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明星社死时有多尴尬
好无聊啊!
我是说最近的内娱,剧也没啥好剧,瓜也稀稀拉拉的没啥好瓜,不是事情太无聊就是主角太糊,太多“房子”都是在塌的时候大家才得知他们曾经存在过。
直到我看到了这档神奇的综艺《50公里桃花坞》(下称《桃花坞》)。
宋丹丹、舒淇、郭麒麟、汪苏泷、张翰、周也等15个知名度各异的艺人,被运到京郊同住21天,用节目组的话说就是“共同打造理想社区”。
让一大群艺人一起搞“理想社区”?这句话听着就不咋“理想”,反而多了点风雨欲来的意味。
这究竟是《花少2》2.0版,还是真正的“桃花源”?
答案是:都不算。
虽然这节目现在最出圈的是苏芒那句“(一天伙食费)650真的不够”,张翰和宋丹丹还因为尴尬上了热搜,从截图上看起来抓马和社死程度爆表,但说实话,节目整体还是挺典型的一个社交场。
明星们在节目里暴露的问题,大多都是在职场和社交场里常见的。不管是宋丹丹追着小辈问感情状况,还是一群人开会的时候互踢皮球的盛况,都让我觉得格外眼熟。
在社交场和职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的秘诀究竟是什么?
今天借这个节目,我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件事。
节目上最大的“修罗场”就是15个人聚在一起开会,就在这段儿,很明显能看出嘉宾们大致可以分成四类:主导掌控型,观察串场型,紧绷自我型以及讨好群体型。
宋丹丹和苏芒算是很典型的主导掌控型,更锋芒毕露的是宋丹丹,其中多少也有她年龄和辈分都最高的原因。
结果节目一出,社交这件事上她风评最差(苏芒是因为“650”被骂,而不是社交),为啥?
开会的第一件事儿是要选“坞长”,相当于是团队领导。你想想,这坞长要负责协调管理剩下的14个人,一听就知道是操心的苦X角色,自然没有什么人愿意当。
一上来宋丹丹就先声夺人,“我不适合当坞长”,然后就开始张罗谁适合,一通乱点名,从周杰点到郭麒麟再到汪苏泷,场面一度混乱。
要不是后面有人主动站出来,表示自己愿意当坞长,这个会估计连这么一个小小的问题都无法解决。
很多人说宋丹丹在节目上倚老卖老,我看下来倒是觉得她最致命的问题其实在于:她空有一颗想要主导的心,却不愿意为此付出真实的努力,像是最起码的责任心和观察力。
大家生活中应该都碰到过类似的人吧,可能是你的同事,也可能是你的领导,他们非常喜欢在社交场上成为焦点,但同时又不愿意承担责任。
你说他们热情吧,也是真的热情,但这种热情的主角是他们自己。对这种人来说,“自己是主角”这件事比团体要重要。
像是宋丹丹,哪怕在别人当了坞长之后,她依然会通过不断发言在会议中处于实际上的领导位置。
现实中也有这种情况,有实际话语权的人不愿意负责,导致没有实际话语权的人被迫成为了领导,两种互为反作用的力来回拉扯,非常磨人。
在实际话语权和领导力汇在一个人身上之前,事情永远无法正常推进。
苏芒虽然因为“650”被骂得很惨,但不得不说至少是组织过大活动的人,虽然她在当坞长这件事儿上也是甩锅小能手,但总体表现还是比宋丹丹强上不少。
首先,在节目开始之前她还来拍摄地点踩点了,而且来节目的所有艺人,不论咖位,她都能够亲昵地聊几句天,很明显是有备而来。
第二,在开会的时候虽然她和宋丹丹都是意见很多的人,但和宋丹丹的那种表演型主导不一样,她多多少少还是以推进大家合作效率为目标的。
张翰一上来就不切实际地要让15个人一起讨论“理想社区”这种庞大命题,苏芒立马拒绝;宋丹丹和舒淇提出大家的集体基金不应该用于生活日常,苏芒以“没有生存就没有理想生活”为理由反对;会后她还单独去跟心力交瘁的坞长陈陈陈聊天,让他放松一点,大家要先相处一两天之后才会对“理想生活”有概念。
她不会跟着搅混水,关注点还是怎么解决问题上。
她之所以显得抓马是因为她的表情和表达方式,实际上该做的事情她也做了不少。我想她要是能不执着于展现自己的“时尚女魔头”设定,少乱说话,估计大众观感会好一些。
(要赚综艺钱之前,学一下表情管理吧姐姐!)
在《桃花坞》里,最讨喜的郭麒麟、汪苏泷、李雪琴和设计师OO(欧欧)应该都算是观察串场型。
比起宋丹丹,这几位才是真正的群体氛围掌控者。
在宋丹丹提出自我介绍的流程之后,张翰却没有听从,介绍得言简意赅,不愿意说代表作,宋丹丹很明显不满意,场面迅速冷了下来。
这个时候汪苏泷立马打圆场,说张翰跟自己一样纯靠帅来参加节目的,还加一句“在座各位其实很多都是靠脸进来的,丹丹姐”,瞬间气氛又活过来了。
李雪琴也是,她觉得一板一眼地自我介绍尴尬,干脆来了一段脱口秀,让大家笑得一愣一愣的。
郭麒麟则是特别擅长从尴尬的情况里逃脱。
舒淇和宋丹丹一见面就调戏他,这边说他妆太重,那边追问他的感情状况。这种被夹击的状态应该是很多人的社交噩梦吧?反正本怂人是想想就会想逃跑的程度。
但郭麒麟的处理就挺举重若轻的,一边笑着一边摆出自己要走的架势,既没有回答问题,又没有让长辈难堪,笑着就溜掉了。
这一招真的好用,比起硬怼回去,他选择另开一头,大家笑笑也就没事儿了。
设计师OO又跟他们三位不太一样,他对氛围的掌控不在于语言,而在于看清状况之后推进流程。
在其他人为了650块钱到底够不够而纠缠的时候,他默不作声地就直接扫了650块进集体基金。
看到有人转钱,大家也纷纷跟着开始转钱。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在实际执行之前其实大家根本不知道对错,但好像不争出个结果又不能开始做事,最后就只能僵持在原地。
这种时候比起说理,更重要的是动起来,OO就做了这件事,用行动推进会议。
这四个人呢,其实大部分时间的存在感并不高,但在群体陷入僵局的时候又会愿意出来用自己的方式打破,从很多角度来说,都是团队最重要的润滑油。
因为简短的自我介绍让团体氛围紧张起来的张翰显然是紧绷自我型,他在节目中仿佛一个扮演霸总入脑的人,别人都介绍他偏不,别人都抢红包他偏不。
这种人其实在网上挺常见的,他们沉醉于“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人设,仿佛只要随了大流就是对他人格的侮辱。
对此我只想说,没必要,真没必要。
孟子义和周也则是讨好群体型。
和苏芒初见的时候,孟子义提到她为大家带了床单,特意强调怕山上冷,床单都加了绒,苏芒客气地回了一句太好了,真贴心。孟子义立马接着问:“怎么样?我不像传闻中那么讨厌,对不对?”
这句话让苏芒下意识向后退了一步,场面一度尴尬。
孟子义就是典型“为了证明自己不讨厌而变得更讨厌”的人。
大家或多或少都碰到过这种人吧,他们过于在意外界评价,全身上下充满了那种需要被周围认可的急切,反而让人不愿意接近。
但就像孟子义经纪人跟她说的一样,“不要作”,放松才是交友的关键。
周也在自我介绍时说自己一直在拍戏所以在北京没家,桃花坞就是她在北京第一个家,大家都是她的家人。
当时我听到这句话心里就咯噔一下,这话是跟初见面才几个小时的人说的话吗?也怪不得李雪琴听到之后小声说了句“哎呀妈呀,那你可真是”。
不过我也能理解她,我感觉她有点像刚入职的小朋友,用这样的方式向前辈表忠心,多少带点向新团体“投诚”的意味,只是分寸把握不准,有交浅言深之嫌,效果反而不好。
很多时候比起一开始费力地去融入集体,安静观察反而更有用,也更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交流方式。
后面周也和郭麒麟一起鼓捣自己带的玩具,大家边玩边聊天,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这不比对着一群人表忠心来得有用?
其实不管是艺人还是普通人,要想在社交场或是职场上通行,有两个点很关键,一是以团队为中心才能解决问题,以自己为中心多半会成为问题本身。
二就是比起随时随地都要追求存在感,找准自己的特长其实更关键,擅长说话就多说,会做事就多做,哪怕只会玩游戏,那就通过游戏来交友。
如果不擅长表达的人乱说话,那么你做的所有好事,可能都不上你开口说的那一句让人不舒服的话,何必呢?
比起让大家随时都看到你,更重要的是大家因为什么记住你。
(图片来自网络,《50公里桃花坞》截图来自腾讯视频)
本文作者:海底
标签组:[宋丹丹] [苏芒] [郭麒麟] [张翰] [汪苏泷] [花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