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中国跌入“低生育率陷阱”了吗?
14.11亿人口的隐忧:专家称中国已跌入“生育陷阱”,全面放开生育限制“是迟早的事”
发表于:2021-05-11 19:31:57作者|卢伊 编辑|段文
14.1178亿,中国人口总数再度刷新。
5月11日上午,姗姗来迟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终于公布。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此次普查的准确率为近30年新高。但一推再推的公布时间,不仅吊足了公众胃口,也一度引发人们对中国生育率和总人口下滑的强烈担忧。
就在此次普查结果发布前两周,外媒有关“中国50年以来首次人口下降”“全国总人口不足14亿”的消息更将这种人口危机感推至高峰。
2021年5月11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
尽管最终公布的多达8份的统计公报用数据推翻了上述观点,但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所面临的低生育、老龄化等人口隐忧仍将长期突显。
面对人口困境,专家们在接受《凤凰周刊》记者采访时纷纷解囊献策,提出延迟退休、延长产假、提高生育福利等方案,但这些建议最终能否实施以及效果如何,还有待未来检验。
出生人口创新低,全面放开生育限制“是迟早的事”?
出生人口的多少,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好消息是,此次人口普查公报数据显示,2010-2020年间,我国0-14岁少儿人口增加了3092万人,上升1.35个百分点,这是第四次人口普查以来,该人群首次出现增长。
但同时,全国出生人口总数仍在逐年下降。
历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及年均增长率
据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透露,2020年,全国出生人口为1200万。
尽管这一数据比此前公安部披露的1003.5万户籍登记新生儿总数高出不少,但同2019年相比,去年全国出生人口总数仍锐减了265万,或将刷新2000年以来的最低值。
一位人口学专家称,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总和生育率至少恢复到1.8以上,才能维持人口规模不至于快速减少的惯性作用,但目前,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仅为1.3。
“这意味着我国已处于低生育水平,或已落入低生育陷阱,生育水平、生育率和生育意愿的下降趋势短时间内很难改变。”该专家说。
新生儿连年减少,其实早有预兆。
就在此次人口普查数据公布前不久,多地公布出生人口持续下滑,早就引发了广泛关注。
4月27日,据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北京出生户籍人口连续三年降幅扩大,仅为100368人,比前一年减少3.2万人,创近10年新低。
同年,宁波、沈阳等地的人口出生率也均同比下降1个千分点左右。尽管也有一些省市新生儿有所增多,但全国范围内,出生人口减少渐成普遍趋势,这在东部经济发达省份尤其明显。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13省市出生率低于全国平均值,其中就包括四大直辖市和东北三省。
此次七普数据亦显示,上述地区的0-14岁人口比重,也多位于全国较低水平。其中,坐拥2487万人口的上海,少儿数量仅占9.8%,为全国最低。
过去10年里,为何出生人口频频下降,少儿人口却有所增加?
前述人口学专家解释称,单独二孩、全面两孩等生育政策实施后,此前受政策限制而无法实现的二孩生育意愿得以释放,为少儿人口增长带来一定堆积效应。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于2014年开放“单独二孩”后,一度迎来人口出生小高峰。尤在“全面二孩”实施的前两年,中国每年出生人口数在1700万-1800万左右,处于高位。
其中,二孩占比明显上升,由2013年的30%左右,增至2017年的50%左右。尽管近年数据有所下降,但仍高于40%。
“但与高涨的二孩甚至三孩生育率相比,一孩生育率却在下降,导致整个总和生育率都有所降低,出生人口数因此下降。”前述专家说。
宁吉喆称,随着各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口生育观念转变,低生育日益成为众多发达国家面临的普遍问题,“这是工业化进程的必然后果,也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
无独有偶,不久前,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公布数据显示,2020年美国出生人口约361万,不仅达成六连降,更创下近41年以来的最低值。
同时,美国女性的一般生育率也创下历史最低值,平均每千名15-44岁女性仅生育55.8个孩子。
宁吉喆认为,育龄妇女数量持续下降,生育时间延后,生育养育成本提高,二孩效应逐渐减弱,都是导致我国出生人口规模缩减的重要原因。
前述专家亦称,在日本等低生育国家,育龄女性的生育意愿并不低,有些女性甚至想要3个或更多孩子,但全世界的年轻人都推迟结婚和生育,如果30岁才结婚,最佳生育年龄已经过半,即使想多要孩子,往往也有心无力。
受婚恋市场性别不平等、离婚难等因素刺激,不婚不育人群增多也是生育率降低的重要原因。
加之近年来,“学区房”“鸡娃”等概念一再内卷着人们对子女教育的预期,育儿成本和焦虑情绪随之大大提高。
据中国首个专门针对家庭教育支出的调研数据显示,仅2017年,全国中小学阶段平均每人每年家庭教育支出为10374元,占家庭总支出的15%以上。其中,学生学时越长,城市经济水平越高,家长收入水平和文化程度越高,教育费用和占比就更高。
前不久,热播剧《小舍得》就曾因“鸡娃”桥段引发关注
这也从经济和心理上,成功“吓跑”了一众准父母。
目前,全国各省市出生人口数、出生率和一二孩比例均未公布,但以2019年公布数据来看,除广东、贵州、宁夏、四川、浙江五省区外,其他26个省区市的出生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
携程网创始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梁建章认为,未来几年内,全国出生人口仍将大概率持续下滑,即便全面放开甚至大力鼓励生育也无法避免这一颓势。
据他估算,未来10年内,中国出生人口或将降至1000万以下。
但宁吉喆认为,目前中国育龄妇女超3亿人,每年仍能保持1000多万出生人口规模,中国仍需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但对于未来是否有望进一步放开生育政策,宁吉喆并未回应。
前述人口学专家认为,全面放开生育限制“是迟早的事”。早在数年前,就有不少关注中国生育问题的欧洲学者都提醒她,为什么中国还不尽快放开限制,鼓励生育。
早在2020年,就有专家建议应尽快放开三孩
“这些低生育国家曾出台很多鼓励生育的政策,如直接对小孩进行补贴,或设计极长的产假或抚养假,及在公共场所增设母婴室、托育所等育儿设施等,但他们最后往往发现,想提高生育率实在太难了。”前述专家认为,中国可参考国外经验,但考虑到我国并非高社会福利国家,上述政策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来。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田明认为,想要改善低生育情况,提高生育福利、降低育儿成本或是一个重要解决办法。
他认为,一方面需要均衡教育资源和质量,减少教育成本和焦虑情绪,另一方面社会服务体系也需尽快跟上。如可以将育龄夫妻的产假,改为产后育儿假,夫妻双方育儿假时间均延长至孩子上幼儿园,双方轮流休假,照顾子女,既能创造鼓励生育的政策环境,同时也有助于纠正职场对育龄女性的不平等对待。
“延长产假对于促进权益保障,促进性别平等和社会各方面和谐发展,都是有好处的。”田明同时建议,可以建立全国性的育儿基金,用以帮助因为育儿假造成的经济损失。
老人越来越多,延迟退休应提上日程
新生儿在减少,中国老人却在快速增多。
此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近10年来,中国老年人规模正快速壮大,65岁以上者多达1.9亿,其中16省份65岁以上老人超过500万,6省份超1000万人,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且城乡差异明显。
中国老人数量变化
用宁吉喆的话说,我国老龄化持续加剧“已成基本国情”。
中国的老龄化问题与过去开放的生育政策密不可分。公开资料显示,1965-1973年是中国历史上出生人口最多,也是对后来经济影响最大的一批婴儿潮,但从2020年起,这批支撑起中国经济和人口红利的主力军陆续开始退休,老龄化进程将持续加深。
据《中国发展报告2020》测算,2025年,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将破2亿,占全国总人口数的15%。到2035和2050年时,老年人口将分别达到3.1亿和接近3.8亿,占总人口比例的22%-28%之间。
《报告》认为,若将老年人口的划定范围扩大到60岁以上,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将更为庞大,到2050年或接近5亿人,即可能每3个中国人里就会有1个老人。
“从发展趋势来看,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和规模是前所未有的。”一次公开演讲中,恒大研究院院长任泽平分析称,欧美等发达国家从老龄化到深度老龄化往往要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但中国却只用了20年,且速度还在加快。
他同时指出,未富先老现象在中国尤为凸显。若以中国2019年时的老龄化水平为标尺,中国人均GDP为1万美元,但欧美在同一老龄化水平时,人均GDP却是我国的2倍多,中国未富先老现象急需关注。
但田明认为,看待老龄化问题,也需从正反两方面入手。
“正面看,老龄化加深说明我国医疗保障水平提高,人口比以往更长寿了,同时,人口老龄化也对中国社会生产带来一定负担,或为未来发展的一个风险因素。”
田明认为,老年人规模增加将增加社会和家庭的养老负担。受此前计划生育政策影响,我国家庭规模在缩小,许多年轻人和老年人分离,城乡留守老人增多,面临精神孤独、无人照料等困境,不仅对整个社会心理层面造成影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社会养老和医疗服务的需求与支出。
这种情况既可以是机会,也可以是负担。
同时,老年人占比增加,也意味着劳动年龄人口比例被大大压缩。
此次人口普查公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仍有8.8亿劳动人口,总规模依然庞大,但同2010年相比,劳动人口总量减少4000多万人,占比降幅也为6.79个百分点,落后于老龄人口占比的增幅。
婴儿潮退休
田明认为,劳动人口减少或致劳动人口的平均年龄有所提高,进而影响经济活力,如饱受老龄化影响的日本,近些年经济增长率就很低。
此前俄罗斯法定退休年龄与中国持平,但2019年,俄政有意将此提至男性65岁、女性63岁退休,引发民众不满
“随着我国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现在60岁以上老人的健康程度和劳动能力和过去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应该尽快将延迟退休提上议事日程。”田明认为,此举也有助于弥补因受教育年限和产假延长而损失的劳动年限。
目前,“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均提出,我国将在未来5年内,按“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此前透露,延迟退休不搞“一刀切”,不会要求每个人必须达到延迟后的法定退休年龄才能退休,而是要体现一定的弹性,增加个人自主选择提前退休的空间。
但有关政策细节尚未出台。
相比数量,人口质量和结构更重要
老人越来越多,新生儿越来越少,人口结构预示着中国面临人口持续发展的压力,也引发了人们对人口未来走向的担忧。
不久前,曾有外媒报道称,中国总人口或首次不足14亿,拱手送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位置和优势。
尽管这一论调已被此次人口普查结果推翻,国家统计局总统计师曾玉萍亦在发布会上强调,中国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人口红利依然存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一个不容忽视的变化是:我国总人口虽在增长,但同历次普查结果相比,人口增速持续下滑,也是不争的事实。
记者检索公开数据发现,第四、五次人口普查内地总人口增幅均在11%-12%左右,但到六普时期,该数字几近腰斩,跌至5.84%。到今年七普,人口增速仅为5.38%,年均增速亦有小幅下滑。
“该数据表明,我国将继续保持人口低速增长态势。”宁吉喆说。
其中,东北地区人口降幅明显,比10年前下降1.2个百分点,不仅老龄人口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出生率也低于全国平均,甚至在内地31省份也都是垫底,并因此一度被传将试点全面放开生育限制,引发热议。
东北人口减少和外流引发关注
对此,国家卫健委回应称,东北地区人口长期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是简单放开生育政策就能解决的。解除当地生育限制并非其本意,仍需研究论证。
宁吉喆也有类似看法。
发布会上,宁吉喆称,东北人口受自然地理、人口生育等多方因素共同影响,东北人口向南方流动,既是由于东北经济正处于调整攻坚期,沿海地区发展机会对东北人口有较大吸引力,这一情况也符合全球趋势性特征,欧美多国都有类似情况出现。
宁吉喆进一步指出,当前我国人口发展仍面临劳动人口和育龄妇女下降、老龄化凸显、总和生育率下降等结构性矛盾,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优势将长期存在,人口与资源环境仍将处于紧平衡。
由于我国人口寿命和医疗卫生水平持续增长,年度死亡人口始终少于出生人口,这些人口增长的利好因素,仍将在未来数年内继续发挥作用。
但受生育年龄、养育成本、医疗卫生情况等经济社会因素影响,未来中国人口增速仍将持续放缓,总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具体时间还不确定,“但预计未来(中国人口规模)仍将保持14亿人以上。”宁吉喆说。
这一判断也与联合国测算数据基本吻合。据测算,中国人口将在2030年达到14.6亿的峰值后趋于下降,2050年降为14.0亿。
但按照中国社科院2019年的预测,如果中国总和生育率一直保持在1.6的水平,人口负增长将提前到2027年出现。
大量评论认为,人口提前达峰,甚至出现负增长,不仅将夺走中国世界人口大国的位置,也将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极大挑战。
日本自2009年人口达峰以来,总人口规模已连续11年下降
“人口不可能无限制地永远增加下去,达峰属正常现象,不是人口危机,没什么可焦虑的,但要避免过快达峰。”田明称,目前已有许多国家人口达到峰值,并连年出现负增长。如日本人口规模在2009年达峰后,已连续11年出现下降,俄罗斯也有类似现象。
“即便像美国、法国、比利时、英国等人口规模仍保持增加的国家,如果没有大量国际移民补充,其人口总量也早就达到峰值了。”他说。
田明认为,中国人口不能持续大幅缩减,但也不应把人口规模增加作为我国人口发展和调控的终极目标。相比人口的量,如何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质量,实现人口可持续发展更为重要。
或许就像曾玉萍说的那样,未来我国人口红利将逐渐向人才红利转变,将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观象台】所有,今日头条已获得信息网络传播权独家授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