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电影的深度是否国内电影已经无法企及,为什么?

首页 > 娱乐 > 正文
2021-12-01

发表自话题:

中国电影怎么了

今年奥斯卡的最大赢家,毫无疑问是《寄生虫》。

只不过,在《寄生虫》拿下最佳导演、电影、外语片、原创剧本四项大奖后,国内舆论一片倒的贬低国产电影,鼓吹韩国电影。

其实国产电影并非像他们说的那么不堪,虽不该无脑吹,但也不能无脑喷。

有一点毋庸置疑,上个世纪,韩国电影绝对不可能与华语电影抗衡,甚至连车尾灯都追不到。

可他们之所以后来居上,源于国内的三次大型事件,一是1998年,韩国电影由分级制代替审查制。

二是1999年的光头运动,几乎所有电影人都行动起来,不少男性影人剃光头抗议韩国加入WTO,开放外国电影配额。

电影配额制,即硬性规定一家影院一年之内必须放映多少天国产电影,这是为了保护本土电影不被好莱坞全面碾压的有效措施。

三是2006年韩国电影界抗议将本土电影放映天数由146天削减至70多天,为此上演了千人大游行。

至此,韩国电影大放异彩。

国产电影有好片,但大多数国产好片的最终归宿有两种,一是卡审,石沉大海;二是不赚钱,赔得一塌糊涂。

观众一方面骂着国产电影越来越烂,一股脑的神化韩国电影,好莱坞电影,甚至以不看华语电影为荣,可当国产佳片出来时,又没有多少人支持。

再好的匠人也需要生活,当他不能再靠自己的手艺吃饭时,经济的压力必然会促使许多匠人另谋出路。

以陆川为例,为拍摄《可可西里》,剧组100多人深入可可西里无人区,忍受风餐露宿和高原反应。

期间,有不少人肺部感染,心脏病发作,一些后勤人员连钱都不要,受不了艰苦的环境纷纷逃离。

四个月下来,原来的100多人只剩下60多人,可当年的票房仅有604万,赔了个底朝天。

痛定思痛后,陆川排除万难执导《南京!南京!》,每一个细节都事必躬亲,可惜事与愿违。

该片投资1.2亿,票房1.5亿,以三倍回本论,陆川背后的投资方只能用“惨”字来形容。

接连的失败,陆川想到了转型。

先是拍出了《王的盛宴》试水,票房7000多万,依旧赔;后交出了史诗级烂片《九层妖塔》,可票房却接近7亿。

这是陆川的电影第一次赚钱,且是盆满钵满的那种。

如果把锅全部甩给观众,自然是不合理的,整个产业链的坏,不单是某个环节的问题。

影院需要盈利,肯定会多给热度高、明星多的商业片排片,即使它是烂片;制作方需要赚钱,必然以市场导向为主,观众喜欢什么就拍什么。

导演、编剧、演员等业内人士,在未拥有话语权之前,卑躬屈膝是常事,有片拍就已经烧高香了,更别提是否看重影片质量。

当然,这里面不排除部分本身业务能力就不强的演职人员。

如果一味的怪体制,更是不可取。

伊朗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有着世界上近乎变态的电影审查制度,一旦从业者越线,不单单是被封杀,甚至有可能面临生命危险。

这种带着脚镣跳舞的工作环境,伊朗导演阿斯哈·法哈蒂照样可以在框架内凭借《一次别离》和《推销员》两夺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由此可见,审查严格并不是国产电影不能登上奥斯卡的唯一原因,而是电影行业自上而下都存在着问题。

如我们的电影学院和戏剧学院培养出来的学子,以前都是姜文、孙红雷、黄渤、章子怡之类。

而现在呢?演员都是清一色的帅哥美女,只有颜值而无演技,就连注重能力的中戏都已经多年未出人才,全靠吃老本撑着。

人才的断层预示着中国电影的全面退步。

既然如此,中国电影市场又是何如能包容这么多烂片的?

这得从2012年说起,这一年《泰囧》横空出世,成为华语影史第一部破10亿的国产电影。

这一年,中国内地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市场变大了,产值变高了,能容纳的类型也就多了。

2013年《富春山居图》的出现,开启了“烂片营销”的概念。

2014年,四大顶级流量吴亦凡、李易峰、鹿晗、杨洋的爆红,让烂片能拿高票房极尽繁荣。

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的IP翻拍,一个比一个烂,但个个都赚钱,衍生出的便是花式尬演。

这种恰烂钱的势头,于2015年有了一些转变。

这一年,国产电影不论是佳片数量、质量,还是本土电影票房占比都优于韩国电影。

如《老炮儿》、《十二公民》、《烈日灼心》、《大圣归来》、《心迷宫》等,而韩国方面能拿得出手的只有寥寥几部。

这是自2002年以来,国产电影首次出现大批量豆瓣8分以上佳片的盛世,也是2000年以后,国产电影第一次在与韩影对抗中,占据上风。

两年后的2017年,对中国电影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年。

《战狼2》登顶影史票房冠军,不仅如此,借由《战狼2》“搅局者”的名头,为中国电影狠狠的上了一课。

国产电影就此开始转变,主要有四点,即观众的醒悟,演员的带动,资本的转型,有关部门的介入。

当观众的选择层面都是水准不高的电影时,但凡出来一部接近及格线的作品都会被称作好片。

这也能够理解为什么某些流量明星的粉丝总觉得自己偶像的作品,不论是歌曲还是影视剧都不错,但是我们却觉得很烂的原因之一。

因为他们的圈子一直充斥着这种相对较为低质的作品,所以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就认为这样的作品是质量极高的。

可是,当出圈之后,见到了外面的花花世界,看过了世界,有了世界观,对世界的要求自然就会不一样。

举一个例子,8090后对现在的大多数电视剧都嗤之以鼻,觉得都是些弊履般的东西,食之无味,弃之一点也不可惜。

因为他们小时候看的电视剧都是《康熙王朝》、《雍正王朝》、《铁齿铜牙纪晓岚》、《宰相刘罗锅》、《少年包青天》、《大明宫词》等。

就连偶像剧都是高水准的《流星花园》、《王子变青蛙》、《斗鱼》、《恶作剧之吻》之类。

他们的观影水准在他们还没有好坏概念的时候就已经被定下来了,低于这个标准即是烂片。

而现在,观影人群逐渐偏向90后和00后,当他们开始意识到好坏之后,自然就会区分与摒弃。

他们会选择质量更高的电影,从而促使演员不断地提高自己,六大中生代在这场春风中崛起。

尽管他们在网上的数据不如一些流量明星漂亮,可他们的抗票房能力以及质量保证却是实打实的。

尤其在演员方面,面瘫、瞪眼、左右呼呼不再适用,鹿晗和易烊千玺就是两个典型的例子。

鹿晗总要观众给他进步的时间,可老是徘徊不前,这才导致《上海堡垒》的全民狂嘲。

反观易烊千玺,能够静下来打磨演技,不在乎偶像的人设形象,《少年的你》方才好评如潮。

正是这种齐心协力,良币驱逐劣币,国产电影才能在时隔16年后,再度看到9分神作《我不是药神》的出现。

国产电影在进步。

虽然曾经代表华语电影巅峰的台湾电影仅剩文艺片能保住脸面,香港电影仅有警匪片还能发挥余热。

但无一例外的是,他们凭借以前的深厚功底培养了一大批电影人才,这些人才与内地电影人一起构成了华语电影坚实的基础。

尽管中间波折不断,各方圈地自守,但当华语电影有危机时,每一个人都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一起荣辱与共。

这才是华语电影能够再次百花齐放的根本原因。

标签组:[电影] [韩国影视] [华语电影] [陆川

上一篇古代对犯人动不动就流放,一般是流放到什么地方呢?

下一篇济州岛,昔日的“流放地”,如何成为如今的海岛度假胜地?

相关阅读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