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美国囧案》这部美剧?

首页 > 娱乐 > 正文
2021-05-15

发表自话题:令人窒息的停车场

原载于公众号:法学生浪

本周review:美国囧案第一季

浪评:四颗星,浪approved。屎尿屁之下,不仅有无厘头,还有阿婆般缜密的逻辑推理。形式上的伪纪录片,更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优点。这样一个“囧案”真相背后也让人感慨。

内容简介:汉诺威高中的教职工停车场发生一件离奇的罪案,27位在校老师的座驾遭到极为侮辱的恶作剧,均被喷漆画上JJ的涂鸦,当优等生Alex(卡勒姆·沃西 Calum Worthy饰演)指认疑犯正是Dylan(吉米·塔特罗 Jimmy Tatro饰演)——一个在学校出名的废材,这一切都变得理所当然。在只有Alex的目击证词而没有其他实质证据的情况下,学校做出了开除Dylan学籍的决定。而这并不是Dylan单单需要面对的困境,更严重的是将要面临刑事处罚和高额的赔偿金。Peter(泰勒·阿尔瓦雷兹 Tyler Alvarez饰演)和Sam(格里芬·格鲁克 Griffin Gluck饰演)是Dylan参加的学校早间秀节目的成员,在Dylan坚称自己无辜后,他们决定以纪录片的形式还原真相。而在纪录片拍摄者Peter和Sam的调查下,却发现每个人讲的都不是真相,每个人都有想要隐藏的东西。

在许多美剧不断在故事层面超越电影的情况下,突破类型瓶颈的唯一方法便是创作出更加有趣优质的内容。而阿浪认为这一部足够有趣。

优点:一、内容加分


本部剧其实故事格局真的比较小,只是一个很小的涂鸦案件。较之《十三个理由》、《名校风暴》这样动辄生死分别,多角恋,背叛的剧情而言,确实少了不少浮夸,多了不少清新。很难想象《美国囧案》要是按照上面两部剧的方式来创作会是怎样的一个灾难的后果。大概跟前两部剧的结果相似:由于人物众多,且关系混乱,很难能够真正塑造几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只能靠突破观众的想象下限来苟延残喘。毕竟,“感官刺激主义”的哗然取宠是绝对行不通的


但要是仅仅有单薄的剧情也是不可以的,单薄走向的另一个结局就是老套。这就得谈到这个系列的另一大优点了。


二、形式加分

这部片的形式是伪纪录片形式中的真实犯罪记录的形式。


“伪纪录片”, 又称“仿纪录片” 英文名称是mockumentary,也就是mock和documentary的结合,它常被归类为一种纪录片或电视节目类型,通常带有喜剧的嬉闹性格(大部分真人秀都是用此类形式),但也有非常严肃的伪纪录片。虽然它和纪录片一样都记录着真实的生活,但实际上却是虚构的,运用讽刺或仿拟的方式来分析社会上的大事件或问题,挑战着人们对于既定事实的认知,以及对于纪录片里的核心命题「真实」的观念。


在伪纪录片里,常常使用历史资料画面或者人物访谈(大头讲话)来讨论过去的事件,要不然就是以真实电影的方式(干涉、介入)去跟拍事件里的当事人。

在这种电影中最常用的拍摄手法就是摆拍,所谓摆拍,就是摄影师根据自己的设想,创设一定的环境,设计一定的情节,让被拍摄者表演,最后由摄影师拍摄完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摄影师还往往充当导演的角色。很显然,摆拍的摄影作品往往具有更好的用光,构图,更优美的背景,更漂亮的模特,更戏剧性。


所以伪纪录片带个“伪”字,因为它只是模仿纪录片的一些特征来制作完成,实际上它是属于故事片的范畴的。像《科洛弗档案》、《死亡录像》都属于伪纪录片。


而这部纪录片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特点,便是真是罪案纪录片。而且是将记录者也囊括在其中。这就十分类似于《纽约灾星》中犯罪嫌疑人与记录者的“猫鼠游戏”的博弈,步步惊心。每一步都会导致不同的后果。


《美国囧案》中创立了一个新的世界,而这个世界与纪录片本身是平行存在的。在我们观看的过程中,纪录片在虚构世界也是同步上映的,既给他们的调查创造了不少便利条件,也因为某些隐私处理不到位所带来的灾难。包括证人的崩溃,被记录者自我认知彻底失调,老师名声扫地,友谊的支离破碎等后果。


也正因为需要承担后果,所以《美国囧案》在结果到来的时候,把学校搞得鸡飞狗跳之后,并没有将案件最终结果大肆宣布,仅仅低调指出了另一个嫌疑人,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因为一起民事纠纷最终毁掉一个人的名誉和前途无疑是十分危险的。


逻辑加分


整部片的另一大吸睛点,逻辑的缜密。第一集都从人物动机开始倒推,在推翻了一个个证人的证词后,重新审视这一个案件,并且将其重构,这个过程可以说是看得惊心动魄,高潮迭起。这无疑也大大提升了可观赏度。

细节取胜

对于案件的细节抽丝剥茧,包括聚会上的各种小视频,仿真感的同时,充满了细节的真实感。


Closing:

当然,这部剧的结果却让人深思,原来清白无辜的Dylan在众人的刻板印象作用之下,真的跑到了自己仇恨的老师家门口进行涂鸦。这种刻板印象导致的自我认知的失调,彻底摧毁了他。

而他恐惧的来源,正是来自于自己所不认识的人也对他进行的负面评价。原来想回到学校后从良的他,发现不仅老师对他还是原来那样的鄙视“我不认为我看错了你”,周围同学对他没有任何改观。是谁赋予我们权利去真正摧毁一个人呢?


死刑在现代争论的一个焦点在于自然法是否赋予了我们剥夺一个人的生命的权利。用谣言与不正确的刻板印象去中伤他人,无疑相当于给他人的社会身份下了一道死刑令,那谁又能承担人格毁灭的后果呢?

“我们随着成长,就会有身份认同,意味着从不同事情上,你开始身份认同,产生一种你是谁的感知。当你的身份认同并不是真实的你,总会导致痛苦”。喷子遍地的当今,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吧。

来源:IMDB,百度,以及阿浪自己没什么东西的脑子

标签组:[伪纪录片

上一篇南京又火了!惊现“天空之境”,媲美茶卡,美到窒息,吸引1亿人围观..._灵谷寺

下一篇自驾出行最方便,武汉周边美到窒息的地方,端午人少速去!

相关阅读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