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杨玉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杨玉环到底是被掉包还是被杀?
燕瘦环肥,一直都是用来形容女子身材的。其中的“环”,指的就是我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广为人知的唐代美女杨玉环,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杨贵妃。
她出生于现在的山西省永济地区,父亲杨玄琰是蜀州司户,宰相杨国忠堂妹,性格婉顺,姿质丰艳,擅长歌舞,通晓音律。可以说,杨玉环的美貌是大家公认的,据说,有一次她在游览御花园的时候,竟然让百花黯然失色,惭愧地合上了花瓣,使得她拥有了“羞花”之容的美誉。
对于杨玉环的死,大家都应该有所知道。
在天宝十五载的时候,由于安禄山发动了叛变,致使唐玄宗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带着杨玉环流亡蜀中。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在流放途中发生了士兵哗变,逼迫唐玄宗赐死杨贵妃。无可奈何之下,杨玉环在马嵬驿自杀身亡。这其中,关于杨玉环自杀而亡的说法,主要出自正史。
比如:在《国史补》、《旧唐书》、《新唐书》中,都有此类记载。而在司马光所著的《资治通鉴》中,对于杨贵妃自杀这段历史,记录的则更加详细。据说,在逃亡途中,唐军士兵哗变,先是杀死了杨国忠,之后,连护驾的六军将士,也不再听话前行,哪怕是唐玄宗直接下令也不好使。
而造成士兵哗变的直接原因,是陈玄礼认为杨国忠谋反,杨贵妃也难逃干系,所以,要就地正法,不能手下留情。其实,除了正史中有以上记载外,在很多古代的诗词歌赋、戏曲杂剧中,也有这样的说法。比如:白居易所写的《长恨歌》,以及陈鸿写的《长恨歌传》等,都基本认同杨玉环是被逼自杀的说法。不过,也有人认为,杨贵妃并非如正史或诗词作品中说的那样是自缢而死的。
这其中,有一部分人认为:她是在逃亡途中死于乱军的刀下,且这种说法,在一些唐代的诗歌中也有体现。
比如:杜甫的《哀江头》中,就写了一句“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说自杀是不应该见血的,暗指杨玉环并不是在马嵬驿自缢而亡的。还有,李益的《过马嵬》、张佑的《华清宫和社舍人》等诗作中,都有相关的诗句,暗指杨贵妃应该是死在了乱军之中,而并非自杀。
除了死在乱军刀下这个说法外,杨玉环吞金而亡的说法也不绝于耳。在刘禹锡的《马嵬行》中,就有关于此说法的描写。而后来,陈寅恪先生对于该说法非常好奇,并专门对其进行了相关的考证。于是,经过考证后发现,杨贵妃吞金而亡的说法也是有可能的。
如果说,上面的这些说法还比较合乎常理,那么,杨贵妃根本就没有自杀也没有死,而是被人用调包之计救下并逃跑的说法,是不是更让人感到惊讶呢?其实,这种说法早在唐代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而关于杨贵妃被救下之后的去向问题,人们的说法不一。
有人说她被救下来之后去了日本,还有人说她去了美洲。此外,学者魏聚贤的《中国人发现美洲》一书中,也强调了杨贵妃并没有死在马嵬,而是被人救下来之后送到了遥远的美洲地区。这种说法听起来似乎有点好笑,但在民间,关于杨玉环假自杀真逃脱的说法一直流传着。
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对于杨玉环还是非常同情,非常怀念的。所以,才不愿意相信这么一个绝世美女,就这样被逼死在了马嵬驿。可以说,这是一种含有感性成分在里面的说法。然而,从客观上来分析的话,杨贵妃死于马嵬驿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在《高力士外传》中,曾有这样的记载,说杨贵妃之所以“必须得死”,是因为“连坐”的原因。当时,杨国忠叛变,六军上下可以说是对其恨之入骨,这种憎恨让他们迁怒于杨贵妃。不过,这有可能只是高力士的个人看法,因为,毕竟这本书是由他口述并记录而成的。
但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因为,从当时的形势来看,如果杨贵妃不死,这哗变的一众士兵,唐玄宗是很难“安抚”的。此外,杨贵妃在自杀身亡之后,她的尸体还从佛堂被运送到了驿站,唐玄宗跟陈玄礼等人一起去验了尸,这些都是很难作假的。
由此可以看出,杨贵妃应该是在马嵬驿自杀的。除此之外,在《唐书》以及《唐国史补》、《安禄山事迹》等书中,也有同样的记录。这些都为杨贵妃自杀而亡的事实,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其实,不管杨贵妃是怎么死的,她都是一个政治的牺牲品。即使她多么不情愿,她都必须为此付出代价。因为,她的丈夫是一国的皇帝,她不可能为了自己的私利,放弃整个国家的前途。所以,从杨贵妃跟了唐玄宗开始,她的命运就已经被注定了。
都说自古红颜多薄命,但是,如果不是利益的趋势,红颜怎么可能薄命呢?所以,世间所有事情的结果,都是注定的。正所谓,有因必有果,便是这个道理了。
参考资料:
【《新唐书·本纪第五·睿宗·玄宗》、《旧唐书·卷一百一十列传·第五十六杨国忠》】
标签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