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后,体育课必须这么上!

首页 > 综合 > 正文
2021-10-20

发表自话题:学校必须开设体育课

5月24日

淄博市教育局网站发布

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

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

↓↓↓

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

淄教体卫字(2020)5号

各区县教育和体育局,高新区、文昌湖区地事局,局属各学校: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教体艺厅函〔2020〕12号)、《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学校体育工作的通知》(鲁教体函〔2020〕7号)要求,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学校体育工作,确保复学后体育与健康课程科学、规范、有序,保障师生生命安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特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充分认识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使命和目标是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积极有序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对树立健康第一理念,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免疫力、疏导心理焦虑,实现体育与健康教育深度融合,培养学生良好体育卫生习惯,保障学生生命安全,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各区县、学校要充分发挥体育在抗击疫情中的重要作用,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切实做好学校体育工作。

二、综合研判学校体育工作面临的风险

各区县、学校要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形势变化,精准掌握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及时纾解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体育升学考试的迫切心情和急切愿望,充分考虑夏季气温升高、学生长时间居家、学生体质、体力和运动技能下降等因素,对学校开展体育工作作出综合研判,围绕课程内容设置、教学计划调整、课堂组织变化、场地器材设施使用、分时错峰活动、应急安全防范、居家体育锻炼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积极稳妥设计和安排好体育教育教学活动。

三、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体育教育教学活动

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合理划分运动区域,科学规划进出路线;要为师生配备好参加体育活动必要的防疫物资,在课前课后及时对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进行适度消毒防护,合理安排使用运动器材,避免交叉使用。师生体育活动应安排在户外或通风较好的体育场馆进行,一般保持1.5米间距,或对间隔距离进行最大化安排,尽量减少接触。学生在运动过程中不需要佩戴口罩。体育课前教师应带领学生充分做好热身运动,课中要关注学生的机体和情绪变化,合理调控运动强度和运动密度,注意学生学练动向,防止扎堆聚集运动,应教育学生在自己身体不适时主动报告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停止运动并送医检查。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暂停当前学校大型聚集性活动和运动会”有关要求,组织开展学校体育竞赛体系创新研究,在疫情防控期间,尽量避免人员聚集类、项目集中类、竞技类的学校体育竞赛。鼓励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错时、延时和持久性的非聚集类体育竞赛活动(或网络远程学生体育“云”竞赛和“云”上运动会),培养学生健康习惯和锻炼行为能力。

四、优化体育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

要对延期开学期间学生居家学习体育情况进行摸底和诊断,在评估的基础上确定教学起点,加强居家学习和复课后体育教学的衔接。体育课程内容要根据学生实际在教学计划中作出调整,复课初期应适当降低课程标准规定的运动强度及密度要求,不提倡组织统一距离、统一速度的集体跑步,尽量避免接触式、高强度运动的体育活动。遵循循序渐进、合理运动强度原则,及时评估学生身体状况,以中等或中上等运动强度为宜,科学制定授课内容,以发展心肺功能的有氧运动和自主单人的技术动作练习为主。有条件的学校可为班级或学生制定“一班一案”“一生一策”的教学计划。鼓励各学校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新兴体育、校本特色项目,如轮滑、柔术、体育舞蹈、射箭、飞盘、滚铁环、抖空竹等运动项目,充实和完善体育教学内容,丰富授课项目,提高学习广度,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鼓励学校把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安排不同的体育项目或教学内容。调整课堂组织形式,分组分区域集合整队。对于学校运动队和体育特长生,应进行分区域、分项目错时训练与指导,避免扎堆训练,确保训练效果和安全。

五、切实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要求

在确保师生安全和身体健康前提下,学校要开齐开足体育课,条件不具备的学校,要错时分段上好体育课。要充分利用课间休息时间,让学生多到户外参加个人体育活动,通过学生“少吃多餐”式的体育活动安排,努力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要根据疫情防控要求,修订完善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方案,调整大课间形式和内容,分时段、分区域、分批次开展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建议以慢跑练习、跳绳、健美操、自编操、球类(个人技术练习)及具有校本和地域性特点的非接触类体育项目为主。各级部、各班级可在体育教师指导下设置不同练习内容,进行定期的项目轮换,增强学生练习兴趣。

六、创新形式加强学校健康教育教学

学校要加强健康教育教学工作,坚持理论与实践课相结合,通过讲述防疫过程中的先进事迹,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体育赛事,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法制意识以及人际交往的能力。做好健康教育科普工作,引导学生掌握健康教育知识,树立健康第一理念,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广大体育教师要增强健康教育的意识,加强自身学习,创新健康教育的形式,利用多种渠道传播健康的理念与知识,促进学生养成健康习惯。学校要安排心理专家、心理教师(或班主任)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做好心理疏导,确保广大考生(特别是初、高中体育特长生)以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迎接“人生大考”。

七、扎实做好体育特长生招生考试工作

各区县、学校要根据《关于申报2020年普通高中招收体育艺术科技特长生计划的通知》(淄教体卫字〔2020〕4号)要求,扎实做好体育特长生招生工作。要结合实际,提前制定好招生工作方案和安全预案,确保学生安全有序参加考试。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学校可为参加体育特长生考试的学生和学校运动代表队制定专门的运动训练计划,增强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运动水平。

八、家校协同营造良好体育学习环境

学校、教师要积极主动与学生家长沟通,布置体育家庭作业,动员家长对学生体育锻炼进行经常指导和监督,引导学生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家长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及时向学校、教师反馈学生在家体育锻炼情况、体质健康变化情况等,通过家校互动、居家锻炼指导、居家锻炼展示及案例评选等活动,引导居家锻炼常态化,为学生积极营造家校协同共进的良好体育学习环境。

九、提升体育教师队伍综合素质

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通过视频培训、现场指导等方式,帮助体育教师熟练掌握健康教育、疫情防控、心理疏导、线上教学、网课制作、家校联动等专业知识和专项技能,着力打造一支政治思想觉悟高、专业技能水平强、创新思维活跃的复合型体育教师队伍。

十、加强组织领导压实主体责任

各区县、学校要始终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强化学校疫情防控的主体责任,及时研究制定体育复学复课工作方案,积极指导、督促和检查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确保万无一失。要把疫情防控、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和体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制定体育运动风险管控制度和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处理预案,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强化校医配备,提高校医专业素养。组织体育教师和学生开展急救常识学习和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训练。购置急救药品和自动体外除颤器,充实校医院、医务室急救物资配备,增强应对体育风险能力。

淄博市教育局

2020年5月24日

附件:疫情期间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指引(试行)

一、教学目标

(一)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疫情防疫知识及体育基础知识。

(二)学会国家课程内容中的运动项目及锻炼方法,并能将其运用到比赛中。

(三)提高学生体适能、增强新冠肺炎受体部位(肺部)的锻炼,提高抵抗力。

(四)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内容与新兴体育项目、校本特色项目相结合,根据疫情期间的特殊教学要求,健全体育课程“超市”,结合本校实际,积极探索新兴体育和校本特色项目,充实和完善体育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学习广度,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通过讲述防疫过程中的先进事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国家情怀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心。通过体育赛事,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法制意识以及人际交往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执行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三、教学实施

(一)授课模式

采用体育、德育和疫情防控“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分组选项”授课方式,分区域、分项目、分小组进行课堂教学。体育课包括基本知识、基本体能、基本活动能力、基本运动技能、体适能、体育品德及受体部位的锻炼、疫情防控知识,保证体育、德育与疫情防控的同向同行。

(二)课堂实施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分组选项”教学。避免扎堆活动,确保教学效果的高效和安全。各学校根据校情、学情和教情,采用循序渐进、区别对待的方式,合理控制运动负荷。复课初期,以中等或中上等的有氧运动为主,随着学生运动技能和基本运动能力的恢复,在做好评估的基础上循序渐进的提高课堂教学的运动负荷。疫情期间,为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锻炼,学校可适当安排家庭体育作业,保证锻炼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四、教学评价

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方法以即时性诊断评价与阶段性评价为主;评价主体以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评价形式以身体无接触的肢体性表扬动作为主,如:竖大拇指点赞、集体鼓掌几秒钟等。

五、体育课堂安全措施

(一)对体育课堂实施“一组一案”的教学策略,原则上禁止学生开展跨班交叉集中活动,如在“分组选项”课堂教学中,可根据各学习小组所选项目划分不同区域,制定不同学案,小组练习时安排两人一组且间隔1.5米以上的非近距离接触练习。技术动作学习要相对简单易学、行之有效,不选择需他人保护和协作完成的技术动作,避免安排手触地、扶墙或栏杆等教学内容。

(二)场地器材实施专人负责管理,借还器材保证“一用一消毒”的操作流程。为保证安全,原则上不使用公共固定器材;确需使用的,要对公用固定器材进行使用前后的消毒,小器械尽量不要交换使用。

(三)学生应随身备用符合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标准或相当防护级别的口罩,课前安全存放。

(四)严禁学生在上课期间用手擦拭眼睛,接触鼻子、嘴巴等部位,运动结束后及时洗手消毒。

六、体育特长生训练建议

(一)学校要根据不同项目考生,制定科学的体育课或特长生运动训练方案及应急处置预案,师生必须熟练掌握应急处置流程。

(二)逐一摸排、动态掌握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建立健全运动健康档案。科学制定训练计划内容,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切实做到“一生一案”、区别对待。

(三)针对体育特长生训练特殊情况,结合疫情期间体育运动要求,建议采用定项错时、少时多练、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将大运动量、高负荷训练项目、内容分解开来,减少校内训练时间,利用居家锻炼时间进行补偿性锻炼,从而达到相同的练习效果。

(四)加强学生安全防护意识,做好考生心理疏导工作,定期开展家校交流、师生谈心,及时消除考生因疫情影响产生的考试焦虑情况。

七、应急处置

(一)学校应制定体育运动风险管控制度和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处理预案。

(二)对体育教师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和技能培训。

(三)与定点医院建立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开设“绿色通道”,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标签组:[疫情] [体育功能

上一篇上海小学生的课表大变脸,每天一节体育课成“主课”

下一篇上大学后为什么要继续上好体育课

相关阅读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