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诗人当中,张九龄可谓是官场情商比较高的一位。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张九龄是岭南(今广东韶关)人,自幼聪明伶俐,才智过人,在现代社会刚进学前班的五六岁年龄时,就能够出口成诗,被当地人引为骄傲。当地迄今还流传着他的不少故事。
7岁那年他随家人去游览宝林寺,此时恰逢韶州府太守率领本府的官员到寺进香。进香的普通老百姓见了这么多官儿来了,吓得赶紧躲藏,张九龄却不惧不怕,站在一边大大方方的观看。太守见张九龄很可爱,就逗他说,我出一个对子你来对,对得正确我给你果子吃。说完就随口说了一句上联。张九龄随口就对了下联,对得嘛完全正确。太守吃了一惊,心想今天硬是遇到神童了?出个有难度的再试试。太守调侃着出了上联,意思是一个童子,去攀附龙、凤和丹桂。张九龄抬头一看,正面刚好有三尊大佛,便信口说出下联,意思是:有三尊大佛,坐狮、象和莲花。太守惊叹道:这娃娃不是等闲之辈,长大后一定能够成大器。
有一年韶州发生了严重的旱灾,田土干裂,禾苗枯萎,老百姓都到寺庙去求雨。张九龄不相信老天爷有这么大的法力,就给人们说到寺庙去求雨没用。不少人说,只要心诚多求几次能感动老天的。张九龄说,我来给大家求雨。他用墨砚磨墨,随着墨汁越墨磨浓,天空也越来越黑。只见张九龄把磨的墨往天上一泼,老天就下起了瓢泼大雨。打那以后,张九龄的名字就深深印在世代韶州人的脑海里。虽然这是一个传说故事,但能说明当地老百姓认为,张九龄从小就有才气有本事。
(二)为民造福奖掖后学
李隆基当太子时想有所作为就在东宫举行考试,以广纳贤才。张九龄一去应试就上榜,被李隆基授予右拾遗,李隆基登基后,改授为左拾遗。后来因为与宰相姚崇政见不合,张九龄辞官回乡。回到岭南老家后,张九龄首先为家乡办了件解决出行难的实事。从家乡广东到江西要翻过一座高高的山岭,以前只有一条杂草丛生的崎岖小路通过,由于历经了数百年的风雨侵蚀,加之多年失修,小路早已变得面目全非,难于行走。张九龄给朝廷上书申请新修一条大路。经批准后,本人亲自担任修路主管,征集修路的民工,登上险峻的山道勘察地形,经常在第一线指挥施工。这条路修通后,促进了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后人誉这条路为“古代的京广线”。
因修路有功,718年张九龄被朝廷召回,先后任命为礼部员外郎、司勋员外郎、中书舍人。张说去世后,他被擢升为宰相辅佐唐玄宗。
他热心奖掖后学,深为时人所敬仰,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但就是科考屡战屡败,一生没入仕。张九龄爱惜人才,曾介绍孟浩然为荆州府幕僚。王维精通诗书音画,其作品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誉,与孟浩然并称“王孟”。王维性格孤傲,仕途不顺,张九龄慧眼识才,提拔王维为右拾遗。杜甫早年也有想把自己的作品呈送给他的打算,可惜没能如愿。晚年想起这件事,仍然觉得可惜,在作的《八哀诗》中记之。王维也有赞美他的诗作。
733年,56岁的张九龄担任宰相后主持朝政。当时范阳节度使副将安禄山讨伐契丹失利,被送京城问罪定斩。早些年安禄山曾入京拜见过张九龄。一番察言观色,一席相互交谈,张九龄知人识人,就察觉到安禄山是一个奸诈之人,并断定以后必定要犯上作乱。这一次安禄山正好自己闯到枪口上了,张九龄毫不犹豫地给唐玄宗建议杀了他。
安禄山这人很狡猾,很有心计,他早就把唐玄宗和杨贵妃哄得特好,这里面的故事多多。唐玄宗一时心软想免除其死罪,就专门颁旨特赦安禄山,让其回了范阳。
(三)被小人陷害罢相贬职
公元734年,即开元二十二年五月,唐玄宗下诏李林甫、裴耀卿和张九龄并列宰相。张九龄的正直使不学无术的李林甫非常妒嫉,经常找岔子向张九龄发难。凉州都督牛仙客因善于节约费用和管理有方,唐玄宗打算提拔他到朝廷任职,张九龄与李林甫商量,说他感到不妥,给予一定奖赏就行了。李林甫同意张九龄的意见。第二天上朝时张九龄说出了自己的意见,听不进不同意见的唐玄宗很不高兴。在场的李林甫不仅不开腔表态,退朝后还悄悄在唐玄宗面前说张九龄的风凉话。使得唐玄宗罢免了张九龄的相位。罢相不久,又因为举荐官员的事触怒了唐玄宗,贬为荆州刺史。接连遭受打击,张九龄感到十分郁闷,每每读罢韩非子的《孤愤》就落泪伤心,写下了“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感遇十二首》)来表明自己的心迹。就是在这同一个时期,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诗《望月怀远》,其中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更成为千古生辉的名句。
文末补白:公元740年,张九龄回岭南扫墓,不久后病逝。享年68岁。张九龄去世后没多久,安禄山果然起兵作乱,唐王朝由盛转衰,唐玄宗想起张九龄的远见卓识,真格是后悔不已,特派人到岭南去祭奠张九龄,并追赠其司徒的封号。
标签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