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密故宫灵异照事件,我和故宫的工作人员聊了聊

首页 > 社会 > 正文
2021-05-09

发表自话题:中国奇闻异事未解之谜

1992年秋,北京故宫。

刚入秋的北京,天气还有些闷热,天空中阴沉沉的,似有一场大雨等着落下。

这一天,故宫里依旧游客如织,人来人往。一大早,午门外的广场上,就已经挤满了拍照留念的游客。一些不愿意让人挤人扫了兴致的游客,往往刻意避开人群,沿着宫墙边上行走,在人少的地方拍照留念。

正当游客们正在兴致勃勃地游览的时候,天空中忽然“轰”地响起了一声闷雷,紧跟着一道闪电落下,远远看去像是劈在了宫墙上一般。

随后,在宫墙边拍照的一名游客突然指着前面惊叫起来,人也立刻跑到了距离宫墙十米开外的地方。身边的人顺着那名游客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红色的宫墙上,竟然出现了一排正在行走的宫女的身影。

据说,许多游客当时就被吓懵了,只有少数带了相机还能回过神的游客用照片记录下了这个场景。

这是关于故宫的灵异事件中,流传最广的一则传说。在网上搜索中国十大灵异事件,首当其冲的就是故宫灵异照事件,在很多论坛上,甚至还能看到不少据说是亲历者拍到的故宫宫女灵异照片。

那天我正在电脑前写作,粉丝群里不知是谁把这个传说发了出来,紧跟着就有人问道:“探长,能不能给我们解释下,故宫宫女灵异照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个传闻其实我早就听说过。网上甚至还有一些针对此事件的科学解读,目前最多的科学解释是:因为宫墙中含有四氧化三铁,而闪电很有可能会将电能传导下来。如果这时碰巧有宫女经过,那么此时的宫墙就相当于具备了录象带的功能。

但是这个解释,未免也太过牵强。

四氧化三铁,其实就是天然的吸铁石,虽然四氧化三铁确实是用于制造录音磁带和电讯器材的原材料之一,但是要知道,录像带本身是不具备录像功能的,具备录像功能的是录像机。

熟悉摄像机原理的人都知道,摄像机录像其实是一很复杂的过程。

首先需要通过光学镜头把景物发出的光投射到感光元件上成像,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准确控制镜头焦距,否则成不了清晰的像;然后通过感光元件把光转换为电信号,最后磁头把电信号转换为磁信号,记录到磁带上。

与此同时,磁带还必须有一套机械元件来卷动,以均匀的速度从磁头下经过,才能准确记录一系列磁信号。

而播放磁带的时候,则是把以上环节反过来,一个都不能少。

既然不是所谓的四氧化三铁,那么这个故宫灵异照片传闻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这个疑问,在我脑海中萦绕了一整天。当你被一件事情勾住思绪的时候,往往很难静下来去做别的事情。因此,我决定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彻底调查清楚。

第二天中午,一个身背双肩包,头戴鸭舌帽的年轻人出现在了故宫午门口。对,你没猜错,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在下。

不过这次我不是来游览的,而是来找人的。我穿过拥挤的人群,在午门左边的燕翅楼旁边找了个背光的地方坐下,然后翻开手机通讯录, 拨通了一个熟悉的号码。

不一会儿,一个穿着故宫工作人员制服,皮肤被晒得黝黑的魁梧大汉从侧门走了出来,看见我连忙招手:“嘿,探长!这边儿!”

我笑着迎了上去:“好久不见,付总管。”

“哈哈,探长还是这么幽默!”付总管哈哈大笑,使劲儿拍了拍我的肩膀:“平时找你吃饭八百年也约不出来一次,今儿怎么突然上我这来了?”

“找你当然是有事请教。你几点下班?一会儿我请你吃饭。”我主动套近乎。

付总管是我之前做记者的时候认识的。他本名叫付强,今年二十八岁,退伍兵,现在是故宫开放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因为他喜欢自称大内侍卫总管,所以大家都管他叫付总管。

付总管父亲那一辈就在故宫里工作,所以他从小在故宫长大,刚学会走路就三宫六院满地跑,故宫里所有的传说故事他都门儿清。我这次来找他,主要是想弄清楚故宫灵异照传说的真实性。干调查这一行,最忌做无用功。毕竟,我不能去调查一件没有发生过的事。

“网上那些网友说话不负责任,传的太邪乎”,听我讲完来由,付总管从碗里夹起一只鸭腿,“我敢用我的人格担保,我在这儿这么多年了,故宫里边从来没有人见过有什么灵异照片、阴兵借道之类的现象。不过你说的这个事儿吧,我倒有点儿印象,好像是小时候在小人书里看到过有这么一说。”

“这么看来,这个事情的真实性,其实是很有问题的”,我拿起手机,重新端详着那篇在网上盛传已久的帖子。你还记得你小时候看的那本小人书叫什么名字吗?”

付总管挠了挠头,笑道:“这个真不太记得了。我有个朋友在潘家园卖旧书,我帮你问问他吧。兴许能有什么线索。”

在付总管的介绍下,我在北京潘家园的一家旧书店里翻了一整个下午,终于找到了这本小人书。

这是一本1981年出版的小人书,名为《王府鬼影》,这本小人书里面确实有宫墙出现鬼影的情节描写,而且与传说中的故宫灵异照事件的情节,几乎如出一辙。不过事件发生的地点并不是在故宫,而是北京恭王府。在作者一栏里,清清楚楚地写着:

编文:王云高

绘画:杜滋龄

王云高是广西著名作家,早些年写过不少小说和电影剧本。在他的作品履历表上,有一篇发表于1981年的中篇小说,名字正是《王府怪影》。

与这部小说相关的,还有一部早期的国产“科幻电影”《潜影》。这部电影的导演是郭宝昌,你可能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但郭宝昌有一部作品一定听说过,那就是电视剧《大宅门》。

之后,我辗转联系到了一位和王云高老先生有联系的广西诗词协会的工作人员,他告诉我,王云高先生的这部小说,其实是先有的电影,后来才改编的小说。

2013年4月19日,江西卫视的《经典传奇》栏目播出了一期节目,探秘北京恭王府的鬼影传说。

节目组采访了另一位著名作家计红绪,网上那条关于故宫灵异照是因为四氧化三铁的所谓“科学解释”视频,正是出自计红绪之口。

其实,计红绪在节目中所谓的“专业解释”,也不过是对原小说情节的复述,但主持人却在节目中硬生生地把这段话说成了是专家的权威解释,这才有了之后一系列的灵异传闻。

而在之后的调查中,我逐渐发现,王云高和计红绪这两位作家,其实很早之前就合作过,1988年版的电视剧《雍正皇帝》,编剧正是王云高和计红绪。

至此,所有的碎片终于拼凑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1981年,计红绪和弟弟计三猛合作写出了剧本《王府怪影》,之后这个剧本被郭宝昌导演拍成了电影《潜影》。

《王府怪影》的剧本被收录在1994年出版的图书《计红绪研究》里。

这部由广西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当年一经播出立即引起轰动,上座率空前,有些电影院甚至连续放映 30 天。据当时文化部电影局统计,《潜影》第一轮上映,就拥有五千万观众。

故事片《潜影》卖了一百八十个拷贝,这个拷贝数,在当时是非常高的数据。假如放到今天的话,可以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票房大片了。

之后,计红绪找来之前一起合作过《雍正皇帝》的作家王云高,将其剧本改编为小说《王府怪影》,在《广西日报》上连载,小说刊出后,再次引发读者的热情,一时洛阳纸贵,引发各大报刊纷纷转载。

此后,全国各地许多剧团曾以《鬼影》、《潜影》等名,对这部作品进行改编演出,这部小说也被改为连环画,在民间各地广为流传。只不过由于当年的版权意识不太强烈,有些连环画上的作者署名是小说作者王云高,有些则是原著作者计红绪和计三猛。

这就是在那个网络还不发达的年代所发生的真实故事。

我拿出在潘家园淘到的那本连环画,翻到后面的版权页,没想到这本连环画第一次印刷的印数,就高达80万册,在当年的火爆程度可想而知。

大名鼎鼎的《北京晚报》也曾连载过这篇小说,老一辈北京人对此事的印象,其实均来自于这部畅销小说及知名连环画。后来,他们又把这些故事讲给了自己身边的后辈们。

在网络发达之后,年轻人们把听来的故事发在贴吧论坛里,以求获得网友们的点击量。

后来这个原本发生在恭王府的故事,又被有心人把背景移花接木到了故宫之中,于是慢慢地,这个在小说中虚构的情节,最终成了如今故宫频发灵异事件的佐证。

尽管当年发表的时候,这部小说的开篇曾清清楚楚地写着:小说内容纯属虚构。但人们对于未解之谜和超自然事件的热情和好奇,依然如同一只无形的大手,将真相层层掩埋。让这个离奇的故事在口口相传中逐渐变形衍生,最终被评为中国十大灵异事件之首。

又一个谜题得以解决,今晚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但躺在床上,我却辗转反侧无法入眠。

无论我们如何解密真相,这个世界上总是有人相信超自然力量的存在,这真的能算得上迷信吗?

我对真相的执迷不悟,又何尝不是一种狂热的迷信呢?


————————————————————

统一回复下:

那张宫女图其实是“1910年,美国《国家地理》的清末中国彩色照片”,可以网上找一下1910年《国家地理》杂志11月号。

公众号:惊奇探长

如果你对未解之谜、奇闻异事感兴趣,就来公号聊聊吧


在公众号里回复【历史文章】可以看到:


《中国彩票造假简史,被收割的穷人还在做发财梦》

《地球人挖坑简史:苏联人想钻穿地球,北京真的有一座地下城》

《杀人犯的“身份越狱”,他们在另一个世界藏了20年》

《北京330路公交末班车灵异事件》

标签组:[文学] [小说] [灵异故事

上一篇杭州扑克牌女尸案,诡异的扑克牌之谜

下一篇清朝三百年间留下了多少至今没有答案的未解之谜?

相关阅读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