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万人空巷的引进剧集,你看过几部?

首页 > 娱乐 > 正文
2021-11-25

发表自话题:

当年万人空巷的引进剧集,你看过几部?

改革开放之初,引进电影在电影院里接连引发轰动的同时,一场场荧屏风暴也在千家万户的电视机里轮番上演。街坊邻里“挤挤”一堂追剧,或是热剧播放之时万人空巷,几乎成为常态,更成为几代人不可磨灭的时代记忆。

前段时间,逛旧货市场,偶然看到一台老式的盒子电视与一台大屏幕的液晶电视并列在一起,顿觉恍如隔世,在感叹科技进步的同时,也被记忆小小地勾引了一下。

先是1979年底,《巧入敌后》(《黑名单上的人归来》)在央视播出,实际上这是一部南斯拉夫的电影,被做成了单本剧,像是一个前戏和铺垫,就此拉开了国内电视译制片或者说引进片的序幕。

自此之后,大致形成了美剧、日剧、港剧三分荧屏天下的局面。

先说美剧,与今天的感觉差不多,强调故事性,有活力的人物,暴力或欢乐的气氛。

比如《大西洋底来的人》,国内引进的第一部美剧,也是第一部科幻剧,就讲了一个很生动的故事:一个叫马克·哈里斯的蓝眼睛帅哥,进入水里就会变成一条“鱼”,于是便深入到幽暗神秘的海底世界,开始一系列大冒险。

对当时的国人来说,仿佛进入了一个异次元的花花世界。

《加里森敢死队》,则是将一群流氓混混塑造成了战争英雄,反传统又非主流,于是便产生了非主流的影响。

据说此剧播出之后,全国各地涌现出很多规模类似的犯罪团伙,直接造成了这部26集的连续剧最终只播了16集便被砍掉,成为中国电视史上的“断臂维纳斯”,令很多人遗憾并怀念。

还有一部《神探亨特》,也是走欢乐路线,说的是一对异性的美国警察搭档——亨特和麦考尔的街头冒险,如果说《大西洋底来的人》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幻想中的花花世界,那么《神探亨特》就是一幅现代美国的浮世绘。

镜头在街头穿梭,从摩天楼到贫民窟到垃圾场,各种三教九流,鱼龙混杂,着实让当时的国人开了眼界。

另一些美剧,也是记忆中时常浮起的碎片:比如头顶两根天线的“火星叔叔马丁”,《斯蒂尔传奇》中的皮尔斯·布鲁斯南,以及那部描写黑帮卧底的《特警4587》,在后来的很多电影中都能找到似曾相识的感觉,比方说《忠奸人》,《无间道》等。

与美剧不同,当时的日剧往往偏冷色调,没有太多花哨的情节,强调的是内心的情感世界以及战斗精神。

第一部日剧是1981年上海电视台引进的《姿三四郎》,以柔道为题材,所以充斥着男性荷尔蒙的气息,但剧情风格却是冷峻悲凉,就如同剧中的主题歌,有一种撕心裂肺的挣扎感。

不过,后来引进的剧目就变得柔和了一些,多选用女性视角;《血疑》是一部悲情剧,却拍得安静美好,即使描写悲伤和疼痛,也有一种清淡如水超然物外的气息。

《阿信》也如是,将一个女人颠沛流离的人生,勾画成随风流逝的感觉,却没有宿命化,而是跳脱并剥离出一种气质与精神——那种女性特有的谦卑、隐忍与不屈。

《排球女将》更不必说,拍得青春四溢,神采飞扬。播出时正值中国女排五连冠的时期,所以对于当时的国人来说,昂扬又快乐,也有很好的励志效果。

港剧则介于二者之间,有打打杀杀,也有柔情似水。

最典型的例子是《上海滩》,当年形成万人空巷的热度,想来更多是因为新奇和陌生。

因为是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帮派争斗,江湖险恶。而里面的情感故事,却刻画得纯真无邪,似真亦幻,犹如一个世界的两极,黑白分明,爱恨交错,至今想起来都十分迷人。

《霍元甲》中也有类似的冲突表现,只是多了一分家国情怀在里面,同时作为内地引进的第一部港剧,也是第一次在电视上引入“大侠”的概念。

然后便是83版《射雕英雄传》,“大侠”的意象被放大并精细化,与美剧中的超级英雄模式类似,不同在于前者的核心是“幻想”,而港剧的核心是“江湖”。

无论拳脚,刀剑,还是让子弹飞,其实描绘的都是同一个江湖——一个光亮与黑暗交织的世界,令人游离又向往。我想这也是那一代港剧让人迷醉的一个重要原因。 ‍

其他一些剧目,风格不一,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英剧偏文学性,多是名著改编。比方说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以及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和《双城记》。

拉美剧则以“长”闻名,动辄一百多集,其中的代表作是巴西剧《女奴》和墨西哥剧《卞卡》。

台剧则擅于催泪,比如《昨夜星辰》和《星星知我心》。还有新加坡剧,如《人在旅途》等都有一定的存在感,至少其中的歌曲都曾经在街头流行一时。

有一部剧需要重点说一下。来自南斯拉夫的《黑名单上的人》,可看做是《巧入敌后》的前传,同样讲述了南斯拉夫游击队的战斗故事,不同在于,几乎每一集的末尾都有一名游击队员会死去,以至于之后那段平静、忧伤的口琴曲,听起来像一曲挽歌,令人戚戚然久久不能释怀。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多少人为这些故事着迷啊:

大西洋底来的人

美国/1977

中国首播:1980/中央电视台

这部剧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很多影响,主演的蓝眼睛令人着迷,更促成了“蛤蟆镜”的流行,特别是带商标的蛤蟆镜,简直就是身份的象征,犹如今天的LV或阿玛尼。

另外,一种叫“飞盘”的游戏也因此剧而风行。对我个人来说,它的记忆也很特殊,因为这是我唯一一部在9 吋电视上看到的剧集,不久之后家里就买了一台12寸的松下电视。

犹记得当年十几口邻居挤在隔壁叔叔家斗室追剧的场景,以及那一双双在黑暗中发亮的眼睛。而更重要的是,它为当时的很多孩子打开了幻想世界的大门。

加里森敢死队

美国/1967

中国首播:1980/中央电视台

前段时间看到一段视频,两个去超市的小偷撞上一名劫匪,结果反倒成了救人的英雄,不由得想到了这部剧。在当年的某一天它突然从电视上消失,后来才知道是因为产生了不良影响。

可是回想当年,真正让我们激动和兴奋的却是一些“正能量”:黄毛的机智,卡西诺的勇敢,戏子的沉着冷静,以及形而上的所谓英雄主义。

说“不良影响”,也不是完全没有,比如我就曾经学酋长玩过一阵儿飞刀,把家里的一只枕头扎破了。

黑名单上的人

南斯拉夫/1974

中国首播:1982/中央电视台

刚上初中的时候,买了第一只口琴,就是为了学习那首片尾的口琴曲,每当夜深人静,一个人在小屋里吹,眼前真的会浮现出一些剧中的画面,特别是那些游击队员一个一个牺牲的场景,现在想想都有一种魔幻感。

其实总体说来,本剧的风格还是蛮欢快的,虽不似《加里森敢死队》那般欢闹,也有一种天生乐观的情绪在里面。可能每一个饱经苦难的民族都存有这样一种乐观,就如同一根在黑暗中划亮的火柴,足以点亮他们的希望和理想。

血疑

日本/1975

中国首播:1982/广东电视台

当然,并不是每一部引进剧都能让人保持乐观,《血疑》就是如此,该剧当年也是全民围观的现象级剧集,所以一到晚上我家便人满为患,大伙围坐在那台12寸的电视机前,凡是播到伤心处,一屋子男女老少都哭得梨花带雨,现在想想倒有些荒诞和滑稽了。

其实我个人是把它当偶像剧看的,因为当年的山口百惠实在是太美好了!可是最终官方的认定依旧是一部悲情剧。它被后世来者争相模仿。比如剧中的白血病、兄妹相恋等桥段,便成为很多韩剧的经典套路。

阿信

日本/1983

中国首播:1985/中央电视台

一部马拉松式剧集,贯穿了一个女人纷乱起伏的一生,从童年到老年,从明治到昭和。

一路看下来,令人五味杂陈,因为它容纳了太多的东西。比如一个人所能经历的各种苦难:地震、战争、饥荒……以及人间的各种美好——成长的喜悦,成功的欢愉,亲情,友情,爱情,人性的甜蜜与温暖,当然也包含了一种绝境中旺盛不息的生命力。

正是这种生命力才令剧中的阿信一次次奇迹般地人生逆转。而在荧屏之外,本剧也创造了各种奇迹,其中在中国创造的80%的收视率,可谓当年盛况的最佳写照。

霍元甲

中国香港/1981

内地首播:1983/广东电视台

如果说当年《少林寺》在电影院里引爆了武术狂潮,那么在电视荧屏上,首推《霍元甲》。

它令男孩子们如痴如醉,只要主题曲第一句“昏睡百年”劲道十足地一响,如同集合号一样,大家都立马乖乖地回家,看完还要不分场合不分地点地切磋“武艺”,并且不忘嘴里五音不全地唱着“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

当年因为港剧的火爆,连带着明星八卦都成了原子弹级别,“黄蓉”翁美玲的自杀令人难以谅解汤镇业,而“霍元甲”黄元申的出家,成为堪比荧屏上霍元甲之死的噩耗!

上海滩

中国香港/1980

内地首播:1985/上海电视台

它一共讲了两件事情,一个是江湖,一个是情。江湖不必多说,而“情”,其实也被分成了两段,一是兄弟情,一是爱情。两段情交织在一起,就产生了戏剧冲突。

于是我们看到了青涩时期的发哥,吕良伟,赵雅芝,各种迷茫纠结反复。但即便如此,他们依旧光彩照人,特别是发哥,如今想起来都觉得风情万种——总是衣冠楚楚,大背头,总是用手帕优雅地擦拭嘴角,或是披一条白围巾,在街上眯起眼看太阳,点一根烟,嘴角露出一丝神秘微笑。

射雕英雄传

中国香港/1983

内地首播:1985

初看此剧时,有很多惊异。比如第一次看到有人在天上飞来飞去,其中一些还形如鬼魅;比如柯镇恶和梅超风,本以为他们都是绝世高手,后来才发现只是小角色。

又过了许多年,终于读到原著小说,才明白这是金庸老人家的固定路数。还发现一个奇妙的现象:总是不知不觉将书中人物对号入座,比如一看到黄蓉,就想到翁美玲;一看到周伯通,就想到那个胖胖的白胡子老头,后来明白了这是一种魔力——是一部剧的魔力,也是时光的魔力。

标签组:[电视剧] [影视

上一篇30部海外剧定档,《西部世界3》《我的天才女友2》回归

下一篇日剧正在慢慢进入中国市场,它的阻力在哪里?

相关阅读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