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著名作家赵德发的小说《缱绻与决绝》改编的年代剧《生万物》正在热播,剧集以鲁南农村为背景,讲述了跨越两代人的命运故事,受到观众好评。赵德发在接受采访时分享了关于创作和人生的感悟。
赵德发出身农家,童年时参与了许多农活,这些经历深深影响了他的创作。24岁开始写作时,他选择了土地和农民作为主题。1993年,他决定尝试长篇小说,以便更全面地展现他对土地和农民的情感。《缱绻与决绝》成书于1995年至1996年间,期间他收集并整理了大量农村故事,阅读了大量相关书籍,并研究了中外文学作品中关于农民与土地的描写。
在创作过程中,赵德发借鉴了其他作家的写作风格,最终确立了自己的主题和艺术追求。这部小说描写了中国农村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变迁,时间跨度极大。他通过人物的命运来反映历史事件,使历史和人物的命运紧密相连。
赵德发认为,土地对农民来说不仅是生存的基础,也是身份认同和精神归宿。他在作品中展现了农民与土地之间难以割舍的情怀,以及近代中国农村在土地关系和思想观念上的变迁。缱绻代表了老一代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情感,而决绝则是改革开放后一部分人离开土地走向城市的现象。
《缱绻与决绝》被改编为电视剧《生万物》,众多实力派演员加盟,引起观众期待。剧名改为《生万物》,突出了土地的生养功能,也暗含了传统文化中的理念。剧组对一些民俗情节进行了艺术加工和改造,增加了新情节,如封大脚领着抬绣绣的花轿绕村转了三圈,为绣绣正名。
赵德发对《生万物》的拍摄和制作感到非常满意,观看了前三集后,他感动得几次落泪。许多平时不太联系的朋友都告诉他他们的观感,表示拍得太好了。新版《缱绻与决绝》已经加印了两次,销售情况非常好。
主创团队曾到日照莒南进行采风,选择沂蒙影视基地作为拍摄地。拍摄过程中,场景布置还原度高,年代感充足。赵德发认为,适合影视化改编的作品应具备强情节性,有精彩的故事和鲜明的人物个性。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更多人看到,例如今年问世的《大海风》。
赵德发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他的创作灵感和素材大多来源于他对农村生活的深刻记忆和体验。他转向海洋文学的创作是因为在日照海边居住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他认为细节是小说的核心生命力,只有充沛的细节才能使作品具有真实感。下一步,他计划继续创作海洋题材的长篇小说,并在山东大学开设小说创作课程。
标签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