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高考历史上最大作弊案
原标题:各国出重拳严打替考作弊
来源:环球网
文:夏雪 田秋 青木
高考冒名顶替的话题近来持续受到关注,除了谴责冒名顶替者、为受害人寻求补偿外,许多网民也在关注如何减少类似事件发生。实际上,替考、假材料和集体作弊等行为在许多国家都是升学考试中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为保证考试和考生的真实性,一些国家实施法律上的惩罚措施,另一些国家则通过繁琐的升学程序来加强对学生的审核。
韩国:视作弊为“国耻”
在韩国,“一考定终身”的观念根深蒂固。高考当天,甚至举国上下为考试让路:军事训练延后、航班起降时间调整、交通管制……韩国人对高考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与此同时,替考作弊行为屡禁不止,手段不断翻新。韩媒甚至曾将普遍存在的作弊问题称为“国耻”。
2004年,韩国爆出本国高考史上规模最大的一起集体舞弊事件。高考当天,光州市考场发生了用手机短信集体作弊的案件,涉案人员多达374名,其中314人被取消成绩。作弊者包括应届高中毕业生、高中低年级学生和代考的大学生。作弊者在考场内外,用手机短信收集并发送答案。由于当年高考舞弊情况严重,韩国警方展开全面调查后发现,其他地区也存在多起替考行为。最终,因涉嫌替考被调查的人员达到2.7万,替考枪手、给考生传送答案的课外辅导机构负责人等分别被判刑。
为了遏制作弊之风、提高作弊的成本,韩国教育部于2015年出台了“高考不当行为处理规定”。根据规定,抄袭他人答案、利用手势交换信息、替考、强迫他人协助作弊等行为将面临连续两年失去高考资格的处罚。对考试作弊行为情节严重的考生,将追究法律责任。此外,为了防止替考行为,韩国高考答卷上还增加了笔迹确认栏,由考生亲手写入几行文字,以便事后进行笔迹鉴定。
除了本国高考外,韩国在一些国际考试领域同样存在舞弊现象。2016年,由于在韩国举行的美国大学入学考试(ACT)作弊情况猖獗,有家长甚至花大笔金钱买试题。为确保考试公平进行,ACT决定关闭在韩国的25个考试中心,所有考生需转往首尔的考场应考。这一事件也并非首次在韩国发生,早在2013年,韩国就曾因试题外泄,被迫首次取消SAT。当时韩国政府调查后,怀疑多家补习班非法取得试题,在韩国掀起轩然大波。
韩国专家认为,韩国之所以考试作弊现象猖獗,是因为整个社会“唯学历至上”的意识仍根深蒂固,以学校出身来论资排辈,这样自然会引发不少考生和家长为了高分而不择手段、铤而走险。
美国:增加材料的繁琐程度
舞弊问题在美国也十分普遍。在申请美国高校时,已经被录取的学生一旦被发现有任何舞弊行为,也会立即被所在学校开除并取消所有学分,但被开除的学生还是可以转学到其他学校,甚至可以辗转回到曾将其开除的高校。
2019年发生的大规模材料作弊事件震惊美国,许多富豪名流的家长通过购买作弊服务、贿赂、伪造档案等方法,协同教育机构和大学体育教练,将子女送进美国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南加州大学等顶尖名校。其中被提名奥斯卡奖的弗莉蒂·赫夫曼因出演著名美剧《绝望主妇》广为人知,她和丈夫向一个作弊机构以慈善捐款的名义支付了15000美元,找人为女儿在大学入学标准考试(SAT)中代考。赫夫曼最终被判3万美金的罚款和250小时的社区服务。
在美国无论是考试期间还是之后,一旦被发现有任何作弊行为,考生的成绩将会被取消。但即使是在重要的标准化考试中作弊,考试机构不会公布此类信息,也不会向大学通报此人有作弊记录,更不会禁止作弊的考生再次报名参加。正是因为代考这样的行为不会带来多么严重后果,此类事件屡禁不止。
为防止“一考定终身”发生,美国高校在录取中也尽量采取材料繁琐化来加强对学生的审核。一般来说,标准化考试成绩只占一部分比重,推荐信、申请文书、在校成绩、课外活动等都是重要的参考,通常无法简单通过篡改或者顶替别人的成绩就进入理想的大学。然而这类措施也有弊端,正是因为指标众多,学校反而可能无法一一核实,也就造成许多可以被人利用的漏洞。比如学校对学生的档案缺乏认真严谨的审查、对学生的能力也不会进行测试。例如,一些学生想以体育特长生的名义进入美国名校,提供的虚假的赛事排名成绩,而不少高校竟然都无法发现。另外,在认定特长生资格时教练权力颇大,只要有其担保,学生就会被录取。
目前,不少美国高校也在逐步摸索监管的方式。例如加州大学系统要求学生把成绩单和学位证书等文件发到专门的第三方鉴定机构;斯坦福大学发布了一套针对体育特长生的新核实方案,学校体育部门的行政领导将会被分配负责相应的大学运动队并且负责审查和确认学生运动员的资质;在南加州大学,几百名教职工联合致信学校,要求学校更加透明地运作招生流程,并且加强教学人员在此事中的话语权。
欧洲:作弊最高可判监禁
近几十年来,欧洲高校没有冒名顶替事件出现。德国洪堡大学高校教育研究学者斯托尔兹对《环球时报》记者介绍称,欧洲在历史上曾出现过此类现象,甚至有顶替者当上名校教授。之后,各国加强立法,对于顶替者给予身份造假罪等处罚,以及3年以上的监禁,之后此类现象几乎绝迹。“然而随着上世纪90年代末留学热的兴起,欧洲又出现一些留学生冒名顶替的事件。”
相比冒名顶替,材料造假则更频繁。从本世纪初开始,欧洲各国加强了对学生入学的材料的调查。德国、比利时、奥地利及瑞士大学入学申请要进行通过相关审核,要求学生提供从小学到大学的成绩、学业证书的公证书以及语言证明,同时还要对申请学生进行面试,询问专业相关的学术问题。
尽管造假问题得到一些遏制,但是考试作弊现象在欧洲大学仍层出不穷。英国《卫报》曾报道,数据显示,英国高校2013-2015年共有5万多学生被曝有考试作弊行为。法国考试作弊也很寻常:2013年法国瓦尔德马恩省一名高中生因请朋友替他参加英语口语考试,受到1000欧元的处罚。在一些案例中,当事者甚至被监禁几个月。
在法国巴黎大学留学的郑同学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法国高校对作弊的惩罚非常严厉,如果被发现,罚款高达9000欧元,严重如大学升学考试还将面临3年监禁,取消学位及学历。
“如果在德国高校的申请、考试等环节中被查到作假,那么这名学生的前途就会受到影响。”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博士生李同学对记者说,德国考试主要分笔试、论文和口试,考试都会要求学生出具有照片的有效证件。以写论文为例,学生在途中需要不断向导师汇报进度、参考材料等细节。对于作弊的学生,德国会给予开除学籍,甚至受到刑事处罚,且会记录在案,影响未来的职业生涯。因为学习难度高,德国大学有1/3的学生中途退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