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网传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
文:夜枭
人口普查,是全球各国用于采集人口资料的科学方法,是提供全国人口数据的主要来源。1953年,我国进行了第一次人口普查,采用登记常住人口的方式,让户主到登记站自行登记。此后,我国基本按照10年一周期进行人口普查,并且每次人口普查的内容都会进行相应的拓展,更好地展现我国人口结构。
2020年11月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正式开启。与过去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首次采用普查对象自主填报方式,由户主自主填报普查表。今天上午,原定于4月公布的人口普查结果正式公布,大体从人口总量、户别人口、人口地区分布、性别构成、年龄构成、受教育程度人口、城乡人口、流动人口以及民族人口9个方面阐释了我国人口结构。
总体来看,我国人口总数为141178万人,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增长约7206万人,年增长率约为0.53%;男性人口数量为72334万人,女性人口数量68844万人,总性别比下降至105.07,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较2010年下降6.8;平均家庭户人口为2.62人,同比减少0.48人;东部地区人口占比39.93%,同比上涨2.15%,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分别同比下降0.79%、0.22%和1.2%;城镇人口数量90199万人,占总人口数量的63.89%,同比上涨14.21%;年龄构成方面,1-14岁上涨1.35%,15-59岁下降6.79%,60岁以上上涨5.44%。
官方数据的公布,也基本符合此前各方专家的预计,也让我们看到社会进步所带来的成果。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乡村人口涌入城市,在改善自身生活的同时,也为国家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在受教育程度方面,文盲数量急剧减少,大学及以上教育水平人口近乎倍增,代表着国人素质的不断提高。男女性别比进一步缩减,也意味着更多人摒弃了过去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接受新时代的洗礼。
但同样,人口结构上的变化,也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首先,新生儿数量减少,老龄化加剧。据数据显示,自1990年起,我国新生人口数量就已开始大幅下滑。“生得起养不起”,成为越来越多适龄人口的普遍感觉,不婚族和丁克族的数量也是越来越多。虽然自2016年以来,我国便已开放二孩政策鼓励生育,新生儿数量有所增加,但与过去相比,依然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
同时,随着社会发展,国人平均寿命稳步上升,二者相加,导致我国老龄化不断加剧。老龄化加剧,一方面将导致社会供养压力加大,另一方面也意味着适龄劳动人口数量锐减,从近年来“延迟退休”、“个人养老”等制度的制定,也足以见得国家对于这一问题的重视。
除此之外,人口分布更为集中,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早在2019年,我国就已发布《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明确未来城市化大方向将围绕都市圈展开。资源更为集中,必将带来更为迅捷的发展,但同样也将意味着教育、医疗、就业等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差距继续加剧。而从此次人口地区分布以及流动人口中我们不难看出,长三角、珠三角、成都重庆等政策高地,凭借产业资源以及政策优势,吸引了大量人口入驻;而曾为工业重地的“东北老大哥”,如今却成了“东北老大难”。
总的来说,我国人口依然世界第一,人口增长平稳,人口红利依然存在。老龄化、资源分配等问题,将成为下一个十年的重中之重。
上一篇:六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