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在上海展出的《迪奥与艺术》
因为一副摄影作品
引发了网络热议
难道这就是迪奥眼中的
亚洲(中国)女人?
↓↓↓
图源:@中新经纬眼神阴鸷、脸色暗沉、
厚重眼影、清朝护甲……
这张图片迅速在网上传播
许多网友怒批:
观感极度不适
有“丑化亚裔形象”之嫌
迎合了西方对亚裔族群的
刻板印象
迪奥这张照片是由
中国时尚摄影师陈漫
拍摄制作的
她也因此被网友批评
迎合欧美市场的畸形审美
随后
迪奥在其多个社交平台上
删除了这张图片
话题#陈漫作品#登上热搜
陈漫风格迥异的作品
引发网络热议
有网友找出了
她曾给迪奥拍摄的
名为《中国十二色》的组照
与此次展出照片风格类似
↓↓↓
图源:微博网友截图此后
事件经过发酵
网上出现#如何看待陈漫作品争议#等话题
超4000万网友关注此话题
在该词条下
网友评论较为激烈
大部分网友认为,此举是在丑化亚裔人
也有网友指出
这是陈漫摄影风格之一
但她镜头下的亚裔明星
看起来都“很正常”
↓↓↓
所以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这就又回到网友评论
陈漫迎合品牌方
或是说西方的审美上
多年来
西方审美中的亚裔女性形象
总有小眼睛、雀斑等元素存在
但中国人的艺术观、审美观
不能跟着西方跑偏
媒体评迪奥宣传图
@中国反邪教:
“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
绝对是没有前途的!
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
央广网评:
迪奥展品被质疑丑化亚裔女性
个性创作≠无底线丑化
艺术本不该分肤色、种族,更不应充斥着歧视、偏见。2018年,奢侈品牌杜嘉班纳因宣传视频刻意丑化中国人物和景象,遭到了国人的抵制。殷鉴不远,若有其他品牌也想通过丑化亚洲人形象从而迎合某些固化认知,以个性化创作之名行审丑、抹黑之实,并借此树立所谓独特的“风格”和“卖点”,必然会遭到人们的痛斥与唾弃。
艺术当是美的,美的种类可以是多样的。我们推崇艺术的个性化创作,并不代表我们接受无底线丑化;我们欢迎艺术的百花齐放,也不代表我们会容忍“假恶丑”大行其道。只有让艺术回归“真善美”的本真,才是品牌和作品立足长远的根本。(央广网评论员 田甜)
北京商报:
审美差异可以有,但中国风不是丑
美可以多元,东西方审美也可以差异化,但并不意味着傲慢之下的偏见就应该被接受。一边是广阔的中国消费市场,另一边,是打着本土化幌子的俯视。萨义德在《东方学》里指责西方,对东方毫无了解,靠想象建构起了东方。“无法表述自己,只能被表述”,一直成为东西方矛盾的桎梏。对此,我们烦透了。
打破偏见,拒绝被定义,中国风的美好绝不只是被丑化的想象,李子柒火遍油管的中式田园,不倒翁小姐姐背后的华丽不夜城,河南卫视的绝美飞天,文化自信、艺术自信正在被看见,也需要被更多双俯视的眼睛看见。(北京商报评论员 汤艺甜)
无论哪一圈、哪一界
都必须学会平视这个世界
不仅是女性形象
中国的语言、筷子等文化符号
也常被国外品牌滥用
此前杜嘉班纳一则广告片
因为“中式发音”
模特用奇怪的姿势用筷子吃Pizza等
被指歧视华人
随后官方的道歉
也不为广大网民所接受
作为国际知名品牌的
迪奥、杜嘉班纳等
是时候站出来
纠正这种偏见与丑化
不能再一躲了之
也不能再道歉了之!
标签组:[迪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