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不结婚就是犯罪!”
这是一个老大爷在街头采访里说的一句话,很难想象中国当代社会对于大龄未婚女青年的恶意已经到达了如此高的程度,而且这种恶意还不是来自一个人的,它来自一群人,甚至是一个社会。小米就其中一个被攻击者。
35岁的她,身边几乎已经找不到单身的朋友
这种被“同龄人远远抛弃”的感觉,让她觉得十分孤单无助,但更让她觉得恐怖的事情是她自己竟然也慢慢认可了这种恶意,觉得自己越来越像一个怪物,经常忍不住问自己:
“我是不是真该随便找个人嫁掉了?”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子呢?“明明自己不想这样,却被迫因为外界的干扰,把错误强加在了自己的身上。”
这种对自我的失控感,其实或许从小时候就一直伴随着我们了
而且可以说“从众”几乎是人类社会生活里的一个日常,大家不妨先来试想一下这样一个场景:
你进入了一个陌生的房间,跟一群人陌生人坐在一起,但这时候发生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房间里每隔一会儿就有一声“滴”的声音,而每次发出这个声音的时候,在座的其他人都会站起来一下,然后再坐下……
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做?会受到影响并跟着大家一起做这个看似很无厘头的动作吗?
这其实是一个真实的社会实验,这个实验结果着实让卷卷大吃了一鲸~被测试的女孩不仅跟着站了起来
在所有人走光,房间里只剩下她一个人的时候,没有任何规范环境的情况下,她也“自觉”地站了起来
甚至在最后凭借着一己之力,成功带领了后来进入的一批无辜听众,都站了起来!
想想真是有点阔怕啊……而当实验结束之后,这位女孩的回答也让人深思
“跟大家做一样的事,我就会觉得自在多了”
这个实验显示其实大部分人都会倾向于和陌生人做相同的举动,来避免让自己显得和别人不一样。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艾略特·阿伦森甚至也在《社会性动物》中坦言:
或许我们人类不过是屈从于直接的社会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压力的生物。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跟大家做一样的事会让“我”感到自在呢?或者换个说法来讲,我们为什么会这么喜欢“从众”呢?——这主要分为两点
1.规范性影响
从小到大,我们接受的教育模式就是:穿一样的校服 喊一样的口号,任何不一样的声音都会换来侧目。“怎么就你和别人不一样!”
我们在群体的规范性力量影响下选择服从,是因为人性中渴望融入群体和被接纳喜爱
2. 信息性影响
社会比较理论认为:情境不定时,他人的行为最具有参照价值。在一些情境中,由于我们缺乏有关适当行为的知识,又不愿在判断或行为上出现错误,所以需要从其他途径来获得行为引导
在社会环境下的个人价值取向和社会价值取向一直在不断冲突,他们关系越紧张,人们的想法就越动摇……
这个心理特征被称为“社会屈从性”,而“社会屈从性”才是真正站在“从众现象”背后的幕后真凶
而这点如果不加控制的话,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几乎可以毁灭一个人的一生
不信?咱们接着往下看——
下面这个漫画实验,或许会让你颠覆对自我的认知
在《The Push》中,英国的心理魔术师达伦·布朗通过利用人性“社会屈从性”这个弱点设计了一个实验,来判断一个正常人是否会在引导下走入极端,最终亲手杀掉一个人
实验的开始,布朗做了一些准备工作。他做了和之前社会实验视频相似的事情,留下了4名屈从性强的面试者进行他的下一步试验
29岁的克里斯就是被留下4个人其中的一位,他在一家印刷设计公司担任总监,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
接下来,布朗让一位演员扮演成社会名流汤姆,邀请克里斯参加名为“推手”(Push)的慈善晚宴
为了真实性还特意请了名人录制晚宴祝福语
“神秘博士”大卫·田纳特、英国国宝“油炸叔”、“华生”马丁·弗瑞曼
克里斯入场后,汤姆带他走入厨房,故意让他做一些与身份不符的杂活儿,比如在肉食卷上插素食标签
随后二人进入晚宴大厅,大厅中的名流们各个风采奕奕、打扮精致,只有穿着一身休闲装的克里斯显得格格不入
(之前的邀请中故意没说着装,好让其产生低人一等的感觉。)
偏偏这时,汤姆告诉克里斯,等下有一位非常重量级的慈善家伯尼要来,伯尼到场之后,汤姆提出了让克里斯为伯尼拎包和外套,又让他去拿香槟,克里斯继续照单全收。连伯尼不那么好笑的笑话他也不自觉的去迎合
紧接着突发事情发生了,伯尼突然倒地发病,慌忙中去拿药回来的克里斯被告知伯尼已经死亡
“现在最重要的是让晚宴进行下去!”汤姆告诉克里斯必须隐瞒伯尼死亡的事实,并让他冒充伯尼上台演讲,克里斯也不知怎么就接受了
演讲结束后,他们将尸体搬到楼梯间。为了逃避责任,汤姆提出要将伯尼伪装成意外摔倒,并要求克里斯在尸体上踢几脚,制造淤青,之前都乖乖照办的克里斯这一次明显拒绝了他
藏尸失败的两人回到大厅,恰好遇见了伯尼的妻子,妻子说伯尼有嗜睡症,昏睡的时候就像死了一样
这时一切才真相大白:伯尼只是睡着了,没有死!克里斯还未来得及向参与晚宴的人解释,伯尼已经自己跑到了天台冲着天空大喊着:
显然他已经发现了一切,害怕失去工作的汤姆和高管们围住克里斯告诉他,如果把伯尼推下天台,制造一场意外,那么他就不会坐牢。背后的大屏幕还反复播放着名人录制视频里的祝福语
"hatever it takes."(不惜一切代价)来暗示克里斯
在面临所有人给予的压力下,克里斯只有要么把伯尼推下去,要么自己进监狱这两个选项,他挣扎几番后说
这场实验结束了,克里斯最终没有选择杀人,但在他前面的3位实验者都在这样同样的诱导下,将伯尼推下高台
看完是不是很后怕?虽然这个实验很极端,但《The Push》中克里斯的情况跟小米在本质上其实是有相似之处的,都是在群体的推动下,一步步动摇自己的想法,逐渐向他人屈服。造成的后果一个差点把别人推下高楼,一个差点毁了自己的终身幸福。
而这些都显示了这个实验最可怕的一点:面对权威,我们的本能是服从。而这个“权威”可以来自于个人,或是一个集体,或者是一种意识形态,可以说无孔不入。所以会致使“社会屈从性”让我们在自己浑然不觉的情况下就做出自己都难以置信的非常可怕的事情。
就像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中说的:
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也难怪克里斯在得知真相后说:“做出行动前先三思:我这是在干什么?”所以我们要时刻学会提醒自己“我这是在干什么?”,把自己从“社会屈从性”的怪圈里拉回来
要明白,屈服于他人或社会,并不能带来任何实际的益处,毕竟那只是“别人希望看到的你”,不是真实的你自己。
最后,卷卷想送给小米一段话:是电影《剩者为王》里老爸对女儿说的一段话:
她不应该为父母亲结婚,她不应该在外面听什么风言风语,听多了就想着要结婚,她应该是跟自己喜欢的人,白头偕老的去结婚要昂首挺胸的,要特别硬气的,憧憬的,好像赢了一样…”
同时也希望不管在面对任何选择上,有一天我们大家都可以大声说出一句:“we can push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