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吴青峰发文感谢苏打绿成员
图片源自网络,侵告删小可爱们我又回来了~希望开篇图的3岁家凯你们还满意 XD
本期继续盘点那些青峰写给其他歌手的作品。上一期,我们结束于杨丞琳2016年作品《年轮说》,我提到这是青峰写给女歌手的作品中很优秀的一首。那么青峰还有哪些交给顶尖女歌手演绎的优秀作品呢?
6,《寂寞拥挤》(收录于林忆莲《盖亚》2012)吴青峰:词+曲
图片来自mv截图(首)在欢笑中掉泪在呼吸中晕眩
在热闹中孤单
在人群中觉得累
冻得颤抖的夏天
寂寞拥挤的气味
(而我在回忆 捕捉失落的你)
遗漏的章节
成为独撑场面
青春划成碎片
回旋漫漫长街
爱的喘息如雷
我走远 ...
或许 我该道别
或许 如此最美
这首歌的作词偏向内心的碎片化呈现。各种反义词对比呈现出了强烈的冲突感。当你的注意力聚焦在这些冲突感时,回忆中那些客观存在的美好细节就失了焦,整体视角就被拉到了一个奇特的状态:它非常像沉溺在自己内心世界的最底层,可又同时像是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看待自己的那种俯瞰。这种状态,像极了黑白电影的效果,既异常真实,又充满疏离感(所以这个MV的风格选择太合适了)。
这首歌的旋律很有特色,特点有如下几点:1,主歌连接副歌前导的环节感觉比较少见,有一个猛的“坠落”感。2,副歌前导与副歌的连接跨度也比较大。副歌前导的四句无论歌词还是旋律都很阴郁低沉,并没有副歌前导常见的“逐渐抬升,引出副歌高潮”的旋律走向,而是像弹簧一样继续积蓄能量。也因此,进入副歌时经历的一个巨大爬升,无论是音域旋律还是情感都得到充分爆发。3,副歌有个小尾巴(不是bridge,那是连接两遍副歌的功能段落),极其短小,但又爬升到与副歌相同的音高,并在林忆莲2012年出版的录音室版中再增加一层爆发,套用了主歌旋律的吟唱做铺垫(我猜这是编曲常石磊改的,将林忆莲强弱能力兼具的优势体现得更充分,分可能就加不到苏打绿身上了)。
吴青峰作曲如果说有个人特色,那就是从不放弃尝试这种在旋律走向的惯性思维边缘疯狂试探的行为。
“副歌前导一定要承前启后?我偏不要。为了累积之后的爆发,我就是可以让副歌前导彻底低入尘埃里(恰好歌词唱到“冻得颤抖的夏天”,词曲高度一致)。为了调整歌曲对词的适配程度,表述一个过尽千帆的状态,我就是可以把高潮放在副歌前导,让副歌甘于表达怅然和平静。为了歌词与演唱形式上更自由的表达,我可以直接不要副歌前导,将主歌副歌全部写成高潮,然后通过大量舒缓或低沉的自由段落来丰富歌曲的节奏,配合哼唱或口白......”
因此,这些歌的段落与旋律走向并非为了不同而不同,而是与歌词、演唱、主旨思想等有内在逻辑关系。同时,这样创作也更适合凸显歌手身上的特质。比如《寂寞拥挤》这首歌,如果不是林忆莲这样处理细节细致入微的歌手唱,主歌与副歌前导都会唱的死气沉沉。但经过她的演绎,这两个段落既能做到充满动态和内在逻辑,又能压制整体的能量层级,使得副歌在不完全发力的状态下充满对比的释放感,并与最后完全爆发的段落拉开差距,使得整首歌仅从段落层面就具备丰富的层次。而最后段落的F5强声,又需要歌手具备很强的声带机能。所以这首歌非常适合林忆莲,仿佛《女爵》这样为歌手量身打造一般。
能够这样写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词曲创作是同一人,对于这种突破定式的想法的沟通只需要在自己大脑中完成,大大减少了词曲作者商讨的成本。也因此,创作人在词和曲的制式化创作上的相互限制很大程度上得到化解,无论是作曲还是作词的段落分配都更加自由,并且进一步解放了编曲的限制。这也是我为什么很希望看到乐坛能有更多词曲创作双面手的出现,这样对于自由完整的表达灵感非常有帮助,对于丰富流行乐坛大有裨益。
版本:(有很多live版,只举有代表性的版本)
1)2008简单生活节(林忆莲与苏打绿共同表演)
音域:Gb3-Eb5(Eb5轻点一下,Db5多个强音)
优点:应该是这首歌首次公开表演的版本,且应该是唯一一次苏打绿与林忆莲共同表演的版本。意义比较特殊。
缺点:饭拍视频音质渣渣辣耳朵,现场伴奏编曲有点不畅。
2)2013高雄梦时代苏打绿Live版(吴青峰自己唱的一个相对完整的版本)
音域:E3-B4
因为是现场点歌点到的,按团员反应应该是没排练过,所以阿龚随便定的key弹的伴奏。这个现场还是可以推荐一下,吴青峰在调侃了自己副歌前导写的很阴郁之后,张嘴唱出副歌的第一个高音长句时,有一种直戳人心拨云见日的感觉,充满未经雕琢的能量。所以虽然是个饭拍版本,准备也仓促唱的也磕磕绊绊,还是建议大家可以看一下,重新感受一下吴青峰嗓音中“未经修饰的动人能量”。
优点:优秀的展现青峰A4的声音穿透力,穿插多段搞笑talking。(印象中还有一场也是点歌点到,因为起key起错了,越唱越高,直到副歌开始前停下来了,吐槽说都怪阿龚起太高我唱不上去了。大家刚想哄笑,青峰一扭头吼了一个结结实实的C5唱完副歌第一句,然后。。。就是真唱不动了啊哈哈哈哈哈)
缺点:定key草率,未经排练,环境嘈杂,演唱随意(小走音、演唱穿插talking调侃)。
3)2012林忆莲专辑《盖亚》录音室版,常石磊编曲(主推版本)
图片来自mv截图(尾)音域:G3-F5(F5长强音)
优点:层次分明且丰富。录音室版本非常细腻(呢喃唱腔使用了现场表演不可能用的低音量,这也是我没有选择林忆莲的Live版的原因),且多增加一层爆发段落,音色与音质霸道,直冲天灵盖(我死了)。曲末电吉他solo相比前半首的编曲是完全不同的风格。这段接在最高音爆发之后,既让感官刺激的高峰散去,不加重听感负担,又将声音中的情感完整的承接过来。听歌时搭配与曲风完美适配的黑白色调MV,视听全方位优秀的一个版本。
缺点:没有。这是我听过的青峰写给其他歌手的歌中歌手演绎质量最高的一首。
插一句:如果吴青峰交出去的每一首歌都能像这首歌一样被用心对待,让有能力的人精心编排、动情演绎,该有多好?
讲完上面细腻入微的黑白色调佳作,我们的视线转到一首对比感强烈,鲜艳如花又罪恶如血的作品:《沙文》。
7,《沙文》(收录于林忆莲《0》2018) 吴青峰:词
图片来自mv封面这是基因的遥控还是支配的诱惑
盛开之前 流的注定是血
盛开之后 难道只剩枯萎 Stop
黑土盖住眼睁睁 Just stop
活埋一双沉甸甸 见证了权力边界
漫漫蔓延一种制约 Just stop
这是基因的遥控 我被遥控
还是支配的诱惑 我被诱惑
隐形暴力的轮廓
不能呼吸的冷漠
欣赏这种 沉默
在恐惧下的沉默
伤痕堆成了酒窝
多少刽子手 胜券在握
被崇拜成英雄 坚韧的温柔
是一种脆弱
佩戴成 装饰的花朵
扮演我的红
对你而言 Stop
花的任务只是美 Just stop
凋谢了往死里推 毁不掉我的尊严
漫漫蔓延满山遍野
这是基因的遥控
还是支配的诱惑
不想屈服的自我
关掉基因的遥控 遥控的我
断了支配的诱惑 诱惑的我
灵魂生根的自我
浪花依赖着狂风 狂风自我
最终也只是泡沫 谁恐惧一看就破
也是碰巧,举到了距离现在最近的一首作品。其实我会特意列举林忆莲的两首歌,一方面是因为刚好这两首风格明确且质量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林忆莲是华语主流女歌手中,比较少数真正有能力表现社会问题与个人抉择的大格局歌手。
此前曾看到许多评论认为,吴青峰写给他人的歌词不如给自己的优秀,更有甚者会做有恶意的揣测。其实歌曲主题早于歌词定下来,而流行音乐本身就是商业性极强的领域,因此绝大部分歌手在收歌时都要考虑自己的受众群来定歌曲主题。与此同时,苏打绿自己作品中在评奖中极具竞争力的一类主题便是探讨历史与社会矛盾,讲人性与制度的失衡。这样的主题确实能写出优秀的作品,但是谁会用呢?举比较极端一点的例子,你要听TFboys唱《他举起右手点名》么?他们还处在举手是要回答问题的年纪。还是要听火箭少女唱《沙文》呢?她们也不过是处于为卡路里而担忧的青春年华。
回到这首歌本身,林忆莲的入行时间、底蕴与经历都构成了她如今艺术形象的一部分——出道时作为香港乐坛早期欧美英文歌翻唱时代的参与者,追求乐感与机能。随后有意识的转变为唱进万千都市女性心中的歌姬,淡化机能而尊重情感。而随着岁月积累,最终跳脱出情爱的格局,上升为俯瞰人间的大地之母盖亚,沉淀为回首历史一片荆棘的女帝。她的经历环环相扣足够丰富,她的作品也因此具备真正的说服力。于是这个题材,Sandy唱的起,青峰写的起,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合作。
图片来自mv截图好了,先从歌曲最起始的主题谈起。“性侵犯”的高发对象是年轻女性,她们自身就是绽放的花朵,已经有了极强的吸引力。但还没有经历完整的生命轮回,没有在内心结出坚定而成熟的果实。这种魅力和防护意识上的不对等容易让她们成为“沉默的羔羊”。因此她们可能从很早就开始发声,只是语言太过稚嫩,态度不够坚决,发声容易被忽视。
虽然全球意识形态在近一两年中有明显的右倾倾向,但依然诞生了广为人知的#MeToo运动。由于性犯罪的不易察觉和私密性,女性生理构造的弱势容易被凸显。而这个活动解决问题的核心的概念并非“反抗到底”或“反击至死”这种比较极端的精神,而是突出:“你不孤单”。
对啊,其实有时候我们忘了,陈述罪孽、严惩罪犯的先决条件是,让受害者愿意勇敢的站出来承认自己是受害者。相比欧美发达国家,中国的一些传统遗留意识形态中还愚昧的认为“女性被侵犯是因为自己太过招摇”。这种价值观根本上反映的是,女性只是一个从属品,而非鲜活独立的人格。女性身上的美丽有“主人”,因此要被收好。而当女性成为性侵犯的受害者,它只是“没有藏好被偷了的财物”,而非对相同物种平级间的侵犯。
看这些密密麻麻的箭头啊,都是微小但杀人的武器。图片来自mv截图当然,《沙文》这首歌并非止步于展现性侵犯行为本身,不然它不会取名《沙文》。它以性侵犯为出发点讲到了如今网络社会网民的参与范围,并进一步延伸至一切少数群体在一些主流群体看来“没有发生明确冲突”的领域的隐性被侵犯现象。自几百年前蒸汽机被发明出来,人类终于彻底冲破了动物性机能的天花板,展现出了人类社会独有的骤增的效率。因此网络时代本身并非人类最伟大的革新,它只是精神层面的蒸汽机。因为不同于旧有的传媒途径,互联网时代人人自媒体,发声门槛低,还同步放大了深层的人性缺陷。从前仅能作为普通受众的人民也要准备好承担这个时代赋予的责任。
网络时代下,一个网民的社会责任边界到底在哪里?确实,网络重新定义了一个生理人类可参与的事件的范围,也重新定义了个人私事被知道和评判的范围。我们看到的大部分有舆论转向的网络暴力事件基本都发生迅速,广泛发声,但了解片面。态度发生反转的看客们的辩解之词是,“事情发展太突然,不够我了解事实真相,我的反应时间被压缩了。”欸?好像不对,我们这个时代面对的几乎所有变革都不可能只产生单方面影响。传播的快捷广泛是否也意味着自己施加正面影响的责任范围被动的增大了?反应时间被压缩是否同时意味着自己对传播和表态的程度也应被限制呢?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不禁要问问自己,我真的做好生活于这个时代的准备了么?毕竟这个准备可远超表面上熟练使用科技设备与社交网络的程度。
究其根源,互联网的普及除了为人类提供信息等一系列有价值事物,同时也以身践行着马太效应。不仅是女性,各种视角下的少数群体都逐渐暴露在公众面前。他们自身可以通过网络找寻伙伴,但反对势力的增长速度同样远胜自己声音被放大的程度。以前,沙文主义主要指极端、盲目、有压迫性和侵略性的意识集合体,主要指国家和民族层面。而如今任何相同的利害关系、意识形态,哪怕很微小,都足以通过网络传播成为凝聚团体的核心,所以沙文主义随着媒体和互联网的紧密结合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存在于社会各个角落,并彼此产生联动效应。因此这个时代,“沙文”不是一个陈旧的概念,而是在暗处急速扩张的巨大幽灵。而正因为它被精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等粉饰和裹挟,沙文主义真的值得、且迫切值得被讨论。互联网时代也才出现在人类文明历史中二十年,我们所有人都依然处于“互联网人类文明”的初级阶段。从这个角度,这首《沙文》不是一首完整的作品,因为它只是一个开始。也因此我没有逐字逐句的介绍“黑土盖住眼睁睁,活埋一双沉甸甸”具体哪里写的好,因为火种的意义从来不取决于火苗自身的亮度。
好啦,谈完严肃的话题,我们来换换脑子,听一首跃动的小诗吧~
8,《绿色机密》(收录于几米动画《微笑的鱼》2006,原唱女歌手不详),吴青峰:词+曲,陈建骐共同作曲
《微笑的鱼》截图穿过大街小巷 冲出透明天窗回到生命最初的地方
经过山旁海洋 踏破歌舞飞扬
坐在心里最深的包厢
勾勾小指的约定 只属于自己的秘密
午夜的月亮橘色的印象 变成惊涛骇浪
发生一段奇迹 只泄露绿色的光芒
太多的说法走阪荒腔 那又怎样
有些故事让别人去传唱
有些故事让自己去感想
等到我安安静静回到自己的心脏
才看到你自由的欲望 也是自己的隐藏
有些故事深深刻在天堂
有些故事已模糊在远方
等到你洋洋洒洒回到该去的路上
才理解我内心的渴望 终于长出了翅膀
所以我微笑 所以我飞翔
于是我活进了你自己
当时间都挂在沉睡的灰墙
我在广大的海洋为自己鼓掌
当宇宙都泡在宁静的鱼缸
我在星星面前快活地流浪
口白:
(好久没有抬头看看天上的月亮
忘了怎么跟星星许愿
树林里真适合玩躲猫猫的游戏
我的朋友都躲到那儿去了
我送一只鱼回家
回到真正的家
晚安)
今日的向往开成明日的花
明日的迷惘换来回忆的光
来听听苏打绿早期吴青峰作品中的那种灵气逼人吧;)
这首歌作曲的段落很规矩,编曲的配器也很常见,但硬是在此基础上写出了很与众不同的感觉。主歌有一种淡淡的轻快又隐秘的跃动感,纠缠在一个小二度上来回晃荡,因此一上来就给人一种独特的空间感。唱到“踏破歌舞飞扬”,直接飞了一个小六度上去,仿佛告诉你,从这里开始我要放开手脚玩咯。而唱到副歌前导中“自己的秘密”这里,青峰仿佛把自己的声带当作一把提琴在揉弦,妙~
主歌结束连接副歌的钢琴使用了三全音与全音音阶的组合,这算是全曲中的一个亮点。这应该算是一种奇特又合理的连接小调与大调段落的方式,奇特在于听感类似“以毒攻毒”,而合理在于好像我以前在哪里听到过。后来我想,从原理上讲是不是可以将这段旋律和副歌前导、副歌这三个段落分别对应到一个复杂属和弦、一个基础副属三和弦和一个基础主三和弦的关系上?比如Dm接G7接C这种感觉。我这样说是因为G7包含了一个三全音,但这还不能完整形容这段旋律,因为它其实除了一段小的下行全音音阶外,还以低半音为基准爬了个全音完整音阶上去,像是G7+Gb13的感觉,这种双向的不均匀交错感很妙。这首歌的三全音和全音音阶使用,与《是我的海》中小二度的使用都是我认为吴青峰作曲中“勇于挑战不协和音程”的不错表现。
这首歌的歌词也非常密集,但是配上不错的节奏律动变化和分配,能完美的消化歌词密集部分的压力。同时,歌词的疏密是交错进行的,歌词的意象和修辞选择又具备《小情歌》中的清新灵动,使人单纯从歌词的角度看,都能体会出很强的流动感。像是bridge中的两次对比,通过提及客观世界的静止来凸显自己的轻盈和自由自在(是不是很有代入感),与动画的呈现形式可以说非常的匹配。
收录于动画原声音乐中的版本是一个女声演唱的,演唱人不可查了。这个版本在bridge后加了一段温和中年男嗓的朗读,算是与苏打绿自己演唱的版本相比独有的部分,或许可能和具体的剧情相关吧。
作为一个外人,我的确不知道在作曲中陈建骐老师与青峰的完成比例各是多少。但很明显的,曲中的很多元素都广泛体现在苏打绿早期的其他作品中,也因此在这篇单独介绍青峰作品的文章中举出这首歌并无不妥。总之,无论是词还是曲,这首歌都完美的体现了“绿色”的跃动和“机密”的私密感,算是吴青峰早期发表的原创作品中我很推荐的一首。
轻快曲子结束,接下来则是又一首打粉们(尤其是一些双粉)心中的大热之作:《两者》
9,《两者》(收录于张悬《神的游戏》2012),吴青峰:词
图片来自mv截图她在黄昏送着 这一片浓情云朵我在夜里哼着 歌功颂德
她在阴天等着 这一片闪电天空
我在雨里抹着 化不开的口红
你牵着是我的和她的手
你揪着是我的和她的痛
这两者你应该要怎么做
沉没前清醒的爱人
在拥有爱的世纪里悲伤
亲吻后沉睡的爱人
享受的孤单梦一样落下
热烈又惭愧 分不清左右
她在冰箱放着 这一片伤心苹果
我在房里扮着 歌唱玩偶
她在门口搁着 这一片诱惑包裹
我在心里算着 威胁人的借口
你搂着是我的和她的头
你发着是我的和她的疯
这两者你应该要怎么哄
... ...
别忘了 … … 我的脸
沉没前清醒的爱人
在拥有爱的世纪里悲伤
亲吻后沉睡的爱人
享受的孤单梦一样落下
沉没前清醒的爱人
在拥有爱的世纪里悲伤
热烈又惭愧 分不清左右
别忘了我的脸 … …
我会选择这首歌,是因为这首歌的作曲、编曲及演唱都充满了原唱个人的味道。吴青峰的作词风格更是不落俗套的融入其中,成为一抹亮色。
她的嗓音中有一种女性少见的外柔内刚,这使得她在演唱一些表达态度与立场的主题时相比其他女歌手更有深层的说服性。而相比其鲜明立场的歌曲,这首讲述内心秘密的歌在演绎时又能突显出一种置身事外的冷静感。因此唱腔对这首歌的加分绝不亚于作词作曲编曲的任何一个环节。
歌中有三个主人公。“我”与“她”都是我自己,一个是内心中远离现实的我,一个是被我操控着接触社会的躯壳。而“你”,则是两者都在追求的幻象。这个视角蛮有趣的,因为一般我们谈到内心拉扯的作品,基本人称都会局限在你和我之间的格局中,或是你我对待外界的差异上。而在三角关系中,既会有我与你为主线的对话,也常有你与他为主题的心酸。这首歌的出发点则是将自己内心拉扯剖开来给对方看,算是一个新颖的视角。
“她在冰箱放着伤心苹果,我在屋里扮着玩偶唱歌。”她是我在现实中的外壳,需要吃饭睡觉交谈生活。无论是否舒适都无法躲起来,依然与现实社会连着。而我只是远离真实世界的内心,我有坚固的庇护所,但我知道我要同时担起两者的命运。
所以你牵的手是我的和她的手,揪的是我的和她的痛,搂的是我的和她的头,发的是我的和她的疯。花开并蒂,同根同体。
你如何判断,每个时刻面对的到底是我还是她呢?
但其实,我对这首歌有另外的想法。歌中只唱到了你我她,但故事其实可以包含四个人——你我他她。你判断不出面对的是我还是她,同样我又怎么判断出面对的是他还是你呢?渐渐的,我分不清我与她,但很可能,你也渐渐的迷失了他和你。当我与你面对面,我们会庆幸我们找到了爱情。而如果面对面的是他和她,我们是不是会渐渐沉睡,死去?
如果我终有一天会告别她而面对你,是不是我与她的纠缠其实就毫无意义?我已经让她挡在我与世界之间,所以你之所以为你,是因为在我眼中你与全世界都不同。世界看到的始终是她,而我愿意让你看到我。所以我想要的也不是一个完美的幻想,我想要的是披着他的你。
如果最后真的是你,热烈或惭愧都没关系。
(感觉又能写一首新歌了)
图片源自网络,侵告删人的自我之间总会有无尽的拉扯,谁又不是这样呢?只是当有一天你终于完全接纳了这种内心与现实的纠葛,或许也就慢慢走到了人生的终点。
那么你是怎么看待自己的人生终点的呢?
10,《我留下的一个生活》(收录于许茹芸《奇迹》2014),吴青峰:词
图片截自《吴青峰冰岛不插电live版》片头生命的谜底谁能知道藏在哪里难道真只是埋进漆黑的木盒里
我猜我想是否就在那里
就在我一天一天的生活里
我们的信念多少曾变成了把戏
我们的理想被贴上价码的委屈
我怕我忙我日夜的努力
闭上眼睛是否依然在那里
oh ...
我问... 谁又会有答案
So I do ...
oh ...
我哼... 唱着就不孤单
生命的结局难道是一出肥皂剧
只能等着青苔覆盖唇上 淹没我姓名
我想只有死亡不会死亡
然而也只有生命造就生命
oh ...
唱着就不孤单...
在青峰自己发布这个冰岛不插电翻唱版之前,我还没有特别注意过这首歌。
这个简短的影片中,青峰坐在风中缓缓唱,家凯在身边默默弹,恰好就印证了Less is More这个道理。没有复杂的编曲,没有高深的演唱技巧,却让你实质上有了闲暇去观察这片风景:云层低沉沉的,却又不给人以压迫感;风吹过不留下痕迹,但你能清晰的感受到它的存在;草地枯黄,却有未经修饰的最自然的生命感。唱这首歌,不就恰好需要这些留白?然后将自己融入这个世界,让一草一木一束光一阵风甚至能想到的一切去填补所有的缝隙。这种放手,反倒让这首歌唱的更有说服力。
这是一首乍一看并不精致严谨,甚至透着常规和粗糙的作品。例如主歌的大部分歌词,就这样没有过多节奏变化的缓缓唱出来;比如几处轻巧的修辞,仅仅比平淡多一点点波澜;再比如副歌的无字吟唱,也难展示作词者想要表达的含义。因此这是典型的民谣式写法,抛弃所有,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歌词的含义上。
心沉稳下来后,你就忽然发现了这些平淡简单的句子中流动的能量。“答案难道只是埋进漆黑的木盒里,闭上眼后只能等着青苔覆盖嘴唇,淹没我的姓名?”死后的我,无法再对这个世界产生任何一丝影响,以至于缓慢到近乎不动的大自然都能逐渐抹去我存在的痕迹。我生前没有意识,死后没有能力,唯独我活着的这段时间真的能靠双手去做点什么。
所以你只有这点时间,不要用来询问他人答案是什么,而是自己感受。感受到什么,它就是什么。
第一次看这首词时,我觉得它是一首年少时的练习作品。好像不需要什么词曲咬合的经验,不需要多少歌词段落的精心安排,亦不需要多复杂瑰丽的词汇。这看起来更像是多年前心血来潮投稿给唱片公司的众多作品之一,只是一去无音讯,淹没于档案和数据库中。
但是随着一遍遍听,我意识到这是一位作词人在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后用心完成的一首返璞归真之作。段落的简练不意味着简单,留白是刻意而为,而非没有填满它的能力。每个字都简单至极,但就是需要用这些最简单朴实的字讲出那些有意义的感悟,因为那些少见而出彩的词汇可能打破这种宁静和平淡。修辞对比不能用多,那就用在最极致而基础的元素上:生与死。
所以回头看来,新手的试笔之作与老手的回归初心有区别么?当然。
一切尽在不言中。找个宁静的晚上,点开循环,静静听吧。
图片源于网络,侵告删(最后还是强调一句,我有旺盛的求生欲,以上选择仅代表主观观点无关对错,且涉及争议和敏感的歌与人都尽量回避。欢迎有不同意见的小可爱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想法,后续会视评论人数调整更新速度。如有愿意赞赏的朋友,由于暂时未开专栏赞赏功能,可一并赞赏至我的其他回答下,谢谢你:)
歌手2019评论精选目录:
如何评价《歌手 2019》第九期中吴青峰对《那些花儿 · 望春风》的演绎?www.zhihu.com如何评价《歌手 2019》第八期中吴青峰对《地心》的演绎?www.zhihu.com如何评价《歌手 2019》第四期中吴青峰对《未了》的演绎?www.zhihu.com专栏目录:
致命的小Bug:苏打绿专栏4:青峰写给他人的歌②zhuanlan.zhihu.com致命的小Bug:苏打绿专栏3:青峰写给他人的歌①zhuanlan.zhihu.com致命的小Bug:苏打绿专栏2:四季专题①——维瓦尔第《四季》协奏曲与苏打绿四季专辑概念浅谈zhuanlan.zhihu.com致命的小Bug:苏打绿专栏1:《故事未了》zhuanlan.zhi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