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澍佳:从《新闻女王》到《玫瑰战争》,新港剧的涅槃之路

2025-08-29

发表自话题:

从职场爽剧《新闻女王》引爆热度与话题,为“新港剧”概念提出后成功打样,到《黑色月光》带出新港剧“她题材”的全面绽放,从《反黑英雄》成为2024TVB颁奖礼的大赢家,到《刑侦12》入围2025首尔国际电视剧大奖“最佳剧集”……钟澍佳执掌的“77工作室”用一系列爆款作品,为面临转型困境的港剧开辟了一条新路,找到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并扩大影响力。如今,他已正式升任TVB副总裁(戏剧合拍),这位“新港剧舵手”正带领着港剧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面对内地影视产业迅猛发展、香港影视的影响力却日渐式微,如何让逐渐流于“情怀”的港剧在新时代真正“传得开”?如何在保持“港味”特色的同时赢得更广阔的市场共鸣?在新港剧《玫瑰战争》开机之际,同时多部观众呼声极高的“她题材”作品——《巨塔之后》火热开播,《新闻女王2》《正义女神》在紧锣密鼓的后期制作之中,南都娱乐独家专访TVB副总裁、77工作室总裁钟澍佳,听他分享从北上发展到回归TVB,致力于香港和内地的跨地域合作,在一次次创作中摸索新港剧“破局方法论”的心路历程,聊一聊77工作室是如何在一部部爆款中,为港剧持续注入鲜活的生命力。

TVB副总裁、77工作室总裁钟澍佳。

1、“新港剧”方法论

从童年记忆到价值共振的破局之路

重回TVB执掌“戏剧合拍”帅印,对钟澍佳而言并非一个轻松的决定。面对彼时,观众提起港剧最频繁的关键词“怀旧”“童年记忆”及港剧市场的滑落,“将港剧的影响力复兴,我到底有没有办法能做到?”这是他决心重返TVB时对自己的叩问。

破局的关键,始于2023年11月的台庆剧《新闻女王》。

这部成功破圈的作品,其实早在钟澍佳来内地发展之前就已然被构思。钟澍佳与其团队将其重新打磨、更新,赋予了它全新的时代脉搏。“新闻行业对全球观众都具有天然的神秘感和吸引力”,这是《新闻女王》这一题材的独特优势。但更为困难的是把握创作的分寸——如何在戏剧张力、行业揭秘、新闻伦理与公共价值之间找到那条微妙的“平衡线”。

而《新闻女王》的成功,恰恰在于它找到了这条线。它既保留了强节奏、强冲突的港剧娱乐性,更突破性地融入了对职业道德、社会责任和人性的洞察。“过往的港剧娱乐性丰富,但在人文精神上缺少一些探讨,”钟澍佳坦言,他希望观众可以从观剧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给予观众思考的空间。这恰恰击中了新时代观众的诉求。钟澍佳敏锐地观察到现今港剧市场已然分化:一批是怀揣“港剧情怀”的老观众;另一批则是未被老港剧熏陶的新观众,他们更看重内容与自身价值观的共鸣。《新闻女王》的成功也印证了:新港剧若想突破圈层,必须既承袭“港味”精髓,又注入与当下观众价值观的共鸣。

《新闻女王》让观众看到在追寻新闻真相的路上,公道和正义不是轻松就能获得,有人为之战斗。

《新闻女王》之后,钟澍佳带领77工作室继续沿着这条“娱乐性与价值观并重”的方法论创作。在他看来,这一新港剧的创作方法论的核心,在于对社会变迁的观察和呈现。昔日如《溏心风暴》等经典港剧中常见的“大家庭围坐吃饭聊家常”“争大爷留下的家产”等场景,在现今的社会结构中已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每个人更关注职场压力、个体生存困境、在社会中面临的诱惑与挑战。“如果每个电视剧都代表了一个社会的发展缩影,那现在社会的缩影就是这样。新港剧要讲的故事内容和方向需要作出一些改变。”

钟澍佳、佘诗曼在《新闻女王》拍摄现场聊戏。

然而,这条港剧革新之路并非“平步青云”。钟澍佳直言“特别困难”。创作本身已属不易,加之77工作室的作品多与内地及海外平台合作,这意味着要面对更广阔的观众群和更复杂的文化差异。工作室第一部作品《香港人在北京》希望说服内地合作方接受一个呈现文化差异的喜剧作品,最后没有找到合作方,只能自拍自发,他感慨道:“你要从零开始去开发一种合作不是这么容易,需要很多时间去沟通及互相信任,才能把更多受欢迎的剧呈现给观众。”而当成功的样本出现,难度只会越来越高,“我们希望不仅让香港和内地的观众喜欢,更希望全亚洲、全球的华人观众可以喜欢,可以被我们的故事打动。”这要求创作团队必须在文化理解、价值观的呈现、用户的情绪和审美变化上不断紧跟时代,找到平衡与共鸣。

尽管挑战重重,但当前TVB和新港剧的创作环境,也给予钟澍佳及77工作室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从《新闻女王》《黑色月光》《反黑英雄》到《刑侦12》,一系列话题之作的成功,印证了这条新路线的生命力。未来,除了与腾讯视频、优酷等大平台的合作外,钟澍佳更计划开放与更多优秀编剧、创作团队乃至其他公司进行合作。

《反黑英雄》获万千星辉颁奖典礼2024“最佳剧集”。

《黑色月光》获万千星辉颁奖典礼2024“大湾区最喜爱TVB剧集”。

“我不排除任何合作的可能性”,钟澍佳说,这种开放碰撞,恰恰能赋予港剧新的感受。从怀旧情怀到价值共鸣,这条新港剧的破局之路,仍在不断延伸。

2、“她题材”创作

港式大女主的多面魅力

《新闻女王》中以强势姿态闯入荧屏的“Man姐”文慧心,《黑色月光》中掀起复仇波澜的余满月,《巨塔之后》中在“医疗职场”展开连场博弈的董一妍……77工作室近年正持续地聚焦女性叙事,似乎要打造一个“港式大女主”宇宙,并在此定位上发展成系列。

《新闻女王》中饰演“Man姐”的佘诗曼。

被问及为何集中创作女性题材时,钟澍佳笑言:“我也不知道。”在他看来,最初的动机或许颇为直接——“可能是因为香港女演员、TVB女演员特别多”,大量优秀且亟待发掘的女演员为“她题材”的创作提供了土壤。

《黑色月光》中饰演“余满月”的杨茜尧。

《巨塔之后》中饰演“董一妍”的宣萱。

从无意识的聚焦到有意识的开拓,这背后包含了多重因素。钟澍佳分析道,首先女性观众是观剧主力军,女性题材更易与之产生共鸣。但更重要的是社会环境的变化。“现在我们国家独立的女性越来越多,有自我价值观、自强不息想法的女生也越来越多。”普遍的社会心态转变,为“港式大女主”的爆发提供了广阔的现实基底。“我们在创作时发现,女性角色的戏很好写、很好看,而且还有很多的可能性,那就继续写下去吧。”

尽管内地“大女主”的赛道已非常拥挤,但港式大女主却以其独特的锋利感和真实感杀出重围。她们并非完美无瑕的,而是充满了欲望与复杂性的鲜活个体,更贴近现代都市女性的真实生存状态。钟澍佳将这种独特魅力归结于香港本身的社会特质,“香港女性的魅力是很独特的。”无论是TVB的女性高管曾励珍、乐易玲,还是从香港政府到各种大机构都布满了女性高管的身影,香港社会从不缺乏“大女主”。“她们平均教育水平特别高,也不急着结婚生子,她们也能做到事业与家庭两不耽误,她们的说话方式、处事方式很强很有性格,我们只是把这种女性写到故事里面,因为有无数的样板在我们面前。”

然而在这一赛道中,如何避免陷入新的套路成为创作者的新考验。

对此,钟澍佳显得颇有信心。“拍完《新闻女王1》之后,Man姐这个人,她已经是一个生命体了。”他解释道,通过佘诗曼的演绎和剧集的传播,“文慧心”已经脱离纸面,成为了一个有血有肉、行为逻辑自洽的“活生生的人”,包括张家妍、许诗晴、刘艳等生动的女性群像。在开发第2季时,团队只是基于这些“真实的人”去创作,“我们知道她们会怎么解决外部的压力,解决自身的问题,她们有自己的思考方法和能力去处理问题。”

《新闻女王2》中,Man姐已经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命体”。

《新闻女王2》中,李施嬅饰演的SNK电视台副总监张家妍。

《新闻女王2》中,王敏奕饰演的一线记者刘艳。

正在后期制作并有望于11月台庆档开播的《新闻女王2》,钟澍佳及其团队还在不断打磨,如何守住上季被人喜爱的宝藏角色,还要以求变的精神,精准洞察当下年轻观众的审美趣味变化,让角色不断成长变化,“我是一边剪、一边看、一边哭,被她们的表演打动了。在第二季,我感觉她们已经把每一个角色变成一个生命体,看到她们成长,就更被打动。《新闻女王》这个系列,我们创作的时候希望能做到:你永远不会知道后面那一场戏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除了让已成名的“大女主”佘诗曼走到更高的台阶上,他也着力让一批TVB新生代女演员,如高海宁等在内地打开局面,“你要不停跟她聊,不停地鼓励她,不停地给她信心,让她去面对。《新闻女王》展现的就是女性对自我和自信心的加强,不羞于展现自己的优点。”

《新闻女王》系列让高海宁(中)等港剧花旦在内地打开局面。

3、揭秘新剧《玫瑰战争》

六支“玫瑰”的娱乐圈生存图景

作为“她题材”的下一部重磅作品,8月27日开机的《玫瑰战争》将镜头对准了娱乐圈名利场——一群为争夺“最佳女主角”桂冠、渴望站上巅峰的女星又会为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精彩故事?

8月27日开机的新港剧《玫瑰战争》。

谈及为何选择这个看似被多次书写的题材,钟澍佳坦言,这个行业的女性有着无可替代的独特性。“她们要争夺一个影后的桂冠,要让自己变成最风光、最有影响力的人”,想要达成这一目标就必须要“贪心”。“不贪心没有办法爬得更高更远。但如果她的贪心过度的话,又会跌得很惨,甚至会身败名裂。”这种在欲望边缘行走的状态,以及在成功路上对时机、团队、运气、努力的把握,使得娱乐圈女星的生存之战“在任何行业里面都是最难的”。

尽管国内外不乏类似题材,但《玫瑰战争》决心走出一条新路。钟澍佳公布了堪称豪华的六位女主角阵容:杨茜尧、林夏薇、姚子羚、傅嘉莉、陈自瑶、邝洁楹。

《玫瑰战争》聚焦娱乐圈名利场,六位风格各异的女主角+三位TVB”视帝”在剧中“飙戏”。

“你看她们六个人的样子就知道她们手段不一样了。”钟澍佳透露道,刚刚在《黑色月光》中贡献了正反派巅峰对决的杨茜尧与林夏薇,此次将再度交锋,“不过这次跟杨茜尧对立的可不止一个人,她们相互之间也不一定像表面看起来那么和善。”姚子羚和傅嘉莉将挑战过往从来没有演过的角色类型。钟澍佳对全体女演员的演技充满信心,六位风格各异的女主角如何在剧中“飙戏”很值得期待。

超越表面的争斗与复仇元素,钟澍佳更想通过此剧,向观众尤其是年青一代,传递一个更为现实的议题,即撕开娱乐圈表面的风光,向观众呈现这个行业的残酷与汗水。他分享到,在自己孩子填写的未来职业意向问卷中,整年级有超过一半的小孩都想成为网红,还有很多想成为歌手、演员。“或许这些孩子认为不用工作,不用念书,做我自己喜欢的事,就能轻易成功。”《玫瑰战争》将会打破这种幻想。“机会从来都不是无限制地会有。”

《玫瑰战争》向观众呈现演员这个行业的残酷与汗水。

与过往娱乐圈题材有所区别的是,《玫瑰战争》中的每个女性角色都比较独立自爱,“她们没有想我要靠别人,或者靠其他方法去达到自己的目标,她们都知道要达到这个(争夺最佳女主角)终极目标,最重要的是如何保持自己的实力。”钟澍佳想借此剧告诉观众,演艺行业的风光背后,所付出的汗水、泪水是远远超出常人想象的。他也想告诉想要进入这个行业的新人,唯有真正热爱表演本身,热爱创作本身,才能在这个行业生存下来。

这次《玫瑰战争》的拍摄也将延续合拍剧的模式,约三分之一的内景将在内地完成,预计在深圳、广州、佛山等地取景,大湾区的景象将为这部娱乐圈大戏增添一抹亮眼的色彩。

4、新港剧的未来

扶持政策不是“救命稻草”,永远保持创作优质内容

在连续产出爆款,将新港剧推向一个新高度后,钟澍佳与77工作室并未放缓脚步。在制作层面,新港剧积极与国际主流接轨,以更高的工业标准要求自己。“现在拍戏都是用三台、四台摄影机同时拍摄,”钟澍佳介绍道,拍摄中对服化道、摄影、灯光都提出了远超传统港剧的要求。“因为我们现在要拍的港剧,也是国产剧的一个分支。我们要面对的是全世界观众,必须把质量接轨到全球观众的观看要求上。”

《新闻女王》系列总监制钟澍佳认为,港剧应以更高的工业标准要求自己。

近年香港影视行业还未走出“寒冬”,广东推出“影视政策15条”等扶持政策,支持港澳从业人员来粤采风、拍摄,为在粤剧组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也进一步深化粤港澳产业合作。对于港剧的振兴,钟澍佳坦言任何的利好政策都尤为珍贵。77工作室已在深圳前海成立公司,将会充分参与政策给予的所有优惠,积极利用政策提供的服务与助力。

但他也清醒地指出,政策仅是“助力”,而非“救命稻草”。“救命的重点是把我们的内容先做好。”他强调,“内容才是你到最后给观众看到、能赢得最多的地方。”他甚至表达了对行业内可能出现的为了优惠而草率创作的担忧。在他的蓝图里,唯有将优质的内容与制作作为核心,再配以政策的东风,才能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回看新港剧发展的数年,77工作室的片单已然丰富,但“她题材”与警匪题材并非终点。钟澍佳心中酝酿着新的开拓计划。首先,他希望新港剧可以重振古装题材。“港剧好久没拍古装了,所以我特别想尝试古装,给港剧重新出发一次。”

另一个大胆的尝试方向则是开发“短剧”。在TVB的流水线生产模式下,剧集长度多在20-30集之间。但钟澍佳敏锐地察觉到观众观看习惯的改变,“现在观众的耐性没有那么多”。他想要尝试将一些犯罪悬疑题材或其他类型的电视剧,压缩至10到15集的体量,以更精炼、更紧凑的节奏进行叙事。

《巨塔之王》是一部以“医疗职场”为背景的女性群像剧。

《正义女神》探讨以往港剧很少关注的领域:一位女法官对少年犯罪问题的判断与思考。

从《新闻女王》为代表的一批新港剧开始,TVB剧已然在保持常规港剧的很多反转、节奏很快的基础上,对制作更精良、题材类型更多元化、跟上新的时代审美、共鸣用户的情绪价值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革新,既怀揣着对港剧传统的尊重,又充满了打破窠臼的勇气。港剧未来还能走多远,取决于创作者的视野有多大,对年轻用户乃至全球华语剧用户的洞察有多深。钟澍佳与更多的创作同仁们还在努力,让港剧走出以前的舒适圈,持续为“港味”注入更多的全新活力。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蔡丽怡 实习生余励

图片:受访者提供

标签组:

上一篇中岛裕翔宣布退出Hey!Say!JUMP组合 将专注演员事业

下一篇他是李世民的救命恩人,最后结局如何?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