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广电总局通知坚决抵制违法失德人员
文 | 星番
昨日至今日,吴亦凡以涉嫌强奸罪被批准逮捕,其作品被多平台下架,而同样心慌的一群剧粉,可能就是《山河令》的剧粉了。这两天有不少剧粉在紧急下载《山河令》,这部剧或许也会有变成404 Not Found的那一天。
年初的郑爽、7月的吴亦凡、8月的霍尊和张哲瀚,几柄重锤下来,吃瓜群众们的神经早已被明星们的一夜倾覆砸得趋于平静。但即使已经见过昔日顶流吴亦凡被依法刑事拘留这样的历史性场面,张哲瀚从事发到消失的速度和程度又一次刷新了公众的认知。
吴亦凡红于流量时代,张哲瀚红于耽改时代,他们都身处造星速度一日千里的互联网环境当中,但相应的法律和德行培养却没有跟上。由张哲瀚事件可知,除了如吴亦凡那般触碰法律和道德底线的恶事做不得,对于艺人而言,爱国主义情怀的厚植、民族自尊心和政治敏感性的培养,也已是一门要提上日程的功课。
而通过张哲瀚短时间内的登高跌重也能看出,官方对于艺人监管的反应速度和惩治力度也在加快和加强。他的崩盘,不仅暴露出了一个艺人乃至顶流身上可能会有多少潜藏问题,同时也在倒逼行业重新建立起新秩序,为演艺圈的规范化发展肃清环境。
01
“四日封杀”背后拉响的讯号4天,从爆红流量到“查无此人”,这场抵制仍在继续。
“当红流量的四日崩盘”从8月12日张哲瀚被爆出在靖国神社前的合照、在日本乃木神社参加婚礼的现场照片作为起始,引发巨大争议。次日张哲瀚发布道歉声明,人民日报与央视新闻先后就张哲瀚事件发布评论,称“艺人必须知荣辱”,经过此前几位涉事艺人,公众大概已经明白这种发声直接意味着张哲瀚的演艺事业要结束了。随后从娃哈哈到最后一个品牌TASAKI塔思琦,4小时21分,与张哲瀚合作的所有品牌宣布与其解约,多个影视剧综艺剧组陆续宣布与其解除合作,张哲瀚被市场迅速抛弃。
8月14日,解放军报评张哲瀚事件,“忘记历史就是对历史的背叛”,半月谈评张哲瀚道歉,“用无知做托词,德不配位必须‘凉凉’”;8月15日,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要求对张哲瀚进行从业抵制,中网工委称“对张哲瀚和张哲瀚工作室账号的处理,也不应止于禁言”。15日下午,张哲瀚正式被全网封禁。
新浪微博、抖音等平台先后发布声明,封禁张哲瀚及其工作室全网社交账号,张哲瀚歌曲被全部下架,其主演的《山河令》删除其名,山东卫视删除张哲瀚在《琅琊榜》中的戏份......从当红流量到全面封杀,不过短短四日。
综合来看张哲瀚事件发酵后,官方、行业与市场三方的举措:
官媒方面,张哲瀚事件在网络社交平台发酵后,来自网友、粉丝等多方舆论与看法纷杂不堪,人民日报及央视新闻等官方媒体则及时发声。
同时,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和中网工委迅速提出系列要求与举措,不仅针对张哲瀚事件,从实质上为行业提供了一个处理方向,也在包括饭圈在内的公众面前,树立了行业协会的权威性,提高了公信力,从而对行业起到警示作用。
双管齐下,市场方迅速做出反应,以发布声明、解约、封禁等各种举措,表明“坚决抵制艺人失德失范行为”的态度,从行动上表明了行业对此的积极响应。
这次“四日封杀”背后,显然是国家对于娱乐圈及艺人的监管力度在增强,同时体系也在不断丛生的乱象中逐步完善。官方通过一系列有效及时、公开透明的告示,传递有错必究的态度,对潜在违法违规、艺德缺失的艺人做出警示,另一方面,市场与行业的积极响应态度,又为这道体系附上“行动力buff”。
行业乱象整治与行业秩序建立的讯号正式拉响。
02
张哲瀚事件暴露了哪些问题?当然,如果外部的监管是约束艺人行为的最后一道枷锁,那么艺人方的自纠自查和自我约束,才应该是艺人抵御风险的第一道防线。
抛开艺人本身来看,张哲瀚事件暴露出的首要问题,是其团队并不具备危机公关和风险防控能力。多米诺骨牌的倒塌,始于张哲瀚疑似恋情曝光、遭遇粉丝脱粉回踩,在危机处理的黄金24小时内,张哲瀚团队并没有就恋情问题作出任何回应,缄默多日之后却选择将氪金粉、CP粉告上法庭。包括此前意识形态方面的认知模糊等问题埋下的隐患,所以有了后来的爆料和一系列重锤的落下。
而通过和张哲瀚合作过的节目方、品牌方、媒体等的陆续爆料也可看出,耍大牌、不敬业、不配合等问题,眼见他高楼塌并非偶然。
一位艺人的爆红,考验的不仅是艺人本人在面对突如其来的人气和利益时能否不自乱阵脚,对于从未见识过顶流效应的团队而言,更是一种能力的检验。经纪公司如果足够成熟和专业,甚至可以把飘飘然的艺人“拨乱反正”过来。
反观张哲瀚团队,一是没有做好危机公关,眼看缄默没用转而和粉丝硬碰硬,二是没有对张哲瀚形成某种约束。在绯闻缠身时,张哲瀚希望粉丝做自己的“生命粉”,说起拍戏和参加活动的区别时,他表示,“这样的生活过久了,就不想进剧组拍戏了。”
从频繁读错字这一件事上可以看出,张哲瀚的文化素养和表达能力不过尔尔,将内心想法转化成语言的水平也许连及格线都不到,但团队却任其在公开场合多番“放飞自我”而不加以牵制,丝毫没有顶流预备役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警惕性。一个狂妄无知的流量配上一个不成熟也不专业的团队,暴雷是迟早的事。
曾几何时,张哲瀚表现出来的真性情的“疯子”属性是粉丝最欣赏的品质之一,团队选取艺人特质加以放大和传播是很好的宣传手段,艺人本人有意释放自己的魅力也无可厚非,但为人鲜活和不知轻重之间的度要好好把握,这要视艺人的实际水平和团队的运作能力而定。
因此,经纪公司是引导艺人的第一道关卡。
在普通人最应该上学的年纪,他们奔波在艺考、唱跳乃至选秀的路上,因此经纪公司对艺人的规训显得至关重要,这种规训不仅体现在业务能力上,更是文化水平、法律意识、行为准则和政治敏感性的培养。
以及,要充分做好艺人的背景调查和“痕迹”调查。张哲瀚参加背景不明人士婚礼、参观靖国神社和早前坐在苏小小墓上拍照等行为都是由网友考古得来的,对于任何一个艺人而言,如果经纪公司在对其进行背调以后,发现其并不具备成为艺人的基本素质,那便可从源头上及时止损;如果只是一些容易引起网友猜测和误读的内容,那便应该及时处理。将“底牌”全部摊在互联网上等待“审判”,只能使艺人及自身陷入被动。
受张哲瀚等事件的影响,不少艺人方已经有了行动。
今日,湖南卫视主持人、艺人签署《自觉践行崇德尚艺 努力做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承诺书,第一条便是“坚决抵制违法失德劣行,争做新时代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针对性显而易见。
此外,众多艺人和经纪人还参加了推动电视剧创作生产高质量发展演员和经纪人培训班,不少熟面孔也在其中,积极进行自证。不过网友似乎并不买账,“华而不实”等评论位居前排,证明空口培训并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提高对演员的信任,也许实实在在的薪酬体系的变化和惩戒制度的实行,才是肃清这个行业歪风邪气、获取网友信任的有效手段。
03
抛开个体,演艺圈来到“收网”进行时其实,行业监管这张“网”一直都在,如今可谓到了“收网”时。
回溯前些年的内娱环境,劣迹艺人、失德事件时有发生。2018年范冰冰被爆偷税漏税,由此引发的天价片酬事件,国家广电总局就在2018年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节目管理的通知》,对艺人片酬等问题进行了明确的制作成本比例规定。一些行业协会也先后跟进,发起了一系列相关倡议。
人民日报其后发表评论,称“学艺先学德,做戏先做人”,提议加强演艺界道德法制建设。
此后,行业监管这张网开始“肉眼可见”了,且针对内娱不时爆出的乱象,不断收紧着。2019年相声演员张云雷道歉事件后,同年12月5日,文旅部起草了《文化和旅游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演出市场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拟重点加强对脱口秀、相声、先锋话剧、实验话剧等语言类节目的审核与监管。
早年对于内娱的监管,其实多收紧在行业及市场秩序、内容审核等大方向上,针对艺人艺德,从官方的态度来看,则是以敲打警示为主。
如张云雷因为在演出中用“汶川地震”和“慰安”做笑料被卷入舆论漩涡,但由于演艺圈环境不同,当时的政策监管也并没有现在这么细化,在德云社被约谈、张云雷公开道歉后,因为未被发现有违法违规问题,所以张云雷是可以继续自由演出的。包括同年吴秀波、李小璐出轨事件,2020年罗志祥“时间管理大师”事件等,官媒均针对艺人个人德行问题做了点名批评,这些艺人即便没有落到今天张哲瀚这样全网封杀的地步,也是默认消失或者“半消失”,但舆论难抗,只是“面子”上相对好看,没落到官方盖章的“劣迹艺人”那一步。
不难看出,从警示、引导为主到现在逐渐成型的政策体系,在内地娱乐圈本可以自查自纠改善畸形业态的那几年,官方的监管思路也已经梳理清晰。行业监管的“网”呈现一个逐渐收紧的过程,曾经对行业大方向上的整治为基,对不良饭圈文化等的环境监管和艺人德行问题面面涉及,条款越来越细致。
虽说让监管陡严的导火线是今年年初的郑爽代孕弃养事件,但枪响不是盲打,精准打击的是“顶流们”和他们背后的“顶流文化”,包括利益链条和不良模式。
2021年2月5日,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了《演出行业演艺人员从业自律管理办法》,自2021年3月1日起正式试行。其中共规定了十五种演艺人员不得出现的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发布首次确立了对于劣迹艺人的惩戒措施。根据管理办法,“劣迹艺人”将受到协会会员单位1年期限至永久期限的联合抵制,且须在联合抵制期限届满前3个月内提出申请,经同意后才可继续从事演出活动。
如果说郑爽事件间接促进了行业监管力度的大幅加强,那么随后的吴亦凡事件,则给了市场及行业明确指了一条“针对劣迹艺人,如何处理并自处”的路。
吴亦凡事件发酵后,多方官媒重磅发声、商务代言迅速解约、各方社交平台封号、作品下架,不仅给演艺界敲响一记警钟,也使行业监管体系、行业及市场等多方配合度都开始初具一个相对完整的雏形。这一雏形直接体现在霍尊、张哲瀚事件爆发后,上文所述的“短短四日,流量崩盘”。
文化市场的成熟,离不开建立健全高效合理的监管体系。三位当红流量的“脱轨”事件,将包括流量艺人在内的文艺工作者们体现着的影响力、话语权,包括更高标准的社会责任摆上明面,这张监管大网,如今或已在不断完善中到了收网之时。
而一个张哲瀚倒了,未来也会有更多具备人气、站在聚光灯下的艺人站起来。流量本身不是洪水猛兽,如何善用流量,使之成为促进演艺圈和谐发展的清流,则需要艺人本人、经纪公司和行业的共同努力。希望“张哲瀚”们的倒下,是正本清源的真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