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范跑跑发表的文章
提起“范跑跑”,很多人都嗤之以鼻,范跑跑这个人物,究竟是个例还是普通人中的大多数?
我们很多人都在谴责“范跑跑”,但可能我们很多人最后都会变成范跑跑,在这个时代,如何正确认识范跑跑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一个内容。
范跑跑,原名范美忠,1972年出生于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他的父母也没能想到,范美忠后来能考上北京大学。
范美忠高考前有一个理想,就是考上中国政法大学,当一名为大家主持正义的法官。但高考分数出来后,他的成绩太好,只好报考北京大学,学了历史。
大学毕业后,范美忠去了四川自贡的一个学校当历史老师,他的教学风格不拘一格,思想天马行空,大大拓展了学生的思想见闻,广受学生的欢迎。
但范美忠追求不受拘束的人格和做法,和学校的应试教育风格可谓是针锋相对。有次考试过后,有学生前来向他打听分数,竟没想到他勃然大怒,对学生的行为十分不满。
他在课堂上还多次发表和主流价值观念不相符合的言论,比如他认为历史课没有教学的必要,曾在学校引起了小范围的争议,后来主动辞职。
范美忠从顶尖学府北大毕业,毕业后入职学校,原本应该凭借着出色才华和名校光环在学校中能如鱼得水,逐渐桃李满天下,但他的思想却天马行空般地跑到九霄云外,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就此搁浅。
从学校离职后,他辗转去各大城市工作,当过编辑,写过文章,曾发表过多篇知名的文章。
在各大城市漂泊流浪多年后,他再次回到了四川,就职于都江堰的一所学校。
他才思敏捷,课堂上气氛活跃,其人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如果没有地震的发生,他应该是一个受学生爱戴的老师。然而,2008年5月12日,这一天发生了让人不忍回忆的大灾难。
当时范美忠正在给学生上语文课,教室里的桌子突然晃动了一下,范美忠毕业于北大,有着丰富的学识,他意识到这是地震的前兆,但由于课桌只是轻微的晃动,四川又是处在地震带上的区域,他并未放在心上,同时还叮嘱同学们不要慌张。
但话刚落音,整个教学楼就开始剧烈地晃动起来。范美忠以他敏锐的嗅觉意识到,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小地震,而是大地震要来临了,他本能的第一个冲出了教室。
当他气吁喘喘地跑到了操场上时,他环顾四周才发现,他是第一个到达操场的人,随后学生们才陆续赶到了操场,范美忠也立刻自发的组织学生疏散和撤离。
范美忠成为了第一个跑到操场上的人,成功地逃脱了大地震,但却被学生记在了“心里”。
同学们原本都十分地爱戴他,但他不顾同学的安危,独自一人跑出教室的行为,令当时上他课的学生感到心寒。
这些学生最后把范美忠的行为曝光在了网络上,范美忠因此得名“范跑跑”,一时间成为了众矢之的。
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是对范美忠的声讨。
在地震发生后的第十天,范美忠发表长文回应公众对他的批评,他并没有后悔当时的逃跑行为,他更表示,即使当时他妈妈在教室里,他也不可能去救,只有自己的女儿在教室,他才可能上前营救,因为妈妈是个成年人,他去救妈妈的时候会耽误自己逃跑,最终可能两个人都无法存活,而女儿年龄尚小,可以抱着女儿一起逃跑。
范美忠这种精致的利己主义的思维,一直被很多人所批判。
地震四年后,范美忠走上了荧屏,讲述他当年的从教室逃跑的经历,范美忠那时依然表示当时的逃跑并没有错:2008年的事情我很高兴,老师没有冒着生命危险去救学生的道德规范。
有很多人批评范美忠,认为他作为一个老师应该有基本的道德底线,在自己逃跑时让学生和自己一起跑。
但也有人认为,我们不应该道德绑架,没有人敢保证在遇到大地震时自己还能够兼顾别人,当我们声讨范跑跑的时候,可能最后我们会成为范跑跑。
求生是每个人的本能,逃跑并没有错,我们没有在大地震中经历的人没有资格去批评范美忠。
但我认为,我们有对事情最基本的看法就是,在自己逃跑前,本着人类共同的良知和善念,我们应该通知身边的人一起去求生,而非只顾着自己。
如果我们都只顾自己,那我们身边的美好只会一点点地减少。
我不批评范美忠,我也并没有资格去批评他,但我想当遇到困难时,每个人都能够想着去帮助别人渡过难关,尽力去伸出援助之手的话,我们生存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和谐,而和谐的环境和氛围,不仅给自己也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带来享受不尽的安康。
谢谢您观看我们的文章,祝您工作顺利,生活愉快,事业有成,阖家欢乐!
上一篇:范美忠“范跑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