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怀念爸爸让无数人泪目:我们和父母,终将渐行渐远……

首页 > 社会 > 正文
2021-10-25

发表自话题:李子柒谈原生家庭的影响

前几天,李子柒上传了一个“土豆”主题的视频。

虽然这个视频和她往期的风格一致,但很多网友看完后,却被戳中了泪点。

为什么呢?

原来,李子柒做了一道听起来很有故事感的菜——“想念土豆丝”。

熟悉李子柒的人都知道,这是她在想爸爸了。

其实,早在4年前的父亲节,李子柒就做了这道菜。

当时在微博里,她无限伤感地写道:

“父亲节,对我来说,并不是一个开心的起来的日子。

听奶奶说你喜欢吃这个,就临时做了,22年了……我很想你……”

字里行间,都是对远方亲人深深思念,让人潸然泪下。

李子柒的父亲,早在她童年时期,就因为一场大病永远离开了世界。

如今二十几年过去了,李子柒早已从当初那个在字幕里说“我没有什么拿手菜”的女孩,成长为了全球粉丝超3000万的东方美食大V。

但其实在内心,李子柒还是那个无限渴望父爱的孩子,每逢节日,都孤独而感伤:

“这一路没有你,我走的很辛苦。”

有人说:为人子女,但凡父母健在,即使人前老成稳重,心里多少还保留着点孩子气。

但失去了父母,人就像插在瓶里的花,虽然有色有香,却没有了根。

可惜,父母在世时,很多人都不明白这个道理。

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忽略父母、推开父母,一直到,和他们渐行渐远……

父母逐渐难以融入我们的世界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爸妈自带“土味”。

他们不懂什么是吃鸡,看不懂我的表情包,喜欢的歌曲和明星,也有种浓浓的年代感。

虽然有时候,爸妈为了表亲近,也会指着手机屏保问我上面的人是谁。

但我的墙头那么多,父母哪能记得住呀?

不是今天记混了人,就是明天给整忘了,所以经常被我笑“落伍了”。

但直到有一天,我偶然翻出了家里珍藏的“四大天王”CD、海报,才恍然惊觉,原来在和我一样的年纪里,父母也曾紧跟潮流,有过疯狂喜欢的偶像。

当我嫌弃他们“out”的时候,他们会不会有点伤心啊?

突然有些难过。

网上有人提问:是什么时候觉得父母和自己有代沟了?

下面的回答五花八门:

我穿着破洞牛仔裤,妈妈坚持要把裤子缝上;

爸爸不懂我的日常freestyle,怀疑我是不是得了抽风;

在朋友圈发了张上吊的表情包,父母以为我工作压力太大不想活了,紧张到给我做了一天的思想工作……

有点好笑,又有点心酸。

当你在意自己美不美,或者朋友圈发的内容好不好笑时,你的父母在乎的,只是你累不累。

网上有句话说得好:代沟,只是不被理解的爱。

其实,父母也曾很努力地想靠近我们的世界。

想一想,每一次当我们眉飞色舞地和朋友打完电话,父母是不是都会在旁边问:

你们刚刚说了什么?为什么那么高兴?

但我们的回答,往往只是简简单单几句“没事”、“你不懂”,以及“为什么要告诉你?”

这样的话听多了,父母受到打击,开始越来越沉默,也不再缠着孩子问东问西。

父母的止步,儿女的忽视,两代人的隔阂,就这么产生了。

《悲惨世界》里曾做过一个比喻,说父母和孩子,就像同一棵树干上的两个树杈,青年趋向欢乐、节庆、五光十色和爱情,老人趋向终点。

不知不觉间,我们就和父母成了精神上的陌生人。

我们和父母的关系日益生疏

李健在《致父亲》里,曾这么描述父亲生命的最后阶段:

“他已经很虚弱了,每次去洗手间都要我搀扶或者背着他,我一宿没怎么睡觉。

记得我背他时,他说了句:‘原谅爸爸。’

那一瞬间,我强忍住了泪水。

他太客气了,竟然对自己从小背到大的儿子客气,而我只是背了他几次而已。”

这样的心酸,很多人都深有同感。

是什么时候,发现父母对我们越来越“客气”了?

说话的时候语气弱弱的,请教问题也开始变得小心翼翼,就连做的菜不合我们的口味,都要连声说“对不起”。

那两个我们从小所仰望的人,已经逐渐转换了姿态,变得低声下气、为我们所俯视了。

然而可悲的是,很多儿女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总习惯性地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直到把亲人越推越远。

想起《恰同学少年》里卖臭豆腐的刘三爹,含辛茹苦地抚养儿子刘俊卿长大,在儿子大学报到那天,还依依不舍地送他去学校。

可刘俊卿呢?

在别人指着父亲,问他“这人是谁”的时候,他先看了看自己整洁的长衫,再看了看自己佝偻着身形、衣着破旧的老父,表情难堪到了极点。

“是我雇的挑夫。”他回答。

一句话,让老父瞬间泪满眼眶,也让观众听得酸楚无比。

怎么,才读了几年书,就觉得自己变“高贵”了,要和父亲划清界线了吗?

作为你最亲的人,你怎么忍心这样肆无忌惮得理所当然?

很多时候,两代人关系的生疏,都是从父母感到寒心开始的。

回想一下,你是否因为原生家庭条件不好,抱怨父母过于平庸,或是因为父母动作不利索,嫌弃他们“拖后腿”?

颐指气使中,多少父母寒了心,在和子女的相处中变得小心翼翼?

柳岩曾在父亲去世后说:

“如果亲人健在,有什么都给他们吧,别让他们觉得,自己不配拥有这一切。”

当父母在世时,收起我们的傲慢和挑剔,收起所谓的面子和自尊心,在还能尽孝的时间里,对他们多一些温柔和感恩。

不要等亲人不在了,才追悔莫及。

我们和父母,终将走向时间的两岸

网上有一段描写父母心情的话:

“3岁,你上幼儿园,小小的孩子,第一次离家;

7岁,你进入小学,认识了一群朋友,开始渴望外面的世界;

12岁上了初中,住校一周才能见一次,和爸爸妈妈说话越来越少;

18岁上了大学,一年回来两次,一回来就忙着各种局聚会;

后来结婚了,见一面更难,因为你也有自己的家了。从那以后,你口中的‘一家三口’,不再包括爸爸和妈妈。”

哪怕曾经再亲近,我们和父母,终将不可避免地被时间冲散。

上了大学和父母分隔两地,每次回家,看到父母的头发又变白了一点,内心就忍不住又抽紧一点。

最戳心窝的,是他们的记性似乎越来越不好了,不是今天出门忘带了钥匙,就是明天洗完澡忘关了煤气。

妈妈偶尔也会调侃自己“是不是得了老年痴呆了?”

每听到这句话就会有些心酸,害怕自己变强大的速度,赶不上父母衰老的脚步。

在《下一站是幸福》里,印象最深的一集,是贺爸爸外出散步时突然失踪,贺家姐弟俩找了一晚上都没找到他,两个30+的人,全哭的像个孩子。

等到贺爸爸终于被找到时,却已经被诊断是患上了阿兹海默症了。

阿兹海默症,就是我们俗话说的老年痴呆,这种病一旦患上便不可逆,到了晚期,就会谁也不认识、谁也不记得了。

听到这个消息,平常乐天派的姐弟俩,第一次感到前所未有的沉痛。

“是我们无法承受的痛,这种痛提醒着我,当我们还不知天高地厚虚度光阴时,我们的父母,却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可供挥霍。”

那个一直把你当小孩宠的亲人,从此再也不会去爱你,甚至不会再记得你了。

有人说,人在长大的瞬间,通常伴随着残酷。

当我们还觉得人生尚长时,留给父母的光阴,却已经不多了。

所以,当我们向前走的时候,千万别忘了回头看。

别等到蓦然回首,才发现已经无法挽回,给自己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毕淑敏在《孝心》一文中说:

“我相信每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

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击的脆弱。”

很多人习惯了父母的爱,却没有意识到,这样的爱并不是只要回头,就一直在的。

怕只怕时间走得太快,我们相伴的日子,就像太阳底下海绵里的水,一直在悄无声息地蒸发。

趁一切都来得及,多回家看看,吃一顿爸妈的拿手好菜,聊聊日常里让人幸福的琐碎;

趁一切还来得及,在相处时多一些耐心,教会那些让他们感到有意思的新鲜事儿;

趁一切还来得及,带他们走遍尽可能多的地方,共同创造一些温暖余生的回忆。

“不要在有限的生命里,无限思念故去的人;而要在有限的时光里,尽可能多地陪伴、拥抱、告白。”

趁爱的人还在,有什么就都给他们吧。

即使父母无法走进我们的世界,我们却可以走到他们身边去。

愿我们,都能抓紧当下,珍惜和所爱之人在一起的时光。

. END .

标签组:[李子柒

上一篇看了李子柒的后院,终于明白为什么2000万人羡慕她的生活了…

下一篇隔代养育发生冲突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