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肖战光点发行两周年
《光点》的数据带来的一些感想
相信大家最近的朋友圈都被一首名为《光点》的歌刷屏了。笔者出于好奇也去听了一下。怎么说呢……歌曲质量确实不错,虽说有百万调音的嫌疑,但总体来说还是一首不错的歌曲吧。
但随后的事情让笔者有些震撼,绝对属于活久见系列。(跟川建国让人往身体里打消毒剂是一个级别的那种)
一周的时间,这首歌销量破亿了。周杰伦和顶流蔡徐坤一年的数据被肖战一周打破了。我敢断言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撒唱片能刚刚投入市场一周销量破亿。(迈克尔杰克逊的总销量也只有二点三个亿。)
这惊人的销量引起了笔者的一些思考。笔者个人认为,这首歌还不足以拥有单周销量破亿的内核。
那么是什么让这首歌能拥有如此“成绩”?
出于好奇(没错又是出于好奇)笔者打开微博打开百度打开朋友圈。
没想到一看,居然又是活久见系列。
“纯路人买了十五张支持一下。”
“黑子们越黑我们越努力,肖战加油,二十张支持一下!”
“量力而为不是能买一百张就买一百张,是能买一百张就买三百张!”
……
(各位自行脑补笔者的土拨鼠式惊叫)
哦,原因找到了。当然,我不排除有黑粉煽动,所以不能以点盖面。
于是,归零归零归归归零,笔者拿出了史诗级装备计算器。
「以下内容可能有估计错误的成分,望海涵。」
咱们来看一看,四月二十六日,肖战微博显示的粉丝数量是2521万人,而购买量已经接近一亿。
然而,那2521万人中,不是所有人都买了的。这里面包括职业黑粉,包括僵尸粉,包括半路人,当然也包括既喜欢肖战也看同人文的人,我觉得这些人买唱片的可能性不大。同时,真爱粉就一定都买了吗?我身边就有几个喜欢肖战且偏理智的朋友,她们就没有跟风买专辑。
根据我身边的人群比例,我一共认识八个喜欢肖战的女孩,其中两个是因为喜欢魔道祖师而喜欢上出演了陈情令的肖战,显然,这两个女孩是同人文爱好者,八个人中还有三个喜欢肖战但是没有买唱片的,她们是真爱粉,但没买。
这样看来我身边八个肖战粉有五个没买。当然这个数据有巧合的成分,于是我将它缩小,就按照百分之三十算。
大约没有买唱片的人有750万人,也就是说买了唱片的有1771万人。
得出结论:1700万人,撑起了一个亿的流量。平均一人买七张。这之中肯定有理智的人只买一张两张,那么也就一定有人买了十张二十张。
我的数据肯定有不妥的地方,所以仅供参考。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是什么让一个人重复买十张一模一样的唱片?
作为一个路人,我觉得这不可理喻。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有钱没处花吗?
为了保证我的观点客观,我特地问了一个饭圈的朋友(这真的不是无中生友系列),她说:
“可能是送人吧……歌确实挺好听……但有的人是真的有钱……”
有的人是真的有钱……
真的有钱……
有钱……
钱……
(都别动,让我酸一会……)
好了,以上,是我对光点这首歌霸榜的一些数据陈列和简单分析,接下来,正片开始。
首先,仅仅就光点这首歌的销量来看,我觉得,这种为了偶像疯狂买碟(笑)的做法,是对别的音乐人的不尊重。
我记得李荣浩的麻雀在发表之时历经波折,先是官方不给回应,再是平台不给发行,最后被逼无奈找了个拖拉机网站发布(笑)。
一个流量明星的歌可以一个月销量破亿,一个富有才华的音乐人却一个月都无法发表自己的新歌。
我不想说饭圈娱乐圈背后的利益链条的问题,但这样的对比确实让人心寒。
资本的操纵,流量的把控,粉丝的狂热,糅合在一起,加以一些煽动性的言论,就可以做到明星工作室一声令下,千千万万的粉丝不顾一切替王出征。
至于这次的数据到底存不存在“刷”的问题,我也不想讨论,但我要说的是,数据图显示光点的购买数目是持续直线走高的,无论是凌晨一点还是中午十二点,增长的频率都几乎一样,作为一个学过高中统计与概率的人,我觉得这不正常。(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
其次,我想说的一点是,很多人似乎弄混了某些概念,这里我来说一下。
第一点:
明星,不等于歌手。
光点这首歌的大火,绝对不是因为它的内核有多高级,只是因为唱的人是肖战。
因为你是肖战,所以你的歌就应该破亿。
这是什么鬼逻辑?
但在眼下,这种逻辑似乎成为了饭圈和娱乐圈公认的真理。
为什么蔡徐坤可以通过连咬字都咬不清的鸡你太美(只因你太美)登顶,肖战可以通过一首中等偏上的流行歌销量破亿?不为什么,仅仅是因为他们是蔡徐坤,他们是肖战。
说实话,这种韩式营销的偶像经济我受够了。
作为一个喜欢音乐的人,论情怀,我爱听的是韩红的天亮了,是齐秦的大约在冬季,是杨坤的无所谓,是韩磊的向天再借五百年。
论情感,我爱听的是毛不易的消愁,是陈奕迅的爱情转移,是薛之谦的你还要我怎样,是周深的大鱼。
而不是无数个一群妆容宛如女人的“帅哥”唱歌跳舞就能爆红的“鸡你太美”。
那种音乐,并没有深度。
等个三年五年十年,流量明星和他们的流量歌曲终归黄土,因为新的流量明星早就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对于经纪公司来说,捧红一个人,不是什么难事。
真正留下来的,是靠内核取胜的华语金曲。
第二点:(扯远一点)
明星,不等于演员。
现在的娱乐圈,纯粹就是看脸的时代。没有演技?无所谓!没有天赋?无所谓!只要你长的好看,一切好说。
这和华语乐坛一个道理,歌唱的好不好无所谓,人好看就万事大吉。
现在内地的电视剧也好电影也好,在我看来十个里有八个都是“上海堡垒”,只不过“上海堡垒”崩的太严重而已。
诡异的剧本,魔改的剧情,高颜值演员,wow,又一部神剧诞生了。
这就导致,真正认真写剧本的导演和编剧没有了生存空间,真正苦心钻研演技的演员接不到剧本。
而真正呈现在大银幕上的,是一群不会演戏的小鲜肉按着不是剧本的剧本瞎演,并一遍一遍挑战我们的智商。
(当然,优秀的剧也有,但不多见,这里不再列举)
什么是演员?
是在一出好戏里挥洒汗水黄渤,是在武打电影里不用替身的吴京,是三国演义里涕泗横流的诸葛亮扮演者唐国强。
明星不等于演员,明星不等于歌手。
换句话说,流量不应该等于一切。
最后一点感想:
在这个泛娱乐化愈演愈烈的时代,人们的追求也越来越浮躁,资本的炒作也越来越猖狂,身处其中的我们该怎么办?
这个社会就像一个波涛汹涌的大海,有的人随波逐流不知所往,有的人自甘堕落沉入海底,有的人立于潮头兴风作浪。
还有的人,他们不在海底,不在海面,不在浪头。
他们是海岸的礁石,是船港的灯塔,他们在海浪的冲击中大声疾呼,尽管一次次石沉大海。他们是本心的坚守者,是规则的挑战者。
他们是大声呐喊坚韧如野草的周树人,是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的周恩来,是开眼看世界的林则徐和魏源,他们才是中国的脊梁。
我们身处的社会如此,但请记住,“不要让时代的悲哀成为你的悲哀”。
自己认为对的,要勇于发声,自己认为错的,要勇于质疑,就像我敢站在这里说出这些,因为我认为这种泛娱乐化时一种病态,是一个毒瘤。
鲁迅曾说过: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希望我辈青年能坚守本心,睁大眼睛,保持理智,勇于发声,向泛娱乐化说不。
娱乐至上?不,这个社会不该如此!
因为喂饱我们的,是袁隆平,不是流量明星,治好我们的,是钟南山,不是流量明星。
理智追星,明辨是非,吾辈共勉。
标签组:[鑲栨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