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是“世界反家庭暴力日”,这一天,一条意外的热搜在微博“登顶”了:
不出意料的是,网友们的评论也出现了非常有趣的现象。
不止一条高赞评论表示:“ 文中的'男人'替换为“施暴者”可能更好”、“花钱这事情上,一般不是都被女方限制的死死吗?真搞不懂,这么说女方限制男方花钱也是家暴”、“ 女的把老公收入全部收走,还限制老公花钱,这难道不是家暴?”……
是否真如网友所说的,“更多时候是男生把收入尽数上缴给了女生”呢?
某电商网站根据消费者花费情况整理出来的“消费力排行榜”为上述说法提供了佐证——
这张图由于来自电商网站,是消费终端的数据记录,因此比调查问卷更精准、更少填报人主观因素的参与,故也更为真实,因此,被一些网友誉为“一发出来就在朋友圈被转疯了”。毫无疑问,这是击中了众多中国男性的“痛点”。
当然,这张图是2014年的,现在情况又发生了变化,2020年,美国互动广告局(IAB)与IAB中国联合发布的调查结果表明,无论是采取PC端还是移动端进行网购的中国居民,男性消费者占比均超过女性,其中PC端网购的男女占比分别为57%和43%,移动端网购则为53%和47%。根据公开数据,18-25岁的年轻群体为超前消费的主力军, 这当中又以男性占据绝对主导,比例高达72.8%。连一向被认为是女人天下的美容和护肤界,男性消费的力量都在强势崛起,20年前,男性护肤品这个市场品类几乎是不存在的,而现在,中国男士护肤市场规模已达百亿规模。根据某电商平台的数据统计图表:两成00后男生的“6·18”首单是彩妆,男士美瞳的成交增幅是女生的1.5倍。“他经济”也在兴起。然而,“他经济”的背后是“不婚”、“畏婚”、“社恐”的盛行。
近日,由北京大学社会研究中心助理教授於嘉的一项研究《中国青年的结合与生育:趋势与社会经济差异》一经发布,就引起了网友们的深思:“80后”男性中,超过半数在25岁时还没有结婚;对于“90后”男性来说,只有约三分之一的人在25岁之前结婚。“80后”男性未婚比例也有所增加,“80后”男性中到35岁还没有结婚的比例比前几代人都多。与男性相比,图1(b)显示,女性初婚年龄推迟更为明显。“80后”及“90后”女性中,超过30%的人在25岁时还没有结婚。此外,“80后”女性中30岁还没结婚的比例也显著增加,达到8%左右。
对此,网友们纷纷评论,自己是“社交恐惧症”、“被天价彩礼、家庭琐事弄怕了”、“尤其是双方亲戚们的絮絮叨叨”……
综上所述,保镖哥认为,前面网友们的高赞评论认为,家暴中“严格限制老婆花钱”应该改成“施暴者严格限制受害者花钱”,其实反映了一部分已婚者,尤其是已婚男性的想法。因为在东亚社会,不管越南、中国、朝鲜、韩国、日本,夫妻共同生活时,往往由妻子掌握家庭财政大权,而妻子的“买买买”,甚至上当受骗进入传销、网赌、刷单骗局,令家庭财富被一扫而空的案例,屡见不鲜,丈夫作为一家顶梁柱,辛苦拼搏的时候,看到“败家娘们”如此不成器,是不是也会想出限制妻子消费的下策,以致落入了“家庭暴力”的尴尬境地?
而上述妻子“败家”的新闻,也许正是造成了近年来中国结婚率下降、离婚率高企,乃至出生率在2020年跌破1%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从上述现象出发,保镖哥认为,西方人流行的“AA制”也许更是值得女性劳动参与高的中国人解决夫妻在家庭中权责不对等问题的一剂良药,而且,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精准解决,同样是每个人,包括食人之税,为人解决问题的公共服务部门的应尽义务。在这里,保镖哥不得不说,媒体、网友反家庭暴力,应从家暴原因入手,以个案出发,从“底”到“顶”地解决问题,才是面对复杂现实的负责任态度。
好了,今天的“古今八方纵横谈”就讲到这里,如果您有什么想法和故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保镖哥将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态度,解答您的疑惑。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 凡希亚FOCUS巡回演唱会广州站圆满落幕:古典与现代交融,点燃羊城
- 少年指挥廖偲楷新加坡指挥首演——青春与经典的完美碰撞
- 和颜一美举办《彼此照亮》新歌发布会,共绘温暖篇章
- Ice Paper与王笠人再度携手发布全新单曲「集」
- 香港新人歌手陈剑威再度携手陈宝雄 《黑色的爱情》勇敢挑战全新曲风
- 全部售罄!海浪是心跳的节拍,而「爱」是动词,2月22日,来汽水音乐海边派对一起狂欢!
- 早安领衔主演大型说唱音乐剧《东楼》2025全国巡演南京站开票
- 章若楠成新晋清纯小花,从模特到演员,她逆袭了自己的人生剧本!
- 周渝民不愿多谈大S去世:我们这些边边角角的人不适合说太多
- 《难哄》网友大骂“难看”!章若楠白敬亭演技惨遭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