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北口长城的主要建筑特色

首页 > 历史 > 正文
2024-12-30

发表自话题:

古北口长城是中国长城史上最完整的长城体系。由北齐长城和明长城共同组成,包括卧虎山、蟠龙山、金山岭和司马台4个城段。古北口是山海关、居庸关两关之间的长城要塞,为辽东平原和内蒙古通往中原地区的咽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尤其是在辽、金、元、明、清这五朝,大大小小争夺古北口的战役从未停止过,因此长城的作用突显得尤为重要。

古北口长城位于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东南。由卧虎山长城、蟠龙山长城、金山岭长城和司马台长城组成。北齐天保六年(555)修筑一道自西河起(今陕西榆林河)至山海关共1 500余千米的长城。其中,古北口是重点设防的关口。金、元两代曾对此关口增建。明洪武十一年(1378)起加修关城、大小关口和烽火台等关塞设施,并增修门关2道,一门设于长城关口处,称“铁门关”,仅容一骑一车通过;一门设于潮河上,称“水门关”,存遗址。隆庆元年(1567)戚继光、谭纶开始对自山海关到居庸关(见居庸关及云台)的长城进行大规模改建,古北口长城得到修建。望京楼为该段长城的最高点,海拔986米。

1933年古北口抗战在此进行,360余名阵亡将士遗体合葬于古北口长城脚下,建古北口阵亡将士墓。

整个古北口长城并没有在近代被修过,非常具有沧桑感,而残破的城墙和弹眼更是让人仿佛处身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在夕阳的照射下,令人潸然泪下。

建筑特点

古北口明长城

是古北口北部的第一道军事防线,是明万里长城中最坚固最雄伟的一段,更是今天唯一一段完整保留了明长城最精华部分原貌。

从西边至东边依次为八大楼子长城、黄峪沟长城、卧虎山长城、万寿山长城、蟠龙山长城、五里坨长城、金山岭长城和司马台长城。

长达40多公里的长城线上,有敌楼烽火台172座,烟墩14座,建立了16个关口;3个水关长城;6个关城;以及三个瓮城;还有许多卫、所、堡分布在外围。卧虎山长城段有长城历史上罕见的姊妹楼长城;有长城历史上跨度最长的水关长城。

古北口北齐长城

位于明长城南面,从西八大楼子至东司马台长城全长20公里构成古北口的第二道军事防线。明朝洪武十一年(1368年)朱元璋派开国大将徐达重修明长城时建古北口关城,设置东、南、北三门防守,并在北齐长城基础上砌石块,增强长城的防御能力。明朝1569年戚继光在古北口修复长城时,保留了北齐长城并在墙外贴长城墙砖,形成了古北口著名的双长城,比齐长城上至今仍然保留着著名的大花楼烽火台,并有七个著名的关口,在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保护和防护作用。

主要景点

古北口位于北京市密云区东北部,距北京100公里,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从古至今就是内地通向松辽平原和内蒙古的咽喉要地,有"京师锁钥"之称。是长城诸多关口中的重要关口,长城中的咽喉要塞之一。自古以来古北口因其蟠龙山,卧虎山两山双峰壁立,潮河,汤河穿镇而过被誉为"地扼襟喉趋溯趋,天窗镇钥枕雄关。" 全长40余千米的古北口长城现存敌台143座、烽火台14座、关口16个、水关长城3个、关城6个、瓮城3个,其中著名的有北齐长城的大花楼烽火台、古北口长城的制高点望京楼、姊妹楼长城、仙女楼、将军楼、水楼水关遗迹等。在古北口长城附近还有三眼井、御封井、司马台天池、杨令公庙、药王庙、财神庙等景点。

标签组:

上一篇慕田峪长城的历史沿革

下一篇探析李世民对“长歌”的特殊情感:历史迷雾中的偏爱之谜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