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塔》是华县皮影戏剧目之一。
宋朝,河南开封祥符县士人闻鼎,幼时双亲皆殁,家境贫寒,为员外梁某所收留,并将女儿素云许之。后闻又被告老回乡的尚书方求看中,亦将其女玉娘与之匹配。大比之年,闻中举后携玉娘归,素云好待之。
未几,闻别二妻赴京,玉娘告之已有身孕,遂分鸾钗各一支以为纪念。日久,两人因家庭琐事产生隔阂,素云即萌除玉娘及新生儿之念,幸为王重所救。玉娘被迫落入青莲庵带发修行,其子由钱老三养护,改名唤钱祖康,及长成,中解元,别亲赴京赶考。
概述
——[据《锡剧传统剧目考略》一书]
宋朝,河南开封祥符县士人闻鼎,幼时双亲皆殁,家境贫寒,为员外梁某所收留,并将女儿素云许之。后闻又被告老回乡的尚书方求看中,亦将其女玉娘与之匹配。大比之年,闻中举后携玉娘归,素云好待之。
未几,闻别二妻赴京,玉娘告之已有身孕,遂分鸾钗各一支以为纪念。日久,两人因家庭琐事产生隔阂,素云即萌除玉娘及新生儿之念,幸为王重所救。玉娘被迫落入青莲庵带发修行,其子由钱老三养护,改名唤钱祖康,及长成,中解元,别亲赴京赶考。
闻鼎任郑州知府,奉旨赐假还乡,船泊青莲庵,适逢方玉娘扫塔祷神,两人得以相会。闻力劝二妻和好。
时玉娘亲子胜祖(即祖康)亦中状元,荣归完婚,全家终得团圆。此剧故事原系长篇弹弹词《新编时调双玉钗全传》之一节。与此故事相同之作品,尚有宝卷《八宝鸾钗记》,系据弹词改编。越剧有《方玉娘哭塔》一剧,温州乱弹则有《双玉钗》(亦名《双玉燕》)。
小阳调
杨筱亭(约1885~l946),弹词唱调“小阳调”创始人。江苏苏州人。擅说长篇弹词《白蛇传》、
《双珠球》。对《白蛇传》曾在演出中进行加工,尤其对后段《白蛇传》,作了很多丰富提高.《后白蛇》中书回,如《上金山》、《断桥》、《合钵》、《哭塔》等,都重抒情,唱篇较多,这促使他对唱腔有所创造发展。在当时普遍弹唱的“书调”基础上,根据说唱内容及个人嗓音特点,形成自己的流派唱腔。称“小杨调”。
一说其唱腔不全用真嗓,且其假嗓高腔比较突出。内行称真嗓为“阳面”,假噪为“阴面”。因其阳面中夹用阴面,故称“小阳调”。
小阳调的特点是起句多用本嗓,抒情处转用小嗓,落调时常用高音小腔。曲调清丽,韵味隽水、与俞调相比较,俞调偏于委婉软和,小阳调偏于劲健刚烈,并多短腔、此戏是因为它形成于刻画白娘性格,需要集中有刚的缘故。
南词
明末清初,杭州的陶真演变成杭州南词、苏州南词(即苏州弹词)、宁波四明南词、绍兴越郡南词(即绍兴平湖调)等多种南词。
杭州南词又称弹词,演唱时以三弦作为主要伴奏乐器,以扬琴作为辅助乐器。弹三弦的艺人坐中间,边唱边弹,称南词先生。坐在旁边打扬琴的只打不唱。主唱者多为男演员,自弹、自唱、自表,由一人起生、旦、净、丑不同角色。
在演唱正书以前,先唱一段开篇(也称“滩头”)。开篇有《红楼梦》里的《葬花》、《哭灵》,《王十朋》中的《见娘》,《珍珠塔》中的《赠塔》、《哭塔》等。杭州南词的传统书目有《三笑姻缘》、《白蛇传》、《芭蕉扇》、《十美图》、《双珠凤》等。
清同治年间,杭州著名南词艺人张福和鸡毛陈六都擅长即景发挥,语言滑稽诙谐,妙趣横生。艺人倪开则擅长细腻刻划儿女之情。
清光绪年间,杭州南词名家王云程唱腔圆润传神,表演细腻动人,擅唱《珍珠塔》,可以连唱3个多月。当时唱南词的著名艺人还有戴鼎、孟隆、许焕、莫培等。
杭州南词主要演出场所是唱堂会。遇中秋等传统节日,富贵人家都争着请南词艺人在晚上赏月时唱南词助兴。每年农历五月十九的仓桥元帅庙会上,还要举行规模盛大的文书老会(文书即南词的俗称),邀请杭州一些有声望的南词艺人参加演出。
民国初年,杭州南词开始衰落。抗战之后,只剩下金凤祥一位南词艺人。金凤祥擅说《三笑姻缘》等,长于细致人微的说表。金凤祥以后,杭州已没有南词传人。
标签组:
下一篇:三星堆遗址所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