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白银“致命马拉松”救援18小时

首页 > 综合 > 正文
2021-06-01

发表自话题:白银马拉松事故救援幕后

  原标题:【深度】复盘白银“致命马拉松”救援18小时

比赛中的选手们。受访者供图

  记者 | 翟星理 实习记者 丁倩倩

  编辑 | 赵孟

  2021年5月22日9时,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在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开赛,共172人参赛。在随后的恶劣天气中,多名选手在高海拔赛段出现严重失温,21人遇难,其余151名人员被安全搜救接回,其中有8名伤员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白银市官方通报称,该事件是一起因局部天气突变发生的公共安全事件。

  事发当天中午12点17分,赛事微信群里有选手发布求救信息。晚上7点,消防人员赶到赛区后,面对的是一段车辆无法通行的无人区,他们最终到达事发赛段的时间是当晚21点左右。此时,距离参赛选手发出第一条求救信息的大约9小时后。

  在专业救援队赶来前的这9个小时里,赛区里的数十名牧羊人和村民,展开了一场生死救援。

  “太晚了”

  39岁的尚立山和同伴找到的第一个参赛选手,正仰面躺在地上,眼睛瞪得很大。他去摸选手的脖颈,没有脉搏,手和脚都是僵硬的。

  “已经遇难了。”他和消防员把遗体抬到王家窑。遇难者距离赛道大约50米,尚立山推测,起雾的时候,这位选手迷路了。后来,他们在附近又找到两具遗体,都抬进这个窑里。

  5月22日中午大约13点,白银市景泰县中泉镇常生村村民尚立山看到牧羊人微信群里有人发消息,“情况不对,有衣服的拿衣服,赶紧上山。”他以为是在开玩笑,放下手机准备去睡午觉。

  附近村庄的牧羊人常在这个微信群互通信息。尚立山也养羊为生,山上就是他的工作地。那天凌晨四五点,山里刮起大风,天气预报说会下雨,尚立山没有去放羊。

  此时,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百公里越野赛正在进行,常生村在赛区内,离后来出事的赛段最近。黄河石林山地百公里越野赛此前已经举行过三届,每次都有赛道经过常生村。

  牧羊人所言非虚。12点17分,有参赛人员在赛事微信群发布求助信息。赛事组委会安排救援力量20人,先后救出18名参赛人员。这条求助信息由何人所发已经难以求证,因为第二天早上,赛事微信群被解散了。

  牧羊人微信群里的信息让尚立山隐约感到不安。他试探性地给两名在山上的牧羊人打电话,都没打通,他“感觉不对”。

  14点,他开车出发了,几分钟后到黄河边上,道路已经无法行车。他下车步行大约两小时,到达牧羊人经常避风的窑洞。窑洞的位置靠近赛道CP3(第三个打卡点)。

  事后,尚立山才知道,除了当天早上就去山上放羊、种地的少数几位常生村村民之外,他是第一批上山的救援力量。

  在山上,他接到村里的通知:确实出事了,原地等待还在路上的消防员,为他们做向导。

  除了牧羊人和村里的庄稼户,这座黄河边上常年光秃秃的苍茫大山没人来,也没有路,几乎是无人区。

  景泰县消防救援大队的12名队员是在20点前后与尚立山汇合的。天已经黑下来,他们以CP3为起点,沿着赛道向CP2的方向开始搜索。

  大约在21点,他们已经找到3名参赛选手的遗体。“(我们到得)太晚了”,他说。

  赛道上的路标。摄影:翟星理

  遗体全部被抬到王家窑。王家窑是常生村王氏先祖于清末民初开挖的窑洞,唯一的作用就是为上山放羊的族人遮风避雨。

  山上风大,体感气温低,即便是风和日丽的天气,他们都要穿着厚衣服上山。离王家窑不远处,还有一处窑洞名为朱家窑,由常生村朱氏先祖修建,现在由常生村村民朱克铭使用。尚立山刚到达CP3的时候,一早就上山放羊的朱克铭已经救了6名参赛选手,他们都在朱家窑,全都活着。

  “赶紧穿衣服,别跑了”

  黄河石林山地百公里越野赛起点为黄河石林景区门口,途经豹子沟广场、观景台、常生村、朱家窑、付家岘、金坪村、戚家泉,终点为豹子沟广场,全程包括CP1-CP9共计9个打卡点。选手必须通过所有的打卡计时打卡,否则取消全部比赛成绩。

  该赛道多为自然起伏的山地,山间土路或沙石路,有爬坡、下坡障碍,其中一段22道弯修建在悬崖上,全长2.3公里,落差216米,多弯道、山坡。

  根据官方通报,当天13点左右,100公里越野赛高海拔赛段20公里至31公里处(位于CP2与CP3之间),受突变极端天气影响,局地出现冰雹、冻雨、大风灾害性天气,气温骤降,参赛人员出现身体不适、失温等情况,部分参赛人员失联,比赛当即停止。

此次赛事海报。图片来自主办方

  但牧羊人朱克铭事后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说,这种恶劣天气在当地“挺常见”,并不影响他每天出去放羊。但随后,他又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这种天气“真的非常罕见”。

  事实上,预警在比赛开始不久就有人发出。一位赛事摄影师接受三联生活周刊采访时称,当日10点44分,他已经到CP2,当时风很大,“我在小山包上用三脚架架着长焦(镜头)拍摄的时候,机器会被吹飞,大家已经非常冷了”。他和拍摄团队负责人联系赛事组委会的人,询问是否可以终止比赛,但未得到反馈。

  常生村村民朱建东当天早上就和妻子上山干活,他们的玉米地在CP2附近。村民上山种地交通不便,要摩托车并步行。他们通常会在自家田地附近搭建一个小木屋,平时存放一些厚衣服备用,中午还可以做点热饭。

  吃完午饭,下雨了。朱建东夫妇清楚山上的气候特点,风雨交加,人的体感温度很低,越往上爬越冷。小木屋外,不断有在CP2打卡完的选手往山上冲。

  朱建东起初想,这些运动员真有毅力。但雨越下越大,风势也达到了六七级。朱的妻子建议,把他们自己的衣服给运动员。朱建东觉得,“运动员会不会嫌我们的衣服脏?”妻子说:“没事,先发”。

  他们抱着小木屋里的备用衣物,淋着雨和冰雹站在赛道旁,见人就劝:“赶紧穿衣服,别跑了。”

  不远处,朱建东看到,同村的罗维富、罗崇宏也抱着自家小木屋里的备用衣物在发。他们相互没有商量,但这样的天气不能从事户外活动,是常年在山上劳作的村民的共识。

  三家人共计二十多件备用衣服都发完后,朱建东在赛道旁喊:“别跑了,上面不能行(方言,意味人不能坚持住),先上我家(小木屋)”。

  离朱建东家一公里远的地方,是同村村民刘明胜家的小木屋。刘明胜不再种地,小木屋早已废弃。朱建东赶过去,一拉开门,里面黑压压都是避雨的参赛选手。

  13点,朱克铭正躲在朱家窑避雨,听到外面有人呼救,他冲到大雨中,找到一位正在抽搐的参赛选手,把这位选手接到朱家窑,生火取暖,并拨打了景区的救援热线。

  此时,69岁的参赛选手、美国医学科学院国际院士、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励建安到达CP2,他事后向中国新闻周刊回忆,他听见一名蓝天救援队队员在打电话,这名队员在大风中说:“我的经验是比赛必须终止!”对方或许是赛事方的人,显然还在犹豫,蓝天救援队队员很生气,说“我已经跟你们讲了,我尽力了,赛事必须停止。”

  赛事并未停止,选手们依然奔赴在“死亡线”上。天气越来越糟糕,朱可铭又陆续把5名选手接进朱家窑,但同时发现有两名选手已经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已经失去生命体征。天上的冰雹砸下来,他顾不上这两名选手了。

  一名女选手经过朱家窑,朱克铭朝她喊,“不能再跑了”,但对方没理会。他追着女选手跑了两公里,终于让她相信再跑下去会出人命。女选手调头弃赛。

  在某种意义上,朱克铭挽救了这位女选手的生命。另一位参赛女选手对界面新闻回忆,当时山上的风大到“差点把我吹下悬崖”。

  “你们真好”

  景区管委会和赛事组委会也许对朱克铭的预警并未重视。一个例证是,当天下14点30分左右,景区管委会给中泉镇镇长冯锡国打电话,传达的信息仅仅是,“需要给运动员运送御寒物资”。

  离CP2最近的村庄就是常生村。冯锡国通知常生村村支书王忠,赶紧给选手送衣服送被子。王忠记得很清楚,村里能找到的衣服只有上衣没有裤子。

  常生村村支书王忠。摄影:翟星理

  但当时,因为对山上的情况不了解,他们都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直到下午16点42分,王忠接到朱克铭的妻子打来的电话,说山上手机信号时有时无,朱克铭发现已经有2名选手不行了。

  王忠给朱克铭打电话,无法接通。16点59分,王忠给常生村三个小组长打电话,要求组织熟悉地形的村民赶紧上山救人。

  随着山上的信息通过不同渠道传回,王忠把动员令调整到最高级别:常生村所有能上山的劳动力全部携带御寒物资上山。

  常生村常住人口不足700人,最年轻的劳动力是39岁的尚立山,其余都是五十岁上下的男人。后来,他们自称是村里的“年轻人”。那天,村里60多个“年轻人”全都上山了。

  50岁的朱万世骑摩托车往黄河边上开,那里靠近赛道。他到河边的时候,景区管委会的车已经到了十几辆,救援临时指挥部在此成立。

  工作人员要求朱万世负责指路。朱万世就在此处等陆续赶来的村民,把他们分配给景区工作人员和后来陆续到达的救援力量当向导。

  54岁的罗维辉和同村12名村民一起到临时指挥部,而后开始不停向靠近CP3的朱家窑进发。此时,他们已经收到朱克铭的求救信息,朱家窑附近有2名选手倒伏在地,需要救援。

  从常生村出发,到达CP2最快需要一个半小时,到CP3最快要两个小时。绝大部分路段不能行车,只能徒步。

  爬山的路上,罗维辉遇到景泰县县委书记李作璧。李作璧走不动了,让罗维辉一行先走,赶紧去救人。

  罗维辉到达朱家窑的时候是20点,天完全黑了。刚到,他们就看到CP3有两个护士在朝他们招手。

  罗维辉走过去,其中一个护士正是朱万世的外甥女。她在芦阳镇卫生院工作,接到命令前往CP3参与救援。芦阳镇有路通往CP3,可以行车,因此她们先行到达。

  常生村上山救援的部分村民。摄影:翟星理

  朱万世的外甥女救治了一位男选手,此刻他躺在地上无法动弹,身上盖着一床棉被。这位选手是广东人,今年60岁。她们抬不动他。

  罗维辉和同伴把他抬到朱家窑。当晚23点,他苏醒了。护士问他想吃什么,他说吃面包。

  护士只允许他吃一小块,吃完休息一下才能再吃。他哭着说,“你们真好”。

  罗维辉和同伴在CP3附近搜索到3个选手的遗体,其中包括跑圈“大神”梁晶。

  死在一块庄稼地里的梁晶与赛道明显偏离。罗维辉推测,下午下雨的时候,山上起了大雾,梁晶找不到路标。

  罗维辉上山的时候,大雾已散。他看到,路标是拴在草上的小红布条,路牌是一块50厘米高的黄色牌子。在大雾中迷航一米,也就再也找不到赛道了。

  梁晶可能迷路了。但事实上,他离CP3已经不远了。

  奇迹没有发生

  尚立山和景泰县消防救援大队的队员用了两个小时,把三具遗体抬进王家窑。

  到了晚上23点,他和12名消防员的体力耗尽。消防员还有一瓶水,他们每人喝了一口。刚休息十几分钟,消防员接到新的命令前往别处,尚立山又为刚上山的特警队做向导。

  特警队的全部装备是一部相机和一台定位仪。相机用来给发现的死者拍照核实身份。

  此时,搜救方案变得明确。白银市蓝天救援队从CP2往CP3的方向搜索,尚立山他们从CP3往CP2行进,确保没有搜索盲区。

  赛道外的黄河。摄影:翟星理

  官方赛道中一个路段被当地人称为白水道,是一个垂直高度大约30米的极陡坡,几乎相当于一个悬崖。这里遇难了5个人,4个遇难在坡上,1个在沟底遇难。

  尚立山发现,白水道的特殊地形,如果遇到大雾,一脚踩空就会摔下去。但沟底的选手不是摔死的,因为死者身后有一道长达十几米的爬行血迹。

  搜救到另外一处山沟时,尚立山又发现一名遇难者,感到无比惋惜。她留着一头稀疏的黄发,穿着粉色比赛裤,一只鞋不知去向。按照尚立山的经验,山区的极端恶劣天气中,人在山沟里的生存概率是最高的。

  山沟地势相对平坦,风势小,还有一些凸起的山体可以避雨。他爬到山坡上查看,没发现脚印,说明她不是从上面掉下来摔亡的。尚立山没弄明白她的死因,只是重复着,“太可惜了。”

  搜救持续到5月23日凌晨,指挥部已经核实到基本信息,172名参赛选手中,还有3人没找到。不过很快,从CP2往上搜索的白银市蓝天救援队发现了其中2人,都还活着。

  还剩1人失联。

  关于这名选手,所有的已知信息只有一张微信位置截图。当时,特警队的所有设备都没电了,他们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尚立山能辨认出这张截图的准确位置。

  尚立山说,村民只会看实景地图,有山势。他实在辨认不出截图上的定位点在哪。

  他们生了一堆火。那天是农历十一,月亮很大很圆,夜空晴朗。5月23日凌晨4点50分,天亮了。

  两支队伍分别从CP2、CP3出发,相向而行,来回搜索了两遍。5月23日早晨6点,他们终于找到最后一个失联选手。但奇迹没有发生,这名选手已经遇难。

  此时,距离赛事微信群收到第一条求助信息,已过去18个小时。

  “时间等于生命”

  从外地赶来的一支救援队的队长杨凯(化名)对常生村村民深感敬佩,如果没有这些优秀的向导,在茫茫群山中,外人拿着GPS也是盲目的。

  不过,他重走了大部分赛段之后,得出一个略显悲伤的结论:也许此次事故本来不必发生。

  5月22日傍晚,一位求救无望的参赛选手通过朋友联系上杨凯,向远在数百公里之外的杨凯求救。

  杨凯给赛事组委会负责人打电话,问他需不需要支援、去哪个位置、需要多少人、带什么装备、现场到底什么情况。负责人只说,需要支援,并未提供任何有效信息。

  当时,杨凯感受到的是组委会已经陷入混乱,不过他还是带着队员出发了。但当第二天他再联系组委会负责人时,发现他的微信已被对方拉黑。

  救援结束后,杨凯重走了大部分赛道,发现赛段选取存在一个致命的弱点:长达100公里的赛段绝大部分与外界没有可以行车的连接通道。

  赛道许多地方无法通车。受访者图

  这意味着,一旦发生突发状况,应急力量的投送效率会受到极大限制。“赛事设置不是我的专业,就应急救援而言,时间等于生命。”他说。

  一个例证是,车辆只能开到山脚下的临时指挥部,救援过程中,当地政府调来大型推土机现场开路,让救护车和消防车能往里再多走一些。

  此外杨凯发现,在无人区内的部分赛道,路标拴在草上,大白天都不好识别,遇到起雾,选手很容易迷失方向。

  漏洞百出的赛事保障还体现在选手的生命保障线——GPS上。成熟赛事会向通信运营商申请在现场布置通讯车辆,以保障信号传输。而此次事故,通讯车辆在临时指挥部成立后才到达现场,为救援提供通讯保障。

  此外,据杨凯了解,本次赛事保障也未申请或租用任何救援直升机。

  赛事常备的应急保障人员也不足以应对如此规模的群体性赛事。杨凯走访了参与救援的村民和部分救援人员,再对比救援过程中的影像资料,发现外部支援力量到达之前,组委会常备的应急救援人员很可能只有10人左右。

  “根据日常训练的经验,在野外长距离转运一个没有行动能力的人,至少需要10个救援人员轮换负重。”他说。

  杨凯认为,这在客观上导致了救援黄金时期没有足够的专业人员,最终由地方政府发动村民和景区工作人员这样的非专业人士主导了前期最重要的救援工作。

  让杨凯觉得遗憾的是,即便职业应急救援力量到场后,既没有携带针对性的救援设备,也没有对疑似死者采取对应的急救措施。

  此次事故中,选手们死于失温。失温分为轻度失温、中度失温、重度失温。按照杨凯接受的应急训练,为失温人员恢复体温的最佳方式是将其泡在40摄氏度以下的热水中。如果野外不具备此条件,目前已知的最佳方式是用40摄氏度以下的热水为其灌肠。

  最让杨凯无法理解的是,根据应急常识,重度失温人员会出现“假死”症状,即失去脉搏、心跳等生命体征,但实际上人还活着,此时需要对其进行紧急心肺复苏。

  而根据杨凯的走访,没有人为参赛选手灌肠,也没有人做过心肺复苏,“可能没人跟消防队说选手失温,也可能是说了,但他们根本不知道如何处理。”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张亚楠

标签组:[马拉松] [白银

上一篇甘肃白银马拉松事件的法律分析

下一篇甘肃白银山地马拉松事故致21人遇难

相关阅读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