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FBI下令销毁生平,被世界遗忘的科学天才:特斯拉

首页 > 综合 > 正文
2021-06-04

发表自话题:特斯拉剩下4个预言

原标题:被FBI下令销毁生平,被世界遗忘的科学天才:特斯拉

在中国,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爱因斯坦、爱迪生,但是有一位科学家——尼古拉·特斯拉的成就却几乎是以上两位科学家的总和,并且他的成就在过去的100年里悄悄的改变着人类历史的进程,并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彻底改变人类世界,改变人类的认知,颠覆我们所知道的物理理论甚至人类历史……也可能成为某个国家毁灭世界的工具。

尼古拉•特斯拉被西方科学界的精英人物誉为是唯一堪比达•芬奇并超越爱因斯坦的伟大科学家,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天才、发明创造的巨匠,但由于他身上同时也具有某种神秘甚至超自然的特质,也有人称他为神秘怪客或超人。是他发明和创造了交流电系统,对现代世界工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在科学和工程学领域取得了大约1000项发明。他的很多研究项目,因为大大超前于时代,技术条件远远无法跟上,而难以在他的有生之年完成。迄今为止,全世界的科学发明体系仍然建立在特斯拉的遗产之上,是他“发明”了现代世界。

以他名字而命名的磁密度单位(1 Tesla = 10,000 Gause)更表明他在磁学上的贡献。而当今世界的科学发明体系仍然建立在特斯拉留下的遗产之上,在使用电的现代世界上到处都可以看见特斯拉的遗产。

然而,因为历史上一些利益集团的阴谋,和美国军方一些更为神秘的理由,他的成就与事迹被人为地打压或隐瞒,以致绝大多绝普通人连他的名字都没有听说过。但随着人类对环境破坏的加大而引发出对清洁能源与自由能源(免费能源)的渴求,特斯拉的名字又再次浮出水面。

诺贝尔奖

诺贝尔物理学奖自创立开始的三十年里,尼古拉·特斯拉一个人就被评选出九次,与爱迪生一起二次,而他把这十一次的诺贝尔奖全部让贤。拒绝1912年和爱迪生共享那次的理由是从好友 那里学来的:[娶一个老婆如何能两人共享,特别是与一位骗徒窃盗惯犯共享岂不危险?]。虽然爱迪生后来通过各种渠道,年年以通用电气去争取诺贝尔奖,却从来都全面性的遭到否决,终身没有得诺贝尔奖。

纵观诺贝尔得奖历史,科学家研究尼古拉·特斯拉的作品,从而得到启发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比率占了27%,间接得到启发的比率超过65%。比如帮他证明X光危害的 (Wilhelm Conrad Roentgen)随即成为1901年首届 得主。

所以尼古拉特斯拉虽然一次都未接受诺贝尔奖,但在他1931年75岁生日的时候,收到八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感谢函。 1943年他的葬礼时,有三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代表诺贝尔团队致词。

科学奇才却备受打压

特斯拉也被认为对机器人、弹道学、信息科学、核子物理学和理论物理学上等各种领域有贡献。特斯拉率先提出的概念有电子显微镜、激光、电视、移动电话、互联网和许多其他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事物。但是,就是这样一位旷世奇才,却一生坎坷,备受同行和巨商为一己私利而肆意打压,以至于他在科学史上的地位,长期都未能得到公正的评价……特斯拉有很高明的想象东西的本领:不要模型,不要绘图,也不要实验,就可以在大脑中将所有这些要发明的东西看得一清二楚,和真的一模一样,然后付诸实践,几乎没有失败的发明。特斯拉对人类有著重大的贡献,放弃了交流电的专利权收费供世人免费使用,否则他会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的梦想就是给世界提供用之不竭的能源,希望建立几乎无能耗的全球无线电力传输网络,但与此同时却促使很多赚钱的企业瞬间倒闭,打压他的人有爱迪生,支持过他又抛弃了他的有J. Pierpont Morgan(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等。

FBI下令销毁生平的人,一般人能了解到他的作品全是四十岁以前,只有实证派科学家才有机会涉猎到他四十岁以后的少数作品。他晚年四十五年间的作品全部被列入绝对机密,至今仍无从得知细节。在他死后,美国FBI没收了他的作品及相关的草稿,全部列入美国政府的最高机密等级,并陆续地交由指定的秘密军事部门去进行研究,直到今日仍在积极的研究与实验,且投入的经费是无可估算的。1940年代开始,尼古拉·特斯拉的名子就从美国的教科书上被销毁,剩下的只有报纸及杂志的偶尔丑化,严格上来讲,从1930年已经消失。 1943年他过世后,美国政府下命令全面销毁,不准再谈到这个人,而美国人民也进入了下一代的教育,在日后的三十年岁月,尼古拉·特斯拉被彻底的遗忘了。

1.他制造了通古斯大爆炸。

是历史上的重大未解之谜,同天朝明天启年间的宣武门大爆炸以及印度史前的摩亨佐达罗城大爆炸并列,说的是1908年6月30日早上7点17分,贝加尔湖西北方向的通古斯地区(Tunguska)突然发生了爆炸,2150平方公里内的森林被摧毁,俄罗斯及欧洲的夜空因此亮了好几天,伦敦的气压仪甚至记录下来气压的不正常变化。说起来那地方离中国更近,但看来没有留下什么记录。

这个爆炸神奇的内容很多,最大的疑问是没有任何撞击或者外来物的遗留,也就是人们找不出到底是什么东西导致了这个大爆炸。于是传说这是因为流星在空中爆炸所致,其实也只是一种说法,其他的说法包括外星人、黑洞、反物质、核爆等等。

根据其树木的炭化程度及土地的磁化,可发现这并不是一般的线形闪电所造成,而更像球形闪电所释放的巨大能量。在此爆炸发生前期的夜晚,等城市上空均出现极亮的闪电,那很可能就是特斯拉在进行远距离试验。并经过精准的运算后(误差不超过一度),准确将强大的交流电集中于这个杳无人烟之地。一个细节是,在通古斯大爆炸前,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还多次前往图书馆查阅的地图。

当时特斯拉正在进行全球范围的无线电能传送,并且在金融巨头摩根的支持下在纽约长岛建造了沃登克里弗塔。当地居民的描述说,沃登克里弗塔会放出巨大的闪电状电流,这是该塔在进行无线电能传输的实验。有事实依据的一件无线电能传输实例是1893年在哥伦比亚世博会上,特斯拉展示了他的无线磷光照明灯,没有任何导线链接的灯泡神奇地发出了光芒。后来,特斯拉先后在科罗拉多斯普林斯和沃登克里弗建设高塔,并在长岛点亮了25英里(约40千米)外的氖气探照明灯。但究竟是否特斯拉真的进行了这次实验并且引起了通古斯大爆炸,还仍然是个谜。

1907年10月-1908年3月,尼古拉·特斯拉异常往返欧洲共十次左右,1908年3-6月更加频繁的到欧洲乃至俄国,而相关电报通讯在事件后都被美国战争部列入绝对机密。 而大爆炸时,他本人则在俄国的伊尔库茨克州,在当地号招了二百多位群众一起见证这次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实验,而此处的地理位置可以清楚的看到大爆炸的美景。

2.他发明了低成本无线传输电力的方法。

无线能量传输特斯拉在雷雨中得到了灵感,发现闪电就是一种电能的无线传输,于是他希望利用人造闪电来实现全球无线电能传输的梦想。他改进了特斯拉线圈,发明了放大发射机。这是一种空气芯多级谐振的变压器,可以产生极高的电压。空气在高压作用下电离成为导体,在发送和接收的两个导体间形成人工闪电,从而输送电能。 1893年在哥伦比亚世博会上,特斯拉展示了他的无线磷光照明灯,没有任何导线链接的灯泡神奇地发出了光芒,震撼了所有在场的观众[8]。后来,特斯拉先后在科罗拉多斯普林斯和沃登克里弗建设高塔,并在长岛点亮了25英里(约40千米)外的氖气探照明灯。但无线传输终究有很难跨越的鸿沟,因为无线能量传输的对象是电能而不是电信号。无线电波的弥散对于无线通信并非坏事,但给无线输电带来很大的困难——随着空间距离增大,电能传输会迅速衰减,传输效率无法得到保证。虽然高塔并没有实现特斯拉的全球输电设想,却启发他提出了粒子束武器的概念。

3.他发明了某种设备可以得到“永不枯竭的能源”。

1893年,在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特斯拉做了一个有关无线电通信的演示。他在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弗兰克林学院发表演讲,详细阐述自己的想法。他说:许多年以后,人类的机器可以在宇宙中任何一点获取能量从而驱动机器[

在1893年的世博会(即芝加哥哥伦布纪念博览会),这个世界性的博览会第一次为电子展品开设展区。特斯拉与乔治·威斯汀豪斯有历史意义的用交流电照亮了整个博览会借此向参观者介绍交流电。在展会上,特斯拉展示了他的荧光灯和单节点灯泡。一位参观者记述道:“房间内悬挂着两个用锡箔包裹的硬橡胶板。两个大约相距十五英尺。当电源接通,灯泡与灯管没有电线连接,而灯泡发光了。这个实验与两年前特斯拉在伦敦所做的实验效果相同”,特斯拉使一个铜质的蛋(称为哥伦布蛋)站立在了他的仪器上,以此阐述异步电动机和旋转磁场的原理。

4.他发明了某种人工引发地震等的方法。

1935年,在其实验室打了一个深井,并在井内下了钢套管。然后,他将井口堵塞好,并向井内输入不同频率的振动。奇妙的是,在特定的频率时,地面就会突然发生强烈的振动,并造成了周围房屋的倒塌。当时的一些杂志评论说:“特斯拉利用一次人工诱发的地震,几乎将纽约夷为了平地”。这就是著名的特斯拉实验。这种小输入强输出的超级传输效应称为特斯拉效应。

5.预言泰坦尼克号的灾难,预言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及结束...

1912年,尼古拉.特斯拉劝告银行家皮尔蓬•摩根(亿万富翁),不要乘豪华游轮泰坦尼克号出游,非常相信尼古拉.特斯拉敏锐直觉的摩根,果断地去票务处退掉了船票。约翰•约伯•奥斯塔没有听从朋友特斯拉的建议,最终随泰坦尼克号葬身大海。

特斯拉汽车公司(Tesla Motors),一家生产和销售的公司,成立于2003年,让全世界刮起新能源电动车旋风。 得名于美国物理学家以及电力工程师尼古拉-特斯拉的塞尔维亚姓,以他的姓来冠名公司,说明特斯拉当之无愧最伟大科学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标签组:[科学] [特斯拉效应

上一篇尼古拉特斯拉剩下的四个预言:人类未来的居住场所在地下「星哥奇闻趣事网」

下一篇美智库预言特斯拉十年内退出中国,2030年前中国市场销量将降为0

相关阅读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