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1921电影演员
原标题:《1921》导演黄建新是个细节控,茶杯位置要精心设计,连鱼都不放过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有这样一部献给党的影片格外受到关注,那就是由黄建新导演、郑大圣联合导演,集结了百位优秀演员的影片《1921》,它还被选为了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开幕片。
《1921》围绕1921年建党前后展开,讲述了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是怎么在租界林立、国际上各股势力的阻挠下的困境中,创立中国共产党,从而引领中国历史进入了新篇章。
《1921》集结了100位兼具实力与人气的中青代演员,此前在发布会的现场,每位演员的侧颜海报都被展现在大屏幕上,他们的神情中流露出了先辈们的意气风发,他们的眼神中都透露出一股坚定的信念:为中国人民谋出路!
这部集结了百位中国影人的主旋律献礼片,从导演到每一个演员,不管戏份多少,不顾荣誉大小,都在用精益求精的态度来仔细打磨这部影片。
能够让这么多当红演员全神贯注,以最好的状态地投入到这部影片当中,导演黄建新功不可没。除了导演这个身份,他其实还有不为人知的多重身份。
一、创新不止的探险家
在片中饰演毛泽东的演员王仁君这样评价黄建新:“他充满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探索”。
在《1921》之前,黄建新已经执导过《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多部主旋律影片,也监制了《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等多部卖座的影片,对于这类题材他早已驾轻就熟。
难得的是,他一直在不断探索主旋律献礼片新的可能,还将《1921》融入了类型片的元素,还化用了很多艺术片的气质,让影片兼具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更加符合目前市场主要观影群体——年轻人的审美。借用影片另一位导演郑大圣的话来说就是:“真的是很了不起!”
10年前的《建党伟业》从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开始一直叙述到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时间跨度长达10年。这部《1921》却要用130分钟去讲述1921这1年的故事。对人物和导演的要求都高了很多。
没有什么比超越自己更有难度和挑战性了,要想被观众认可,导演需要更多创新和突破。
在导演特辑中,我们可以看到黄建新导演真诚地回答:“我希望可以通过电影的方式,能够还原在我脑子想象中或者历史中,那种契合起来创造性的艺术形象。因为我本来就是景仰这些人,希望来展示每一个角色不同的面,是让你觉得她很亲近,没那么远。”
导演的这段发言发自肺腑,我们也能感受到他不只是单纯地还原历史,而是更加用心的琢磨怎么让历史人物贴近现实,变得更加“烟火气”。
二、精益求精的细节控
演员宋佳在接受采访时用了几个字来形容导演黄建新,“他是一个细节控”。
在《1921》的拍摄现场,我们可以看到黄建新导演精益求精的过程,每个细节都不放过。小到酒水和茶杯的摆放位置,大到箱子每一面的朝向,都是黄建新导演精心设计过的。
他也像一位匠人,还亲自拿起钳子去调整影片中要用到的铁链,电影中出现的每一件大大小小的道具,都是他亲手打磨出的工艺品。
在拍摄长沙的一场雨中戏份时,剧组考虑到长沙人爱吃鱼,所以在拍摄的街道上放置了一盆鱼。在开拍前,鱼都是活蹦乱跳的,但是一到开拍的时候,鱼就不跳了。
在别人看来,这可能是一个可以成为笑料的巧合。但是对于导演黄建新这么注重细节的人来说,他的眼里揉不得沙子,连鱼都不能“放过”。
喊完卡以后,黄建新宁愿去换一盆鱼,再拍一次,也要还原长沙街头的这种浓郁的生活气息,让人感觉这是一个非常生动的长沙的街头。
演员祖峰很赞同黄建新导演的这股认真劲,他说:“任何细节都不能放过,到时候可能放大了以后,它就是一个动人的瞬间。”
“活蹦乱跳的鱼”这个细节在以演员为主的镜头前可能会被忽视,也可能会和其他一些街头景象混杂在一起不被注意到。但是如果有细心的观众留意到了这点,他们就能感受到这种长沙街头的热闹和影片扑面而来的生机勃勃的气息,导演的心思就没有白费。
三、成就演员的引领者
黄建新导演说:“拍摄现场对演员的保护是极为重要的,因为他那个时候是互换灵魂的。”黄建新说的保护更多是指对于演员演戏的完整性、真实性、投入性的保护,他将对演员的保护落实到了实处。
在片中饰演毛泽东的青年演员王仁君在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委主席论坛上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经历,他提到导演要求自己不要去查阅1921年以后关于毛泽东的资料。
导演希望王仁君塑造的青年毛泽东,就是一个满怀着理想的热血青年形象,而不是在了解完毛泽东主席以后,将他的高瞻远瞩带到他的青年时期。这也让王仁君在塑造青年时期的毛泽东时心无旁骛。
倪妮和黄轩分别在影片中饰演王会悟和李达,导演黄建新给他们增加了很多生活上的细节的戏,例如夫妻俩一起晾衣服、一起推车等,让人物形象变得更加完整和立体,更有说服力。
倪妮在监视器前看自己的回放,笑得比胸前的大红花还要灿烂,看来倪妮对自己的表演以及和导演的合作都十分满意。
资深戏骨张颂文和陈坤都分享了和黄建新导演一起拍戏的感受,他们的反馈出奇一致,那就是很幸福。
陈坤在影片中饰演陈独秀,在拍摄其中一场人物的内心戏时,黄建新导演给了陈坤一个长镜头,捕捉到了陈坤眼中的泪光,让这一幕变得更加有感染力。
黄建新导演拍完这一幕后直言:“就是这种感觉”,陈坤也说自己在导演说停顿的那一刻自己就明白了,两人很有默契,心有灵犀。
能和这么有激情、有创造力、懂得尊重演员感受的导演一起合作,怪不得演员们可以放心地把自己交给导演,去融入角色,和角色互换灵魂。
四、永葆热忱的电影人
黄建新是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和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等第五代导演为中国电影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且这一代的导演始终在坚持不懈地探索着。
黄建新的导演功底如何?金鸡奖和华表奖的最佳导演奖项颁给他足以说明一切。他在拍摄现场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投入?没有人比同组演员更清楚。
演员张颂文讲述了一个生动感人的拍摄细节。在每天的拍摄过程中,67岁的黄建新都要依靠老花眼镜去看监视器,和演员讲戏时,他又要摘下老花眼镜。
每天摘眼镜、戴眼镜这样的动作他要重复上百次,眼睛的使用频率比较高,眼睛会很疲惫。
不得不承认,67岁的黄建新对待工作还是这么拼,这份敬业精神值得称赞。
在导演特辑中我们能看到,即使因为眼睛疲惫,黄建新去反复地揉搓眼睛,一到开拍的时候他又精神抖擞,戴上老花镜,干劲不输年轻小伙子,孜孜不倦地投入到了拍摄当中。
喊着“一、二、三,动起来”的口号,激情满满地去执导演员们的拍摄。
张颂文夸赞他:“你是能调度大场面的导演”。黄建新导演听完这话以后乐了,然后回答他:“这不是应该的吗。”
从两人的对话中不难看出现在很多所谓的导演都缺乏调度大场面的功力,以至于张颂文碰到了黄建新导演都会觉得惊喜,而这种能力,只是当了几十年导演的黄建新口中的“基本功”罢了。
黄建新在导演特辑的最后提到,自己想通过刻画这样一群忧国忧民的人,他们的精神历程和心灵历程是多么伟大的一个过程,去表现、探究这一代人,他们为什么是我们的榜样,为什么是中国人的骄傲。
黄建新导演不仅是整个片场的“大家长”,私下更是“细节控”,对影片的基调和市场的口味也有自己的理解和把握,他的这部新作《1921》一定会不负期待!
上一篇:百位电影人参演电影《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