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重新走入历史,再次思考主旋律

首页 > 娱乐 > 正文
2021-06-22

发表自话题:1921电影演员

  

  正是在这个深挖的过程中,主创们体悟到了不一样的历史。

  “《1921》和《建党伟业》有啥不一样?”

  这或许也是自打五年前,黄建新和主创团队接手《1921》这个项目开始,就反复自问的一个问题:有建党90周年时的《建党伟业》珠玉在前,作为百年献礼片的《1921》到底该怎么拍?

  作为这两部电影的导演,黄建新最先想到的是“初心”:“为什么拍这部电影?这大概是我的初心。1921年中国诞生了一个党,当时中国有许多政党,中国共产党只是其中之一。但为什么是这批年轻人创建的政党,只用了28年时间就改变了一个中国呢?”

  

  回答这个“为什么”,既是黄建新为什么拍《1921》的缘由,也是黄建新怎么拍《1921》的答案。当年的《建党伟业》,是一部宏大的史诗电影,也是一次不太“常规”的拍摄经历,讲的是武昌起义之后,一系列的历史大事件,主要靠历史牵出人物角色。但这次在拍《1921》时,黄建新决定回到拍电影最初的“逻辑”。

  “我们把所有的注意点都集中回了人物上。”黄建新表示,《1921》对准的是1921年的上海,不再采用宏大叙事,而是以人物为中心来建构戏,去聊每个个体在大时代前的活力、奋斗。“我们想好好展示一下各个人物的情感、个性方式、表达方式、生活范围、生活习惯,使这个电影建立起跟观众之间的形象联系。”

  顺着这份初心,一次不一样的主旋律创作,就这么开始了。

  

  “不是符号,是艺术形象”

  当年拍《建国大业》,给黄建新带去了许多改变。那时原本在香港筹备其他片子的他,被老搭档韩三平一个电话叫回了北京,随后二人便埋在资料堆里,看了整整一个月的史料。有过这次经历,黄建新不止一次向人感慨:“我们对历史人物了解得太少了,以前的很多(看法)都是概念。”

  自那之后,黄建新开始对拍电影前啃史料、扒细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后几年在参与《建党伟业》《决胜时刻》《我和我的祖国》等主旋律影片的拍摄和制作之前,他都会带着主创团队展开大量的阅读,重新了解、走进历史和人物,而这一次的《1921》也不例外。

  由于《1921》启用了大量青年演员,为了让他们对角色有更深的理解,剧组在演员进组前,给每人都发了厚厚一沓资料。很多人在读完后都很惊讶,原来某个在课本上被一笔带过的人物,居然这么的鲜活,进而对一些原本“没有那么熟悉”的先辈陡生敬仰。

  演员们的反馈,也进一步坚定了黄建新从人物入手做好这个故事的想法。在此之前,他和创作团队已经进行了一次更为深度的挖掘:《1921》前后一共花了5年的时间,其中光是剧本就准备了4年的时间,片方还专门安排了团队,前往法国、日本,找寻一些原本不为人熟知的史料。

  在日本找资料的过程中,和日本警视厅沟通,想在警视厅存储的资源里去寻找历史的痕迹。警视厅资料的完整性,让主创们都感到惊讶,居然精确到了每一天。但为了能够让叙述更加丰满,筹备人员还是选择用最笨的方法大海捞针,一点点地进行排查。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还真找到了1921年中共一大前,日方破获的一封相关电报,这是在国内不曾见过的史料。顺着这个线索,编剧们在《1921》里加入了一条日本特工潜入中国、暗中监控的支线,给影片增加了一些谍战的元素、丰富了观赏性。

  

  类似的发现其实还有很多,在一点点抽丝剥茧的过程中,主创们渐渐还原出了一个有别于过往认知的“1921年” 。而换个角度来说,借由这次拍摄,其实也填补了党史研究中的一些空白,为后人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更多元的角度,其意义远远不止于一部献礼片。

  也正是在这个深挖的过程中,主创们体悟到了不一样的历史。

  黄建新认为不同于《建党伟业》,《1921》塑造了不一样的毛泽东——一个风趣的人、一个感性的人、一个丰富立体的人、一个诗人。他将这个过程,称之为“寻找”,目的是让史料里的形象跟我们贴近,而寻找到的结果,便是一个“伟大的但又亲近的”形象。

  有类似“新形象”的不只是毛主席。比如影片着重刻画的一大代表李达,是湖南永州人,但片中却特意加了一个他不能吃辣的细节。这是因为李达长期伏案写作、熬夜工作,把胃给搞坏了、吃不了辣。影片没有刻意去塑造先辈们的苦和不容易,却用这样一个今人也能体会和理解的细节,将人刻画得更加生动。

  黄建新觉得,这正是自己这十年以来的一大变化:“我觉得我越来越关注于人物的心灵了,关注人物的源动力是来自于哪里,关注生动的角色跟他们理想、生活之间的关系。对我来说,这部《1921》的一个意义,就在于塑造一批生动鲜活、有血有肉的人物,他们不是符号,是艺术形象。”

  

  “很难,确实很难”

  走进人物,仅仅是拍好一部历史片的第一步,在实际的拍摄中,《1921》面临的挑战不比扒史料时小。

  跨过剧本阶段,主创们要面对的首要难题,便是“再造一个上海”。在《建党伟业》里,中共一大前后的上海故事,着墨并不多,但这次既然要以上海为舞台,那就必须要对二十世纪的上海,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有更多的了解。黄建新认为:“只有了解那些细节,才能够展现人物所处环境下的微妙关系。”

  为此他一再强调,这次的上海质感一定要对。于是乎,剧组在筹备期内,便对外滩进行了一次扫描与三维建模,结合史料和当年的老建筑、老街道进行一一比对,并特地找来了上海当地的党史专家、城市文化专家,和他们一起跨越近百年的历史,重新复盘并再现了二十世纪的老上海。

  但这一复盘,问题就来了。主创们发现,过往很多影视作品里,对上海的塑造其实都是不准确的,这就直接导致国内很多影视城的布景并不适用于《1921》。比如二十年代的上海虽然繁华,但是霓虹灯很少,而影片拍摄时用到的横店“新上海滩”却是三十年代的景、满是霓虹灯,很难再现当时的上海。

  怎么办?能用“常规”方法解决的,哪怕繁琐、麻烦,剧组也不惜力气。为了解决灯的问题,摄影师和制景团队的工作人员采用了最“笨”的方法,给横店新上海滩的建筑上按上了一个个灯泡。“一个灯一个灯去固定,一条街一条街去安装,装了上万个灯泡,把制景都累坏了,就是为了二十年代”。黄建新回忆道。

  至于那些“常规”方法解决不了的问题,剧组只能用一些别的影片没用过的“非常”方法。

  既然要拍原汁原味的老上海,那没有什么比在上海的老建筑里实拍,更能还原那段历史的了。然而虽然上海是国内文物保护做得最好的地方,很多老建筑都保留了下来,但是出于管理上的要求,很多建筑此前并不会向剧组开放,所以这条路理论上是走不通的。

  可为了能够找到那种感觉,《1921》的制片人任宁花了不小的力气去协调,加上上海政府的大力支持,最终很多建筑都第一次向剧组开发。当摄影团队第一次进入到这些建筑时,兴奋之情根本抑制不住:“终于拍到这么好质感的景了,镜头也不用像在摄影棚里那样四处躲避、担心露馅了。”

  

  解决了景的问题,按理说《1921》的实拍其实已经跨过了最大的一道难关,可人算不如天算,影片正式开拍的日子里,撞上了全球疫情的泛滥,给整个创作工作都带去了不少的麻烦。2020年年底,黄建新在出席某个文艺工作会议时算了一下,光是那一年当中,他一个人就做了41次核酸检测。

  虽然后来国内的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剧组工作也能顺利开展,但问题是《1921》涉及到大量外籍演员和海外拍摄,其中就包括埃里克·迪恩和池松壮亮等重要演员,可是海外疫情的不乐观,使得演员的来华、剧组的出国拍摄遇到了阻碍,而这些都是影片在筹备阶段不曾预想到的难题。

  是退而求其次还是坚持要做到最好效果?

  黄建新的答案很笃定,一定不能将就。“像马林这个人物,以前的建党影片里,只需要在剧情点上出来一下就好了,但在《1921》里需要谈国际背景,那他就很重要了。所以我们不能随便在国内找一个外籍群众演员来演,必须得找专业演员。”

  最终,经过多轮协调,几位重要的外籍演员还是在经历了隔离等流程后来到了剧组。而事实证明,这样的坚持是对的。“这些专业的演员,他们演得特别好,这并不是随便找个外籍演员能替代的。比如池松壮亮跟我们主演在一起,那个眼神对视、互相给的压力,都演得特别到位。”黄建新在采访中兴奋地表示。

  即便是必须妥协的外拍环节,剧组也是想办法要做到极致。日本去不了,黄建新觉得不能在国内的摄影棚里糊弄,于是便通过网络,和日方的导演、摄影师远程协作,在名古屋的一栋老建筑里完成了一场戏的拍摄。法国去不了,就专门去到外滩唯一一栋法式建筑拍摄,并从全国各地凑了一百名法国人来当群演。

  在成片里,这些内容的比例不多,但黄建新却有他坚持的理由,比如法国人和英国人样子不一样,随便找一些外国人来演,很容易露馅、破坏质感。

  “很难,确实很难。”这是黄建新这位拍了40年电影的老导演,聊起拍《1921》时提及的感受。但除此之外,还有两个字他也说得比较多,那便是“值得”。为什么说这个电影不忘初心,因为他发现电影要表达的很多东西和现实是有映照的,这是当他投入到这个片子当中后才发现的:“(先辈们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敬仰,值得我们追随,值得我们去学习,这是个很大的力量。”


  “电影只是一个入门”

  耗时五年,在大量的曲折当中,《1921》终于要跟观众见面了。

  待到影片上映后,票房和评分都会成为衡量影片的一种尺度,但在黄建新心里,这部电影的意义将不止于纸面成绩:“希望通过这个故事,把这段历史通俗地介绍给年轻人,让他们有了兴趣,再尽可能去看书。电影只是一个入门,我们借此让大家了解这段历史是有价值的,这就是我们想做的事。”

  他的这份希冀,其实也印证了主旋律内容创作思潮的一种改变。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主旋律电影的表达往往都只停留于说教层面,仅仅只是把历史上发生了什么,“总结”给观众,像是课本内容的影视化。久而久之,让普通观众和主旋律、历史走得越来越远,主旋律也成了一种不太受市场欢迎的内容类型。

  但黄建新觉得,这不是主旋律本身的问题,而是创作者没把主旋律拍好。在拍《建国大业》时,他进行了一次全新的尝试,电影上映后,他特地走进了一个放映厅里悄悄坐下,直到听到影片放映结束、观众们自发响起的掌声,他的心才放下:“中国电影以前跟老百姓期待的东西有差距,如果我们做好了就可以。”

  《建国大业》掀起的这股潮流,很快就改变了行业。到了最近几年,伴随着大量成功的商业主旋律影片问世,更多创作者们都意识到,只有让年轻人和历史贴近并明白走进历史的意义,创作者才有机会和他们对上话;而借助这样的对话,年轻人们也能明白,我们和历史之间的联系,历史之于今人的意义。

  “拍五·四运动那场戏的时候,来了很多年轻人。我问大家对这场戏是怎么看的。有人告诉我,先前试戏的时候,在里面一喊‘还我青岛’,瞬间就热血沸腾了,感觉‘进去(历史里)了’。只要队伍一前进,所有人的心都起来了。”在黄建新看来,这种改变其实是双向的,一方面让年轻人体会到了历史,但另一方面年轻人的精气神也改变了这场戏的气质——这大概就是拍这样的主旋律影片,更深一层的意义。

  “形象体系跟背书、说教不一样,形象体系最大的特点是你有联想,让观众产生联想,一旦产生了,他的力量就会翻好多倍。”黄建新指出,“如果我们把这样的电影拍好,让观众产生这样的联想,我们就特别的有成就感,制作就值了。”而从通过影像改变观众的这个想法来说,电影《1921》的故事,其实要等到正式上映之后,才算真正开始。

  END

标签组:[中国电影] [剧情片] [战争片] [黄建新] [建党伟业] [建国大业] [主旋律电影

上一篇《1921》女演员阵容曝光,清一色演技派,冲着颜值又是视觉盛宴了_电影

下一篇定档7月1日,电影《1921》揭晓饰演“一大代表”演员阵容_刘家祎

相关阅读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