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免费的羊肉汤,换来北京一套房?这样比网络爽文还离谱的情节,正是西贝官方视频里讲述的“真实故事”,而它最终将一位九年老顾客和一家餐饮巨头一同送上了舆论的法庭。
一位消费九年的忠实顾客,却毅然将餐饮巨头告上法庭;一位曾强硬回应用户质疑的创始人,悄然清空了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这一切,都源于一碗被戏称为“价值一套房”的羊肉汤。
曾经以“亲嘴打折节”等营销活动被人熟知的西贝,如今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从与网红论战,到温情公关被群嘲,再到法律纠纷,西贝的危机像滚雪球般越来越大。
01 老顾客的愤怒:律师起诉西贝
郭乘希律师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作为西贝九年的老顾客,累计消费超过8600元,最终会与自己长期支持的品牌对簿公堂。
9月26日,她以“侵权责任纠纷”为由,将西贝三家关联公司诉至江苏南通市崇川区人民法院。
这位在法律界以维权著称的律师,曾因参与张艺谋超生案而闻名,此次她的诉讼请求直指西贝的核心问题:虚假宣传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
郭乘希提出的五项诉讼请求包括:要求西贝在各大平台公开道歉、公示预制食材详细信息、赔偿1万元精神抚慰金,并支付三倍消费额的惩罚性赔偿金25917.12元。
谈及提起诉讼的原因,郭乘希表示,她通过罗永浩与西贝的网络论战及西贝发布的《致歉信》得知,西贝多数菜品实为上游供应商生产的冷冻半成品复热而成。
更让她气愤的是,西贝长期使用转基因大豆油却未依法标示,同时以“有机”“现点现烤”等宣传语搭配新鲜食材图片造势。
02 多米诺骨牌:从罗永浩到一碗汤
这起诉讼并非孤立事件,而是西贝一连串公关危机中的最新一环。
整个事件的导火索源于9月10日罗永浩的一条微博——“好久没吃西贝了,全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太恶心了!” 这条微博瞬间点燃了社交媒体,也引发了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的强硬回应,宣称“不做生意也要告”。
在舆论压力下,贾国龙很快转向道歉,却因致歉信中“顾客虐我千百遍,我待顾客如初恋”的表述再次引发不满。
随后,西贝在内部员工号“西贝品味早读”连发多篇“温情故事”试图挽回形象,却接二连三地翻车。
先是有“铁粉不吃饭也要充值1000元”“年轻人喊出与西贝同生死”等被指脱离现实的情节,后有《七岁的毛毛》——讲述七岁男孩因母亲不让吃西贝当场大哭,抱住店长大腿哀求“西贝别关门”——被网友质疑“七岁孩子如何抱住成年店长大腿?”
更为离奇的是,9月26日有网友扒出西贝早年视频《我给大爷一碗汤,大爷要送我北京一套房》。视频中,西贝北京六里桥旗舰店的前店长刘某霞讲述,一位来自内蒙古的顾客提出要把自己在北京的一套一室一厅房子送给她。
而网友发现,按照刘某霞的描述,她在2002年时只有15岁就已经在西贝工作,这甚至引发了关于“童工”的讨论。
03 沉默的创始人:贾国龙清空社交账号
与之前高调回应罗永浩的强硬姿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在危机不断扩大时选择了沉默。
9月28日,记者搜索发现,贾国龙多个社交媒体账号内容被清空。他的视频号、小红书账号“西贝老贾爱请客”,已无作品展示。抖音平台仅保留一条公开视频作品,是与其他博主的共创内容,发布于2024年9月30日。
与此同时,西贝官方账号“西贝品味早读”的视频号已设置为私密账号。西贝客服解释,部分视频或文章删除是因为顾客和员工遭受网暴,并称“西贝品味早读”是内部学习账号。
从高调硬刚,到悄然退场,贾国龙的举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贝当前面临的巨大舆论压力。
04 公关翻车:从“硬刚”到“煽情”的失败转型
西贝的这场危机,被危机公关专家詹军豪诊断为 “创始人IP失控”与“公关策略失败”的叠加。
初期,贾国龙以强硬的“家长式训诫”姿态回应质疑,与西贝的品牌定位产生严重冲突。而当强硬路线难以为继时,西贝又选择了“煽情公关”路线,试图用情感共鸣来转移对实质问题的关注。
詹军豪指出,西贝“一碗汤换一套房”等温情故事,本意是通过情感共鸣塑造品牌温度,却因“剧本化”痕迹过重引发逆反。
在预制菜争议未解的背景下,品牌试图用“煽情”掩盖核心问题(如食材新鲜度、定价合理性),反而强化了“不真诚”的负面认知。
对此,詹军豪建议,西贝应建立“法律+公关”同步机制:快速组建专业法务团队应对诉讼,同步由公关部门发布客观声明,确保对外发声与法律应对口径一致。
从一碗标价虚高的羊肉汤,到一系列经不起推敲的温情故事,西贝试图用情感营销来掩盖实质问题,最终在智慧的消费者面前彻底失效。
贾国龙清空社交账号的举动,更像是一场无声的投降。而郭乘希律师的诉讼,已经将战场从舆论的法庭转向了现实的法庭。
法庭的判决尚需时日,但市场的判决已经到来——消费者或许会被温情故事暂时感动,却绝不会被一直愚弄。
标签组:
上一篇:为何午睡前喝咖啡提神效果更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