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全国人口超14.1亿
▲新华社发
11日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5月11日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0时,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其中,重庆市人口总数为32054159人,占全国比重为2.27%,比2010年的2.15%增长0.12%。
根据此次公布的数据,10年来,我国人口有哪些变化?“全面两孩”政策给力吗?老龄化进程加快了吗?我们一起从数据中找答案。
【数据1】
14.1亿人:增速放缓,平稳增长
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下降0.04个百分点。
增速放缓,平稳增长,是我国总人口状况的主要特点。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说,我国人口保持了一定水平的惯性增长。我国人口基数大,目前育龄妇女还有3亿多人,每年能够保持1000多万的出生人口规模。
宁吉喆说,从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趋势看,今后的人口增速将继续放缓,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人口总量会保持在14亿人以上。
【数据2】
2020年总和生育率1.3:低生育将成为我国面临的现实问题
“随着‘单独二孩’‘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出生人口数量快速回升。”宁吉喆说,生育政策调整成效积极。2016年和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大幅增加,分别超过1800万人和1700万人,比“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前分别多出200多万人和100多万人。从生育孩次看,2014至2017年,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明显上升,全国多出生“二孩”数量达1000多万人。
宁吉喆说,数据表明,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已经处于较低水平。宁吉喆认为,低生育将成为我国面临的现实问题。
【数据3】
平均每户2.62人:家庭越来越小
普查结果显示,全国共有家庭户49416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2928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为2.62人,比2010年减少0.48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受我国人口流动日趋频繁和住房条件改善以及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宁吉喆说。
【数据4】
10年减少1101万人:东北人去哪了
数据显示,2020年,东北三省总人口9851万人,接近1亿人,规模依然较大,但比10年前减少1101万人。
宁吉喆表示,东北地区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攻坚期,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发展机会和就业前景,对其他地区包括东北地区人口有较大吸引力。
【数据5】
男女性别比105.1:逐渐趋向正常
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男性人口为72334万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占48.76%。总人口性别比为105.1,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105.2相比基本持平,略有降低。
“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持续改善。”宁吉喆说,“从新生儿的情况看,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较2010年下降6.8,逐渐趋向正常水平。”
贺丹表示,性别均衡发展是人口结构均衡发展的重要方面,也反映出我国在促进性别平等发展方面的进步。
【数据6】
老年人超2.64亿:挑战也是机遇
普查结果显示,我国0至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17.95%;15至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占63.35%;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
与2010年相比,0至14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35和5.44个百分点。
“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宁吉喆表示,人口老龄化将减少劳动力的供给数量、增加家庭养老负担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压力,同时也促进了“银发经济”发展,扩大了老年产品和服务消费,还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
【数据7】
有大学文化程度的超2.18亿:人口素质更高
从人口质量上看,我国人口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人口素质不断提高。普查结果显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万人。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文盲率从2010年的4.08%下降为2.67%。
【数据8】
“城里人”增了2亿多:城镇化率还会上升
普查结果显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万人,占63.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人,占36.11%。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3642万人,乡村人口减少16436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李晓超表示,城镇化率提高较快,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有效配置的体现,也是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活力增强的结果。预计城镇化率还会保持上升趋势。
【数据9】
人户分离人口增长88.52%:户籍束缚减弱
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人户分离人口为49276万人,与2010年相比增长88.52%。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为11694万人,流动人口为37582万人,与2010年相比分别增长192.66%和69.73%。
贺丹说,人口流动趋势明显,人户分离人口增长,体现出户籍对人口流动的束缚正在减少,人口流动更符合市场原则。
【数据10】
人口平均年龄38.8岁:和美国差不多
普查结果还显示,我国16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8.8亿人,我国人口平均年龄为38.8岁。
宁吉喆表示,总的看,劳动力人口资源仍然充沛,年富力强。美国最近公布了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平均年龄是38岁,和我国的水平差不多。
(据新华社北京5月11日电、国家统计局)
解读
人口红利持续释放支撑高质量发展
人口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从人口普查的主要结果看,2010年至2020年间我国人口增长出现放缓趋势,这是否意味着我国“人口红利时代”就要结束?
“我国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人口红利继续存在。”宁吉喆指出。
与此同时,人才红利持续释放,成为支撑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研究员冯文猛说,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质量改善支撑型的人口红利作用更重要。我国现有相当大规模的劳动人口,通过提升国民教育水平和全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人才红利的新优势正逐步显现。
事实上,过去10年间我国人口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规模与前一个10年增加7390万人相比,略有下降,但基本持平。
宁吉喆说,目前我国育龄妇女3亿多人,每年能够保持1000多万的出生人口规模;生育政策取得积极成效,随着“单独二孩”“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出生人口数量快速回升;近10年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大幅改善等积极因素将支撑人口总量保持增长。
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将为我国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优势提供强有力支撑。
“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4亿多人释放的巨大内需潜力,助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冯文猛说。
为生育、养育、教育创造更加友好的环境
普查数据反映的一些趋势性变化,既对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也与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陈功建议,如何为生育、养育、教育创造更加友好的环境,让“生而无忧”,是下一步需要各方切实解决的问题。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既是挑战也存在机遇。”宁吉喆说。
宁吉喆分析,人口老龄化将减少劳动力供给数量、增加家庭养老负担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压力,但也会促进“银发经济”发展,扩大老年产品和服务消费,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
“在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中,60岁至69岁的低龄老年人口占55.83%,这些低龄老年人大多具有知识、经验、技能的优势,身体状况还可以,发挥余热和作用的潜力较大。”他说。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纲要明确,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一项战略性、全局性、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做好长期的制度安排和有力的政策落实,与此同时,充分调动政府、市场、社会、家庭和包括老年人在内各方面力量的积极性,形成积极应对、全民行动的良好态势。”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说。
(据新华社北京5月11日电)
上一篇: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