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财经11月17日讯,据北京日报报道,近日,在上海展出的《迪奥与艺术》因为一幅摄影作品引发了网络热议。照片中的女人眼神阴鸷、脸色暗沉、厚重眼影、清朝护甲……难道这就是迪奥眼中的亚洲(中国)女人?
据了解,迪奥这张照片是由中国时尚摄影师陈漫拍摄制作的,她也因此被网友批评迎合欧美市场的畸形审美。
“一边赚着中国人的钱,一边使劲丑化中国人”
这张图片迅速在网上传播,许多网友怒批:观感极度不适有“丑化亚裔形象”之嫌迎合了西方对亚裔族群的刻板印象;也有网友称其“一边赚着中国人的钱,一边使劲丑化中国人”。
“恐怖片海报”“清朝丧尸风”“艺术可以接地气,但别接地府”,吵翻天的网络争议之下,迪奥已在多个社交平台删除了这张照片,但截至目前,暂未对此正面回应。
北京商报对此发表评论称,美可以多元,东西方审美也可以差异化,但并不意味着傲慢之下的偏见就应该被接受。一边是广阔的中国消费市场,另一边,是打着本土化幌子的俯视。萨义德在《东方学》里指责西方,对东方毫无了解,靠想象建构起了东方。“无法表述自己,只能被表述”,一直成为东西方矛盾的桎梏。对此,我们烦透了。
打破偏见,拒绝被定义,中国风的美好绝不只是被丑化的想象,李子柒火遍油管的中式田园,不倒翁小姐姐背后的华丽不夜城,河南卫视的绝美飞天,文化自信、艺术自信正在被看见,也需要被更多双俯视的眼睛看见。
迪奥母公司LVMH集团财报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LVMH集团销售额为133亿欧元,同比增长20%,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率为11%。2021年前九个月,LVMH集团实现销售额442亿欧元,同比增长46%。
从各大品牌的营收看,迪奥的表现亮眼。根据外媒报道,过去三年迪奥的销售额增长两倍,今年将逼近60亿欧元。
按地区市场来看,今年前9个月,除日本以外的亚洲市场已经成为LVMH集团最大的收入来源,其销售额较2020年同期相比增长34%,占集团收入的36%,其中中国市场贡献了高达26%的收入。
奢侈品牌的“傲慢与偏见”
据了解,这并非奢侈品牌第一次出现类似事件。
杜嘉班纳在2018年发布的宣传片中,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筷子与意大利经典饮食披萨相结合。视频中模特的夸张表情和不恰当的文字表达,被网友质疑存在歧视中国传统文化嫌疑。更严重的是,当网友就涉嫌歧视的情况,与Stefano Gabban进行沟通时,作为杜嘉班纳设计师及联合创始人之一,该设计师又曝出一系列辱华言论。之后迎接杜嘉班纳的是质疑和抵制。随后官方道歉,也不为广大网民所接受。
2018年12月,意大利品牌Prada普拉达因店内展示的一款标价550美元的挂件玩偶陷入种族歧视漩涡中。该系列以猴子为原型,其中一个形象Otto全身黑色并配上鲜红色的厚唇,被认为种族主义意味十足,在社交媒体引发抗议,Prada决定停售Pradamalia系列的一款猴脸玩具,并向被冒犯者道歉。
2019年,10月16日,在某校园宣讲会上,DIOR迪奥播放的PPT上中国地图出现错误,其中“台湾地区”及西部部分地区不在中国地图上。随后,DIOR发布声明强调,个别员工的错误言论不代表LVMH和品牌的立场,DIOR始终尊重并维护一个中国的原则,公司已着手调查,并承诺予以严肃处理。
2019年2月,Gucci古驰一款售价890美元女装毛衣产品被指涉嫌种族歧视。Gucci这款2018秋冬新品毛衣是翻领设计,领口往上拉会露出穿着者的嘴巴,周围有一圈夸张的红唇造型,这一细节在社交媒体上被广泛谴责为:会联想到黑人的脸(blackface)。
央广网评论表示,艺术本不该分肤色、种族,更不应充斥着歧视、偏见。若有其他品牌也想通过丑化亚洲人形象从而迎合某些固化认知,以个性化创作之名行审丑、抹黑之实,并借此树立所谓独特的“风格”和“卖点”,必然会遭到人们的痛斥与唾弃。
标签组:[迪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