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结构
来源:樱桃大房子(id:ytdfz8)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终于出来了!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会上通报,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
有哪些数据值得关注呢?主要有下面几个重点。
1
第一、人口增长率下降!
虽然今天统计局公布的人口增速并没有像网上预期的那样惨淡,但人口增长的速度越来越慢已是不争事实!
七普人口增长率为0.53%,从1982年三普最高2.09%之后,人口增速就在不断连续下滑。
国家统计局说,“全面两孩”政策取得了积极成效,2020年我国出生人口为1200万人,这个规模仍然不算小,不过相比2016年、2017年的1800万和1700万人口数来讲,降幅已经比较明显了。
从生育孩次看,2014-2017年,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明显上升,由2013年的30%左右上升到2017年的50%左右,此后虽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40%。
由于生育政策调整的因素,全国多出生“二孩”数量达1000多万人。
但需要注意的是,生育率明显在降低。
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已经处于较低水平。这主要受到育龄妇女数量持续减少,“二孩”效应逐步减弱的影响。
这个生育率是什么水平呢?
跟全球一些经济体做下对比就知道。
全球倒数前十的经济体里面有,韩国0.9,香港1.1、新加坡1.1,西班牙1.2,日本是1.4左右。
所以中国1.3的生育率已经比日本低了。但日本虽然生育率比中国高,不过死亡率比生育率更高,每年人口还是净减少的。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调查,我国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子女数为1.8,只要做好相应的支持措施,实际存在的生育潜力就能发挥出来。
所以未来人口的增长,跟生育政策,还有政府的扶持力度有关,不然经济越发展,城市里生活压力也大,大家生育的意愿会越低。
再加上现在不想结婚打光棍的人又越来越多,我们的老年人又在不断增加,人口增长问题已经引发市场的担忧了,所以都在期望全面放开生育政策。
第二、老龄化社会已经到来!
七普中,0—14岁人口占17.95%,15—59岁人口占比63.35%,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7%,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
与2010年相比,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35个百分点、下降6.79个百分点、上升5.44个百分点。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还是有效的,近十年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回升了,但劳动力人口的比例降低了,而且人口老龄化程度明显加快,这并不是一个好的讯号。
但如果从总量来看,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8.8亿人,劳动力资源仍然充沛,我国人口平均年龄为38.8岁,总的看依然是年富力强,人口红利还存在。美国是38岁。
一般来说,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则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
这一比重超过14%,则标志着“深度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超过20%,则称为“超老龄化社会”。
如果我们细分到各个省份会发现,65岁以上占比超过20%的地方目前是还没有。
但是看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比发现,超过20%以上的省份中,东三省和上海是最严重的,超过了23%,其他还有江苏、重庆、成都、天津、山东、湖北。
如果后面还不加大生育,这些省份后期也是最早迎来超级老龄化的地方。
广东的人口数据结构比较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只占12%,只比西藏高一点,短期的养老压力并不大,而15-59岁的劳动力人口占比又是最高的,所以说广东的人口红利依然是最大的。
只要还有人口红利,广东经济发展的潜力毫无疑问也是最大的。
按照广东省的计划,未来广东人口还会继续增长。
大家可以看下下面这个图,2020年中央调剂基金的收支情况表,基本上就是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在救济全国,广东省是上缴多余下拨净贡献最多的省份。
3、人口流动趋势就是经济晴雨表
人口的流动趋势就像是一张经济的晴雨表,这一部分值得重点关注,因为跟我们买房想要获得的预期收益也会息息相关。
七普数据显示,东部地区人口占39.93%,中部地区占25.83%,西部地区占27.12%,东北地区占6.98%。
与2010年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下降0.7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上升0.2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1.20个百分点。
先看东部地区,因为经济最发达,就业机会最多,人口流入也是最多的。
首先是广东增量最高,10年间大增2170万人,成人口迁徙的最大赢家,目前广东人口已达1.26亿,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
全国2020年比2019年增长1172万人,广东一个省就增加了1080万人,基本上贡献了全国人口增长的90%以上。远远跑赢其他省市,一骑绝尘。
之前广东到2030年的目标是达到1.25亿人口,但这一人口目标提前十年就完成了。
广东人口流入的速度确实是让人瞠目。
(广东2017-2030年人口规划目标)
除了广东外,浙江、江苏,十年分别新增1014万、608万,山东增加573万,福建也增加了464万人。北京和上海作为直辖市,人口增量也不错,分别有228万、185万。
中部和东北地区,受东部地区人口吸虹影响,人口减少最为明显。
山西、内蒙古都在减少,湖南、湖北、江西作为劳动力人口输出大省,十年间人口增加都只有几十万。
东三省是最严重的,十年人口减少了1097万。黑龙江减的最多,占645万,按照省里公布的常住人口统计,2020年比2019年减少了565.5万,很恐怖的数据。
而西部地区以前是人口外流大省,但最近十年随着西部的崛起,人口有回流的迹象,广西、四川、重庆、贵州、新疆,十年间人口都增长了三四百万。陕西也增加了两百多万,西安最近两年是拼了命的抢人。
未来,人口聚集的效应还会越来越集中,人口往经济发达的城市流入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2
都说房地产长期看人口,那人口数据对房地产有什么深远影响呢?
其一,只有人口流入的地方,房地产才安全。
因为房子始终是要人去住的,没有需求,房价是无论如何也长久不了的。
大家可以拿上面七普的数据作为参考,但这只是各个省份的大体走势,毕竟省份里面有多个城市,省会和地级市,县级市,明显能级是不一样的。
所以还要看城市的人口流入数据。
比如广东,虽然总量人口增加很快,但其实主要是流入了大湾区几个发达的城市,贫穷的粤东粤西粤北人口是持续流出。
湖南,过去十年人口增速并不算高,十年都只增加了74.4万,但是如果分城市来看的话,长沙这几年人口增幅都在20万以上,五年就有一百多万了,减少的是下面的各个地级市。
其二就是整体人口增速下滑后,导致城市之间也开始内卷起来了。
在以前人口红利还比较大时,人口的流动和现在的差异不大。
一线城市虹吸所有地方的人口;
二线三线虹吸四五线、县城、农村的人口;
四五线虹吸县城和村里的人口;县城虹吸农村里面的人口。
这么多年来,中国就是靠人口红利一直维持上面的平衡,即便一二三线城市不断虹吸地方的人口,但农村和县城和四五线城市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大体的平衡并没有被破坏。
也是由于人口红利,很多开发商深入四五线城市开拓市场,碧桂园甚至重仓四五线城市。
当时由于大量农民进城买房,加上棚改货币化,那些布局四五线城市的房企都赚的盆满钵满。
从成交量便可看出来,2017和2018年,三四线城市的新房成交比强于一线,但是2019年后,随着棚改退潮,三四线进入新一轮调整期,一线城市明显超过了三四线,三四线有点后劲不足的迹象。
可是随着人口红利减少后,上面的平衡逐渐被破坏,农村的出生率也不如从前,人口外流现象严重。
据《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至2018年五年间,有122个城市在这5年间出现了城区常住人口减少。
其中,吉林龙井市,广东揭阳市和湖北洪湖市,是人口减少超过50%的城市,揭阳市过去五年城区常住人口流失更是超过百万。
基本上四五线小县城都是人口净流出的,除此之外,他们还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难题。
人散财也散,房子自然不值钱。
随便举几几个例子:黑龙江的鹤岗、双鸭山;宁夏的石嘴山;陕西铜川等等……
这些地方的房子,砖头钱甚至比房子还贵……
没有了需求,市场再怎么煽风点火也很难火起来啊!
3
随着人口红利进一步消失,大城市之间也发生了“内卷”,具体表现就是我们常说的“抢人大战”。
这几年我们常看到西安抢人、武汉抢人、杭州抢人……
刚开始大家都还端着,要求本科以上,再不济专科,最后有的城市底裤都不要了,直接0门槛落户!
说到底,大家都是在未雨绸缪。
毕竟人口增速逐渐放缓后,人口总量就这么多了,抢到人城市才有消费,有发展潜力,同时也利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
所以大家也可以留意各个大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数据。
总而言之,人口往大城市聚集的趋势不可逆转。
我们看到从2009年-2019年间,基本大部分的一二线城市人口都是增长的。
其中,上海是最让我惊喜的,毕竟2015年之后,上海都在控制人口规模,这还能排名全国第一,可想而知魔都的魅力无可抵挡。
只要上海愿意放松,就不会缺人。
而广州、深圳苏州北京成都合肥宁波郑州重庆杭州武汉……都不弱,十年内增长几百万。
北方的大城市相对来说人口增长偏慢,长春、大连直接呈负增长状态,尤其是大连,10年间人口流失近20万人,只能垫底。
我今天还看到了一张图片让我很惊讶。
在十年前,大连房价盖东莞一头,现如今,东莞早就碾压大连。
这背后,就是城市地位与经济人口的竞争力……
如果北方城市无法改变人口外流,产业落后的局面,房价将会和南方城市拉开更大的差距。
即便同样都是大城市,但未来的命运却截然不同。
经济越发达,有人口流入的城市,以后房地产依然存在结构性机会,而那些空有大城市壳子,人口却不断外流的地方,房地产的发展空间也有限。
欢迎关注深蓝财经视频号
· END ·
标签组:[二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