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福的马思纯,首次公开患抑郁症的原因,戳痛了多少中国父母_李玩

首页 > 娱乐 > 正文
2021-06-08

发表自话题:日本公开文件 蒋方舟

原标题:发福的马思纯,首次公开患抑郁症的原因,戳痛了多少中国父母

外表光鲜、笑靥如花的马思纯,为什么会抑郁呢?

近日,马思纯在社交平台上公开承认自己患有抑郁症,并大方和网友分享了自己患病的经历和原因。同时,她也友善地提醒大家:“大家一定要正视抑郁症,它是一种病,要积极治疗。”

其实,这两年关于马思纯患病的消息从未停止过,这些消息也是有迹可循的。

在闺蜜周冬雨火力全开的时候,马思纯却戏约变少、体重直线上升,经常被拍到素颜逛街,这一系列操作和光鲜亮丽的“女明星”没有丝毫的关系。

于是网友纷纷猜测:“马思纯生病了,有可能是抑郁症。”

对于这样的说辞,马思纯从未正面回应过。但这次,她却选择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病情,或许这也是她好转的一个信号,熬过了最黑暗的岁月,才敢坦然接受患病的事实。

不过,很多人不理解,如此优秀顺遂的马思纯,怎么会罹患抑郁症?这个问题马苏在《吐槽大会》上也曾问过:“妹子,你都这样了,咋还抑郁呢?”

虽然是节目效果,但也是事实。

马思纯的人生起点并不低,她的小姨是蒋雯丽,她自幼就有接触荧幕的机会,在别人跑龙套的时候,她却轻松地进入了娱乐圈。

当然,马思纯也是实力派,不仅颜值高,演技也不差事儿,还曾荣获金马奖影后,甚至还登过福布斯名人榜。

拥有这样别人可望而不可求的人生,她怎么还抑郁了呢?

马思纯自曝,患病的根源跟原生家庭的教育有关,她自幼被灌输的思想就是“要懂得为别人着想”,简单的几个字却引发了无数网友的共鸣。

1

在大众印象里,马思纯和其他女星不同,虽然生活在五光十色的娱乐圈,却给人一种“乖乖女”的形象,这个形象的背后,就是父母教育的结果。

马思纯坦言,从小家里的长辈就教育她要听话,要懂得谦让和为别人考虑。

这样环境下长大的马思纯,养成了“宁愿委屈自己,也不会麻烦别人”的性格,她在任何事情中都会以别人为中心,在没有自我的世界里越陷越深。

不管是小时候还是长大后,马思纯都活得小心翼翼,生怕自己的举动给别人带来负担,甚至到了高速服务区都不敢上厕所,因为怕司机觉得麻烦。

不只是平时与人接触要压抑自己的想法,就算遭遇了不公平的待遇,马思纯的父母也不会让她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心理诉求。

早在读书时,马思纯曾遭遇过校园霸凌事件。有一个女生,不但嘲笑她胖,甚至还往她的可乐里放粉笔灰和抹布水,得知真相的马思纯,哭到崩溃。

当她将自己的遭遇告诉父母时,没想到父母只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不要理会她,你只要证明自己比她活得好就行了。”

同学的欺凌,父母的无所谓,将马思纯推入了痛苦的深渊,她除了压抑自己的悲伤外,别无他法。

著名心理学家佛洛伊德曾说:“压抑之后的孩子,容易形成自卑心理。”

这句话在马思纯身上也得到了应验。她在和恋爱对象相处时,总是卑微的一方。最后她的卑微也没有换来一个圆满的结局,失恋带给她的不是成长,而是更大的自卑和痛苦。

长期压抑自己的情绪,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加上娱乐圈压力过大,导致马思纯患上了抑郁症。

归根结底,可能就是原生家庭的不当教育方式,扼杀了马思纯的快乐源泉,而她的经历也是千千万万个中国家庭的缩影。

2

2018年,国产电影《狗十三》一上映就引发了无数网友的热议。

虽然这是一部青春题材的电影,却打破了以往爱情为主线的套路,将主要关注点放在了少女李玩的成长上。

李玩生活在再婚家庭,性格有些叛逆,后来父亲为她买了一条狗,取名叫“爱因斯坦”。

不幸的是爱因斯坦被爷爷不小心弄丢了,爱狗丢失后李玩哭闹不止,为了安抚她的情绪,家人又为她买了一条狗,并“强迫”她承认这就是丢失的“爱因斯坦”。

李玩有过抗争,可她的执拗还是败给了家长的压制和强硬。最终,李玩也没有逃过和马思纯一样的人生,变成了听话、懂事、顺从的孩子。

电影中还有一幕让人心痛的画面。有一次,李玩的父亲带她去参加饭局。在饭桌上,父亲的朋友让李玩吃狗肉,那一刻,李玩心如刀绞,她多希望父亲可以为她说句话。

可是当她和父亲的目光碰撞时,她看到了父亲的紧张。李玩默默地低下头,强笑着吃下了那块狗肉。

为了顺从大人和讨好别人,李玩没有了说“不”的勇气。而大人们总觉得自己是对的,他们从来不会“讨好”孩子,却总是勉强孩子遵从自己的意愿。

就像网友评论的那样:“大人们的一句‘都是为你好’,堪称毒药。”最终孩子成长了,却丢了那个敢爱敢恨敢大声说“不”的自己。

英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曾提出“虚假自体”这一概念。就是说如果一个孩子在年幼的时候总是压抑自己的想法,顺应外界的需求,那么,他极有可能会形成一个“虚假自体”。

这个“虚假自体”表面上看和常人无异,但其实他的种种行动都不再遵从自己的内心,而是通过压抑自己,满足他人的需求。

和“虚假自体”对应的是“真实自体”。生命只有发展出一个“真实自体”,在真实自体中回应自己的真实需求,才会养成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

如果想让孩子拥有一个“真实自体”,远离讨好型人格,家长必须发挥正向的引导作用。

譬如演员霍思燕夫妇,他们的育儿观念,就值得广大父母学习。

3

在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和《妈妈是超人》中,霍思燕的育儿精髓,在嗯哼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参加节目时,嗯哼只有四五岁的年纪,但是他的温暖、阳光和懂得尊重别人却圈粉无数。

在《爸爸去哪儿》中,有这样感人的一幕。嗯哼看到杜江在干活,自己却帮不上忙,心里有些着急,便想求助别人来帮助爸爸。

不过,他没有直接去“要求”别人,而是先走过去说了一句:“我想来帮帮你们。”

等大家都忙完自己的活儿后,嗯哼才大声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他友好地说:“再去帮帮我爸爸吧!”

这个简单的小细节,却让我们看到了嗯哼懂得尊重的别人的一面,他在寻求他人帮助时,并不是理所当然,而是先付出再索取。

很多人称赞嗯哼很暖心,却不知他和所有孩子一样,原本只是一张白纸,只不过是父母涂鸦得比较好,所以才让他成长为一个体贴、与人为善的孩子。

当然,霍思燕和杜江对孩子的教育绝对不是片面的,他们在教育嗯哼要懂得尊重别人的同时,也告诉他遇到任何事情时,都要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记得最初参加节目时,面对镜头和周围的陌生人 ,嗯哼和其他小朋友一样,也会哭闹不止。当时还有人批判嗯哼,总是爱哭,不懂得以大局为重。

确实如此,按照“大人”的思维,嗯哼确实有点“不懂事”,但这样直接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难道不好吗?

有多少父母,总是打着“你还小,什么都不懂,我怎么说你就怎么做”的旗号,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标准去生活。

这样的父母控制欲很强,他们无视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稍微反抗,就会被贴上“叛逆,不懂事”的标签。

霍思燕夫妇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他们尊重孩子的天性,当嗯哼有情绪的时候,让他学会发泄和表达,同时鼓励孩子,在不过分的情况下,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杜江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我们在引导孩子学习优良品质的同时,也要让他们学会如何爱自己,敢于向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说‘不’。”

正因为父母尊重孩子,所以嗯哼的内心才会那么阳光和健康。

原生家庭足以影响人的一生,如果父母方法极端,强硬地教育孩子“你必须懂事”,那么孩子的结局就会很不乐观,要么崩溃,要么疯狂。

4

“天才作家”蒋方舟原本也是“讨好型”人格,在与人相处时,她从来不敢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绪,甚至习惯性地道歉,哪怕这件事情并不是她的错。

这样的性格给她带来的,不是别人的欣赏和尊重,而是自我内心的崩溃,因为总是委屈自己,总是在意别人的看法,她和马思纯一样,虽然看着光鲜,但心里并不快乐。

后来,蒋方舟去了日本,在那个陌生的国度,她安静地生活了一年。这一年里,她几乎没有社交,不用顾忌别人的感受,不用在意别人的目光。

如今的蒋方舟,再也不会刻意讨好别人了,当遇到不喜欢的人和事,她也敢大声地“怼”回去。

她说:“这样的蜕变,让我有种重生的感觉。”

中国是“礼仪之邦”,自古宣传的教育就是要谦让别人,我们小时候都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谦让固然是美德,但过于谦让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所以,身为父母,应该教育子女,在与人交往的时候,换位思考、尊重别人固然重要,但切不可压抑自己的真实需求,也不要一味地妥协和委屈自己。

亲爱的,点个“在看”吧,当遇到委屈时,不妨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敢于说不,敢于爱自己。文/晨夕

标签组:[父亲] [马思纯] [讨好

上一篇日本外务省资助中国大 V 风波,到底怎么回事?-ZAKER新闻

下一篇这个国家比日本还可恶,瞒了整整8年,一直在偷偷排放核污水

相关阅读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