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秦汉时代,我们就已经拥有了人口百万的超级都市,每天东边来、西边往的巨大人流量,势必会产生海量的垃圾,如果没有惩戒,那妥妥的“垃圾围城”。
史书也有对违反规定的记载:
先秦时代的《韩非子》记载,“殷之法,弃灰于道者断其手。”在严刑峻法的时代,乱丢垃圾,直接剁手。好处是:这辈子再也不用担心获赠银手铐这个殊荣了。
而在秦朝,《汉书·五行志》:“商君之法,弃灰于道者,黥。”意思是扔垃圾被抓现行的话,“奖励”免费“纹脸”一次,走在大街上,你都是“一道不一样的焰火”。
到了宽松一点的唐代,《唐律疏议》载:“其穿垣出秽污者,杖六十;出水者,勿论。主司不禁,与同罪。”敢隔墙泼大小便的,“奖励”刑杖60下。
剁手、“纹脸”、屁股开花,再对比一下我们今天的罚款,瞬间感觉仁慈了很多。
既然不能随手乱丢,那么古人又是如何处理垃圾的呢?
第一招:城管和环卫工
先说城管,搁古代叫“条狼氏”,这是《周礼》中的官制:“掌执鞭以趋辟,王出入则八人夹道,公则六人,侯、伯则四人,男、子则二人。”
不过,这古代的城管,人家手里可是拿着鞭子的,遇到乱扔垃圾的,没准上去就是一鞭子先放倒。当然要是没抓到现行,那就只能自己动手了。
最早的专职环卫工源于宋代,是由士兵组成的街道司,“钱二千,青衫子一领”有工资、有制服,没准还有编制……
第二招:焚烧、掩埋
这两招是对付垃圾的不二法门。尤其是在古代,古人的垃圾绝大多数都是可降解、少污染,面对小山一般的垃圾堆,最好的办法是让它变小,那就——烧,什么树枝、树叶、鸡毛掸子、狗骨头……先扔火堆再说吧。
再就是掩埋,毕竟总有一些是烧不掉的,比如砖瓦石块、陶瓷碎片之类的,那就挖坑埋了!
一个烧、一个埋,别看简单粗暴,可直到今天,仍然是垃圾处理的两大“法宝”。
第三招:集约利用
“人有三急,如厕第一”,可在古代,想上厕所,大概率得先过猪圈!一顿释放内急之后,一层的“住户”会立马风卷残云、饱餐一顿。人类的粑粑,对某些家畜却是妥妥的美餐。
至于家畜的粪便,在农业社会,扔粪便≈败家子,化粪为宝才是第一选择!
嫌臭,不愿干?有人替你干!而且有人瞄准商机、大发横财,从此走向人生巅峰。
据《太平广记》记载:“河东人裴明礼,善于理业,收人间所弃物,以此家产巨万”。
这个裴明礼同志充分发扬艰苦朴素的精神,专捡别人不要的东西,你扔的垃圾,在他眼里就是宝贝,什么粪便、厨余、木头板、瓷器片……老裴同志统统不放过,几年之内,身家巨万,成就了大唐“垃圾第一人”的荣誉。
但这只是开始,老裴从捡垃圾中形成了自己的境界,后来就开始捡“荒地”、捡“水果”,各种捡漏,最终成为大唐九卿之一的太常卿,达到了人生巅峰。
而且,古人的垃圾堆是真的有好玩的东西。
比如北京毛家湾,施工时挖出了古人的垃圾填埋场,里面有多达百万件瓷器碎片,涉及景德镇、龙泉窑、钧窑、德化窑以及云南玉溪窑等九处窑口,这分明是宝库。
再如,在发掘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墓时,挖出了一个堆破铜烂铁的垃圾堆,这个垃圾堆里居然有当时先进的钢铁制品,什么块炼铁、百炼钢、灰口铁,甚至还有铸铁脱碳钢,妥妥的都是“高科技”!
从剁手到打板子,古人在垃圾丢弃方面的处罚,几乎是零容忍。而他们集约化利用和变废为宝的理念,可以说仍值得今天的我们学习、借鉴。
垃圾分类这件千古“小事”,绝不仅仅是让小猪佩奇试吃的问题,干好了那是可以发家致富、改变命运,甚至从此走上人生巅峰也有可能。
标签组:
上一篇:唐三彩的现代发展
下一篇:唐三彩的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