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别袁老_袁隆平

首页 > 综合 > 正文
2021-06-01

发表自话题:袁隆平

原标题:“稻”别袁老

昨日,长沙明阳山殡仪馆,人们与袁隆平告别。

1 袁隆平的夫人邓则(中)在遗体送别仪式现场。

2 手捧鲜花的人群等待送别袁老最后一程。

3 人们在海南三亚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基地悼念袁隆平。

4 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袁隆平院士雕像前摆满了市民送上的鲜花。

连日阴雨后,长沙天空放晴。5月24日,明阳山殡仪馆。人们来到这里,与袁隆平告别。散发着泥土芬芳的鲜花、稻穗、种子,成为人们祭奠“大地的儿子”袁隆平的特殊告别礼。

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院士生前常说“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他终其一生,为这句话写下了注脚。

穿着生前最喜欢的衣服

上午10时,袁隆平的遗体送别仪式在铭德厅开始。

铭德厅门口,挽联写着:功著神州音容宛在,名垂青史恩泽长存。

哀乐低回。袁隆平躺在鲜花翠柏中,面容安详。阳光透过天花板的玻璃洒落在他身上。他穿着红蓝格子衬衫和深蓝色西装外套,这是他生前最喜欢的衣服。

袁隆平的遗孀邓则一袭黑衣,坐在轮椅上。她的头微微侧着,没有朝着遗体的方向,右手紧紧握住左手,放在大腿上。她的左手戴着一枚戒指。

10时15分,铭德厅内开始默哀。

吴俊穿着一件衬衣,站在默哀人群中,衬衣是袁隆平送给他的礼物。这位“80后”是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也是袁隆平的弟子。

袁隆平的助理辛业芸,眼圈泛红,始终沉默地看着邓则的方向,面露担忧。

人们面朝遗体,从右至左绕灵一周,与邓则等家属握手,一些人缓缓说出“多保重”,邓则反复说着“谢谢”。

不久后,孩子们推着轮椅,陪着邓则来到遗体正前方。邓则突然站起身来,快步走到袁隆平遗体前,跪在地上,埋头哭泣。

“我们种田的,对他有感情”

铭德厅外,长沙明阳山仿佛被人潮淹没。拥挤的人群中,许多人看不清面容,一眼望去,只能见到一朵朵明黄和雪白的菊花。

70岁的农民周秀英和家人来到这里。“知道他走了,一定要来送送他,我们种田的,对他有感情。”她抹着眼泪说。

25岁的青年胡胜涛来到这里。他早晨7点乘坐高铁从广州赶来,下午就要返回。10小时路途,只为深深鞠一躬。“人太多了,我只在遗像前待了不到一分钟,可是很值得。”

江苏的母女张秀华、王宇辰,结束深圳的旅程专程赶来。“90后”王宇辰说:“我想和妈妈一起,来向袁爷爷道别。”

一碗他最爱吃的青豌豆

前往殡仪馆的柏油路被人群挤满。

年轻的外卖骑手,骑着摩托车缓慢穿行。外卖箱里,有满满一箱金色稻穗。下单的人来自广东、福建、重庆……

许多人前往摆放袁隆平遗像的明阳厅。人山人海,却格外静默。

一名身穿白衣的中年妇女半跪在遗像前,放下一碗青豌豆。这是袁隆平生前爱吃的菜。她哽咽着说:“您要记得好好吃啊。”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齐绍武说:“袁老没有留下任何遗言。”“袁老一直相信,我们会把杂交水稻事业好好干下去。我想,他是放心的。”

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悼念现场,隆平农场的代表也带来了一整盘秧苗。该农场设计主管帅威说:“现在是中稻插秧的季节,敬献茁壮成长的禾苗,一是表达种植一线农人对袁老的感谢,二是表达要将袁老不断追求水稻高产、优质的目标践行下去,让中国人吃饱吃好的决心。”

“往后风吹稻香,我都会想起您!”一张吊唁卡片上写道。

这一天,长沙气温23℃。科研工作者说,这是适宜杂交水稻生长的温度。

致谢

家属以书面形式致答谢辞:

砥砺前行,用行动回报社会

南都记者从现场了解到,袁隆平院士家属在铭德厅外留下一封书面的答谢辞。

10时30分许,现场送别仪式结束。11时许,铭德厅对外开放,瞬时间厅外排起长队,手捧鲜花的人群静静站立,等待送别袁老最后一程。人群围绕袁老遗体行走鞠躬瞻仰,有人止不住悲痛轻声哭泣。南都记者注意到,现场身着黑衣的亲属久未离去,凝视袁老遗体,面容悲戚。

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群众、单位的缅怀哀悼,袁隆平院士家属在铭德厅外留下一封“答谢辞”,“对各位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将“化悲痛为力量,践行家父的理想。秉承您‘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的遗愿,砥砺前行。”

“敬爱的父亲,您放心的走吧,我们会竭尽全力孝顺好母亲,培养好后辈,以此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并用我们的行动,回报社会。”答谢辞中写道。

声音

外交部:袁隆平让所有人不挨饿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40年来中国杂交水稻已在亚非美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推广种植

就海外各界人士以多种方式缅怀追思袁隆平院士,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5月24日表示,这充分说明袁隆平院士对中国乃至世界杂交水稻事业所作贡献受到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他的逝世是中国和世界的巨大损失,他将永远为人们所缅怀和铭记。

赵立坚表示,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的输出与对外开放几乎同步。1979年中方首次对外提供了杂交水稻种子,40年后,中国杂交水稻已在亚洲、非洲、美洲的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推广种植,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40年间,袁隆平院士和他的研究人员先后赴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缅甸、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美国等国为水稻研究人员提供建议和咨询,并通过国际培训班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超过1.4万名杂交水稻专业技术人才,上述努力为解决世界饥饿和贫困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赵立坚说,袁隆平院士毕生奋斗的梦想,是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让所有人不挨饿。中国创造了粮食自给的人间奇迹,也有意愿、有能力继续为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作出更大贡献。“我们相信在各方的携手努力下,袁隆平院士的梦想一定会成为现实。饥饿和贫困终将从地球上消失!”

网悼

全国网友寄托哀思:近千万人次网上献花致祭

也有人隔万水千山,而心意已至。

有些悼念是朴素而庄重的,比如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开设的“袁隆平同志网络吊唁厅”,上线以来已有近1000万人次献花致祭。

有些悼念是充满才情的。袁隆平院士逝世后,许多网友用诗、文、绘画等自己擅长的方式寄托哀思。

5月22日13时许,网友@谷鸟衔枝来 在个人微博写道:“那些与我们同时代的光芒熠熠的人物,其实和伴随我们的日月星辰没什么区别,平时你总不大会时常想起他们,你总觉得他们永远会在。然而他们却又和日月星辰不同,是西沉了就不再升起,划过天幕就不再回来。他的光芒照耀到的地方越多,你越会感到随着他们的离去,时代的一部分也随之定稿,后人翻阅时代的书页时,会清晰地看到这个天体陨落的注脚。”

这则微博猛然撞进了很多人的心坎,获得了超过41万次转发和144万点赞。

或许是与袁老生前既幽默又烂漫的性格相呼应,很多人选择用美术作品复现自己心里的袁隆平。

有人画的是风度翩翩的袁爷爷在田间拉小提琴,小猫“袁花花”团在他脚边;更多的画作不约而同地表现了“禾下乘凉”——这是袁隆平挂在嘴边的两个梦想之一。

工具的使用并不会限制画技,在广东湛江,有位小伙子用他擅长的烧火棍为袁老画像;另有一名来自内蒙古赤峰市的跑步爱好者,他用10公里的跑动路径,在地面上“画出了”袁隆平的头像。

年轻人会通过自己的社群作出表态,传递哀思与敬意。

在“Z时代”用户云集的哔哩哔哩网站,“up主”们以弹奏或演唱周杰伦的流行曲《稻香》来表达对袁隆平的敬意,“稻香”已经成为热搜关键词;在豆瓣,很多娱乐、文艺、生活等领域的小组将组标改成了黑白色。

田边

袁隆平半世纪耕耘地三亚:市民自发献椰子、槟榔悼念

5月24日上午10时,1100公里之外的海南三亚,袁隆平耕耘了半个世纪的南繁田边,自发前来悼念的市民络绎不绝,椰子、槟榔等当地特色作物被当作祭品,献给离去的袁老。

自1968年始,袁隆平与三亚有着超过半个世纪的南繁情缘:几乎每年冬天,袁隆平都在三亚的南繁基地度过。直到2021年初,他还在三亚部署指导相关工作。

24日,三亚师部农场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基地,早造水稻已经收割,田洋正待整备。路边袁隆平题词“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的墙柱成为大家寄托哀思的汇聚点:人们不断送来的黄白菊花蔓延到马路边;稻田一侧,一个红色塑料桶被当作香炉,插着燃烧的香烛,旁边供奉的,是名为“袁酒”的糯米酒;有市民没有买到鲜花,就从附近小卖铺买来椰子、槟榔,以海南当地特有的方式表示缅怀。

“就觉得他离我很远、又觉得他离我很近。”在三亚上大学的重庆姑娘廖文清说,从小就在课堂上学过袁隆平的事迹,“这片土地曾是袁隆平爷爷走过的地方、工作的地方、流下汗水的地方,我很庆幸自己在三亚,很庆幸来到这里,感觉离他更近一点”。小廖带来一幅画作,画里金黄色背景下,一片金黄稻穗低垂着头。她在背面写着:以后,我若成为人民教师,一定秉承您的精神教育学生。

行动

花店免费派送悼念鲜花 热心人全天发放免费口罩 的士司机义务接送悼念乘客

5月23日,在长沙岳麓区星城花语花艺生活馆,入门处的手写告示牌格外显眼:“今日菊花,全部免费。”老板娘夏女士告诉南都记者,当日赠送的鲜花包括菊花、白玫瑰、黄玫瑰等,凡是购买鲜花祭拜袁院士的一律免单,“袁院士值得我们尊敬,也是对孩子言传身教。”

当日,有客人下单鲜花配送至明阳山殡仪馆,“我说我不卖的,我是送的”,晚上夏女士免费送去了“几百枝扎成的大花”,她本人也到灵堂献花致哀表达敬意。

23日上午10时许,明阳山殡仪馆附近路段正实行交通管制,不少人下车步行至殡仪馆门口。在距离殡仪馆400米左右的侯照路上,一大早从浏阳驱车赶来的郭伟驻足路边,身后的私家车上堆放了5000个口罩,他正在为祭奠袁院士的人员免费发放口罩。直到当晚10点多,郭伟还未离开,当天已经派发了3000多个口罩,“袁院士为我们奉献了一生,我们奉献一天没什么。”他对南都记者说。

除了长沙市民自发前往殡仪馆送别,也有人从外地奔赴现场祭奠袁老。23日中午时分,出租车司机吴冠军在微信群里看到一则消息:“悼念袁隆平院士,目前已有数百台出租车前往高铁站杜花路地铁站免费接送前往悼念的人群!我们号召更多出租车兄弟前往参与免费接送活动!”

吴冠军立刻响应号召,掉转车头前往长沙南站,在挡风玻璃贴上“免费接送车”的字条,义务接送乘客前往殡仪馆祭拜袁老,“他让我们这么多老百姓吃上了饭,非常伟大,希望更多人纪念他。”

采写:南都记者 张林菲 贺蓓 吴泽嘉 侯婧婧    摄影:南都记者 吴泽嘉 南方日报记者 肖雄    综合新华社、中新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标签组:[袁隆平] [农业] [三农] [水稻

上一篇痛别!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

下一篇国士无双!非洲媒体悼念袁隆平:“世界将永远记住他!”

相关阅读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