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秦始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朝被称为“暴秦”,为何秦始皇活着的时候,无人敢造反?
秦始皇被誉为“华夏祖龙”,祖龙是古代神话传说中最古老的龙,后世给秦始皇这样高的赞誉,足以可见秦始皇在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中不可取代的至高地位。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的前三个王朝,但那是奴隶制社会性质的国家,事实证明,奴隶社会是倒退的文明,随着历史的变迁,奴隶制变得无法适应上层生厂里的发展,而底层百姓也有了对自由和平等的潜在需求,奴隶制度摇摇欲坠,于是有了秦始皇创建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实行封建主义制度的王朝,此后历朝历代都是封建王朝,沿用秦始皇创下的政治制度基本格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为秦始皇写下如此恢宏大气的诗作,让世人光是念几句诗都可以感受到当年秦始皇的霸气威武,的确,后世有哪位皇帝能够像秦始皇一般,面对其他六国的“合纵”,毫不畏惧,谈笑间六国灰飞烟灭?
秦国几代君王都是为一统天下而努力,在秦始皇之前的历代国君也都很卓越,但是到了秦王嬴政这里,他早已将六国看作囊中之物,带领着身边的谋士武将,将其一一歼灭,完成了中国的大一统,又一统了文字和度量衡,秦始皇在位的时间不长,然而他创下的功勋却影响着之后两千多年的政治格局,连刘邦都是沿用秦始皇的郡县制,郡县制奠定了历朝历代的政治基本框架,对中国封建社会的贡献实在太大了,从秦始皇开始,皇帝在宝座上坐得更稳了,不用担心权力分散的问题。凭借这些功劳,嬴政完全无愧于“千古一帝”的称号。
可能正是因为嬴政一统六国的速度过快,大一统的秦朝虽然建立了,但并不代表着秦始皇为民心所向,全国各地仍有六国贵族、士人等怀念自己的国家,他们是潜藏的“反秦”力量,只等有人振臂一呼,立刻应者云集。秦朝的灭亡虽然是由陈胜吴广掀起的农民起义拉开的序幕,但这其中不乏六国贵族的推波助澜,尤属楚国名将项燕之孙项羽的势力最为雄厚,他率兵剿灭秦军主力,杀死秦王子婴。
但项羽推翻的并不是秦始皇的秦朝,而是秦二世胡亥统治下生灵涂炭的秦朝,秦朝被称为“暴秦”,虽然秦始皇也有份,但更多的还是胡亥的责任,他加重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修建阿房宫,发民远戍,“税民深者为明吏”,“杀人众者为忠臣”,在这样黑暗的社会众,农民如何不会被压迫而起义呢?可在秦始皇统治时期,即便秦始皇也压迫过农民,但国家太平,无人作乱,自秦始皇驾崩后,全国各地就蠢蠢欲动,农民起义只是一个爆发点而已,为什么他们不在秦始皇在位期间造反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不敢,先看秦始皇统治期间做了些什么就了解了,嬴政当上皇帝后,对国家施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以巩固统治,比如中央的三公九卿制,地方的郡县制,一统法律,一统度量衡,这些都是十分英明的作为。虽然秦始皇也曾做过征发徭役修筑长城,焚书坑儒等暴君行径,但无人敢正面挑衅秦朝,正是因为秦始皇代表着强大的帝王,他先前一扫六国的雄伟功勋还没有过去太久,四分五裂的旧贵族根本不敢去面对秦始皇的余威,生怕被赶尽杀绝,就连刺杀行动也被视为“一去不复返”的壮举,如此哪里敢有人造反?
另外秦始皇先后五次巡游天下,了解真实情况,做出应对措施,大多数的隐患都被他扼杀于摇篮之中。公元220年,秦始皇第一次东巡,从咸阳到陇西,陇西地区一直聚集着游牧民族,他们经常引起骚乱,所以秦始皇特地带着大批大军去威慑他们,让他们了解中原地区的皇帝不是好惹的,果然陇西的游牧民族以后很少再叛乱造次了。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第二次东巡,目的地是山东半岛,那里居住着大多是六国的后人,战国时期,除了秦国,其他六国还被称为是“山东六国”,秦始皇来到这里,就是为了视察巩固秦朝刚建立的郡县以对六国后人进行更好的统治。但这不是件容易之事,一路上自然条件恶劣,而且到了山东后,有心之人难免不会刺杀秦始皇,这些都是存在生命危险的,但秦始皇还是不惧威胁,如此看来,也难怪秦始皇在位期间没人敢造反了。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再次来到六国故地,这次很不幸,他遇上了六国后人,但幸运的是,秦始皇没有生命之忧,刺杀失败了,秦始皇特意在此地立下碑,昭告世人,他是不可战胜的帝王。公元前216年,秦始皇来到北部匈奴的地盘,他率领三十万大军亲自讨伐匈奴,取得胜利后,秦始皇下旨修建长城以抵御匈奴的侵犯。秦始皇深知“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的道理,他多次出巡,都是为了巩固刚成立不久的国家,如此天下少有大的叛乱。
惋惜在秦始皇的第五次出巡中,病故平原津,赵高、李斯等人将胡亥推上皇帝之位,但此人根本没有父亲秦始皇的雄才大略,他杀死兄弟姐妹二十多人,逼死扶苏,让赵高掌握实权,从此君臣二人狼狈为奸,实行残暴的统治,最终激起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原本被威慑镇压的六国旧贵族纷纷开展复国运动,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
标签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