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娘湾的海水波平如镜,夕阳把远处的沙滩染成耀眼的金色,只有疾驰的快艇飞溅起白色的浪花。忽然,不远的海面上出现了一小群白海豚:有全身雪白泛着粉红的成年个体,也有深灰色和浅灰色的幼仔。它们你挨我挤地在离岸线不远的地方一起一伏地游着,尖尖的嘴喙破水而出,然后就听见“噗噗”的喷气声,紧接是几乎三角形的背鳍快速掠过水面。不过1~2秒的时间,它们又消失不见,只剩下海面上浅浅的涟漪,让人感觉真像是做了一个神奇的梦。这就是生活在钦州三娘湾的中华白海豚,一种充满了灵性的珍稀动物。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走进有“海上大熊猫”之称的中华白海豚的世界。
中华白海豚的发现和命名
白海豚可能自古就生活在中国沿岸漫长的浅海区域,但遗憾的是,在中国并没有人给予专门的观察和细致的描述。直到1757年,瑞典牧师彼得·奥斯贝克(Peter Osbeck)在他撰写的《中国和东印度群岛旅行记》中首次描述道:“1751年11月27日,在中国广州附近(人称‘小广州’)的一个河口看到了一条雪白色的海豚从我乘坐的船边游过,从所处的距离判断,除了体色白,其与普通海豚大小相当。”因此,奥斯贝克牧师给它取名为“Chinese White Dolphin”(中国白海豚)。后来,中华白海豚的拉丁学名被确定为“Sousa chinensis”,即它是以“中国”为拉丁种名的鲸豚类动物。
1750年11月18日,彼得·奥斯贝克牧师跟随瑞典东印度公司的卡尔亲王号商船(上图)离开瑞典前往中国。经过9个多月的航行,于1751年8月22日抵达广州。在旅行途中,奥斯贝克牧师首次描述了中国沿岸的白海豚。
中华白海豚的祖先从哪里来?
中华白海豚是起源于中国沿海吗?如果不是,它们从何而来?学者们从白海豚的形态学特征、化石证据、现存的地理分布状况、分子生物学及相关的地质历史事件推测出中国沿岸的白海豚及其近缘种的演化过程:
中华白海豚的祖先在印度洋、太平洋及澳大利亚沿海可能的发生及扩散途径及现存的白海豚属的物种。中国沿岸的白海豚与白海豚属的其他物种存在着明显的外形差异。
演化
过程
1
中华白海豚的祖先种于大约1200-1000万年前发生的澳大利亚北部的浅海区域,它们兴盛于距今1000-800万年前,它们的后代在本土存活至今,就是现在的澳大利亚白海豚;
2
800万年前,上述中华白海豚祖先种中的部分个体离开澳大利亚本土,先向西北进入印度尼西亚巽他群岛后,在此地分为2支,其中一支在此定居,成为东南亚白海豚,而另一支则继续向北进入南中国海,并不断沿海岸扩散至珠江口等地。
在更新世多次冰期-间冰期的冷暖循环之间,它们可能也多次往返于中国沿海和东南亚,使得种群间的基因相互融合。它们后代中一部分已经适应于中国东南部沿海的环境并生活至今,成为现在分布于珠江口—香港—厦门一带的中华白海豚;
3
由于火山喷发等原因,原本生活在东南亚的白海豚不得不于650万年前开始沿印度洋的海岸向西扩散,并于距今124万年前最终抵达非洲海域。它们的后代逐渐适应当地的环境,逐步演化成为今天西印度洋至南非的种群(在部分文献上称之为Sousa plumbea)。当今生活在南非的种群已演化出独特的驼背而有别于印度洋东边的种群。
4
西太平洋至东南亚海岛四周的浅海地区,是历史上白海豚东西分支演化的集散地,也是中国沿海的白海豚在冰期阶段可能的避难所,至今在婆罗洲西边还保留着一个数量稀少的独特的地理种群Sousa borneensis,很可能就是当年演化的痕迹。
三娘湾的白海豚和中国沿海
的其他白海豚是一样吗?
学者们从形态学和古气象学等角度分析了以三娘湾为代表的北部湾海域的白海豚与中国沿岸其他地区的中华白海豚的差异,认为三娘湾的白海豚可以被视为一个独特的地理种群,是北部湾浅海-近岸河口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员。三娘湾白海豚的演化历程可能是这样的:在距今25000年前,第四纪末次冰期使全球气温急剧降低,大量的水被冻结在冰河里,导致南海北部及巽他海峡的海平面下降了160~165m,广大的北部湾地区成为陆地。在此过程中,原本栖居于雷州半岛两侧的三娘湾白海豚与中国沿岸的其他白海豚走上了不同的演化道路。距今11000年前,冰期结束,夏季的气温升高了8℃,海平面以9.16mm/年的速率上升,形成了全球性的海进,于距今6000~7000年前,重新形成了当今的北部湾和海南岛。原先被“保留”在巽他群岛四周的一部分海豚便得以离开,随着温热的洋流,经过马来西亚、暹罗湾、柬埔寨、越南,最终在距今6000年前与我们的祖先一起到达北部湾,成为这里最早的拓荒者。
白海豚在海退期的可能栖息地及海进期的可能迁移路线
注:图中灰色海豚标志代表北部湾的白海豚,白色海豚标志代表中国沿岸的其他海豚
由于长期的独立演化,北部湾的白海豚在体色、背鳍、头骨及其他身体形态上都不同于中国沿岸的其他种群,还有一些独特的基因型也仅出现于这一种群中。
三娘湾的白海豚
是什么样的?
白海豚是我国I级保护动物,属于暖水性鲸豚类,隶属于鲸目齿鲸亚目海豚科,具备典型海豚科动物的外观形态和内部结构:身体呈流线型,嘴喙细长突出,初生体长约1m,体重约10kg;成年体长约2.2~2.5m,体重约150~230㎏,寿命可达35~40岁。
中华白海豚是一生不断变色的海中精灵。在野外,我们可以根据白海豚的体色来大致判断它们的年龄段,因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白海豚的体色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
深灰色的小幼仔
全身浅灰色的大幼仔
灰色带白色斑点的年轻个体和亚成体
白色底色上有斑点的成年个体,
成年个体就可以交配产仔了
全身雪白的老年个体
三娘湾的白海豚生活在哪里?
学者们分析了中国沿海所有白海豚种群的分布区,认为热带和亚热带的河口、内湾等水深不足20m的浅水区和洁净且水量充沛的淡水河口是白海豚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2004年至今,北京大学的科研人员常年在北部湾监测海豚分布,从2000多个海豚GPS定位点分析出:现存北部湾白海豚的主要分布区域为大风江口南部海域(共约350平方千米),其中三墩沙一线以东至钦州-北海交界一线以西水深不超过8m的海域为其密集分布区(共约180平方千米)。研究还表明,这一区域同时也是人类航运、养殖、捕捞等高强度生产活动的重要场所,生存于人类活动狭缝中的白海豚种群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三娘湾的白海豚到底有多少?
在茫茫的大海上试图统计野生海豚的种群数量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每一条白海豚的体色、斑点、身体上的缺刻、伤口都不相同,这为科研人员提供了进行个体识别的机会。通过每个月的拍照、识别、跟踪和计算机模型分析,科研人员估计北部湾白海豚种群现有数量(截至2016年)约为189~214只,其年增长率为4.2~4.5%。更加令人惊喜的是:在这一种群中,年轻个体的比率超过60%,说明这是一个正在复苏的年青而健康的自然群体,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种群将继续壮大。所以,三娘湾的白海豚种群是有一定数量的、健康的、极具保护意义的白海豚种群。
三娘湾的白海豚主要吃什么?
一只亚成体白海豚正在取食花鰶(Clupanodon thrissa)
三娘湾白海豚的主要食物是鱼类,其中以鲱形目、鲻形目和鲈形目的鱼类为主,多为中上水层的小型近岸、河口物种;同时也取食部分软体动物和甲壳类动物。据不完全统计,它们大量取食的食物包括斑鰶(Konosirus punctatus)、鲻(Mugil cephalus)、日本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前鳞鮻(Liza affinis)、花鰶(Clupanodon thrissa)、鳓鱼(Ilisha elongata)、红牙䱛(Otolithes ruber)、宝刀鱼(Chirocentrus dorab)和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还有鱵科(Hemirhamphidae)、小沙丁属(Sardinella sp.)、侧带小公鱼属(Stolephorussp.)、圆颌针鱼属(Tylosurussp.)的物种。调查表明,北部湾浅海区域拥有丰富的鱼类物种,它们不仅维持着近岸-河口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也为白海豚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
为什么三娘湾至今还有健康
的白海豚种群存在?
20世纪以来,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一样,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人类活动范围不断延展,活动强度日益加剧,人类社会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粮食和能源等5大危机。在这种情况下,曾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海到东海的近岸海域的白海豚和其他野生动物一样,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栖息地的丧失和质量下降是全球陆地和海洋濒危动物所共同面临的一大威胁。非法的浅海、滩涂养殖业大量侵占自然生态系统,进一步压缩白海豚的生存空间;非法的过量捕捞更是造成白海豚所在生态系统的资源透支,造成各个地方种群数量的锐减。北部湾白海豚之所以还能健康生存,得益于钦州三娘湾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钦州人民不懈的努力。
三娘湾所在的北部湾是中国沿海最清洁的海湾
北部湾位于我国南海的西北部(N 17°~21°30′,E 105°40’~109°50’),是南海陆架的一部分,面积为12.93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8m,是我国18000km海岸线上至今仍保留大面积清洁海水的海湾。它三面被陆地包围,湾底平坦开阔,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海岸岸线曲折,有许多溺谷型的潮汐汊道港湾深入陆地,如:防城港、钦州港、大风江口、廉州湾(三角洲)、铁山港等。有众多河流汇入其中,包括越南的红河、广西沿岸的南流江、钦江、大风江、茅岭江与防城河等。这些河流带来了大量陆源性营养物质,使北部湾成为物产丰饶的伊甸园。
大风江的清洁和安全是白海豚生存的前提
大风江发源于钦州市灵山县伯劳乡。全长185km,流域面积1927平方千米。年平均径流量2l亿立方米。全流域各项污染物指数较低,可认为是低潜在生态风险区。毗邻着大风江口的三娘湾,得益于大风江充沛而清洁的淡水,滋养着以白海豚为代表的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相互依存的生命之网
三娘湾浅海-河口生态系统中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维持着这个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这里是白海豚的自然庇护所,也是北部湾,甚至整个南海生物的繁衍场和育幼场。
有节制的浅海捕捞
“夫妻船”是三娘湾村渔民最主要的生产工具,适用于近岸浅海的渔业捕捞,因一般由夫妻两人共同驾驶出海捕鱼而得名。其主要活动范围多局限在北部湾白海豚密集分布区中。由于速度较慢,空间较小,所以捕捞量有限,单船年产量在15~25吨左右。
人们在北部湾钦州沿海的渔猎活动可追溯到4000~5000年之前,后来虽经秦、汉、隋唐至明、清、民国时期,但北部湾沿岸人口一直都很少,并且仅使用简陋的工具捕鱼,因此没有对当时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很大的威胁,一直与自然界和谐共处。直至今日,在钦州沿海的主要渔村中,还沿用着自古相传的、有节制的浅海捕捞方式,这使当地渔民一直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存。
尚未超越生态承载力的生活方式
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s)是一个从生态经济学角度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指标。学者们采集了钦州市区、灵山县、三娘湾渔村共计829户居民的基本生活数据,使用全球通用的生态足迹模型,统计出钦州范围内的城市、渔村和山区小城镇的人均生态足迹普遍低于广西、中国和全球的水平。在全球人口增长、生态超载的今天,钦州人民仍以一种顺应自然的方式生活着,除了获取自己生存必需的自然资源外,还把较多的自然财富留给子孙后代。
怎样保护
三娘湾白海豚的未来?
在钦州,经济增长和自然保护是社会发展中不可割舍的两部分。怎样既能保证社会经济有序增长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又能保护健康的自然环境呢?钦州政府和人民提出了“区域分离,和谐共赢”的方针,果断地调整了原有的经济建设布局,以南北走向的“三墩路”为界,将其西边作为钦州发展现代工业企业的区域,而在东边则尽可能地维持原始浅海湿地的原貌。它时刻提醒钦州人:钦州的发展模式应当取得“双赢”。一个没有经济增长的社会是不完善的社会;一个没有渔业生产的渔村必定过着空虚的生活;一个没有中华白海豚游弋的北部湾,将会是一个不安全的海域。全社会应该共同努力、真诚合作,为子孙后代留下健康的自然环境。
主要栖息于钦州的北部湾白海豚是中国沿岸最有希望继续健康存活的种群,从过去到现在,它们的生存完全取决于自然力,但是对于它们的未来,则必须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的爱护和管理。钦州政府能够以牺牲部分经济利益为代价来保护北部湾的白海豚,使我们看到了钦州人民在不远的将来取得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双赢的曙光。白海豚不仅是钦州人引以为荣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是钦州人精神世界的一部分。拯救北部湾的白海豚,更是我们对国家、对世界、对子孙后代、对共同生活的其它生命形式的未来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2004年,北京大学潘文石教授所带领的科研团队正式开始对三娘湾中华白海豚种群进行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的研究。13年来,不间断的出海监测提供了大量宝贵的信息,两千多个海豚定位点和超过30万张照片给我们描绘出了三娘湾白海豚的今生;而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和化石记录中间,科研团队又不断发掘着白海豚那几经迁移和演化的前世。在这前世今生之间,我们应该感叹大自然造物的神奇,更应该了然人类未来的责任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