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明星高伙食费
苏芒的言论是流量明星生产环节的附加品之一,也是最先传导到社会大众层面的表象之一。
围绕着流量明星这个群体,舆论、财富、粉丝、规则、评价、周边、资本,无一例外在一次次公众事件里,刷新着大众对于这个群体异化的认知。
如同天眼查提供的餐费内容,动辄1000-2000元每餐,以至于郑爽1.6天价片酬、每天208万日薪的出现。
伴随出现的还有,郑爽类明星在综艺里的日常哭穷,欧阳娜娜类明星的“明星是个高危行业”,关晓彤类明星的“你们老百姓”,杨颖类明星的“我应该拿个大满贯”。
娱乐轻资产定价权被娱乐公司掌握,因此产生天价片酬现象,并附着洗钱、内幕交易等行为。
作为财富白手套的流量明星们,作为财富超额溢价的群体,作为不依靠作品、只依赖的炒作的明星们,作为最才不配位的一群人。
因为把资本造星人为溢价而来的财富视作理所应当,所以流量明星有了无数吊诡的言论。因为粉丝追捧的闭环,变成了事实上的无要求,所以流量明星将烂视作理所当然。因为此前官方对流量的未加监管,在税务审计、薪酬规定方面的大开绿灯,流量明星无视社会规则,屡次刷新下限。
这群新的财富食利群体追名逐利,但名是无名水,利是无根利,所以即使生活在一个高曝光率、高关注度的情况里,这群人依然丑闻频出、状况不断。
与其他行业的头部相比,其人附着的有研究成果、有巨大贡献、有实体产业、有尖端发明,但是作为娱乐产业头部的流量明星们,去掉炒作的途径,你会发现与之前的艺人们比较,流量明星们无作品、无角色,关了流量的闸口,半年时间再看,有没有他们对娱乐产业没有任何影响,因为他们本就没有生产出任何经得起时间的东西。
流量明星的生产,相较于传统明星,自作品角色覆盖大众审美,而起来的艺人,走的是投机路线。经典式“始于颜值、归于才华、忠于人品”,可以看做一个参照。
才华,也就是作品、角色这类东西。因为比较维度多,且大众审美统一,有没有才华,作品怎么样,角色如何,是一眼可知的。大众舆论对才华的评价总是精准到位,导致流量明星们在大众的才华审视面前无所遁形。
所以,流量明星的生产,娱乐公司的包装往往将重点放在人品上面。明星的人品是什么?是讲出来的无数故事。于是,娱乐公司在不停的讲故事,明星自己在不断的讲故事,粉丝更是把讲故事当做主业,三方无一例外的规避作品、才华这些字眼。这就是为什么郑爽式明星,代言辱华品牌的明星,私生活混乱的偶像们依然被粉丝疯狂维护。因为在流量明星的生产环节,它们给流量明星加了无数的要人讲述才可以知道的故事,无数的需要带着滤镜去看的细节,很多的不明所以的强行感动。
于是,这些故事塑造出来的明星的形象,被粉丝奉为圭臬,作为唯一价值观。而任何企图对抗这些明星的行为(大众评价郑爽、官方点名代言辱华品牌明星、舆论曝光劣迹艺人),被粉丝们视为在挑战自己的价值观,并因此在维护明星的过程中重塑自己价值观:认为大众批判郑爽天价片酬是仇富,是嫉妒,官方点名代言辱华品牌明星是迫害,舆论曝光劣迹艺人是侵犯隐私(将来资本的舆论附庸,消费主义的坚实拥趸,是追星粉丝)。
流量明星为什么能被资本批量生产,因为故事所有人都可以讲,只不过讲的好坏的差别。讲故事是不需要多少成本的,不像才华的证明往往是以年计的,且受大众审美监督。
流量明星生产出来,带来的就是最纯粹的消费主义。为流量明星花钱,是所有力量的最终诉求。而一个对财富没有概念的追星学生群体,是最适合这种消费主义的,所以流量们各种花钱手段,各种集资行为层出不穷。一面是粉丝们因为自家明星天价片酬沾沾自喜,一面是粉头们强调一杯奶茶钱都出不起不配追星。
资本推动的这种娱乐消费主义,让粉丝群体无限拔高对财富的阈值,几千万都不算钱的样子,又无限贬低财富的基础,最小的财富锚定物成了一杯奶茶钱。
限薪令的出台走出了国家打击娱乐轻资产定价权掌握在娱乐资本手里的第一步,而演出行业协会将粉丝集资行为与明星责任关联,也算是不错的进步。
标签组:[郑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