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卡罗教堂建筑立面的平面轮廓为波浪形,中间隆起,基本构成方式是将文艺复兴风格的古典柱式,即柱、檐壁和额墙在平面上和外轮廓上曲线化,同时添加一些经过变形的建筑元素,例如变形的窗、壁龛和椭圆形的圆盘等。
教堂的室内大堂为龟甲形平面,坐落在垂拱上的穹顶为椭圆形,顶部正中有采光窗,穹顶内面上有六角形、八角形和十字形格子,具有很强的立体效果。室内的其他空间也同样,在形状和装饰上有很强的流动感和立体感。
简介
从17世纪30年代起,意大利教会财富日益增加,各个教区先后建造自己的巴洛克风格的教堂。由于规模小,不宜采用拉丁十字形平面,因此多改为圆形、椭圆形、梅花形、圆瓣十字形等单一空间的殿堂,在造型上大量使用曲面。
罗马的圣卡罗教堂就是典型实例,由波洛米尼设计。它的殿堂平面近似橄榄形,周围有一些不规则的小祈祷室;此外还有生活庭院。殿堂平面与天花装饰强调曲线动态,立面山花断开,檐部水平弯曲,墙面凹凸度很大,装饰丰富,有强烈的光影效果。尽管设计手法纯熟,也难免有矫揉造作之感。
17世纪中叶以后,巴洛克式教堂在意大利风靡一时,其中不乏新颖独创的作品,但也有手法拙劣、堆砌过分的建筑。
作者
波罗米尼Borromini(全名:弗朗切斯科·博罗米尼,1599~1667年)是一位意大利著名的巴洛克建筑家。他与自信开朗的贝尼尼相反,性格乖戾、沉郁,最后自杀身死。
圣卡罗教堂是他设计的第一个重要建筑物,运用了许多独特的新建筑语汇。比如它的立面,不是平面一块,而是呈波浪式凹凸起伏的曲面,好像是随时都可被挤压、变形的。
这也是一种与雕塑手法结合的建筑,它将整座教堂看做是一件雕像,在设计时作了大胆的处理。当时一个教堂管理人说,这一创造使建筑家赢得了很大声誉,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各国都有人前来学习、仿造,这种型制在十七世纪下半叶开始流传出来。
作品:圣卡罗教堂、圣伊芙教堂、圣阿涅斯教堂
巴洛克建筑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感,喜好富丽的装饰、雕刻和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来表现自由的思想和营造神秘的气氛。
名称由来
巴洛克(Baroque)此字源于西班牙语及葡萄牙语的“变形的珍珠”(—barroco)。
作为形容词,此字有“俗丽凌乱”意。欧洲人最初用这个词指“缺乏古典主义均衡特性的作品”,它原是18世纪崇尚古典艺术的人们,对17世纪不同于文艺复兴风格的一个带贬义的称呼,现今这个词已失去了原有的贬义,仅指17世纪风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
巴洛克建筑是欧洲17世纪和18世纪初的巴洛克艺术风格中的一个层面。17世纪起源于意大利的罗马,后传至德、奥、法、英、西葡,直至拉丁美洲的殖民地。
从语源学上讲,巴洛克是一切杂乱、奇异、不规则、流于装饰的代名词。而这一时期的建筑也确实体现了这一点。它能用直观的感召力给教堂、府邸的使用者以震撼,而这正是天主教教会的用意(让更多的异教徒皈依)。
标签组:
上一篇:《阿波罗和达芙娜》雕刻鉴赏
下一篇:手法主义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