远呢。
下午的课上,老师问有没有同学愿意参加比赛,你原本不想举手的,但看到舍友和年级第一都报名了,据说得奖了还能加活动分,活动分可以保研呢,于是你也举起了手。
终于到了晚上,你突然想起来今天没有晚课,那就去社团帮帮忙吧,新时代大学生要学习活动两手抓。
晚上11点,你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寝室,虽然已经很累了,但4级打卡可要比别人多背几个单词,终于在朦胧中很快睡着了过去......
这个场景真的体现“卷”了吗?我认为只是一种快节奏生活,并不是卷,所谓卷的好的例子是上文提到的“论文字数的不断加码”“提前几小时占座”等等。
这是一种听起来很极端的生活状态,但也很真实。事实上,一位普通大学生所经历的最忙碌的一天可能远远要比上述夸张。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就能够很容易的体察到生活中的焦虑——“内卷”所带来的焦虑,近乎是必然。
#不甘落后
“连续四年专业第一,国家奖学金,保研北大”,“大学四年读了一百本书,图书馆借阅量第一”“大学生英语竞赛金奖,全程最佳辩手”,这些闪闪发光的title在为我们带来目标的同时,也带来了焦虑,我们什么时候也能像他们那样优秀?
正如同很多同学在内卷的原因,“自尊心”,我们渴望变得更好,但优秀的门槛却在不断提高。而“不甘落后”的思想,其实早已根植于中国文化的传统。在一篇“幼儿园已经开始内卷了”的推文中写道,“北京家长间的老梗儿说道,孩子4岁英语词汇量1500在美国可能够,在海淀肯定不够”,“朋友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已经可以做出初中物理的学习笔记”。小时候,家长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早早学完了初中的内容,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一卷再卷,在互相攀比中无止无休。
而更甚之,与竞争压力相伴而生的,还有无效的,随波逐流的,自欺欺人的努力。“大学四年阅读一百本书”到底有什么意义,我们不知道,那就先跟着做做吧,万一读不完不就落下了吗?论文写的也许不如别人有思想,没关系呀,那就写的更长;每天单词打卡160个,没关系呀,哪怕实际只记住了六个。所谓的努力就像没头苍蝇四处乱撞,学习的意义在逐渐被消解,只剩下内卷的空壳。
#信息爆炸
“某乎平均学历985,211以上”,“年薪五十万,算低吗”,知识付费平台的兴起,网红明星的引导,大量学习资源的流通......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等待我们的似乎有无限的可能,哪怕面前没有竞争对手,也会有人时刻提醒着你,落后就要挨打,爱拼才会赢。
很多时候,努力奋斗似乎不是为了实现自我的梦想,而是为了世界赋予我的价值。在信息时代,我们习惯性地提高对自己的预期值,觉得只有在方方面面都应该有所作为,才能卷得过共享资源的其他人,但事实上谁能做到面面俱到呢?大量热转的书单电影一个学期过了也没看,各种学习资料躺在收藏夹了吃灰,“摊大饼”式的学习方式,只是形式主义的泛滥,不能把压力变为生产力,剩下的只有我们自己干着急。
Part3超越内卷,与焦虑和解
“内卷”这么糟,焦虑那么大,我们到底该如何突围?要想解决“内卷”带来的问题,我们就必须重新认识它。
在研究中,有近70%的同学认为,我们身边存在着“内卷”一词被滥用的现象,真正的“内卷”不等同于“竞争”,更不等同于“努力奋斗”,而是恶性的攀比,低水平的竞争,重复无效的学习,焦虑盲目的方向。
在调查中,我们询问了同学们对于《顶尖高校:绩点考核下的突围人生》这篇文章的看法,是否认为其在贩卖焦虑,得到的答案是,大部分同学认为文章所述的现象确实“普遍存在”,有同学表示“文章很客观,提出的是真问题,不应该被贴上贩卖焦虑的恶名,让人继续忽视房间里的大象,继续拒绝思考作为整体社会现象之投影的内卷”。由此可见,大部分同学对自己所处的社会现实,具有足够清醒和客观的认知。
而针对如何解决“内卷”带来的问题,我们也有幸收集到了同学们丰富有趣的答案。有人大声呐喊“跟着卷!年轻人就该卷!”,“提升自己,让自己不被卷死”,也有人选择无视“内卷”的潮流,“他卷任他卷,我浪故我浪”。还有许多同学希望能够通过转变心态的方式面对“内卷”,理性看待竞争,不要随波逐流,而是为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拼尽全力。
那么在最后,针对如何面对所谓的“内卷”,我们也提出几个小小的对策,希望能够帮到各位“内卷人”。
#正确认识自己,学会自我接纳
东野圭吾在小说《放学后》中写道,“好好回想之前的努力,自信会喷涌而出”。在不断“内卷”的过程中,最常见的情绪就是不断的自我怀疑和否定,是不断攀比后带来的心里落差。而这个时候,首先要转变思路,也许我还不够好,但是我真的有那么差劲吗?能够被“卷”,证明你已经足够优秀可以达到某一个标准线,我们不断仰望向上的距离,却忘记了认可和接纳自己。我们必须要先喜欢自己,相信自己,才能拥有努力和奋斗的决心与勇气。
#寻找喜欢的事,做到有所取舍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事,也都有自己的爱好,目标和梦想。不要沉迷于泛化的竞争,自我价值的实现不是为了成为“最厉害的普通人”,而是为了找到“最独一无二的自己”。我们需要竞争,但竞争只是过程,不要在竞争和攀比的路途中迷失了自己。因此,我们需要为自己的生活设立清晰的目标,什么是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事,我要达到什么程度?什么事情对我来说不那么重要,达到什么结果我便可以接受?适当的放弃一些不那么重要事,缓解自身的压力,再为了心中真正的理想而热血沸腾。
#尽快脚踏实地,找好合适节奏
总有人希望能够彻底根除焦虑,但事实上焦虑不可避免,我们不能总想着“准备好了再出发”,也不要时常埋怨“太卷了我不想再努力了”,我们完全可以带着满满的困惑上路,再通过不断的调整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节奏。也许比别人慢一点,但要清醒地明白每一个举动,每一步努力的意义。加缪曾说过,“对未来真正的慷慨,是把一切都奉献给现在”,选择一门评分很高的水课自然可以轻松的获得高分,但认真学习一门有价值的课程或许会收获更多的知识,还有绝不会辜负你努力的成绩。内卷盛行的当下,我们仍旧应该坚持做好自己。
内卷不可逆转,但生活仍在继续。面对这个复杂而多变的世界,我们需要做的不是逃避内卷的漩涡,而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继续为梦想而奋斗。而在关注自己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拓宽眼光看到外面的风景,看到时代赋予青年人的使命与期冀。站在小圈子里自然容易窘迫,当跳出内卷的洪流,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将会站在不同岗位上坚守着自己的那一份光芒,而每一份光芒都终会有一天点亮整个夜空。
策划:李思睿 徐周灿 陆泽宇
文字:杨靖辰
排版:张艺璇
审核:陆泽宇
标签组:[绩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