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的鉴赏

首页 > 历史 > 正文
2024-11-26

发表自话题:

仇英《清明上河图》参照了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构图形式,采用青绿重设色方式,描绘明代苏州城的社会生活情景,画中人物超过两千,且都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整个画面工整细腻,色彩鲜艳,典雅清丽,工而不板,细而不繁,妍而不媚。

主题

此卷《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明朝中期时的苏州,反映的是当时苏州城的繁荣。画作中的深宅大院、高大城墙与鳞次栉比的商铺,无一不彰显了这一点。从画中细节来看,“描金漆器”、“精裱诗画”、“打造锡器”、“染坊”、“打造诸般铜器”均为明代苏州特色,而“青楼”、“书坊”、“南货”、“鲜明花朵”、“女工铜针”等足可让人感受到明代苏州的风致。

色彩

此卷《清明上河图》是重彩风俗画,其在色彩运用上非常灵活亦恰到好处,无处不体现了作者的匠心独具。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明朝时期颜色的种类日益增加,除了单纯的红白黄蓝,之后还出现了红白相间的闪色、鸡冠紫等等价格较贵的颜料,以当时的民生风气为主,仇英在临摹《清明上河图》时将时下较流行的颜色掺杂其中。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整张图现实出来的风格有了一个新层次的提高,仇英在青山绿水的基础上,将青绿色以及浅色调融合其中,巧妙运用画笔对自然风景进行勾勒,深浅结合的同时也将画面的色彩进行变换,此种形式的着色方式与张择端的绘画方式有极大差异,进一步突出自身的绘画风格。

在桥梁的绘画方面,仇英更进一步地将自己的绘画功底展示在众人面前,为了可以极致地将桥梁的质量以及结构特色表现出来,仇英先用手工将暗线勾勒出来,之后在使用浓墨和淡墨进行一定程度的晕染,绘画船只的过程中将船只区别于山水画里面的抽象小船,仇英采用了线条绘画的方式先将整条船的外形勾勒出来,之后进行颜色的深浅区分实施着色工作。最终展示在人们面前的是立体感强烈的且有重量的船。

仇英在绘画山水部分的时候,表现出了其最擅长的青山绿水画工。山间的石头是以浓淡不一的墨水点化而成的,不似某些画家的不断摩擦施以浅浅的墨汁之后再将青山绿水添加上去,仇英的此种画法使山间石头的主色调相互和谐,同时也相互之间区别开,最后以浓墨画苔藓为结束点,苏州的草木景致显现的极为标致。

除了山间的石头,丛林间的树木仇英也没有忽略,在画了整篇树林的同时也没有忽视单棵树苗的别致,以实景为主虚景为辅为基础上,用粗笔勾画大大的树干,枝干部分依照树叶的不同分别使用点勾方式的画法,之后再用浓墨渲染。人们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苍劲挺拔的松树,美丽撩人的细柳,花色鲜艳的桃花,这些景致在仇英的笔下都显现得恰到好处。

在人物绘画部分,仇英处理得十分用心。整篇画卷共有两千多人,男女老少都有,农民商人也都不缺,每个人物都可以在动作或者服饰方面将自己的身份表现出来,相互之间没有雷同。人们的衣服纹路较简单,依照身份地位的不同使用不同的色彩,有颜色鲜艳的地方也有颜色暗淡的地方,相辅相成使得整幅画卷的整体色调相互和谐。

技法

此卷《清明上河图》在创作时应是参照了张择端的表现形式,画卷中出现了众多建筑物,民居、药店、商铺、楼阁等都无一遗漏,仇英在精湛的画工辅助下使用远小近大的安排手法将这些事物排列开来。

在此基础上作者还运用了虚实结合的绘画手法,实景就是城墙,其阴暗背阳的一面可以清晰地看到,通过粗细不一不连续的线条将城墙的多个层面展示出来,城墙上面的砖石是用浓墨与淡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显示,进一步将坚实雄厚的苏州城墙绘画于纸上,为后人展示了一篇无独有偶的精美画卷。

另外,在对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进行模仿与参照时,仇英在图画的内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和创新。增加了某些场景同时也将之前的场景作出特色,突出亮点,对于某些细小的场景也作出相应的变动,争取做到了与张氏之作不同的艺术特色。

标签组:

上一篇《汉宫春晓图》的简介

下一篇《郭子仪拜寿图》的介绍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