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来不及说出的友情人物
浅评菲萍诗集《落英缤纷的屋檐下》
题记: (上)
博尔赫斯说:“每一首诗中都隐藏着一个秘密。”
雨果说:“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广阔的是人的心灵。”
菲萍说:“坐在落英缤纷的屋檐下/捡一片旧梦泡入新茶/飘逸的长发/悄悄荡漾像离别的手/无力挥落/夕阳在我懈怠的身体里缓缓西斜”
老郑说:“近年来写诗的人不多了,能写出好诗的人更少了。而菲萍的诗,宛如纯洁之美的蓝色精灵,跳动在我的眼前,浸润我的心灵---我读着,陶醉了!我终于明白了:只有最真挚的心灵发出的声音,她的诗歌才会展现出最美的篇章。这两年来,我惊喜地注意到,那么多优秀的诗人怎么都集中到了敏思?比如:衣谷子先生、欣雯怡园、浮山飞云…怎么多半的精英诗人都在我们的“北极光”群组?!如:木耶、乔木、窗外芳菲、菲萍、禅梦...这一定是上苍的特意安排,把这些精英一下送到我的眼前,让我在眼花缭乱中不断地品味与陶醉。他们用心血写就的优雅壮丽的诗篇就像一面深邃的风景,带给我的是一片光明与瑰丽,每每想起或重读,我的心都会在无限的美感中战栗。
在静静的夏夜里,在绵绵细雨中,打开菲萍寄来的装帧精美、油墨飘香的诗集《落英缤纷的屋檐下》,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浓厚的文化气息,这充满人文关爱和浪漫色彩的气息来自高山、来自大海、来自真情、来自深爱;溢满馨香、沁人肺腑、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菲萍诗集的卷首语映入眼帘的瞬间,一种莫名的感动便油然而生:“当你打开这本书/你的手指/是否触摸到我的心湖,涟漪的馨香/你敏感的舌尖/是否品尝到我眼角的风情,暗藏的酸楚/你多情的唇/是否会读出那些旧爱,不忍说出的疑惑”
细细地诵读和反复品味了菲萍的诗集后,我可以说,菲萍以浪漫主义为基调---其间也尝试多种创作手法和技巧---的诗集《落英缤纷的屋檐下》是当代诗歌创作的精品,因为这本凝聚着菲萍心灵的渴望和巨大心血的作品是蹉跎岁月的积累;是丰厚历史的沉淀;是多彩人生的浓缩;是天地精华的提炼。淡淡的山光水色,映照着青春的色彩,落英缤纷的神韵,让我的心为之震颤;在菲萍将爱与情感在其作品中挥发得淋漓尽致的韵律中,我看到的是唯美的幻影和水晶般纯洁的心灵。
我又一次想起了三岛由纪夫对“美”的定义:“一种美的成立是多种美妥协的结果。”那么,究竟是菲萍的美妥协出菲萍的诗,还是菲萍的诗妥协出菲萍的美?迷雾一样朦胧飘渺的纱帐遮挡了我探究的目光---不论谁是谁的妥协,我都一样感受到了一种令人屏息凝神的美,领略到菲萍诗歌的美学价值!
在菲萍的诗歌里,我首先感到的是她对爱情的执着、认真、豁然与曾经的痛。菲萍用绚丽的笔调将爱情描述得如此灿美和凄美:“所谓爱情/不过是梦的延伸/你曾从唐诗宋词里走出/一个轻轻的回眸/整个江南/就被望得烟雨朦朦…”(坐在落英缤纷的屋檐下)
读到这段,我的思路戛然而止,甚至有了一种想从此处接续的冲动。一阵感怀在胸中涌动,我似看见,那渐去的身影,只留一抹凄婉冷白的诗意,孤单在唐诗宋词里,却温暖着那个冰清玉洁的女子。
在“梦中蝴蝶翩然飞”中,菲萍以真诚的告白勇敢地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执着:“就算生命在这一刻化为灰/我也有勇气凭感动生死相许/就算下一秒和你分离/我仍有勇气和你一见钟情”
这,就是菲萍把心灵深处压抑的爱情彻底释放,用真情的告白向世俗宣誓:为了真爱,就是赴汤蹈火、即便是付出生命的代价都在所不惜的感人情怀。
其实爱情不论是虚拟的,还是现实中的,都存在于我们自己的想象中,爱情奇妙之处就在于,她能诱发人无穷无尽的想象,于是,情诗就比非情诗多得多,而诗歌的创作最需要丰富的想象,诗人总是借助爱情的魔力,来燃烧自己的生命,最终,我们看到一首又一首充满活力、充满激情的诗,让自己的情感陶醉于这最美的氛围中,感受生活的美好。这,便是我从菲萍的诗中读出的一种感悟。
菲萍在“情殇”一诗中写到:“没有人会在意爱情的疏忽/为何爱的河湾/永远有不弹若颤的惊澜/而时光正以落日般的光焰/照耀我一个卑微的下午”
这是一首深邃感人的美丽小诗,饱含真挚热切的爱恋之情。当我们走过缤纷的花丛,怡人的小径,亦或经过一株独开的花卉,一片残留的绿叶时,我们是否会想到在我们的身边的莽莽生灵中有那么一些人正守望着我们,祝福着我们,深深地爱着我们,因我们的存在而美丽,幸福?爱是一种痛苦,也是一种幸福;悲哀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痛苦。是否真有轮回的造化成就着情感的延续与传递?亦或身边的美好本身就透露着爱的信息?当我们还是孩提时,愿做一棵开花的树,苦望成熟。然而时间无视渴望。成长与蜕变是花开花落的必然历程,岁月极美就在于它必然流逝。
在“落泪的爱情”中,菲萍这样豁然地抒发和完美自己的心灵:“把爱隔成一个恒久的距离/怀念是一叶扁舟/时时误入我们相逢的那条小街/那个飘着音乐的咖啡厅/可是为什么只有在风吹动树叶时/我才敢低头叹息含着泪把你想起”
读了这首诗,我仿佛看到菲萍含泪微笑着,欣赏着脚下弹奏的音乐。顿时恍然:哦,朋友,原来你曾经所爱的,不都是花开的声音,其中也有动人的心碎。
而菲萍的那首极为感人的“一个人的边城”似乎以她曾经凄婉的情之惑告诉我们:一棵树,只开一次花,一个人,也只有一次美丽。只为你能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而你却无视地走过,踩着一层叠一层地花瓣。菲萍在诗中动情地吟诵着:“逝去的彼岸唯美的不能触及/那时多么天真
能把掌心开出花/自由如风中的树叶/那时九月 你的九月我的九月/阳光清新的九月月光流淌的九月、也是你我最后的抒情…”
在“最后的挽歌”中,菲萍毫无矜持地展示了她---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的---孤独感:“寂寞嵌在柳影横斜/吊桥的背瘦弱地佝偻/河水不绿红桥斑剥不红/纸鸢在风中迷路/仿佛往事
扯下的花边/三月放风筝七月赏荷/九月在苏堤剖析着所有曾经的华美/摔落在树下阳光疏影里/暗自伤神”
仿佛一片枫叶落于眼前,往事如花瓣雨,洒落于心间,此时,有一种落寞叫孤单。这首诗让我们看到了一颗孤独的心,充满了对爱情的期盼却又似乎不为人知。情感真挚热切,哀婉之情中不乏执着于恒久,而我们能给予的也许只能是无限的祝福:坚信这颗曾经孤单的心已经找到自己的归宿。
菲萍的诗歌所展示的不仅是缠绵悱恻的爱与情,更多的是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和人文关怀的对人生意义的探索与感悟。
在“风吹动记忆的夜里”菲萍这样构架她绮丽的思路:“风凉爽的风/以多情的手指摇曳季节/缝补了千疮百孔的夏/这绝美的清凉盈盈欲滴的回忆/借助于岁月深处伸出来的秃枝/一些城南旧事久久挥之不去”
菲萍把世界上最神秘、最奇妙、最完美的文字,进行了一次最神秘、最奇妙、最完美的组合。面对如此精美的诗句,我不由得用那种抑扬顿挫的语调大声朗诵了三遍,不知菲萍在这幽深的夏夜里,是否听到一缕蓝色的清风从耳畔掠过:)
在“潮湿的心事”那段诗中,我看到了菲萍对人生的思索与深刻感悟,读来更是深邃迷离、哲思隽永:“我带着迷茫的脚步/嵌进最后一缕火焰/生命更像一对甲骨文/无法破译/也许永远不要触摸/人生的真相如碎落垂地的月华/浮华过后/是否还有秋天蔚蓝的承诺”
有人说:“用最吝啬的笔墨,勾勒出最饱满的艺术形象,是画中的上品。”同样道理,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最丰富的思想感情,必然也是诗中的精品。菲萍的诗正是这样的精品。
未完待续…
(未经作者同意,不得用于任何纸媒体,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标签: 菲萍 诗集
友情转载:多彩人生的瑰丽诗篇(中)
当代文豪博尔赫斯说:“诗与语言都不只是沟通的媒介,也可以是一种激情,一种喜悦---当理解到这个道理的时候,我不认为我真的了解这几个字,不过却感受到内心起了一些变化。这不是知识上的变化,而是发生在我整个人身上的变化,发生在我这血肉之躯的变化。”
对生活所具有的热爱与激情和来自对世界万物细心观察而提炼出的诸多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标识与痕迹在菲萍的诗歌里随处可见。
菲萍在“前世的姻缘”中写到:“春天踮着脚/在田野里踩出一点点嫩绿/一双温暖的手与我远隔千山万水/为我打开尘世之外的绿窗/我看见柔柔的阳光/翩然的蝴蝶飞舞的风筝”
这样优雅美丽的诗句,让我们在充分享受灿烂阳光的同时,眷顾到夜晚的宁静与温馨;在尽情沐浴温暖春风的同时,感慨到寒冬中蕴育的无限生机。菲萍用她看破红尘却依然热爱生活的一颗高贵的心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茉莉花茶沁出温润的香/午后的阳光还有风吹过的声音/空气里浮动的尘埃也被照亮/那些轻微而敏感的细节/一点一点沁入柔软的角落/时光正以江南的姿势徐徐滑过、我是一直慵懒的猫”
阳光下的笑容,依旧温暖,逝去的光阴,仍在记忆,在这个温馨的仲夏之夜里,走入故事的角色,张望奇遇的时光---我感受着,感叹着---能这样无拘无束地释放自己的人,是何等的幸福?!
在“飘落”一诗中,菲萍再次感叹奇妙的人生,渴望真诚的爱情:“心是一扇虚掩的门曾无数次/在思念的灸烤中等你推门而入/日子很清瘦在自己的影子里/读风
读月 读云/任惆怅的幽思、为我抒情”
在当今的社会中,这样的故事情节一样在许多人的生活里演绎着。但这也许会成为一种昭示---爱情,需要执著。这种美好的情愫,在菲萍的另一首诗“如果有来生”中表达的更加淋漓尽致:“如果有来生我宁愿今生今世受煎熬/死去一百年再与你重生/不再让彼此在风中守候空白/四季如诗
潸然泪下 在烘红的炉旁/低头回首 想亲情如灯清唱心曲”
一种心痛,打磨成前世今生---你我的约定。也许,人生如斯。漫漫人生路也一样是追寻情感归宿的路,你挣扎得衣衫褴褛,头破血流,最终却只能独立西风,一任如血残阳将你的身影刻画在斑驳的古道上…然而,你坚持着,颤抖的叶是你生命的热情,醉人的芬芳是你几百年酝酿的硕果。你坚持着,直到沉埃落定,直到山高水长。这种对于爱情无悔的付出,这种对于生命固执的诠释,或许成了我们心中苍茫大海上那若隐若现的微光---人生总该有一种坚持,坚持着我们的根,坚持着生的欲望……
我留意到菲萍的一个不是秘密的秘密---如博尔赫斯所说的---“每一首诗,都掩藏着一个秘密”---那也是许多人的“秘密”,在漫漫人生路上,又有谁不曾被感情和爱情困惑?!
菲萍在“我只能选择悄悄的离开”中给我们以坦然、直率的真情告白:“亲爱的我知道你正在/北斗七星的照耀下/为我的迷失深深担忧/我在遥远的南极忍受冰寒/假如我的泪不小心从眼角溢出/请你用温厚熟悉的手/颤颤地最后为我抹去/只是我已无力举起那抹残红/最后的一只玫瑰?只能在梦中悄悄给你/也许我只能选择悄悄的离开”
每个人的一生,在感情的历程中,甚至在婚姻之外,都难免有更多异性的欣赏与追逐,这一点都不奇怪,把握好那份真情,为心灵找到最佳的港湾,果断地摈弃不该有的欲望,让自己走向幸福的彼岸---这,不仅是通往真爱的桥梁,也应该是多数人可以实现的梦想。
对此,菲萍在“飘逝的恋歌”中表达的更加清晰,更趋坚定:“终于春天向我耳语/当落叶返青重挂枝头/经过最后的料峭/厌了昙花/厌了烟花/一切风轻云淡/一切往事随风”
我完全体会到,这是因为菲萍终于懂得了:世间最艳美灿烂的事物都是速朽的---恰如那绚丽耀眼的烟花,在摄人心魄的美丽喷发之后,是更加难耐的寂静与黑暗。为此,我们宁愿选择平淡的永恒。
还有一首诗“我爱上现在这样的生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的,因为,从菲萍顽皮、活泼、轻快的语调中,无不让我们看到一个最求时尚,热爱生活和略带“小资情调”的美丽的知识女性的典型形象。让我们一起欣赏那颇具时尚感和溢满幸福的家庭生活情趣的开头两段:“我爱上雅诗兰黛的眼霜/兰蔻的粉水香奈儿的口红/我更爱现在的自己明亮的额头/嘴唇丰润
手指娴静/眼神清澈目光柔和/宛若花开花谢随遇而安”;“我爱上这样的夜晚/爱上了长发布裙/爱上了朴素一切真实的东西/拒绝上网、虚幻、游戏/不疼不语在柔软的枕边/与女儿吟咏唐诗宋词/再讲一段上下五千年/这是多么美好的时光…”
是啊,生活的本真就是平平淡淡;真实的幸福就在身边---菲萍找到了幸福的要素,并用诗歌将其叠加、放大---诗歌本来是为了更美的生活。诗人心灵的狂想,来源于对生活的热爱,构筑诗歌的圣殿,是诗人的义务,一种想象,超越时空,直达幸福的彼岸。我认为,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就是诗意的生活---而菲萍的生活已经不可分割地与诗永远连在了一起。
未完待续…
友情转载:多彩人生的瑰丽诗篇(下)
菲萍的“彼岸花”、“蓝”和“丁香情结”这三首诗无疑是颇具浪漫主义色彩的佳作。
这三首诗我读得很细,虽然三首诗并不在一个分卷里,可冥冥之中我的思维开始不由自主的跳跃、联想和反复比较印证,终发现:他们之间有着不可忽略的联系---三首诗中都在“下雨”,都有清爽迷人的“雨声”---“彼岸花”中这样写着:“那场大雨之后夏天如约而至/同多年前一样树木绚丽着色彩/阳光很静
云朵和一些歌声在游动/轻呡一口茶 温柔的舒展只是/季节里洒落的是哀愁的味道”
那首流动着忧伤情调的“蓝”中也表述了“在雨中”的惆怅:“这么多年了
你说你/常常在下雨的时候安安静静的/望着我望不到的南方小镇那时/我头上插着一朵蓝色雏菊还带着露珠”。而“丁香情结”中的雨却带有明显的隐含与暗示,虽然并没有直接写“雨”,却比任何写出的“雨”更让我感到“雨”的真实存在:“或许我就是黄昏里撑着的油纸伞/踽踽独行的姑娘名字叫做丁香…/一不小心就置身于朦朦雨雾/让心事在镜子里悄悄地绽放并凋零/你立在雨中青衫落落笑容可掬?丁香周围弥漫着草木葱茏的清香/转过身一双大手轻轻的抹在谁的额头/晶莹的泪滴下来不及擦干/一缕头发遮住了眼睛…”
读到这里,我陷入了一丝迷惑---是菲萍有意为之?不像。所以,我觉得更多的可能是巧合---我开始冥想---我在想象这其中隐含的究竟是什么?我觉得那就是贯穿于三首诗之间的那根不易被人发现的无形的纽带---我突发奇想地感悟到,那“彼岸花”应该是人人渴望与希冀的幸福之花---那不就是梦中的“丁香花”吗?而“丁香姑娘”所期盼、所等待的也正是爱情中那道稍纵即逝的美丽“蓝”光!当那道轻柔的蓝光滑过丁香美丽的肩膀,想象得出,那一刻的丁香一定是“裙也翩翩,发也翩翩”。
读着,让我想起了雨、感到了雨的温馨---“一缕缕轻盈的云雾化成了细雨,轻轻悄悄地来了……”。思绪瞬即在温馨的细雨中飞扬---此刻,我在清泠的雨声里想起了李商隐的诗:“萧洒傍回汀,依微过短亭。气凉先动竹,点细未开萍。稍促高高燕,微疏的的萤。故园烟草色,仍近五门青。”此刻的雨,给我的感觉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由远而近,再由近而远……细雨使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宛如菲萍敏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阕又一阕优雅的、带着幻想色彩的小夜曲---“此曲只应天上有”啊!
菲萍的诗就这样在我的心中幻化为美丽的、滋润大地万物的、并充满浪漫色彩的菲菲细雨---那雨声宛如天籁之音印在心扉,而洒落的雨滴,敲打在心湖上,水波一圈圈推开,放大,将心中的美感波及天际,遍润苍穹。
在菲萍诗集的最后一辑“夕阳几度”中,我读出了更多闪烁着人文关怀的耀眼光芒。
无论是“乡村情结”还是“在异乡的梦里”,菲萍以一颗善良慈悲的心,对农村里那些终日挥洒着汗水,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劳作的农民弟兄所表达的敬意与关爱不能不令人感动,那一声深情的呼唤:“我的父老乡亲…”---已湿润了我的双眼---接着,我读出了心酸,读出了快乐,读出了美。一句话,我读出了菲萍用灵魂吟咏的生活的本真:“我的父老乡亲/傍晚你们踩一脚泥土归来/巴掌结满的茧花/饰美了房屋门前袅袅升起的夕烟/你们是不是又串张家进李户/讲述今天的劳作与苦累/笑谈明日的成熟和丰收/月色下
家乡那条小溪/静静地流淌这愉快和温馨”
菲萍用泪水为祭奠在地震中死去的孩子们而写就的“花祭”和“孩子让我挽着你的手”是那样凄美、动情,在痛苦与悲怜的氛围中读了这样的诗,谁又能不泪洒衣襟呢---诗中写到:“那震声掩盖了滑落的声音/但是我看见了残红/猝不提防的飘零摇曳/一次又一次淹没着脆弱的心跳/陨落在这个本不该凋零的季节…孩子就这样你轻轻地走了/小小的手还不忘/课堂上那一本本小书/还有那支曾描绘蓝图的笔…”;“孩子我真想为你抽泣一声/让泪水愈合你的伤痕/在四季的轮回中/藏起内心的神情…孩子包裹里是我亲手给你挑选的衣裙/白色是你的纯洁/蓝色不再是你的忧郁…让我挽着你的手在阳光的孵化下/这个春天会越来越暖”
读后,我为菲萍对社会底层那些贫穷的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对遇难的孩子们的悲悼之情深深地感动---菲萍为自己的同胞,为可怜罹难的孩子们流下热泪,这泪水,深藏着温暖,吐露着深情,而当眼泪化为了爱的力量,便会在这片苦难的土地上开满希望的花朵,泪光中闪烁着坚强的光芒---这一次我真的流泪了!
最让我感动和反复诵读的是菲萍写给母亲和女儿那些感人至深的诗篇,无论是“让我再亲亲的喊您一声娘”、“母亲墓前”、“写在清明节—怀念母亲”,还是“给我睡梦中亲爱的潇潇”,都充分展示出菲萍对母亲深深的感恩和对女儿深情关爱的情怀。读着这样的诗行,我再一次潸然泪下…
我相信,当菲萍泪流满面地写那些诗的时候,一定是深深地感悟到了---我们都会感悟到:在我们健康快乐和无忧无虑成长的背后,有一双手在不知疲倦地为我们编织了一切---每日三餐可口的饭菜,春夏秋冬合体的衣着---无论走到哪里,总有一双眼在看着我们,一刻也没离开过,饱含着担忧、祝福和期待。终于有一天我们发现,原来要仰视的母亲,在我们面前显得单薄而弱小,那双为我们日夜操劳的手也变得乾枯,虽然还想再继续为我们编织那张温暖的网,但已拿不动岁月的针线了;那双饱含担忧祝福和期待的眼睛也变得黯淡了,斑斑白发和沧桑满面的皱纹却告诉我们:母亲老了,她的年轻和活力全部给了我们。这时候,我们好像明白了什么,我们想说些什么,甚至想跪下来流着泪发誓报答这个世界上最爱我们、为我们付出一切的人。然而当我们泪流满面抬起头来的时候,我们才发现,我们能够拿什么报答呢,那比天高、似海深的恩情,我们又报答得了吗?也正是在这样的感恩与感悟中,菲萍完成了人生角色的置换,自己也开始了一个负责的、合格的母亲的心路历程---把自己全部的爱都给与了成长中的女儿……
连续几个晚上,反复悉心品读着菲萍的诗,那种感觉宛如聆听花开,于这美好的夏日夜晚,带着希翼,静静聆听,在这季节的喜悦中,伴着窗外的霏霏细雨,我读着,读着…然后,沉醉于南国落英缤纷的氛围中,静静入睡,梦中花开。
菲萍的诗集《落英缤纷的屋檐下》我细细地、完完整整地读了两遍---有些篇章不止两遍---在感受着菲萍美妙的文笔和文字驾驭功力的同时,每一次读都是一次新奇的体验。每一次阅读一首诗的时候,这样的感觉又会再度浮现。而这就是诗---就像我每次读我喜欢的某首诗的时候,那种意象和画面总是不倦怠的一遍又一遍出现,而每次又都会有所不同---有时候忧伤,有时候感叹,有时候陷入虚空寂寥和惆怅,而更多的是享受与美感---我的思绪随着菲萍的诗歌深深地沉浸在一种宛如空谷幽兰般深沉美丽的意境中---那些真情吐露的华丽词语就像是平原上蓝蓝的天空一般深邃、辽阔、无边无际。我不会忘记,这种新奇的体验是菲萍的诗歌带来的。为此,我要谢谢菲萍!
--全文完--
作者介绍:
老郑,1954年2月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英语副译审;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2008年认证)。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2010年4月加入)1982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外语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获文学学士学位。1984-1991年曾多次访问欧洲、美国和亚太国家及地区,多次独立担任部、省、市出国团组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及进口设备谈判的翻译。1996-1998年在深圳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和深圳广播电视大学英语专业任教。完成的翻译作品有《帕芬智力测验百科问答》(英国著名课外知识读物,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国内外发行);《是他拯救了伦敦》(二战长篇惊险谍报小说,2002年在网络发表);长篇译文《好莱坞的两位魔星》1984年在《环球》杂志第九期发表;长篇译文《法国间谍救了伦敦》于2008年3月3日在《环球时报》发表。此外,还在《内蒙古日报》、《深圳特区报》、《羊城晚报》、《英语世界》、《呼和浩特日报》等报刊发表译文及其它文章数十篇。
已出版的翻译作品《帕芬智力测验百科问答》(英国著名课外知识读物,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国内外发行)
2009年10月由中国国际出版社出版的个人文集《前尘如风》上下册(包括卷一:散文、随笔、诗歌;卷二:回忆与怀念;卷三:系列游记;卷四:影视评论、翻译作品;卷五:读书与评论;卷六:网文与杂文;卷七:平凡的视野--一个七七届大学生的日记、思考随笔摘选;卷八:欧美掠影--数次出访欧美随笔、日记,总计80万字)。
目前正在撰写并在博客上陆续发表个人长篇记实回忆录《红色年轮》及其他短篇小说;散文、随笔;读书、影视评论;国际政史评论等新作和翻译作品。
此外,主要从事文学作品翻译、外事、外贸口译和笔译以及英语教学研究和出国留学英语应试培训和辅导。学术努力方向:在英、美文学、历史作品的翻译方面力争有新的突破;努力提高自己在新的领域中口、笔译翻译的能力和水准,特别是在一些难度较大,专业性较强的,如法律、法规、移民政策和国际关系等自己感兴趣并已经开始尝试的中英文翻译方面进行更多的实践。
标签组:[新浪]
上一篇:论友情_皮皮鲁_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