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汶川地震中哪个学校的学生都幸存了?

首页 > 社会 > 正文
2021-05-12

发表自话题:13年后看汶川

展开全部

是四川安县桑枣中学。

安县桑枣中学校长是叶志平,四川省优秀校长。

地震来临时,他正在绵阳办事。大地震动,他站不稳,只好与学校的总务长互相抱着。

手机打不通,电话断了,第一波震荡过去后,他立即驱车往地处重灾区的学校赶。

他惦记着学校那栋没有通过验收的实验教学楼,心里最怕的是那栋楼出事。

上世纪80年代中,那栋楼建设时,学校没有找正规的建筑公司,断断续续地盖了两年多。到后来,没有人敢为这栋楼验收。当时,他还是普通教师,是学校为数不多的党员之一,别人不敢搬,他只好带头搬。

搬进新楼时,新楼的楼梯栏杆都是摇摇晃晃的。灯泡各式各样,参差不齐,教室本应雪白的墙上,只有底灰,什么都没有。

1997年,他把与这栋新楼相连的一栋厕所楼拆除了。他发现,厕所楼的建筑质量很差,污水锈蚀了钢筋。他怕建筑质量不高的厕所楼牵连同样质量可疑的新楼,要求施工队重新在一楼的安全处搭建了厕所。

1998年,他发现新楼的楼板缝中填的不是水泥,而是水泥纸袋。他找正规建筑公司重新在板缝中老老实实地灌注了混凝土。

1999年,他又花钱将原来的砖栏杆拆掉,换上轻巧美观结实的钢管栏杆。接着,他又整栋楼的22根承重柱子,按正规的要求从37厘米直径的三七柱重新灌水泥加粗为50厘米以上的五零柱,他动手测量,每根柱子直径加粗了15厘米。

对新建的楼,他的要求更是严。楼外立面贴的大理石面只贴一下不行,他不放心,怕掉下来砸到学生,他让施工者每块大理石板都打四个孔,然后用四个金属钉挂在外墙上,再粘好。

桑枣中学校长每学期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习。他从2005年开始,每学期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的演习。会事先告知学生,本周有演习,但娃娃们具体不知道是哪一天。等到特定的一天,课间操或者学生休息时,学校会突然用高音喇叭喊:全校紧急疏散!

每个班的疏散路线都是固定的,学校早已规划好。两个班疏散时合用一个楼梯,每班必须排成单行。每个班级疏散到操场上的位置也是固定的,每次各班级都站在自己的地方,不会错。

教室里面一般是9列8行,前4行从前门撤离,后4行从后门撤离,每列走哪条通道,娃娃们早已被事先教育好。孩子们事先还被告知的有在2楼、3楼教室里的学生要跑得快些,以免堵塞逃生通道;在4楼、5楼的学生要跑得慢些,否则会在楼道中造成人流积压。

每周二都是学校规定的安全教育时间,让老师专门讲交通安全和饮食卫生等。他管得严,集体开会时,他不允许学生拖着自己的椅子走,要求大家必须平端椅子——因为拖着的椅子会绊倒人,后面的学生看不到前面倒的人,还会往前涌,所有的踩踏都是这样出现的。

那天地震他不在。学生们正是按着平时学校要求、他们也练熟了的方式疏散的。地震波一来,老师喊:所有人趴在桌子下!学生们立即趴下去。老师们把教室的前后门都打开了,怕地震扭曲了房门。震波一过,学生们立即冲出了教室。

由于平时的多次演习,地震发生后,全校师生,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用时1分36秒。

通信恢复后,老师们接到家长的电话,会扯着大声骄傲地告诉家长:我们学校,学生无一伤亡,老师无一伤亡。

标签组:[汶川地震] [学校

上一篇倒晨系列之十四:“快男超女”在汶川地震中多是一毛_梁柱标_新浪博客

下一篇中国发布丨探访汶川地震废墟上重生的小站:已成助推地方经济发展"始发站"

相关阅读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