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毕业了,这位南雅老师用40期时评告诉学生这件最重要的事

首页 > 社会 > 正文
2021-10-25

发表自话题:李子柒谈原生家庭的影响

距离高考只剩十多天,又一批学生即将离开凤凰山,奔赴人生的下一个旅程。回顾一年来的课堂,翻阅每一次与学生的精彩互动,这位南雅老师用40期时评告诉即将毕业的小的们这件最重要的事。

那株名为“独立思考”的小苗

亲爱的小的们:

你们好

当你们看到这封信的时候......

我当然还在(皮一下很开心

)。

此时,离高考还有19天零3个多小时。

这几天课前演讲的时候,你们总是问我:我们还要讲吗?讲到哪天呢?不会高考那天你还抓着我们讲吧?

我总是打马虎眼打过去。

其实,这周我们聊的“地摊经济”已经是我们的高三时评活动的第40期,长达一年多的时事评论训练,此时便要画上句号了。

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高三这一年,我们都聊过些什么?思考过些什么?哪些是你们曾在台上侃侃而谈的?哪些是我们曾经争论不休的?

后面还附上了一两句咱们当时看过或说过的话。

01、别人家的孩子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也都是独特的存在,因此父母的教育方法也应该是因人而异的。

02、歌手曾轶可安检事件

舆论的“不放过”,过于放大明星身份,很可能令事件的处理走向非理性的一面。一方面,舆论的过度施压可能引发不必要的公权力介入,导致类似事件的处置尺度被模糊化;另一方面,明星在公共场合的表现应该得体,但不应该形成一种“枪打出头鸟”的效应。

03、大洋怪重

整治地名本是一项民心工程,本来应该赢得公众的支持与尊重,结果被一些地方念歪了经,引发公众心理上的困惑和反感。于是政策与舆论的关系从合作变成了对抗,殊为可惜。

04、最严垃圾分类

以“分”为荣,以“不分”为耻,不但环境洁净了,良好的自律精神、消费习惯和环保意识也会进入我们的集体意识,文明意识或也将从这里开始某种升华呢!

05、北京比基尼

看似小节,究其根源可能都是从农耕社会带来的习惯。社会进化了,文明进步了,就需要改,要遵守现代社会的文明规则。

06、地铁站味道

公众普遍向往“人人平等”的公正环境,因此难以接受既得利益者居高临下的狂妄。人们固然欣赏悲天悯人的高尚情操,但向来痛恨戴着善良假面行自私之实的虚伪之徒。

07、独居男女

一个肯定多元化、多维度的社会,必然会对单身男女越来越友好。

08、AI“换脸”

技术从来都是双刃剑。让技术进步真正成为我们的铠甲,而非软肋,还需要更健全的、与时俱进的规则与法律的保护。

09、系鞋带

生活的便捷程度在不断提高,以前许多需要动手的事情,现在都已经被简化,省去了人们因此需要付出的时间成本。

10、大型失联事件

对穿越探险类活动,必须要有更严格的备案机制,加强对组织机构及其运营保障能力的审查,使它们的接待组织能力能够和活动的风险程度相匹配。而对于不负责任的组织者,相关部门也应该给予有力处罚。

11、量子速读

培训机构看透了当下众多家长挥之不去的教育焦虑,利用他们的攀比争胜心理,再辅以有鼻子有眼的‘科学’包装,不怕家长不出现‘宁可信其有’或‘宁滥勿缺’的心理抚慰。

12、私人订制朋友圈

“表演”的时间久了,我们也就相信自己真的是那个“更好的自己”,这会反过来影响和再造我们。可持续的、有逻辑的“人设”,其实就是在打造一个新的“自我”。

13、江一燕“建筑大师奖”事件

千千万万的普通人,要想在自己原生家庭的基础上实现突破,有些靠天才的想法和强大的执行力,有些靠抓住时代的机遇,但这些毕竟是少数,更多人依赖于在某个专业领域发挥自己的才华和贡献。

14、网红进飞机驾驶舱

现在很多不起眼的规则,其实它的背后都是由血和泪组成的,它是牺牲了那么多的生命,才留下这么一条规则。我们必须敬畏生命、敬畏职责、敬畏规章。

15、九岁男童之殇

网络舆论场中的群情激愤,能不能转化为现实中安全环境的改善,这是一个更令人担忧的问题。怕只怕,在公众悲愤、激动地指责过路人的“冷漠”之后,一切照旧,什么都没有改变。

16、室友选择权

在现实生活中,认知、习性趋同的人未必就能相处融洽。避免人际冲突的根本在于相互尊重和谦让容忍。

17、四个大学男生合撑巨伞防晒上热搜

在现代社会,男生和女生是不是还要单独地进行性别方面的强化,这是很值得探讨的一个话题。

18、中学发布禁止发型

青春之美从未听说因发型而被抹杀,这就是共性中的个性,在共性条件下的个性展示才是青春最美的模样。

19、李子柒

真诚地展示我们的日常,比如美食、历史,进而通过这些美好吸引关注、了解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或许相比僵硬的说教和滔滔不绝地自我吹嘘,要管用得多。

20、你支持电子竞技进入奥运会吗?

在目前的世界范围内,电子竞技在年轻人群体当中非常受关注,年轻人对此有着强烈的观赛热情,如果奥运会能吸纳电子竞技的话,那么无疑,就体育产业整体的发展来说都是有好处的,因为可以凭借电竞的吸引力去让年轻人关注奥运会,进而产生一种连带性推动的作用,让其他那些运动项目也被顺带关注。

21、PUA

归根结底,问题还是出在人们对待情感的态度上。法律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它只能依据不同程度的“骗财”或“人身伤害”,来进行相应的处罚;甚至连“骗色”,很多时候都很难被认定为具体的违法犯罪。当一些人把道德都看轻的时候,这一人类兜底的约束法则也失去了威慑力。

22、疯狂的萝卜

文明人内心有一根标尺,不因人多势众而肆意妄为,不因人少势孤而怀疑自我。财产权是一个社会向现代文明演进的基础性权利,稍存对他人财产权的敬畏之心,就不会参与哄抢萝卜的荒唐闹剧。

23、共享员工

“共享员工的”价值不应仅仅局限于疫情之下的企业自救,在当前多种非标准劳动关系用工形式中,“共享员工”具有诸多积极的社会经济价值,值得规范推广。

24、老人捐款

对此类爱心行为的报道,不意味着、也几乎不可能就是鼓励和倡导更多生活拮据的人出来捐款。恰恰相反,它的真正影响在于,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温情与爱,更激励有能力、有财力的人行动起来。

25、湖北一线医务人员子女中考加分

父母和子女是不同的个体,父母的伟大值得所有人的尊敬,职位升迁、绩效福利再怎么奖励也不为过,但动不动中考加分,看似激励,但其实是不公平的。

26、暴力防疫

人们期待中的硬核,是基层组织因其灵活而最贴近当地居民生活的特点,能将防疫措施贯彻得深入普通人的生活,硬在通过严格管理、有效执行而达到的有序。

27、智商税

所有需要你付钱的东西,都问自己这3个问题:

“为何这样卖?”“它本身的价值是什么?”“对我的回报是什么?”那么现在,避免“智商税”这件事,你得到答案了吗?

28、《方舱医院真神奇》

创作者本身需要对灾难性质的疫情具有有穿透力的审视与观察。面对不同受众,寻找到合适的词句,并且在创作时拥有深沉的心态与悲悯的情怀。

29、没搞副业的我太难了!

疫情当前,斜杠青年不仅彰显着年轻人追逐梦想、追求个性的特质,也揭示出一种危急时刻善于寻找B计划、快速转身的能力及其重要性。

30、对外国疫情幸灾乐祸

我们的国家早已融入了这个复杂的世界体系,中国人、中国公司、中国商品早已成为海外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和这个世界——一荣皆荣,一损皆损!

31、侵权风波

32、1.8元一片的土豆和30元一杯的奶茶,该道歉吗?

营销行业的业内人士认为,这一轮操作,海底捞有从一次市场销售策略变成一次营销策略的嫌疑。品牌通过涨价-道歉-恢复原价-促销活动,顺利把自己的品牌送上了热搜,并持续保持热度,尽管没实现提升利润,却做了一波品牌宣传,称得上是一次成功的营销策略。

33、窃格瓦拉

在铁打的网络、流水的网红之间,在流量与变现之间,那些得以存留下来的、被记住的并非是什么商业能力而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魅力。只有守正且创新、身正且行直、怀珠且抱玉的人,以文化“赋能”,“网红”才会变“常红”。

34、表情符号带来的风波

表情包是幽默的沟通工具,而好好说话,有理有礼,宽以待人,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永不过时的人生必修课。

35、《后浪》之争

其实我们可以把“奔涌”理解为一种“年轻精神”。不管前浪、后浪,只要还在奔涌、还在奋斗,还在不停息地追求梦想,就都是“年轻人”。

36、冠姓权

人生选择本身就是复杂的。把一个人的某次决定扔进相应的“分类筐”中,并以此绑架其后面所有的选择,还对不符合自己期望的行为进行辱骂,似乎才是真正的“无视他人权利”。

37、幼儿园变烧烤店

“幼儿园卖烧烤”的自救之举,其实也是民办非企业单位在疫情之下的“敲锣声”。它一方面振聋发聩地提醒刺激政策和救济方案能真正“眼观六路”,看到民办幼儿园等机构的现实困局;另一方面也是醍醐灌顶地督促常态管理和公共财政能有效回应民意,解决民生问题的现实短板。

38、未成年人“打赏”能退还吗?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沉迷网络以及赌博、吸毒、卖淫等行为。

39、钟美美视频风波

如果我们把大人的自恋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禁不起一点挑战,我们就会在和孩子的关系中,阉割孩子的自恋,以孩子的自由和思考为代价,满足自己的虚荣和安全感。孩子是一个正在蓬勃向上生长的生命。

40、地摊经济地摊经济门槛低,秩序也不那么井然,甚至不无散乱、杂乱、混乱,这也是其被一些市民乃至管理部门屡屡诟病,并严肃监管的重要原因。然而,恰恰是这种低门槛性,才扩大了民众的参与度。而秩序上的乱,从另外一个层面看,则意味着丰富、充实,是经济生活的一种真实呈现。它存在的价值无法否认。

瞧!从2019年的6月到2020年的6月,高三这一年,我们一起聊过的话题,可真不少!如果还加上高二那几十次,就更多了。我们的话题涉及到了民生、经济、娱乐、教育、疫情等多个方面,每次我给你们找的时事资料也综合了纸媒和网媒、官方和民间各个方面,尽可能全面客观。

每周一个新话题,每周讲五次,五个同学,每人5到10分钟,我从不限制你们怎么说,鼓励你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只是不主张你们只说别人的观点,我不需要复读机,哪怕别人的内容再正确,哪怕你们有些人表达得语无伦次结结巴巴,我也要听到你们自己的声音。

你们中的很多人,轮到时,总是唉声叹气,可是仍旧会无比认真地去查阅资料,去跟父母讨论跟我讨论,你们写稿子、找视频、做PPT,我看着你们,在台上从羞涩到落落大方,从“说不下去”到“停不下来”。

小的们,我们一起完成了一件挺了不起的事情。我们虽然身在校园中,却心系国家与社会,我们一面努力地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一面又在真正的生活中思考和成长。

每到周末,到一个话题结束,我会有一些总结。

但是每次我都强调:这只是我的看法,你可以思考,但不用也不可全盘接受,如果我教出的孩子,听到我说话时只会点头附和,我的教育就是失败的;

有很多话题,我们聊不出个结果。

我告诉过你们,有了这种“越思考越难分对错”的迷惘感,也是一种进步

在讨论这几十个话题之前,你们中的很多人,有时也会被网上的大潮裹挟,也会人云亦云。

但是现在,我可以骄傲地说,我起码教会了你们:任何权威,任何“别人”,都不可代替你的大脑。

小马哥也不行

这个问题,到底该怎么办呢?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

但是,如果有越来越多像你们一样的年轻人开始思考“我们的社会、民族、国家该走向何方?”这个问题,我们的社会、民族和国家,就有了希望

小的们,我们高中的时事评论课前演讲活动,要结束了。

你们的高中生活,也将要结束了。

但是,你们的思考和探索不能结束。

走出这方讲台,走出这片校园,走出这段青葱的年代。

你们仍应做好生活的有心人:多读书、多观察、多思考,不要听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更不应胡乱地去抨击去吐槽,而应以客观且积极的心态,以“建设者”而非“破坏者”的思维,时刻睁大自己的双眼,护好自个儿的脑子,自己去想、去做。

那株名为“独立思考”的小苗,我已经带你们种下了——

至于说能不能让它茁壮成长,长成参天大树,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祝:

梦想成真!

爱你们的:小马哥

2020年6月17日

教育的目标是什么?陈寅恪说,“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是我们读书、求知、治学最好的座右铭,也应成为教育培养人才遵循的原则,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培养成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如鲁迅先生所言:“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标签组:[时评

上一篇被2000万人羡慕的李子柒,只是一个吃过无数苦的孩子

下一篇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有多大?

相关阅读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