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趣历史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最著名的战役之一,一般来说,普遍认为这一战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势力格局,造就了三国时代的到来。
但实际上,我认为赤壁之战只能算是加大和奠定了南北对峙的格局,并没有奠定天下三分,刘备集团也还不算三分势力之一。
我这么认为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刘备势力集团在赤壁之战后的数年时间里,还没有资格参与天下争霸,还在种田积累阶段。
至少在刘备集团拿下成都前,他算不上三分势力之一,在荆州的刘备集团未必就比在西凉的马超集团给曹操带去的威胁大。
赤壁之战结束后,一直到东吴在荆州方向的军事统帅周瑜病逝之前,刘备集团不过占有荆南四郡(大半在今湖南境内),以及半个南郡,其中,荆南四郡还是比较贫瘠的州郡。
此时的刘备集团还是托庇在东吴的势力范围内,占着另外半个南郡的周瑜帮他挡住了曹操,占着夷陵的甘宁又堵死了入蜀的通道,“宁建计先径进取夷陵,往即得其城,因入守之。”
甘宁是益州人士,他无比希望东吴打到益州去,在这一战略思想上,甘宁跟周瑜一致。
当时,刘备势力集团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不管是想打曹操还是谋夺益州,都需要通过东吴占领的地盘,周瑜和甘宁都不会给他让道。
双方又是联盟,刘备根本就无法再次扩张,除非找到道路往南打,去找孟获和士燮的麻烦。
困居在江陵以南的刘备势力集团,哪有资格称得上天下三大势力之一?
最让刘备和诸葛亮无奈的是,打赢了赤壁之战且霸占着江陵的周瑜并不主张孙、刘联盟继续存在,他既想消灭刘备,也想谋夺益州。
周瑜实际上是想帮助孙权统一长江以南的所有州郡,然后和曹操争夺天下,《三国志·周瑜传》中记载:
是时刘璋为益州牧,外有张鲁寇侵,瑜乃诣京见权日:“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孙瑜,孙权堂兄)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戚操,北方可图也。”
因此,只要周瑜还活着,刘备就无法实施《隆中对》中的大战略,也因为周瑜活着,他携甘宁挡着刘备的道,刘备无法扩张,才算不上三分势力之一。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也就是赤壁之战结束近两年之后,积极准备攻略益州的周瑜病逝,东吴谋夺益州的战略胎死腹中。
周瑜病死,也给刘备集团松绑了。
之后,接任周瑜位置的鲁肃在孙权的支持下,进一步巩固了孙、刘联盟。
周瑜生前占据的包括江陵在内的半个南郡全部被东吴让给了刘备,同时,甘宁也放弃了夷陵,“后随鲁肃镇益阳,拒关羽。”
此时的刘备,才直面曹操势力,以及有了入蜀的通道,才有了继续扩张的可能,才有机会实施《隆中对》中的大战略。
赤壁之战没能奠定天下三分,那么,哪一场战役才造成相关结果?
我认为,真正奠定天下三分格局的战役是汉中之战。
汉中之战前,刘备刚刚占据益州不久,此时,同时占据益州和大半个荆州的刘备当然是意气风发。
但当时刘备面临的局面是,益州人心未服,曹操势力集团占据汉中,南望益州。
在荆州方向,孙权虎视眈眈(鲁肃已死,吕蒙接位),一直在寻找干掉关羽并拿回荆州的时机。
刘备势力集团看似一帆风顺,但稍有不慎,大好局面就会付诸东流。
所以,刘备需要一场威慑之战,他需要争夺汉中,正面击败曹操,在给益州的安全加上汉中这道保险的同时,也能警告东吴孙权和益州内部的反对势力。
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击败曹操,让天下人知道刘备有三分天下有其一或一统天下的实力。
当然,如果汉中之战是刘备被曹操击败了,别说三分天下有其一了,原先占据的益州和荆州能否保住都是问题。
曹操如果在汉中击败刘备,一定会继续南下益州,孙权也不会放过抢荆州的机会,刘备集团有可能崩溃。
汉中之战对刘备势力集团无比重要,曹操可以输,刘备输不起,刘备只有打赢汉中之战,才能奠定天下三分的格局。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五月,曹操率军从汉中撤退,汉中之战以刘备一方的胜利结束。
同年七月,刘备自称汉中王,正式建立政权。这时的刘备,才真正算是三分势力之一,且天下三分格局初定。
相比起赤壁之战对孙权集团的重要性,汉中之战对刘备集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且汉中之战后,才标志着三分局面的形成。
不过,刘备集团在汉中之战的胜利,不但没能警告住东吴孙权,反而让孙权更加急迫地想削弱刘备集团,间接加快了孙权谋夺荆州的步伐,这就是后话了。
标签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