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2021年王源参加了几个节目
王源《环球人物》杂志专栏《王源说》
高三学业繁忙 更新不及时 请见谅
2020.5.29 调整了一下文章顺序
文章图片cr微博 见水印
感谢评论区的小可爱们纠正了出来的错误,已修改。
2018年
二月《挪威的雪》 三月《巴黎,日落之前》 四月《凌晨随想两三事》 五月《和时间的比赛》 六月《旅行的意义》 七月《剧组里的舍与得》 八月《再见,牧尘》 九月《你来听我的演唱会》 十月《成长的量变与质变》 十一月《写在18岁的十字路口》 十二月《冬夜回望》
2019年
一月《长大这件小事》 二月《我家的年味》 三月《重逢在柏林》 四月《定格春天》 五月《一个无法复制的春夏》 六月《万物有声》 七月《运动教会我的事》八月《18岁的一份答卷》 九月 《写给8月的最后一天》 十月 《波士顿的雨》 十一月《不一样的19岁》 十二月《按下生活的切换键》
2020年
一月《留住时间的碎片》 二月《不完美的下厨记》 三月《和牧尘的第二次告别》 四月《独处的时光》 五月《天台上的落日与晚风》 六月《此心安处是重庆》 七月 《夏日垂钓》 八月《总会有一片海,适合我去看看》九月《西藏光明行》十月《心中的星空》十一月《20岁的朝朝暮暮》十二月《音乐是时间的礼物》
2021年
一月《“1900”,寻找自我的精神乐园》
● 2021年一月 《“1900”,寻找自我的精神乐园》
每月一会,这是我以文字与大家相会的第四年,因此特别想分享些“我”之外的世界。我相信,除了脚步能够抵达的地方,还有许多是唯有心灵方可触及的角落,那就是电影、音乐、书籍的次元。2021年的第一篇,我想聊聊喜欢的电影。
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出生于意大利西西里岛,29岁时便自编自导了处女作《被称为教授的男人》。浪漫之地出生的导演爱拍浪漫电影,最著名的就是时空三部曲:《天堂电影院》、《海上钢琴师》和《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但如果要反复推荐,我第一反应是上映于1998年的《海上钢琴师》。
该片改编自亚历桑罗德·巴里克文学剧本《1900:独白》,讲述了“弗吉尼亚号”客轮上的弃婴“1900”意外结缘钢琴,并启发天赋成为“大师”的传奇故事。“1900”,这个主角名看似随意不着边际,实则意味深长。它代表20世纪的开端,第二次工业革命行至巅峰,人类的生活方式天翻地覆:有人被裹挟着随波逐流,有人在资本和经济中迷失自我,也有人不断膨胀者贪嗔与欲望。
整部电影是由小号手麦克斯的叙述展开的。影片中,麦克斯在一战后的1924年登船,又在二战前的1933年下船,在海上见证了一段繁华年代,也感受着世界的巨大变化。影评认为,“1900”是麦克斯想象出的人物,是他曾经历过的干净、自由又纯粹的黄金年代。故事结尾,“1900”选择留在船上,麦克斯典当了小号,精神自由和无奈现实就这样展现在观众面前。影片中关于音乐、抉择、归宿的讨论令人印象深刻,而我最喜欢的还是那句台词:“琴键有始有终,琴键是有限的,但你是无限的,在琴键上创造出来的音乐才是无限的。”人,一直都是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中,创造着无限的自我和可能。
《海上钢琴师》是很经典的音乐题材电影,而中国的音乐类型电影也常有,以“钢琴”为意象的并不少见。去年我有幸在一档节目中尝试话剧演出,也是一个与音乐相关的题材——《国歌》。我饰演《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聂耳先生,感触颇多。音乐是“1900”的归宿,也是聂耳的武器,都是他们一生不可或缺的心灵财富。
这就是艺术的价值所在,也希望无论世界如何改变,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精神乐园。
● 2020年十二月 《音乐是时间的礼物》
2012《音乐是时间的礼物》在落笔这篇稿件之前,我正要出发参加一档音乐类节目的最后一次录制。虽说节目类型是比赛,必然有竞争有排名,但是这么多期录制下来,此时此刻,我并没有感受到竞技舞台的沉重压力。相反,在一次又一次的歌曲表演中,我开始享受每一次舞台,享受和前辈的默契相通,享受与音乐相融相生。
不过,刚来这个节目的时候,我的心态远没有这么平静,总是避免不了紧张与忐忑。第一期录制,是把自己丢到一个“真空”的环境中,仅用歌声与前辈们初见。我们通过音乐这种最纯粹的介质产生共鸣,彼此相遇,彼此对话。那天我唱了一首相对安静的歌曲,也从此也从此开始了这段旅程。
悠悠的时间长河里,总会有一些或黯淡或喜悦的瞬间,时过境迁再次回忆时,会发现总有音乐陪伴着我们。最重要的是,穿过岁月的长廊,跨越层叠交错的空间,闪烁的音符依然能够抵达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也许第一个音符响起,就有让人红了眼眶的力量。
在节目里,我体验过很多不同类型的舞台,有深沉的内心剖白,有平静的自我对话,也有让现场躁起来的热情澎湃……我越来越意识到,那些印象深刻的经典旋律可以让人产生“肌肉记忆”,并成为时代记忆的独特载体。要让想它们再次绽放光芒,重现音乐的场景和气氛十分重要。
比起“用音乐逃离时间”的说法,我更愿意相信音乐是时间留给每个人的礼物。在规律有序的生活里,音乐总是可以提供一点点不经意的小惊喜。尽管人们听到它的地点不同,时间不同,并为之雀跃和动容的心,却是一致的。每一个时间节点,都有无数通往将来的岔路口,我们走在千千万万的分岔上,耳朵里却能永恒拥有一片潮汐。
于我而言,音乐更像我的一位旧友,我与它推心置腹,互相珍惜。它积蓄着我平日的种种思考,也隐藏着我创作时的情绪狂澜,像风,像雨,也像一朵迟开的花。
此时,窗外的灯火通明透亮,薄薄的云雾缓慢游动着,在奔赴下一个舞台的路途中,我突然想明白了——虽然音乐会被打上岁月的烙印,但岁月也会回赠爱音乐的人永恒的热情。
● 2020年十一月 《20岁的朝朝暮暮》
2011《20岁的朝朝暮暮》20岁,它是人生旅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生命长河里普通的一天。
在20岁没有真正到来之前,我曾经对这个年纪有过很多的想象——可能是晴天暴雨似的热烈,也可能是岁月安稳般的温馨。如今当它真正降临的时候,我内心有一种意料之中的澎湃,也有一种出乎意外的平静。
好几个月前,“20岁怎么过”这个话题再一次在会议上被提出来。按照以往的习惯,我们可能打算举办一场线下演唱会。但是今年情况不同,当时大家都对线下演唱会抱着很大的担忧。也是在那会儿,我有了直播分享20岁这一天的想法。
“分享自己的一天”,虽然看起来只有寥寥几个字,但是执行起来就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好在大家都铆足了劲儿往一个方向努力,我们遭遇了重重关卡,但是最终也一个接一个地完成了通关。
忙碌的过程中,我有时会想起19岁的那一天。那次生日的时间被拉长到30多个小时。现在想来,当时收到的祝福、收获的感动,几乎都是“加长版”的。而今年,在20岁的这一天,我想在最熟悉的地方与最熟悉的人在一起。我期待与大家分享一个完整的自己,期待每一个朝暮共往的奇遇,期待每一个惊喜时刻的发生。
这次直播的主题就是“朝暮”。从字面意义上来讲,朝暮,无非是指朝日和暮晚。但在我心里,朝暮的意义并不是简如此单一的——以时间为轴,朝暮是日月有别的光景;以身份为轴,朝暮是我身为普通人和身为歌手的两面,是舞台上的我和倒影中的我的交汇。
朝暮,像是映照我人生来路的词语,我在两条平行线上交替前行,一路歌唱,也一路成长。想到这里,我觉得无论从哪种意义上来说,20岁的第一天这样度过,都是很圆满的选择。
以前总觉得“2”字开头的年纪很陌生,总觉得路途遥远、岁月绵长。20岁,潦草的梦境里有对未来的期许,也有对往事的回忆,这些都是我深藏在心底的柔软和温暖。朝朝暮暮里,祝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沉淀过往,迎来新光,找到生生不息的热爱和梦想,享受不期而至的快乐和青春。20岁的这一天,谢谢大家陪我一起度过。
● 2020年十月《心中的星空》
1010《心中的星空》这次草原之行,我期待了很久。
我们从海拉尔机场出发,穿过矗立的楼宇,车子一路驶向秋天的草原。与我想象中无异,原野辽阔得眼睛都装不下,近看一眼又远跳一眼,还是望不到尽头。这里的气温确实比我想象中要低很多,尽管事先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刚一下车,还是被冷得一哆嗦。
草原的见面礼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雨。棋子大的冰块噼里啪啦地敲着屋顶,身边的人说话都高了几个分贝。好在没多会儿,雨就停了。我走到草原上,准备尝试一下骑马。
草原和马儿是最可靠的伙伴。广袤的草原给了马儿驰骋的天地,奔驰的马儿也让空旷的草原充满生机。和我做伴的这匹小马性格温顺,带着我走出好远,又带着我回了头。
马儿不叫,但是风却嘶鸣得厉害。学着当地朋友的样子,我也很快习惯了扯着嗓子说话。他们告诉我,草原上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最珍贵的。从小到大,他们和这片草原彼此守护,度过了漫长无忧的岁月。
我印象很深,那天下午冰雹雨将天空洗净,天空馈赠以彩虹。马儿带我往回走的路上,我看见一只小狗乖巧地蹲坐在蒙古包前,慵懒地看着远方。到了晚上,整片天空挂满了星斗,仿佛星空弯下腰来,给了草原一个拥抱。
这幅景象让我想起在陕北拍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的经历。白天太阳持续炙烤着黄土高原,只有到了晚上才能凉爽一些,每到这时,我就喜欢坐在窗前放空。黄河边上的这片土地,曾经风沙肆虐,如今树木繁衍。望着头顶那片沉静明亮的夜空,我终于体会到小韩老师这个角色心中的澎湃与宁静。
抬头望星时,总是想家。无论黄沙还是绿地,星空总是承载着人们对故土的浓情。无论是选择“走出去”还是“留下来”,家乡永远是我们身上最深的烙印,也是我们心中埋藏的依恋。我们与家乡的物理距离可能长短不一,也许就在脚下,也许隔着山河,但是我相信,只要想起家乡,每个人的记忆里都会有一片熟悉的星空,哪怕相距再远,也可以在心里放牧星群。
● 2020年九月《西藏光明行》
1009《西藏光明行》飞机降落在西藏昌都。
虽然对海拔4334米的邦达机场早有耳闻,此前也去过海拔4411米的稻城亚丁机场,但这次在降落之前,心中还是有些忐忑。时值夏末,我们在北京还穿着短袖,落地后就不得不穿上冲锋衣。工作人员还让我喝了葡萄糖,以防初到高原的不适。
这次进藏是为了“源基金2020西藏光明行”项目,项目组希望通过捐献人工晶体、手术耗材和组织白内障手术筛查、心理疏导等方式,为一些患者留住光明。
下了飞机,我们匆匆坐上车赶往一家医院。海拔和气温的变化是慢慢反应到身体上的,没过一会儿倦意就汹涌袭来。车窗外是辽阔壮美的风景,睡睡醒醒之间,就这么静静望着,也是一种久违的治愈和放松。
到达医院后,我收到了象征欢迎和祝福的哈达,心头瞬间暖了起来。医生给我讲解了病例筛查的注意事项,尽管已有心理准备,但到了检查室后,我还是有点紧张。来筛查的几乎都是老人家,岁月在他们脸颊上留下深浅不一的痕迹,高原上的强紫外线也给他们的双眼留下了程度不一的浑浊,有的老人连视力表第二排都看不清了。
筛查到后半段,一位躺在床上的奶奶紧张了起来,脸上流露着对手术的担心。我的手和她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那是一双饱经风霜的手,里外都是茧皮和沟壑,手心在微微沁出汗水,却让人意外的感觉踏实。傍晚,第一天的筛查工作和捐赠顺利完成。接下来的两天,我们驱车去往更远的医院,为那里的患者们提供帮助。
“把你的伤心都打扫干净,让我看看你心里的光明。”忽然就想到了这句歌词。光明如此重要,世上美妙的风景、生命的重要时刻、亲友的喜怒哀乐,都依赖我们的双眼去铭记。也许我们没办法真正地感同身受,但是尽自己所能,提供一点微小的力量,能多为一双眼睛留住光明,就是有意义的事情。
回程路上,我们在一片广袤的草地上偶遇了牛群。同行的伙伴想要下车拍两张照片,结果走了两步就被高原反应“劝退”了。我们坐在车上看着牛群渐渐远去,他们悠悠地走走停停,像是同这片原野秘密低语,茵茵的绿色在眼前蔓延着,仿佛洗净了双眸,让我们把这份宁静和纯粹长久的留在心间。
● 2020年八月《总会有一片海,适合我去看看》
2008《总有一片海,适合我去看看》最近常有一个感受是,18岁以后的时间都过得好快,快得像是一个脚步就迈了过来。但是细细想来,成年后近两载光景,确实也很忙碌,走过很多地方,经历了很多人事和心绪。如果一定要从这些回忆里抽取关键词,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词应该是音乐和夏天。
我一直很喜欢夏天,无论是暴烈的日光还是滂沱的骤雨,都跟我心目中20岁的模样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今年是我“1”字头开年的年纪里最后一个盛夏,我打开了所有感官,让音乐替我肆意表达。就这样,EP《肆百击》正式与大家见面了。
事实上,我是想通过这张专辑呈现自己当下的状态——我相信日子常新,未来不远,我们去听海、去看世界的奇妙、去感受夏天的气息,把一个更自由的自己交还给万物和音乐。所以在《四百击》单曲定型之初,我就把MV的拍摄地点定在了海边。
在我的印象里,夜海总是充满了神秘感。凌晨时分,奔赴一片暗夜里的深海,等待一伦孕育中的新日,对我来说是一份非常难得的体验。刚到沙滩时,海峰直直地往衣领和袖口里灌,海浪声在耳畔此起彼伏。原本正交谈工作的人们,在看向大海的那一刻,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沉默。在那黛色中,翻涌着海的深沉,也翻涌着人的心事。
拍摄前,我就下定决心,要去海里“浪迹天涯”一遭。拍摄过程中,我在海水里进进出出了几次,并未察觉时间的流逝,直到发现海天交接处逐渐泛起了粉红色的、微微的光亮。
等到下一个拍摄镜头结束,我偏头一看,太阳已经露出了一点点轮廓,原本深蓝的海面被染成橘红,仿佛红霞把海水烧沸了一般,周遭的温度也随之缓缓升高。远处的一只小船慢悠悠地驶向霞光,就这样拉开了新一天的序曲。这一刻,我突然觉得这崭新的日子,这崭新的20岁,会是一段奇幻又美妙的旅程。
就像歌中所唱的:“总会有一片海,适合我去看看。”我深信音乐的力量在于给人们以共鸣,也期待20岁的我们会在某一个时刻,跨过眼前这片海,到达同一个彼岸。
● 2020年七月《夏日垂钓》
2007《夏日垂钓》
在一个相对陌生的地方,做一段相对长期的停留,我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的体验了。记得第一次踏上这块被黄河滋养的土地时,不知为何,我心里泛起的居然是一种亲切、平和、熟稔的感受。这里没有那么多高耸的钢筋水泥建筑,车行渐到深处,也少了几分嘈杂和喧闹。望着窗外风景一帧帧掠过,忽然心生预感,我可能会在这里拥有一段安谧自在的时光。
果然,安顿后没多久,我就找到了垂钓的乐趣。某天工作结束后,我带上了钓具和小板凳,寻到了一片理想水域。夏天的日头总是很长,明明已是接近傍晚的光景,太阳依然有些毒辣,我特地在一块枝叶繁盛的阴凉处坐着,一步一步开始做起了准备工作。拴好鱼线鱼钩,将鱼饵穿在鱼钩上,举起鱼钩用力前抛,水中央轻轻漾起了一圈涟漪,接下来,就是安静等待鱼儿上钩了。
等了很久,升腾的热气开始在身边涌动,可水面还是毫无动静,同行的人已陆陆续续有了收获,我渐渐有些焦急。又过了一会儿,我终于感受到了鱼竿轻微的颤动。“终于上钩了!”我心想。随即用力一拉,一条只有食指长的小鱼在眼前晃晃荡荡,我顿感失落。再次甩竿进水面,不料一不小心将鱼线钩在了树枝上,这下沮丧更甚。
晚些时候,太阳渐渐没那么炽烈了,我们决定收竿返回住处。临走前,我轻轻把小鱼放回了水里。再抬头时,发现周边好几个垂钓者此时还在岸边,有人收获颇丰,也有人同我一样,鱼桶里几乎空无一物,但他们都无一例外的心平静气,继续专注的等待着。
那一刻,我好像突然意识到了什么。小时候听喜欢钓鱼的长辈说过一句话——鱼不难钓,但是钓鱼难。少时懵懂,只觉得这句话深奥又拗口,从未真正深想其中的蕴意。现在我才领悟,钓鱼难,原来难在心静。如果钓鱼的初衷只是渴望收获,那么我们可能无法体会到垂钓的乐趣。
过了两天,收工后,我又带上鱼竿和小板凳去往岸边。这一次是轻装上阵,心无杂念,虽然还是没什么大的收获,但是真正体验到了“愿者上钩”的奇妙心情。回程路上,突然下起了太阳雨,天边尽头,一道彩虹弯弯架起,像是远远垂钓着远山的绿意。
● 2020年六月《此心安处是重庆》
2006《此心安处是重庆》5月末的时候,借由工作的机会,我回了一趟重庆。当飞机逐渐靠近地面,故乡的土地在眼前缓缓铺展。走出机舱,熟悉的湿热感扑面而来,让我切实感受到自己回来了——这个承载了儿时所有记忆的城市,这个光是听见乡音就倍感亲切的地方。
似乎很难用单一的色彩去形容重庆,在我心中,它常常是云烟氤氲的模样,时而也有浓墨重彩、流光四溢的瞬间。这座城市好像充满了故事——当我在重庆的街市奔跑,穿过小巷,穿过楼梯,途中遇到的每个人都有着独属于自己的情节,上演着一步步无需观众的电影。他们把日常的喜怒哀乐融入重庆浓浓的烟火气里,是这座城市的生命力所在。
或许是在这里生活了很多年,又或许是已经很多年不在这里生活,现在每次回来,我总发现重庆好像变了那么一点点。小时候懵懂,对家乡的理解也相对单一。提起重庆,逢人便介绍著名的城市地标建筑,说到美食,就热情推荐盛名在外的火锅。而现在,重庆可打卡的建筑越来越多,美食更是花样繁多。这座城市变得更加年轻、更加朝气了。所以我一直觉得,一座城市的迷人之处在于,它能让熟悉的人也时常感受到新鲜。
当然,这里也有从未改变过的东西。当豆花饭的香味卷进鼻腔,配套的小菜整齐地码在桌子上,这一刻时光好像回到了过去,味蕾逐渐被充满记忆的食物唤醒。我满足地吃完一碗,马上生出再来一碗的冲动,只能说,故乡的味道有种让人“原形毕露”的魔力。
不过,和美食相比,故乡的家人才是我心中最大的牵绊。即便这次行程紧凑,我还是想办法和他们见了一面。好久没见的爷爷奶奶依然矍铄,这一边爷爷滔滔不绝地分享着从茶馆收集到的见闻,那一边奶奶叮嘱我在空调屋里得加衣。听着他们的字字句句,觉得人生最安心舒适的时刻,也不过如此了。
写到结尾,还是难以说尽故土的一切。这些年,我走过四季如春的彩云之南,也去过寒冷凛冽的海拔4000米高原,感受过东半球的柔风,也聆听过西半球的雨声。脚步虽远,但对故土的情结却从未改变。对别人来说,重庆是旅行的目的地,对我来说,重庆是时时刻刻的“此心安处”,是回一回头就能抵达的故乡。
● 2020年5月《天台上的落日与晚风》
2005《天台上的落日与晚风》经过了两个季节的交替,枝丫从枯黄变成新绿,夏天猝不及防地来了。许久不出门的后遗症是选择困难,看着手机上显示的温度,又柜子里挑拣了半天,才选出了最适宜的衣服。时间的流逝也体现在头发的长度上,额前刘海在4个月里疯狂生长,最近甚至能轻易抓起一把扎起来了。
出门迎接工作,内心是雀跃的。正式开工前,我特地打理了一下长期没剪的头发,觉得整个人轻快了许多。复工后的第一个活动,工作人员将舞台搭在了天台。我一路攀爬台阶而上,到了天台口,风一下子就从外套灌了进来,衣服被撑得鼓鼓囊囊,说话声不由得要大上几个分贝。
舞台出现在眼前的心情,是没有办法准确形容的。我久违地将耳返塞进耳朵,将麦克风牢牢地握在手里,鼓点在身后阵阵颤动,琴弦也发出跃跃欲试的声音,一曲唱毕,熟悉的澎湃感和归属感填满了内心。
休息时,我抬头望天,天空好像被落日烧得滚烫,西沉的太阳临近坠幕,霞光四溢,满城铺锦。慢慢地,硕大的金乌一点点躲进云层,我看得入了迷,回过神想用镜头记录这一刻时,只剩下一点最后的余晖了。去年我回重庆时也端详过山城的落日,也曾被通红的苍穹惊艳过,但好像从来没有像此刻一样意识到美景的易逝。它出现得悄然,也消融得迅速。所幸能邂逅上一眼,也算没有辜负这大好的时节。
夜色逐渐浓郁,我依着栏杆继续眺望,远处的高楼开始逐一点亮,绽放成五彩缤纷的灯火。此时天台的风也更加猛烈了,“呼啦呼啦”地吹个不停,将衣角拉起,把头发打乱,又毫不留情地钻进耳朵,强势地让周遭都安静下来。我的思绪也随着这阵风飘回了小时候的巷口,如果是这般光景,定要和其他小伙伴一起在晚霞里逆着风赛跑,心里倒是不会盘算输赢,只想着冰箱里的西瓜冻到了几成……
这一场落日晚风,是夏天的标志。只是停不住的落日,抓不住的晚风,究竟会给我们留下什么?我想,是看着夕阳斜卧时,内心被撼动的壮阔,也是晚风拂面时,回忆被牵引的温柔。不知道留在天台上的那首歌,有没有记住这落日晚风。
● 2020年4月《独处的时光》
2004《独处的时光》春风缱绻,花照旧开,我们的生活却被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改变了。现在,我也加入了“网课大军”,成为“云上学生”的一员。以往老师在教室里授课,与同学面对面交流,现在这些事情只需要一块屏幕就能实现,对我来说,这确实是一种新鲜的体验。只是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阵,新鲜感被消磨了不少。
生活最大的改变是,我一下子拥有了大把独处的时光。于是我将之前积攒了很久、想看却没能看的电影找出来,刷了一部又一部。下厨的热情依旧在持续着,不过我发现做得最好的一道菜,其实是水果拼盘。
当面对面社交几乎减少为零时,我才慢慢发觉,这段独处的时光并不像最初想象的那样无聊。恰恰是这段时间,让我前所未有地窥悟自己,并且真切地感受到独处的魅力。早些时候,我对独处的理解非常狭隘,常将它与孤独、寂寞混淆。实际上,独处并不是一种逃离行为,它更像是一种回归,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
我曾看到一句话是:“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他自己”。现在想想,很多时候我们并不够了解自己,反而是外界的评价对自我判断影响更大,因此我们常常困于迷茫和彷徨。独处的时间里,我们可以用最轻松的状态与自己对话,不必在意周遭的目光。我们只需聆听内心最真实的声音,享受一种最纯粹的自由。
在放空的日子里,陪伴我的是悦耳的音乐,顺着流淌的旋律,我能寻觅到创作者的心路历程;还有一部部电影,透过那些触动人心的台词,那些或喜或悲的神情,我能感受到人类情感中细腻的温度;还有书籍,阅读那些散发着墨香的诗篇,我体会到了文字永不褪色的魅力……在这样的独处里,我的内心只觉得充实,而不是荒芜与贫瘠。
过去几年里,我几乎很少真正空闲下来,大多数时候是在飞行、辗转、工作……突如其来的独处机会让我有了这些思考。当生活被按下暂停键,我们不如顺其自然,一边放空,一边“充电”。等到生活重启那一刻,那时的我们,不仅拥有了独处的能力,也有了更多拥抱世界的勇气。
● 2020年3月《和牧尘的第二次告别》
2003《和牧尘的第二次告别》说来是一种稀有的感受,这是第二次跟牧尘这个角色说再见了。一年多前的夏天,我曾经跟他做过一次郑重的告别——从剧组离开,与角色剥离。那时候的我还没有仔细想过,他最终会以什么样的状态呈现于荧屏,也不知道那些赤手空拳画出的灵阵会变成什么模样。直到看到那个生于北灵境的小孩和父亲一起站在雪原之上,我才被屏幕里的画面慢慢拉回到与牧尘同行的时间。
夜色渐重的时候,我终于将这个角色的经历悉数回顾了一遍,进入那些与之共生的回忆,有几个刹那,仿佛我自己真的在故事中的世界与他相遇和交手过。他的一生波澜壮阔,出身不凡,被寄予厚望,灿烂、桀骜,是当之无愧的少年英雄。也就是这样一个他, 不畏路途崎岖险峻,跋涉再跋涉,淬炼再淬炼,最终成为大干世界的大主宰,肩负起了拯救苍生的责任。
即便如此,在我心中,牧尘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存在。虽然生来便是牧域少主,但是他没有灵力;纵使他后来走上大主宰的道路,一路上却失去了许多珍贵的亲人和朋友。有人认为牧尘是幸运的,有人觉得牧尘有超人的胆魄, 这些我不否认。但是在他的灵力一层一层渐渐强大后,我始终觉得执着和善良,才是他生命的底色。心怀天下,百炼成钢,也许才是他真正打动身边人,打动观众的地方。
和被故事选中的牧尘相比,生活中我们可能没有那么多 “非你不可”的时刻,很多问题的解答方法也都有可选项或参考项。但与其按着参考做题,等待被赋予价值,我们更应该去寻找新的思路,发现和创造价值。“山不过来我过去”,在自己的一方天地中,将裁量生活的权利牢牢地攥在手心。
我曾看到一个有意思的表达,它描述了生活的两种状态——“梦见生活”和“落实生活”。如果我们注定无法拥有斩破苍穹的力量,生活里也要灯火可亲,有梦可做。只有这样,人生才经得起时间的反复雕琢,才能长久以盛开的姿态,迎接每个春天的来临。
2020年春天,和牧尘第二次告别,添了一些新的感悟, 也有了一些新的发现。祝牧尘在故事里永远鲜活下去,每天都是崭新的诗篇。
● 2020年2月《不完美的下厨记》
2002《不完美的下厨记》2020,这个充满了未来感的年份,第一次赫然亮相在我眼前时,我还有些恍惚。但不知不觉间来到了2月,才惊觉时间之快,这个猝不及防赶来的年份确实从年初就让大家体会到了它的非同寻常。
农历新年后,我恢复了两年一线的学校生活,日子变得慢了下来。除了上课,我不时关注着国内的消息,经常跟家人朋友聊天。那天看到牧尘吃烤肉,着实馋到了我,于是便有了动手做一餐饭的想法。下课我就去买了食材和锅,做法简单,牛排很快上了桌,但切开后发现肉熟度不是很理想。与此同时,在1万多公里以外的家乡,元宵节悄然而至,妈妈给我发消息,秀了一下自己新get的料理。我仿佛能看到她脸上有着怎样得意的笑容。
没隔几天,我又心血来潮,想煮个不一样的面来吃。虽然这是我第一次做这样的尝试,但在我的潜意识里,火锅底料是各种菜的灵魂。无论什么寡淡的食材,只要有它相佐,都会变得非常美味。可惜我低估了火锅底料的辣度,“噗啦”一下放了一大块,最后把自己辣到不行,作为一个重庆人也只能举起双手投降。
连续两次下厨以不完美告终,我内心有点退缩,但想到妈妈做饭这么久,还在不断尝试新的食物做法,做饭应该有它独特的魅力。食材是朴素的,但每味调料的使用和制作会根据每个下厨的人有所不同。虽然各类食谱盛行,但我相信不同的人烹制的料理都会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如此说来,每一次尝试,每一次经历,每一种情绪,都像这些看似简单的食材,慢慢加工和吸收后,恰如其分地构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在那些鲜为人知的角落里,我们饱满、沸腾,也暗哑、沉默。这些都会成为独一无二的食物,最终被烹成人生的美味佳肴。这么想着,两次下厨带来的小小挫败感逐渐消逝了。
城市慢慢覆上夜色,些许思考后,竟觉得这吹不出褶的平静日子也在闪光。我想到小时候常常会做长大了的梦,在梦里遇见的2020,已经记不清是不是现在这个模样。如今既然来到了这个年岁,就不必缠绕在过去的梦境中,我只希望未来的自己想起此时此刻,不必为过往感喟,内心完整而充盈。
● 2020年1月《留住时间的碎片》
2001《留住时间的碎片》前2天,北京迎来了21世纪20年代的第一场雪。也就一顿饭的功夫,窗外已经白茫茫一片。屋里暖气开得很足,我穿着短袖站在窗前看出了神。雪花隔着玻璃飞扑而来,轻轻落下后安静融化。我能感受到玻璃外的寒气,心里却充斥着火热,上次有这种感受还是在2019年夏天。
“想用镜头记录这个夏天。”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我其实没想象中笃定。不过因为在可以预测的时间里,会有意义重大且颇具仪式感的事情发生,我想,这些应该被记录,值得被记录。尽管常处在镜头中,但是像这样密集且长久的跟拍,对我来说也是少有的体验。直到开机后快1个月,我才渐渐习惯镜头跟随的感觉。
从专辑演唱会的筹备到去往波士顿的生活,这段横跨大洋也横亘在我心中的经历,被一帧帧影像记录下来。回北京后,我第一次看到将要定剪的成片。片子在《吆不到台》的副歌中结束,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询问了我的感受。“摔倒了好囧啊。”我开玩笑地回答。但是思绪却渐渐飘回到去年7月待在重庆的短暂时光。我总觉得夏天是充满惬意的季节,特别是看到那个在江边骑车的自己。那是一种由衷的自由,江边疯长的野草,迎面吹来的暖风,都在对我释放愉悦的信号。那一刻,时间不必被精确计算,它完全属于我自己。
分享会前夕,我躺在床上再次梳理了那个夏天,准备专辑时的焦虑,筹备演唱会时的紧张,飞赴彼岸前的忐忑……交叠的情绪在脑海里浮现,但最后都被成就感和满足感替代。镜头里呈现出来的我,大家或许不那么熟悉,但是欢迎你与他结识一下,欢迎你来看看他在18岁这一年的夏天。
从“没那么笃定”到“感觉满足”,我再一次感受到了记录的力量,影像和文字都能成为载体,以不同的方式将记忆留存,这是现代人最幸运的事情之一。《王源说》已经写了两年,前几天我特意翻出所有稿件看了一遍,感慨万千。还原过四季轮转,也收藏过生活碎片,庆幸在注意力常被牵绊,表达欲常被弱化的今天,我还有这样一块秘密基地,可以交付自己最真切的心情。时光不可复制,但我们一定有办法留住它、记录它。想到这里,就觉得真好,我开始期待下一个春天。
● 2019年12月《按下生活的切换键》
1912《按下生活的切换键》进入寒冬,天气变得越来越冷,我有时真想在被窝里做一只冬眠动物,以至于差点加入起床困难户大军。前不久,在渐渐习惯规律的学校生活后,我在波士顿迎来了又一次开工。
那天的天气依然冷得“六亲不认”。下课走出屋子,耳边只剩下“呼呼”的风声,我裹紧衣服一头钻进车里,这才渐渐缓了过来。到了影棚,那里都是熟悉的工作场景和工作人员,让我很快进入状态。棚里还有各种乐器,我想着过几天需要上台表演,于是在拍摄棚还得空练了一会儿琴,就像是小时候课间和同学一起偷空玩耍,这份自在有些让人贪恋。当天拍摄非常顺利,收工时日头已经落了下来,坐在车里看着窗外变幻的光景,倦意慢慢袭来。
就在睡着前,我忽然有一个新想法:我的身体是一台录音机,生活是一盒可以双面播放的磁带,A面是我规律的学校生活,B面则是忙碌的工作协奏曲。当生活需要我切换身份时,会自动按下暂停键切面播放。就像我前一个小时还坐在教空里听课,下一刻就要进入另一个场景和身份中,这样的体验想起来竟十分奇妙。
第二天,结束了一天的课程,我又踏上了新的工作旅程。驱车4个多小时,一路从天光朗朗开到暮色沉沉,短暂打了个盹,熟悉了几遍稿子,之后就抵达了纽约。这次联合国之行是在世界儿童日当天,换上正式的西装,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徽章别在胸襟上,我身体里的录音机也“唰”地按下了B面的播放键。
用中文在联合国大会堂发言,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免不了些许忐忑。B面协奏曲的高昂曲调在身体里回响,一切在紧张又有秩序的节奏中进行着。会后登上帝国大厦顶层的观景台,心中一片豁然,仿佛曲子空了几拍,而后渐渐悠扬起来。
有那么一分钟,我望着玻璃窗外的城市森林,目之所及鳞次栉比。华灯虽出未上,但是如织的人潮和车流也见证着都市的溢彩流光。在这岁末将至、忙碌时光的罅隙,看着眼前熙攘的人群,我突然对新的一年充满了期待。“身体录音机”仍在继续切换着曲目,我想也快到为磁带录制新曲的时候了。 待凛冬离去,雪融草青,相信一定有新的相逢将温暖延续。
● 2019年11月《不一样的十九岁》
1911《不一样的十九岁》大概是因为距离和时差的原因,总感觉今年的生日持续了很久。出差归来后,我就一头扎进了学校,上课、作业、排练……忙碌中忘记了时间,直到那天中午突然收到很多条消息,我才瞬间意识到,19岁已经“提前”来临了。
不一样的是,这是我第一次在国外过生日。以往生日当天总有一些热闹的欢聚,今年为了凑上与我见面的时间,大家在工作间隙为我提前庆生,算是一个意料之外的惊喜。
那天我回到住处,突然听到客厅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声,循着声音望过去,发现墙上已经布置好了装饰品。吹了蜡烛,吃了蛋糕,我微笑着摆出“19”的手势。在这个充满欢声笑语的温馨傍晚,我把愿望小心收藏着,开始在19岁行进。
小时候,我们的生日心愿大多简单:想快点长大,想拥有魔法,想要橱窗里心仪了很久的汽车模型,想要把电子琴换成钢琴。除了那些充满了稚气的幻想之外,童年的愿望在流转的时光中渐渐成真,比如年少时喜欢唱歌,长大后我也慢慢拥有了自己的舞台和唱片。如今在成人世界徜徉了一圈,我又多了新的愿望,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去努力实现。
生日当天是个普通的上课日,本以为过生日的仪式感会微弱很多。直到一起床, 看到妈妈在餐桌上放了一碗腾着薄薄热气的面,唇齿之间弥漫着熟悉的家乡味道,才发现这些仪式感一直是在身边的。
说来幸运,我总觉得自己是被大家厚爱的那一个,这世界上有那么多人,偏偏有人牢记我的诞生日。所以在过去的这些年,无论在什么样的场景下跨入新的一岁,累积着的祝福和各种形式的礼物都在提醒自己,永远不要忘记爱与被爱,不要忘记那一刻的感动。
在我们冗杂又枯燥的日常中,是一个个小小的仪式赋予了生活的意义,标定了我们的存在。一餐饭食 、一张相片、一个手势......这些看似平常却非常笃定的仪式感,更像是幸福感的催化剂,在这个特别又普通的日子里,让我记住了此刻被朋友关心,被家人呵护的心情。谢谢大家祝我生日快乐,但我更希望你们不需要特定的节日,每一天都能平安喜乐。
● 2019年10月《波士顿的雨》
1910《波士顿的雨》来波士顿一个多月,几乎都是明媚疏朗的天气,. 偶尔的阴天似乎也不会让人感觉沉闷。这天下午,我走出屋子,街边的地面一片湿漉漉的,我知道雨来过了。而接下来的一周,雨水可能会频繁地降临这座城市,渐渐加深这里的秋意。
一场秋雨一场寒。波士顿的冷来得始料未及,早上醒来,我迫不及待地想喝一杯热咖啡。过去在北京生活了好几年,夏有空调冬有暖气,我对季节和温度的感知早已没有那么强烈,倒是对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温差有隐隐的感受。北京的秋总是短暂,很少能遇到这种秋雨绵绵的氛围。对我来说,这是一种新的生活体验。
相较于夏雨的猛烈冲刷,秋天的雨倒是温柔许多。雨丝淅淅沥沥地聚着,随意地蹦上窗沿又落在地上。撑一把伞走在路上,雨水落在伞面上的声音格外治愈。雨天里的波士顿,风也来得更勤了些。两排树木伫立在街边,树叶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不一会儿就晃晃悠悠落到脚边,似乎是秋天最好的证明。
擦肩而过的行人中,有的裹紧领子迈着大步,来去匆匆;有的面容平静,不慌不忙,漫步雨中。他们的身影从小店的窗边晃过,不一会儿就消失在了视野之外。我常常感觉,这才是这座城市最宁静的时刻,好像大家和雨水有着独属于自己的交流方式。
记忆中,很多词作者对“雨”这个意象都钟爱有加。他们常常以音乐为笔,文字为墨,将“雨”穿插其中,刻画了无数个令人动容的故事。在那些故事里,雨的形态各式各样,它能安排屋檐下的邂逅,也常勾起电话旁的想念。有人等烟雨,有人怪兩急,好像朝湿的水汽能渗入心底,汹涌的暴雨能让城市颠倒。
一直到现在, 音乐软件首页也时常会给我推荐“雨天特供”歌单。以前听这些歌,只觉得它们是简单的唱词,现在我才慢慢意识到,雨水绵延溢出的是人们不同的情绪,在不同状态下遇到雨,我们确实会有不同的心境。
夜幕悄悄地降了下来,雨也跟着停了。临睡前,我打开音乐在窗边静静地坐着,望着窗外渐次点亮的一处处灯火,思绪慢慢缥缈起来,心里想着,明天会是晴天吗?
● 2019年9月《写给8月的最后一天》
1909《写给8月的最后一天》没有哪个夏天像今年一样让人意犹未尽,仿佛那份炽热还留存在心里。2019年8月31日,我在南京见过最缤纷的星海,也听过最真切的呐喊,像是所有人陪我做了一场盛大的梦,不想醒来。
当演唱会还只是脑海中的一个想法时,它就像一面被热气覆盖住的镜子。歌曲如何编排?舞台如何呈现?一切充满了未知和忐忑。直到第一次看到圆形舞台草图、敲定下演唱会的主题和名字、一遍一遍讨论歌单……这些细节的落实,让这面镜子渐渐清晰,心中的忐忑终于变成了笃定。
人生中的第一场个人演唱会被赋予了很多意义。有人说,它是一场“远行前的仪式”,我觉得这个形容有恰当之处。的确,我想要探索实现的东西有很多,想让大家感受到我的心意,然后共同完成这件有成就感的事情。
8月的最后一天,在夏天结束之前,这个梦成真了。站上舞台的那一刻,耳返里传来躁动的音乐,我和歌迷交换着不言而喻的默契和相见甚欢的感动,感受到了作为一个歌手真正的快乐。
我在巨幕穹顶下唱歌,在圆形轨道上行走,看台下的歌迷变成一个个发光体……相聚短暂,幕幕难忘。我知道,这个夏天至此才算真正画上了句号。在那之后,我要背上行囊,迎接全新的生活。
如今,这张远行的机票带我跨越了空间,也跨越了时间。时空如此奇妙,飞往美国波士顿的途中,我忽然想到,这1万公里的距离在浩瀚苍穹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吧。而在飞机上度过十几个小时后,到达时却还是“今日”,仿佛12个小时的时差是我偷来的光阴,用来延长心中美妙的光景。
窗外的月亮圆如玉盘,我盯着看了很久。忙碌的生活让我们常常忘记去好好欣赏头顶的天空,借着这样的节日,月色显得十分珍贵。对于小时候背过无数遍的词句,此刻也有了新的感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原来,这是一种横亘宇宙、打破时空的共感与交流。
现在,我把你们12个小时之前看过的月亮,又看了一遍。新生活正徐徐展开,以此轮皎洁的明月,共祝我们拥有长久的欢喜与美梦。
● 2019年8月《18岁的一份答卷》
1908《18岁的一份答卷》时间的脚步飞快,酝酿了很久,我终于要给大家呈交第一份答卷了。
这个夏天,我出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张专辑——《源》,可能这份答卷带着些稚拙的底色,但我着实想让大家看到自己的诚意。
动笔写这篇文章,是想梳理一下这段忙碌时光里的繁杂思绪,也是想分享一下,我对于这张专辑的思考和感受。
18岁的这张专辑,我想用它来表达自我,青涩的、执拗的、热血的、孤单的……讨论专辑名字几乎没花费什么时间,马上就定了“源”这个单字。“源”意味着从复杂回归本真,回归自我。这是整张专辑的脉搏,再多华丽的描绘和渲染,再多风景的堆叠和变幻,也比不过把“自我”这个命题说清楚。
“源”还与“圆”同音,这种符号化的表达带给我很多思考。早几年定做耳返时,我就用了“方和圆”两个符号。
古人的智慧中,“方圆”是一种融会贯通的处世哲学。在我的理解中,“圆”就是世界和生命的最初模样,也是生活的常态。如何在常态中保持棱角,在风光旖旎中保持清醒,从青春到垂暮,这是人们一生都要做的功课。
我记得,法国导演吕克·贝松在电影《碧海蓝天》里用“心底的深海”解释人生。人们往往在深夜潜入内心深海,又在天明前开始想念陆地灯火,于是一生都是这样打转。我深以为然。
做这张专辑时,我希望能给大家带去“灵动如水流,坚韧如盘根”这种丰富的感受。《源》在视觉表达上用了水的元素,在听觉呈现上,一些歌曲用了充满力量感的编排。
现在回想起来,收歌时,我们听了几百首demo,不同的曲风,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情绪,最后找到了那些破碎与孤独、温柔与心动、旅程与冒险。好几首歌,我都是“一听钟情”。
18岁的我,想透过音符和字句,说出一些热烈与孤寂。我想,这些歌曲哪怕有一个瞬间触碰到了听者内心的柔软,那么它们就完成了使命。
● 2019年7月《运动教会我的事》
1907《运动教会我的事》也许因为鲜少有体重方面的烦恼,没有十分上心。近期终于得了空,开始与各种运动打交道。这真是一个神奇的过程,我很快就感觉到身体的充盈有力,而且渐渐体会到体育精神的美妙,有了一些特别的感悟。
以前我对运动的看法很浅薄,无非是体重秤的数字和换算出的卡路里,这大约也是许多人对运动的第一观感吧。现在我越来越觉得,运动远不止是变化跳动的数字,还有无穷的魅力。
我偏爱篮球,总觉得篮球是男生最帅的运动之一。
近50分钟的奔跑、传递、投射…无论输赢,球场上都有一种酣畅淋漓的快乐。球类运动讲求调度,对身体协调性要求很高。打篮球时,需要我们在一瞬间就能对团队战术和运球路线做出反应,大家的配合尤为重要。篮球对体力的要求也很高,一场场球打下来,我的韧性得到了打磨。我常想,这对我未来高强度的舞台表演一定有所帮助。
当然啦,小球也是我的心头好,无论是羽毛球还是乒乓球,都能让我聚精会神地盯着它飞舞,跟着它跃动。
小小的球可以牵动起巨大的紧张气氛,运动者要在高速旋转中把握最佳接球时机和力度。我曾看过一场羽毛球比赛,有一句解说令我印象深刻:“球没落地之前,一切皆有可能。”我想,这也是这类运动的核心精神所在吧。
偶尔,我也尝试一些格斗类运动。比如,我学一段时间拳击,它其实远不是大家想的那样“暴力”。它要求力量,而不是蛮力:要求速度,也讲求角度。就像在健身房里做械,“求重求快”从来不是真正的目的,美好的运动都是有智慧的。
运动场上的高强度和高专注度让我很快忘记琐碎的庸常,烦恼也抛到了脑后。更重要的是,我逐渐喜欢上了“坚持”的感觉。也许在未来,我还会尝试一些新的运动,或许是从没试过的田径,或许是一直想挑战的极限运动。
运动教会我很多事——我收获了愈加良好的体能,愈加充沛的精力,还有愈加活跃的思绪。而“拥有力量”这件事,让我愈发有安全感,我开始觉得,运动也是自身勇气的一个重要来源。
● 2019年6月《万物有声》
1906《万物有声》终于到了与空调和冰棍为伍的季节。我在家和录音棚之间两点奔波,准备新歌的过程忙碌又充实。忙里得闲。
一个明媚的午后,我和团队驱车近4个小时,找到了一处宁静的避暑之地。山路蜿蜒十多里,车辆缓行,初夏的味道在满目葱茏中蔓延。不知名的小果子“啪嗒”一声落进车窗,一面是日光,一面是果香。
麻雀在这个季节最欢脱。它们歇脚在电线上,像流动的音符谱出躁动的曲。阳光、麻雀、微风、蝉鸣,这些大概就是我记忆里最“夏天”的意象。城市里待久了,‘猛然接触到这般画面,反而有些恍惚。
我们落脚在半山腰的一个小院,矮矮的墙围袒露着村落最朴实的状态。院子里种着一方小苗,长势茂盛,感觉它们的乡间生活很惬意。天光暗得晚,乘兴往山的更高处走去,双脚落在青石台阶上,像有一种独特的节奏。偶然遇到一只小松鼠蹦出来挡路,我一走近它就“倏”的一声蹿进灌木.....兴许是我们打扰了它吧?
在山坡上待没多久,晚霞渐隐,远远望见村子里的炊烟升起,于是返程觅食。回到院子时正好赶上最后一道菜出锅,没有燃尽的柴火还在灶膛里头咳嵫作响。没有高楼,没有街灯,在没有“灯光污染”的山间,天空的亮度很是惊人。流浪的月亮和繁密的星辰姗姗来迟,我突然想到:银河如果有声音,会是什么样的旋律?
以前看到一个说法,我们之所以在夏天的夜晚和下雨天更容易睡得香甜,是因为规律的“环境噪声”在无形中提高了睡眠质量。之前一直没有机会仔细体验,这回总算真切感受到了——在一片蛙声中沉沉睡去,又在阵阵鸟鸣中安然醒来。
山中的早晨,最贪婪的事莫过于呼吸。推开门望着小小的山坡发呆,躲在屋檐下看一小片灰蒙蒙的天,淅淅沥沥的雨水打向头顶的砖瓦,落在脚边,只觉得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在接受自然的馈赠。
突然意识到,我们习惯了车的鸣笛、人的嘈杂,习惯了耳机里的曲调、乐器的节奏,对自然的声音却陌生起来。城市里的水泥森林像重金属摇滚,而此刻雨后的山间,碧空无云,反而让人感到隽永和自由。
或许,音乐最原始的状态,就是万物的声音吧。
● 2019年5月 《一个无法复制的春夏》
1905《一个无法复制的春夏》动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刚巧碰上《我是唱作人》上半季收官,回忆起参加节目以来的点点滴滴,现在只觉得酣畅淋漓、意犹未尽。
决定参加节目后,除了工作的时间,我把自己全身心浸在了录音棚。偶尔放空的时候,也常常有词句和旋律浮现心头。现在看完最后一期节目,许多画面像幻灯片一样在我的脑海里闪过:每一期节目录制的紧张和兴奋,每一次和前辈交流时的坦诚和痛快,每一次在录音棚里的纠结和徘徊,每一次站在舞台上的投人和动情……
《随想》《吆不到台》《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姑娘》《滚烫的青春》这五首歌,是我给舞台、给观众,给自己的诚意与答卷。这些歌曲,有的包含了我对奇妙世界的想象,有的是我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解答,有的装着懵懂的憧憬和心事,有的则是我对现在和未来的思考。创作每首歌曲的时候,我都期待着它们能快点和大家见面。
录制节目时,我一直在想,音乐创作的目的是打动自己,还是让听众共情?回想那些在我心中留下烙印的歌,似乎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无论是歌词里打动我的故事,还是曲调上让我放松或者兴奋的旋律,都能让我心生喜悦。我想,音乐能在某个瞬间打动听者,能一下子触及到人们心中的伤痕和柔软,或撕裂或愈合,凭借的应该是一种综合感知力。
说实话,我从来没有如此期待过一档节目的播出。每次节目播完,我都会看到大家留下的评论和提出的建议,有时甚至比收到夸奖还开心。以前因为年龄和认知的关系,真正愿意为我在播放器中驻足的人很少,所以这段时间里不管大家为哪一首歌稍作了停留,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激励和帮助。
对我来说,在18岁的年纪,能够和这么多优秀的唱作前辈同台,这是无比珍贵的礼物。在音乐的碰撞和交流中,是他们让我见到了更深远广阔的音乐天地,他们唱出的每个音符,都昭示着对音乐的渴望,也是他们教会了我热爱的力量。
在我的生命中,这是一个无法复制的春夏,我希望这是我“滚烫的青春”里,永远沸腾的一章。
● 2019年4月《定格春天》
1904《定格春天》今年算是幸运,我到达过彩云之南,感受过人间桃源,曾在江南小城的水边短憩,也曾在琼崖的海岸踏浪。可是在北京待得久了,再来到南方的乡村,竟也让我这个重庆人万分惊喜。
下了飞机,车子一路向春天驶去。南方空气总是潮湿温吞,往乡间深处走走,只觉得春天是扑面而来的。这个季节特有的缤纷色彩渐渐映入眼帘,鼻子也嗅到了大自然馥郁的芬芳。我不知不觉地哼起了“故事的小黄花”。工作中“偷来”的闲暇时光,让我对这个春天充满期待。
清晨被鸡鸣鸟啼叫醒是一次新奇的经历,这让我对被窝的依赖都少了几分。起床后难得有机会来进行一次乡间晨跑,贪心地想把最新鲜的空气都吸进身体,享受这一路上无限的风光。
在都市,一场雨可以让人们陷入离愁别绪,在乡村,一场雨只会让顺应“四时之变”的庄稼人更加明了“春雨贵如油”的意义。这个季节的农活虽然琐碎,但我从未觉得无聊,反而十分乐在其中。栽种砍收的时候有多累,享受果实的时候就有多香甜。
童年时候的乡村记忆,大多是对万事万物的好奇,用手边能够得到的石头搭起简单的炉灶,把应季的农作物烹熟,小小年纪有一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喜悦和满足。
现在长大了,反而更懂得享受乡村的恬静。一天的劳动过后,傍晚时分,我坐在院子里发呆,看天色一层一层暗下来,感觉身体里的每一根神经都是舒展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充实是真的,惬意更是真的。
如果有空,我喜欢在乡间四处闲逛,还真的撞见了难得的美景。古人所说“云海阔,浩无涯”的震撼场景,我这次算是真正领略过了。站在高处时,眼前的浓雾像波涛汹涌的大海,在一个又一个腾起的云浪中,青山时隐时现,它们从峰峦之间盛开,在远处翻滚,直奔我而来。仿佛伸一伸手便可触到柔软云端,随意一捧就能把这人间仙境揽个满怀。
比起手机里的相片,亲自感受的身体记忆会留存更久。我想,人类的双眸之所以存在,是为了定格每个盎然的春天吧。
● 2019年3月《重逢在柏林》
1903《重逢在柏林》二月中旬的柏林,气温刚刚好,轻风吹在脸上已经有了春天的味道。柏林不是自带浪漫气质的城市,这次却从内而外散发着让人欢喜的光芒。我在一个傍晚抵达这座艺术之都,开启了一趟奇妙的旅程。
这是我第一次带着作品来到国际电影节,心情雀跃激动之余,也感到肩上的责任更加沉重。在看到成片之前,我一直隐隐担心自己的表演会给影片拖后腿。然而重逢的喜悦还是瞬间冲淡了担忧,导演和剧组老师们对我关切有加,不断鼓励。在他们眼中,我仍然是那个海边小镇少年星星。
《地久天长》终于首映了。3个小时的电影,一下子把我拉回了黄岐半岛,腥咸的海水味道仿佛还在鼻腔,我迈一迈步子便能从这艘船跳到另一艘船,舷窗外的天空湛蓝纯粹,阳光炽热闪耀。这段属于少年刘星的记忆,被不断变幻的影像慢慢唤醒。
对我而言,刘星这个角色很特别,我一直觉得他根植在我的身体里,带着我完成了一趟心灵旅程。那天我坐在黑暗宽阔的影院,和观众一起第一次从旁观者的角度打量他。电影里的星星比我稍大几岁,我们是自我意识很强的一代人。当我们沉浸在自己设定的理想人生中时,很少将目光投向我们的父母。父母一直操心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家庭,我们却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他们的生活,也不明白他们是怎样在时代洪流中奔波和改变的。
我少年离家,已经习惯了远行,与爸爸妈妈相聚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现在他们更多是从电视机和手机视频影像里见到我,就连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也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只为及时看到我的消息和作品。在拍摄《地久天长》的日子里,我常常想起小时候爸爸妈妈周六日牵着我外出游玩,爷爷耐心地叫我念诗写字,奶奶总是一脸慈爱地望着我,在学校里发生的所有事情我都会叽叽喳喳一股脑说给他们听……这些一直是我最美好的回忆。
地久天长,人间美妙。电影放映结束,身边传来了断断续续的抽泣声。望着银幕上滚动的字母,我慢慢意识到,也许父母的一生,都在和孩子告别。
● 2019年2月《我家的年味》
1902《我家的年味》记忆中的春节, 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那段时间, 一家人聚得最齐, 饭菜也最丰盛。小时候一到准备期末考试的时候, 我就开始了对年的憧憬。放假后, 从来只记得“今天星期几”的我开始用“农历腊月二十几”计算日子, 然后享受着年三十到正月初三不用写作业的“特权”。
鞭炮声往往是年的一个信号, 噼里啪啦的响声像一首特别的安眠曲, 让人安稳地睡到第二天清晨。这几天, 家里被打扫得一尘不染, 妈妈提前给我买好了新衣服, 爸爸会特地给我备上鞭炮玩具和小烟花, 爷爷则会拿出最好的茶沏上一壶, 我们都用最妥帖的一切来招待即将到来的崭新一年。
在所有年的仪式中, 我最喜欢和爷爷、爸爸一起贴春联。爷爷的毛笔字写得好, 一直包办家里的所有春联。从我及桌高的时候, 我就扒着桌沿儿看他在案上写字。鼻尖嗅到的墨香, 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对于爷爷写下的字我也有一箩筐的好奇和疑感。爷爷对我的问题总是知无不言, 甚至一个字都能讲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当然, 贴春联的讲究我也听爷爷说了好多年, 怎么区别上联下联,我至今都记得清清楚楚。
让我贴一个“福”字,是小时候过年必不可少的仪式。记得那时候爸爸把我抱起来,我将福字稳稳当当地贴在门上,把四个角再抹抹平整,才肯从他怀里下来。
此时的厨房里,妈妈八成已经准备好了火锅锅底,我最爱的尖椒牛肉也在锅里翻炒着,属于我们的年就这样开始了。弥漫在家中的,是新茶的茶香、春联的墨香还有饭菜的辣香。心里也盘算着从明天开始,有人问起我的年纪,就又得往上报一岁了。
童年时代,上述种种构成了我独特的年味记忆,使得我对“年”有别样的敬畏感,在不期而遇的成长中逐渐加深了对这些仪式的理解。
后来长大了,回家的次数变得珍贵,连续几年除夕都在荧屏上跟家人见面。但是每年初一回家,春联上爷爷的字依旧遒劲,打开家门依旧是熟悉的味道,我就知道: 虽然年岁更迭,万物都在自我更新,但是家的味道始终深植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