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第七十一次长安街大讲堂:抉择,共和国重大思想决策论争纪实

首页 > 时事 > 时政 > 正文
2021-05-09

发表自话题:今天重大新闻

德国诗人海涅说:“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雨之前一样。”观点争鸣、思想解放是社会前进的重要前提。回顾共和国的历史,无论开辟道路还是理论创新,都离不开思想争鸣。每当时局变化的紧要关头,每当重大决策的出台前后,总会产生观念的冲突,总会有不同意见的争辩。思想的交流、争论甚至是交锋的过程,也就是解放思想的过程,也就是披荆斩棘开辟新路的过程。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艰辛探索中的观念冲突与道路抉择是有挑战性的,因为对“争论”本身也有着激烈的争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回望历史,解放思想是常说常新的话题。我们相信,通过探讨思想争论中利弊得失,更好地汲取历史智慧,能够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能够使我们更加自信地走向未来。2021年4月21日晚19:00,长安街读书会联合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主办的“抉择,共和国重大思想决策论争纪实”之学习公开课第四十五讲在长安街读书会及其党建、中直、京直、干教、政法、企干、援疆、健康、地方、媒体、出版、博士团、英才中心等分会微信群,并在新华网客户端、央视频、咪咕视频、中国知网、百度百家号、腾讯新闻、网易政务、微博直播、搜狐视频、知乎政务、今日头条、抖音直播、腾讯直播、微信视频号等平台同时进行,活动累计观看人次76.7万。本次活动邀请了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炳林教授,教育部社科中心副主任储新宇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赵朝峰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所孙钦梅研究员、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丁云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凤城教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肖贵清教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程美东教授、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学院陈金龙教授、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尹旦萍教授共10位相关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围绕《抉择:共和国重大思想决策论争纪实(纪念版)》一书再版的背景、意义以及学术价值等不同角度开展了交流研讨,并提出一系列富有见地的观点和建议。研讨会由教育部社科中心副主任储新宇研究员主持。

《抉择》一书由教育部社科中心主任王炳林教授等人创作,从观念冲突和道路抉择的视角,通过鲜活的历史故事,彰显思想争鸣在道路抉择中的地位和作用。本书于2010年在人民出版社初版,至今仍具有很高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本书选择重印再版,并增加了最新的相关内容,为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资料,也对推动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王炳林教授表示,本书最初是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而作,今年再次对其进行重新修订,特别是补充了近10年来的一些重要理论观点,一是为了对本书进行不断完善,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深化对一些理论问题的认识。王炳林教授从本书的写作缘由以及重新修订的基本考虑方面,谈了三点想法。

第一,如何认识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就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我们党不断地推进理论创新、理论创造的历史。这里强调理论创造,是由它的原创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原创性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对开拓实践,以及成功的指导实践发挥着重要作用。本书将理论创新的过程放在历史的背景下进行考虑,如提出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理论创造,充分体现出理论创造对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要想成功实现理论创造,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基本原理。认真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做到真懂真信,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创造。其次,必须坚持群众观点。从群众立场出发,争取群众的支持,得到群众的拥护,坚持以人民中心。最后,必须坚持实践的观点。理论能否发挥作用,关键看实践。

第二,如何认识历史转折。漫长的历史是一个量的积累,而重大转折是一种质的变化。我们如果可以把握住重大转折,就能够抓住历史的本质和历史的主流。本书通过选择历史上一些重要的转折点,呈现了在国情世情党情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共产党是如何通过有效应对来实现历史上的重大转折。对于如何实现重大转折,有以下几点思考:第一,正确认识形势,正确判断形势。只有分辨清方向,才能实现抉择和实现飞跃。第二,保持战略定力。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需要有核心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的判断能力。共产党只有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信心,才能够成为中国人民的主心骨。第三,要有坚强的组织领导。我们党有严格的组织系统,一直深入到基层、到支部、到农村,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优势,也是我们能够成功实现重大历史转折的依靠力量。

第三,如何讲好历史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一定要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我们改革开放的故事。古今中外的事件证明,故事的表达是进行历史教育不可或缺的形式。讲故事不是讲奇闻异事,而是讲历史本身的丰富内容。本书把讲道理和讲故事有机的结合起来,把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尽可能用领导人生动的原话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有意义的事情讲的生动有趣,以此更好的去传播历史知识,阐述历史的道理。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赵朝峰教授指出,争议是一种客观存在,因人的认识不同、立场观点不同,都会对一些客观事物产生不同的认识。从哲学上来讲,没有争议就没有发展,没有异议,就没有共识。中国共产党历来不怕争议,也不怕善意的批评。赵朝峰教授认为,本书中讲到的共和国一些重大的实践创新、技术创新和理论创新,都是在汲取不同的意见、妥善处理各种异议的过程中而不断发展的。本书是一部集理论性、历史性以及文学性为一体的著作。一是通过本书可以了解中国共产党重大决策的过程和历史真相。二是本书澄清了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同时也解决了人们对于理论问题的认知。三是通过本书,坚定了四个自信,增强了战略定力。《抉择》通过对理论和启示问题的透彻讲解与深刻分析,对于今天更好的坚定四个自信,以及更好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有很大的启发。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所孙钦梅研究员主要围绕冲破“两个凡是”和“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问题谈了自己的观点。孙钦梅研究员表示,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在每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关头,都伴随着各种决策意见的争鸣和思想观念上的冲突,其中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对于我们国家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当时为什么会有人坚持“两个凡是”,当前学术界围绕这个问题提出了很多的观点,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也对这个问题做出了总结,但个人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于思想的禁锢。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们一直强调坚持四个自信,就是因为我们党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勇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自我革新。当前全党都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习党史,一定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党史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丁云教授对“新民主主义秩序的论争”问题,谈了自己的体会和思考。丁云教授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关于新民主主义秩序的论争,是以毛泽东、刘少奇等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人,通过从共识到分歧,再从分歧到共识的过程,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当中的具体实践,实际上有利于党中央决策的合理化、科学化,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毛泽东提出的关于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实现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工业化,总体来看具有历史的合理性,表现了毛泽东深邃的历史眼光和高瞻远瞩的战略智慧。所以,我们今天应该历史、客观地看待这些争论,并从这些争论中得到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些有益启迪。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凤城教授对思想争论问题谈了自己看法:首先,历史是在共识中前进的,但共识的达成有争论也有讨论,所以争论和讨论是历史前进中某种程度上的常态,经过争论,共识会更加深刻和坚决。本书把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有关争论的问题做了系统梳理,对于我们立体的认识历史以及认识历史的复杂性和丰富多彩性有很大的帮助。其次,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不懈奋斗的过程中会碰到很多重大的问题,需要进行理论的思索和回答,这种理论思索和回答也就是从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抉择》正是通过反映共产党不懈奋斗史当中碰到的一些重要实践问题,以理论论争、思想论争的形式来为读者呈现。最后,本书力图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讲道理,努力做到通俗易懂,能让严肃的特别是政治性比较强的党史,让大家爱读,有兴趣读,并通过描述故事的方式来反映一些历史规律和启示。同时,杨凤城教授也表达了自己关于本书的疑问:第一,如果我们回到历史现场来看我们今天认为的分歧和论争,这种论争在当年是否存在。第二,思想决策论争的性质和层级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是学术问题还是政治问题,需要做进一步的思考。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肖贵清教授认为,理论每前进一步或者说在每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共识和思想的统一都伴随着对实践和理论认识的深化,也就是求同存异,不断进行论争的一个过程。《抉择》这本书呈现的是共和国70多年,共产党思想理论发展的整体脉络,清晰的讲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实现的艰难过程,它经过了我们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辛探索,创造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新的理论,来推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断深入。今天我们已开启了下一个百年的新征程,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50年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过程中,我们将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更需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研究我们新征程当中出现的新问题,更要客观的看待争论和争鸣,要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解决新的问题,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另外,论争不是阶级斗争,而是党的正常的对一些问题的不同的看法,我们要深入研究论争背后的原因,以便更好的去认识和解决困难,努力达成共识,推动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北京大学马克主义学院程美东教授认为,本书最大的意义就是为我们中国共产党思想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从党的重要思想形成过程中的争论、讨论、分歧作为视角来看政策形成的发展过程以及政策在后来的实践中的历史命运。第一,本书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重大思想发展史作为基本的线索,列举了20个问题加以阐述,涉及我们党各个方面的一些思想决策改革问题,可以说《抉择》是一本通俗性的中国共产党思想形成史。第二,书中“争论”这个关键词对于我们党的思想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考。透过书中具体的案例分析,对于我们辩证的看待民主讨论,对于党的科学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启示。第三,从争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来看,在一个时期内,凡是争论的问题多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就更顺畅一些,凡是争论的少的,可能发展的就曲折一些。书中呈现了改革开放前的争论有6个,改革开放后的争论有14个,这种情况表面上看来是偶然的,但实际有其必然性。这就表明,科学的争论、科学的民主对于社会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关联。第四,在争论的过程中对政治性、学术性的成分和比例的把握。争论观点的科学性与我们如何看待政治性、学术性有关联,与我们争论的方式也有很大的关系。本书中涉猎的20个问题里面,有的是有论无争,有的是有论有争,本书所要提倡的是有论有争。第五,争论需要有一个标准,如果没有标准就有可能陷入到无意义的争论角度,而实践则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金龙认为,本书以独特的视角、独特的表达呈现了独特的历史,并结合自身感受谈了三点体会。第一,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呈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或者说是共和国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充满了争论,这种争论有利于深化对理论的认识,促进对理论的创新,达成对理论的共识以及形成实践的活力,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二,本书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领袖群体、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做出的巨大贡献。对于中国化的崛起,学术界一直有争论,但这三大群体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确实发挥了各自独特的作用。第三,本书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智慧。首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成是从实际的需要出发,合理地选择理论主题;其次,对新的观点、新的理论、新的看法要持有宽容的态度宽容,新思想往往要经历一个从不接受到接受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时间来证明。再次,要深入总结实践的经验,观点对错需要时间来说话。最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重视发挥不同群体的作用,只有三大群体发挥各自作用才能推动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尹旦萍从思政课教师视角谈了自己的三点体会。一是,本书用关键抉择来串联党史,清晰地展现了每一个重大抉择的样貌,并用纪实的方式去重现这些重大抉择的过程,把这些过程的正面和背面清晰的展现给读者,一方面满足了读者想了解真相的愿望,同时也澄清了那些民间的传闻等不正确的信息。二是,本书从思想认知的视角来书写党史,生动的刻画了党史的丰富层次。本书展示了这些重大的抉择背后的激烈论争,告诉读者每一次重大的抉择都是思想交锋、碰撞不同观点的产物。通过这些论争,让我们看到了党史不是一部简单的线性发展史,而是充满着曲折,充满着斗争的一部艰辛探索的前进史。三是,本书以故事的方式去讲述党史,巧妙地赋予了党史盎然的生趣。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是一部最好的教科书,但对于一线的思政课老师来说,要把党史、国史讲的动听也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事情,而本书恰恰满足了思政课老师的教学需求。党史、国史中的关键事件,在这本书中都有丰富的呈现,有人物、有故事、有情节、有起伏,为读者建立起了重大抉择的画面感与现场感。

相聚长安街,学习长安街。与智者一起读书,与学者一起学习,与高者一起论道。长安街大讲堂,以书会友,共同学习!

原文链接:[人民日报]第七十一次长安街大讲堂:抉择,共和国重大思想决策论争纪实

(责任编辑:丁悦)

标签组:[时政

上一篇李克强在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下一篇盘前有料丨美股收涨道指再创新高;今日2只新股申购…重要消息还有这些

相关阅读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